“佩服佩服!故意让我攻击到,然后抓住这个机会给我致命一击。”张郃不可置信的看着贯穿自己身体的长枪感叹了一句。
“这是我唯一的机会,险种求生。”姜维说出了自己的理解。
“哈哈哈哈……这就是败北之美吗!?”张郃双手抓住姜维的兵器用力朝自己扯了一把,然后转过身体。姜维一个不防,兵器脱了手,长枪又在张郃的身体里前进了几分。
“好好好!这样的壮烈死法才符合我的美学。”张郃由于失血过多双膝跪了下去,抬头望天自言自语。“过去的人都出现在我的面前,赵云、高览、麴义……那么未来呢?司马懿?哈哈哈,果然如我所料,火凤就是需要我的鲜血才能茁壮生长,展翅翱翔。谁可以阻止这个火凤?诸葛亮?不!他也是个即将过去的人!眼前这个年轻人?或许吧!哈哈哈……”
张郃眼神的光芒渐渐淡了,头也低了下去,但是他并没有倒下!或许这就是一代名将生命的散华。
“可怕的强敌,总感觉是胜者亡,败者生!”姜维看着死去的张郃半晌才说了一句话。
句扶和柳隐也走了过来,扶助姜维。
句扶:“真不敢相信,张郃就是死也有如此的威势,真不愧是一代名将!”
柳隐:“这个人真的死了吗?”
“我不知道,他虽死犹生。或许他就是想把这样的讯息传达给什么人。总感觉像是被他赢了就跑。”姜维依旧目不转睛的盯着张郃的尸体。
“那又如何?现在你还活着就是胜利,张郃再怎么得以都是死了。”杨兰也盯着死去的张郃感叹了一句。
姜维动了动,看向杨兰道:“你说的对……人死了真的什么都没有了……”
杨兰的言外之意是过去人已经过去了,尹香无论如何已经逝去,就算一直在姜维的心中,那也是个已经不存在的人。只是杨兰不知道,姜维到底能不能明白自己的言外之意。
张郃战死,先登军和大戟士的战意再强也被磨灭的差不多了,现在蜀军已经稳稳占上风。虽然姜维、袁綝负伤,但毕竟还是常败军胜了。
整军后的姜维在柳隐和句扶的搀扶下转身朝汉中方向撤退,此时苏常却久久不能释怀:“张郃……明明是你毁了我一生,为什么你死得时候,我却没有一丝愉悦的心情……”记苏常也一直盯着死去的张郃,心里不知作何感想。
“对了,请安排将张郃将军的遗体还给魏军送回魏军大营!”姜维顿了顿,对句扶吩咐了一句。
一路南下,姜维终于再次步入汉中境内,远处一将单刀匹马而立,正是等待姜维凯旋的魏延。
待姜维近了,魏延才拍马迎了上去,“恭喜伯约你讨伐张郃,这下你的名声应该是可以传遍天下了。”
“不,如果不是文长和伙伴们的那一番话,或许我无法战胜张郃。”姜维谢过魏延,说道。
魏延:“不用客气了,若是一般凡将,哪怕是我说一百次,只怕也摸不到张郃的边。果然我看的没错,你有勇有谋,绝对是可以扛起重任的人。只可惜……你总是在武将和文人的立场摆荡,不能放手一搏,成为真正的武将。”
姜维不以为意,回答道:“在下倒是以周公瑾或是丞相为榜样,希望能成为一个能文能武的大将。”
“哼……”魏延冷哼一声,“那些都是屁话,什么叫能文能武?没有在基层和士兵同甘共苦,没有在尸体堆中寻找过自己的伙伴,这样的人能够带兵?”
姜维听出言外之意,脸上略有不悦,对魏延的感激之情也荡然无存。“请不要说丞相的坏话。”
“伯约,睁大你的眼睛看看,丞相这样真的行吗?他和司马懿的对决真的算精彩?”魏延见那个苏常不在,便将自己的想法都说了出来,希望能够让姜维支持自己。“你心中一样有怀疑,只是你那被腐儒们教化出的理智要你继续相信丞相。”
姜维不为所动,自己曾经确实怀疑大汉能不能复兴,但是现在都不重要了,现在最重要的就是自己要帮诸葛亮完成心愿,哪怕不能实现也在所不惜。“刚才的话我可以当作没听过,但是请文长不要再说了。”
魏延想要权力,喜欢随心所欲,但他却不知道,姜维和他不是一路人,但他不死心,继续说道:“伯约,你有拯救大汉的能力,然而你却选择盲目遵从那些不懂军事的文人们。这样下去…大汉还可以撑多久?”
“文长…”姜维喝了一声,“我生长在雍凉地区,对于董卓这个人的生平,比一般人更清楚。他拥有远胜于你的忧国之心,更有匡扶汉室的经国大志。他把自己投身于政治,希望能站在国家的顶端来领导一切,实现自己的理想。结果他不但失败,造成天下分崩离析,甚至还赔上了自己家族的性命。文长,你认为你想做的事情和董卓有什么不同?过度相信自己的力量,到最后只会毁了自己。”
“伯约…实在太可惜了。”魏延无话可说,不知道该怎么去反驳。
魏延自知无法改变姜维心中所想,索性策马往汉中城去了。姜维看着魏延的背影叹息了一句,“文长…你才是太可惜了!”
大魏军营营帐,张虎、乐綝和戴陵领着残兵,带着张郃和魏平的遗体回来了。司马懿听完三人对战况的描述后,完全不可置信。“你是说…张将军和魏将军都战死了?”
戴陵:“是的,属下费了好大的力气才杀出重围,同行的张将军和乐将军也是一样。”中伏后的三人确实经过了一场惨烈的厮杀,要不是魏平出手,恐怕乐綝早就丧命了,当然他们并没有说自己丢下了魏平各自逃命。
“没想到大魏德栋梁,张将军就这样殒落。”张虎低下了头。
乐綝也补充了一句他从败亡士兵那听说的消息,“张将军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就算身中数箭还是奋勇杀敌,直到最后才历尽战死。”
“隽乂…”司马懿仰天长叹。
因为自己轻率的判断和一时赌气,害死了张郃,司马懿双拳紧握,悔恨不已。但是想到张郃临行前跟自己说的那段话,司马懿的理智很快恢复清明,心想:“不行,我要振作,否则就辜负了隽乂的期待。”
郭淮感觉到司马懿的悲痛,说道:“过去夏侯将军战死时,我曾经对张将军说过,‘今日之事,非张将军不能安’。现在我用同样的话对大将军说,请大将军早日振作。”
一直以来,陇西都是郭淮驻守,且郭淮有多次和诸葛亮交手的经验。司马懿点了点头并对郭淮吩咐道:“我知道。郭淮,你率领机动队盯紧蜀军动向。”
郭淮:“是!”
“其他人随我准备回师长安。我将亲自写奏折报告一切经过,不会回避任何责任的。”郭淮领命后,司马懿对其余人下命。
众人皆朝司马懿拱手一揖,只有鲁芝轻声问了句:“只可惜张将军的遗体…”
“张将军和魏将军的遗体已经被一并送回来了。”张虎依旧面向司马懿,报告道。
姜维心里稍稍有些安慰:“这确实是伯约的作风,纵然是对手,任然会给予高度的尊重。”
司马懿仿佛没有没有听见众人的议论一般,吩咐道:“这就厚葬两位应用牺牲的将军。”同时在司马懿内心,姜维的形象又拔高了一分。
洛阳朝堂之上,司马懿未归,但是他的战报已经提前到了。曹叡看完后十分震惊,连曹真生前都敬畏的张郃竟然战死了。
“刚才来自祁山的战报,蜀人虽然退兵,但是车骑将军张郃却战死了。唉…蜀地还没有平定而张郃却先死了,朕该怎么办?”曹叡看起来情绪很低落,但是众人听完无人敢答。
都在小声议论着祁山之事……
曹叡沉默良久,陈群也忍不住轻声叹息了一句:“张郃实在是良将,是我们国家所仰仗的人才啊…”
佐治辛毗听到陈群的声音后微微震颤,群臣领袖怎么可以说这样的丧气话。“司空这样说就不对了。当建安之初,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武帝,黄初之世,也说不可无文帝。然而现在陛下龙兴,武帝和文帝都去了,我们少的是比张郃更重要的人们,但是我们都挺过来了。现在我们少的,更何况只是张郃一位!”
陈群听完不知道如何回答,想来刚刚自己说错话了,遂回答道:“嗯…你说的也很有道理…”
曹叡听完竟然大笑起来,“司空还真是善变啊。”
曹真临死前曾吩咐曹叡,在自己死后曹氏务必要团结,并将东乡公主政治和军事上的能力告诉了他。曹真死后,每日早朝曹绫儿都会被安排在曹叡身侧。听到辛毗用自己的父亲和祖父引喻,开始微微皱了眉头,但很快便释怀了。心想辛毗虽然有些引喻失当,但总算是让自己的皇兄再度振作起来,不然失去张郃对他的打击肯定会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