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看到我上次夸他的事情似乎非常高兴,牟足了劲儿,在做研究。
我悄悄的走进查个究竟。
只见他翻阅大量关于作弊的资料,一篇篇的寻找着,丝毫没有头绪。
突然,他大喊一声“找到了,就是这个!”
我大吃一惊。
儿子回过头,惊讶的问道:“妈妈,你怎么站在这儿。”
我:“(虚伪)我看到儿子在这好好的学习所以不忍心打扰你”
儿子:“妈妈,你看,我找到了什么。”
我:“什么,什么啊,这是什么。”
儿子:“妈妈你看么,这个纸,你看看。”
我:“嗯嗯我看看是啥子。”
儿子:“这个纸可不是一般的纸,写完,风干以后字迹便会消失。”
“妈妈,你看他上面的效果图,你看写完的,一分钟后的,三分钟后的,五分钟后的。”
“妈妈,你看,你看嘛。”
我:“嗯,不过,儿子,你要这东西能有什么作用呢?”
儿子:”我想这次考试的时候用。“
我:“这次考试?”
儿子:“妈妈,你想,如果我考试的时候抄的有字,而如果被老师发现的时候就没有字了啊,只是一张空白的小纸条。“
我(儿子真聪明,只可惜用在作弊上。):”那你要如何解决它马上会没有字的难题呢?“
你要知道,五分钟之内就没字了。
儿子:”这个简单,妈妈你把咱家的真空袋借我用用?“
我:”真空袋,满脸迷茫。”
儿子:“没错,就是这个,妈妈接下来我们来做个实验。”
我:“还实验啊。”
儿子:“嗯,妈妈,我要试试这个方法能不能成功。”
第一次实验
第一天夜里
将写好字的纸张放在真空袋中,将气体直接往外抽气。
第二天结果:失败。(我,偷笑,你这样能不失败么,气体增大了接触面积一下子就被蒸发掉了)
我:“儿子,你这样实验水一下就被蒸发掉了。”
“蒸发!???...”
儿子:“妈妈,蒸发是什么?!”
我:“蒸发就是水消失在空气中,最后没了”
第二次实验前
儿子似乎在翻找着资料,这是什么?!
笔记本上写着蒸发的三个条件,与风的接触面积,温度,挡风,温度低的东西...“
我:原来是这么回事
第二次实验进行
第一天,儿子先将空气抽出一部分
在用小个硬纸盒放入包紧
用彩带绑紧后用胶布连起外围,形成一种类密闭的状态(速度真快啊,不知道他试了多少次)
之后将气体抽出
然后将其放入了冰箱中(冰箱的环境是冷而干)
第二天,
打开真空袋
自己似乎有些淡淡的模糊,但是还能看得清。
儿子欣喜若狂,我也松了一口气,总算是,结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