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灵武的历史长卷,灾难重重,战祸不断,民不聊生,使人感到触目惊心,血雨腥风迎面扑来。史料上记载:从东汉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开始,灵武就战乱不断。汉渡辽将军邓遵率领南匈奴单于和左谷蠡王的万匹精骑进攻驻守灵州的羌族首领零昌的部队,战斗极为激烈残酷,在灵武的大地上,浸透了双方将士及百姓的鲜血。
在唐代,灵武也是兵家必争之地。公元622年突厥梁师都遣其弟洛儿引兵数万围攻灵州;公元626年6月,突厥颉利可汗亲率10万精兵攻打灵州;公元706年12月,突厥默啜攻灵州鸣沙县,灵武军大总管沙叱忠义领兵拒守,久战失败,伤亡惨重;公元778年,吐蕃人进攻灵州,4月,吐蕃首领马众英率4万骑兵攻灵州,毁坏汉、御史、尚书三渠。在宋代,公元993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抢掠运往灵州的军粮,并在边境地区到处掳掠,骚乱不止;公元997年,李继迁攻打灵州。在西夏大庆元年(公元1140年),西夏将领萧合在夏州叛乱,攻打灵州;公元1225年,成吉思汗铁蹄横扫灵州。在元朝,公元1359年,红巾军李喜喜部攻占宁夏,兵进灵武。在明朝,公元1450年,瓦剌2000余骑侵扰灵州;公元1482年鞑靼3万骑兵围攻灵州。在清代,公元1862年灵州南部豫旺把总马兆元、马兆和弟兄起兵反清,10月攻占灵州;公元1911年,灵州哥老会首领高登云、马连弟率部攻占灵州。
读上面的文字,使人感到震惊,感到悲伤。古灵州历遭战火,兵燹不断,民不聊生,到处是断壁残垣。善良的百姓们生活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对战争惧怕厌倦。他们祈求灵州无战事,盼望着有一个安定的生存环境,人们能安居乐业。在封建社会,人们的思想无不带有那个特定时代的烙印,所以人们遍建庙宇,盼望神灵庇佑灵州稳定安宁。自唐宋后,灵武建庙拜佛参禅之风尤盛,逐年建庙,并形成规模。
中国新闻事业的奠基人范长江在20世纪30年代曾到过灵武,他在《中国的西北角》一书中曾生动地描述过灵武城的古庙宇:“灵武城中的大庙特别多,北半城全是庙宇。”高庙、城隍庙、镇河塔、马鞍山甘露寺等庙宇,以其精妙的结构、精湛的造型、独特的风格、悠久的历史让人称叹。据史志记载,除庙宇之外,灵武城内古建筑也很多。古城中建有馆驿,馆驿前建有太监行宅。城东建有真武观,城西建总兵官行宅,城中还有钟鼓楼、灵州粮仓、永静寺等。城东隅有汉寿亭侯庙,后建有兵马营;东北隅建军械库、兵车厂;东南隅建州学;城西建礼学、兵教寺;城北建历坛。知州署在城东街,参将署在城北街,吏署在城西街,监狱设在城内西北角。城内建有大成殿、名贤祠,东门有圣城义路坊,西北有贤阙礼门坊。城内外设坛4处,有社稷坛、先农坛、风云雷雨坛、历坛。庙宇还有八蜡庙、关帝庙、城隍庙、旗纛庙、火神庙、龙王庙。城内还有忠孝祠、节义祠。城内外寺院也很多,如迁佛寺、华芷寺、卧佛寺、白衣寺、牛首寺、永宁寺、东塔镇河寺。其他古建筑还有文昌阁、南鼓楼、东鼓楼。灵武城城门木楼也建得极有特色。从现存的老照片上看,城门楼非常壮观,高大雄伟。1942年,为防空袭而拆除了城门楼,将木料用作修葺高庙。
这些古建筑群是当年古城灵武的一个特色,而今天只能从《嘉庆灵州志迹》和一些史料的记载中才能了解到了。随着历史的飘逝,现在这些庙宇大多已没有了,而且雄伟的城垣也在历次动乱中被毁坏殆尽,只剩下西北处一点残角了。前不久我到一些档案馆查找资料,又了解到灵武历史上一些古建筑的情况。1952年,灵武县委统战部和公安局对灵武县辖区的寺庙曾进行统计调查,除清真寺外,仅庙宇灵武就有78座。倘若不是历代战乱毁坏,以这些庙宇发展旅游业,也可使灵武在西北地区独占鳌头了。
镇河塔又叫东塔,坐落于灵武城东南约2公里处。整个寺院及塔身坐东面西,塔高43.6米,连同底座共13层,每层设有木梯供人上下,是一座八角空心楼阁式砖塔。高耸入云的镇河塔,全塔身用白灰粉刷,塔身逐级收缩,每层用7层青砖和3层棱角砖出檐,层次分明。每层转角处都有木横梁伸出,塔角上面镶嵌着琉璃瓷制的龙头,上挂铁铸风铃,每当微风吹过,铃声叮叮当当响起,十分悦耳动听。塔顶为八面砖雕琉璃座,上托蓝色宝瓶式尖顶。迎面穿过佛殿即可到塔下。宝塔门向西而开,门额刻着“镇河”两个醒目大字。由塔底顺木梯一层层向上爬,可到达塔顶俯瞰四周。
据史料记载,镇河塔始修建于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当时阴雨连绵,黄河水暴涨。由于泄水不利,致使黄河泛滥成灾,摧毁农舍庄稼,伤害生灵,故建“镇河塔”。后来多次发生地震,塔身损坏,几经修复,到清末年间基本形成一座完整的建筑群体,内有佛殿、偏殿、诵经房、厢房、宿舍等200余间。在塔身四周建有八卦罗汉殿,殿内塑有睡佛像,绘有彩色壁画,讲的是佛经故事,人物形象生动逼真。四面砌筑着红色的围墙,规模非常宏大。
院内种植着枣树、梨树和一些灌木。在“文革”时期,庙宇、佛殿、佛像、围墙、厢房等周围建筑全部被拆除,只剩下塔体依然耸立在那里。
1978年后,政府拨款和群众捐资又重建了佛殿、禅房,重塑佛像金身。从山门进入后,镇河塔迎面耸立,巍峨壮观。
塔两侧建有钟楼、鼓楼。院内树木蓊郁,花草飘香,每逢节日,香烟缭绕,香客、僧侣甚多。鉴于镇河塔悠久的历史,它在30多年前就被自治区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河塔以其雄伟的姿态横亘于灵武历史的岁月里,由此,关于镇河塔许多美丽的民间传说一一诞生了,在山川平原、民间广为传扬,使镇河塔在人们心中显得更加神奇和雄伟庄严。
高 庙 高庙坐落在灵武市区东西大街正中的中轴线上,历史上又称玄武观、真武观、上帝庙和玉皇庙,始建于隋开皇二十二年(公元600年)。
高庙整体建筑设计独特,布局严谨,主要建筑分布在一条中轴线上,主体两侧各式配殿均衡相称,其建筑风貌充分显示了我国古代民间工匠在建设楼台亭阁方面的高超技艺。高庙建成后,几经劫难,最终毁于清代兵火。在灵武百姓的呼吁支持下,1941年5月3日又动土开工修复高庙,历时4年,于1945年仲夏竣工。1969年“文革”期间,高庙再度被毁。1991年3月,经县委、县政府研究,自治区文化厅批准,灵武百姓筹资依原貌修复高庙,工程历时两年,于1993年8月竣工。进入21世纪后,经多方努力拆迁了高庙周围民居,拓展成为高庙公园。如今高庙四周树木成阴,绿草茵茵。登高庙顶阁凭栏远眺,风景如画,天山一色,灵武兴旺繁荣之景尽收眼底。
马鞍山甘露寺 在灵武市临河镇马鞍山上,有一座古朴庄重、造型别致的古建筑。它与银川河东机场遥遥相望,每日与大漠为伍,观日起日落,听沙海涛声,它就是宁夏有名的佛教古刹马鞍山甘露寺。马鞍山甘露寺坐北向南,依山坡而建。相传唐代大将罗通扫北,初建姑姑庵。北宋大将狄青西征,依山堆放马鞍以迷惑西夏军队,马鞍山由此得名。故民间传曰:“先有姑姑庵,后有马鞍山”。马鞍山甘露寺初建于北宋年间,到了明朝,效心和尚费尽心血筹集资金重建,定名为甘露寺,后在动乱年间被毁。清朝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由广东和尚发起募捐重新修复,由庆阳和尚(号称“百担豆子佛”)本静主持,重建了马鞍山寺庙。1923年又加以重修,更名为马鞍山甘露寺。在“文革”前,该寺的文物非常多,有铸于清代雍正年间的铁人牵飞马像、铁醮楼、铁钟等,特别是木刻观音像系明崇祯年制作,极为珍贵。这些文物全毁于“文革”中。1982年党落实宗教政策,主张信教自由,由介信、妙相、法亮、法悟、法惠、法成、果实、大明、润心、湛山等僧众历时20载筹资数百万,先后又建成接引殿、大雄宝殿、药师殿、大悲阁、藏经楼等。甘露寺占地面积约22亩,分上殿、中殿、后殿、菩萨顶四部分。山门与前殿相连,为宋代斜棚式建筑。门两侧刻着一副对联,上联是“大慈悲能布福田日雨而雨日阳而阳视卒士丰穰长使众生蒙利乐”,下联是“诸善信愿登觉岸说法非法说相非相学普门功德只凭片念起修行”。门上额悬挂着由中国前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甘露寺”牌匾。前殿内塑弥勒佛像,北面塑送子观音像,两侧塑有四大天王神像。过前殿到达中殿,供奉“西方三圣”阿弥陀佛、观音、释迦牟尼的像。穿过中殿到达后殿,在地势较高处坐落着大雄宝殿,两侧有地藏殿、观音殿,向前东南20米处建有一座八面转角多宝塔。右前偏东侧立一石碑,碑头刻有“甘露庵”几个大字,为康熙六年所制。前殿门两侧撰写对联一副,上联是“当知是处恭敬供养不可以百千万劫说其功德”,下联是“若复有人受持读诵己非于三四五佛种诸善根”。后殿正中塑释迦牟尼;左侧塑普贤,骑白象,手持莲花;右侧塑文殊,骑狮,手持如意。据说2000年后殿开光时,有佛光出现,五色彩云出现在上空,呈飞龙状。拾阶而上到达最高处是普萨顶。普萨顶高17.5米,上下三层,汉式结构,六角三重檐,四面坡顶分三层叠合,雕梁画栋,飞檐相啄,雄伟壮观。第一层为药师殿,殿内两侧塑十二药叉;第二层为大悲阁,内塑千手观音;第三层为藏经楼,内塑多宝如来。在普萨顶底层门两侧撰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如来誓愿宏深肯持名自可消灾免难”,下联是“经咒威神广大若读诵必能植福延龄”。站其门前远望甘露寺院外,东西两侧各有十几座比丘尼灵骨塔,安葬着历代高僧舍利。相传在上世纪80年代,高僧妙相圆寂火化时散发出一种香味,在临河上空飘散,许多群众闻到香味。受戒是进入佛门的第一件大事。佛教弟子进入佛门后,必须遵守佛教戒律。宁夏佛教历史上的一次规模很大的传戒法会,就是在马鞍山甘露寺举办的。1954年12月19日至1955年1月7日,法会历时20天。这次传戒法会筹备工作细致,组织工作严密,吸引了青海、山西、新疆、陕西、甘肃及宁夏各县市的和尚、尼姑、居士、香客等很多人前来参加,场面非常隆重。这次法会使马鞍山甘露寺在宁夏周边省市盛名远扬。甘露寺于1981年4月经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正式开放,每年农历四月初八、七月十五日为传统庙会,其中以四月初八的庙会最为盛大,这一天,有群众近万人前来游拜。
城隍庙 城隍庙坐落在县城北街,始建于清康熙年间。清代乾隆、道光、光绪年间都曾彩画和重修过,占地面积15亩,大小房间63间,其中有戏楼台3间、禅房3间。院内耸立着乾隆年间制作的石碑一座,大殿前放置乾隆年间铸铁狮子一对,每只重1500公斤。庙门前也放着一对青石雕刻的石狮。古槐、椿树广植院内。原城隍庙20世纪50年代被占用后逐年拆去。
现在的城隍庙位于灵武市灵州大道与东环路交叉口南侧50米处,面南而立,山门口有两尊口含圆珠石狮蹲立于1米左右高的石墩之上。进入山门,两侧为厢房,正面为大殿。大殿四角飞檐,两面坡顶起脊挂琉璃瓦,内塑身穿金龙大黄袍的城隍。城隍坐在太师椅上,慈眉善目,神态安详。在大殿正门前20米处安放着从城隍庙旧址挖出的一件四足铁铸圆筒,口呈莲花瓣式样,高约60厘米,上面清晰可见“大清康熙十年”等字样,现仍为信教群众当作香炉使用。这座新的城隍庙是1991年5月经有关部门批准,由乡民李贺彩等人集资选择吉日重建的,初建时为土木结构建筑,2005年两次翻建改为砖木结构,仅大殿就耗资20余万元。经过信教群众的精心努力,现在城隍庙已形成一定规模,成为信教群众上香祈福之胜地。
灵州大佛寺 灵州大佛寺坐落于灵武市西门桥外,坐北面南,正中为大殿。殿门前正中放一“万丰宝鼎”,右前6米处立旗杆。殿内上供世祖神像,下奉龙王玉像。大佛寺初建于明末清初,在清道光年间被大火焚毁,只剩下3个石刻的莲花台和一些残垣断壁。公元1920年,由于人为的破坏,大佛寺彻底被毁,连庙的残片碎瓦也消失殆尽。1993年逢盛世,由周围村民捐资重建大佛寺,历时4年,于1996年5月15日竣工。关于灵武大佛寺在民间有一个传说:汉惠帝建灵州府后,历经晋、隋、唐、宋诸朝,多有战乱,烽火连天,老百姓生活十分疾苦。时至元末明初,大仙吕洞宾下界广施雨露,拯救万民,修建灵州大佛寺。当时,灵州界内由于连年战乱,地上草木枯萎,林木匮乏。大仙吕洞宾就到千里之外的甘南山寻取木材来建造灵州大佛寺。大仙来到甘南山,向一位林子的主人化缘,说明需用林木建造灵州大佛寺。山林的主人一听便问:“需要多少木材?”吕洞宾说:“不多,用我身上穿的长袍去盖树木,能盖多少我就取多少。”山林的主人觉得好笑,说道:“我家有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树林,你一袍能盖住多少?”大仙吕洞宾随即取下身穿长袍向空中一抛,只见满山各处树木全被盖住。这位山林主人见状大惊,方知神仙下凡,赶紧跪拜,并慷慨地答应了吕洞宾的要求。吕洞宾将林木通过河道运到灵州西门,在城内西南角处莲花台建成灵州大佛寺。
从此,大佛寺香火缭绕,敬奉信徒络绎不绝。大佛寺的传说使很多信佛的善男信女深信不疑,他们虔诚地烧香拜佛。如今,大佛寺院内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就刻着这个传说。
白塔寺 白塔寺坐落于灵武市新华桥镇南2公里处,始建于唐朝年间,历经战乱、地震破坏,至明末清初重建。“文革”期间寺院被拆毁,1980年重建寺院,1986年1月经自治区有关部门批准开放,1992年重建塔身。
相传在清朝时期,宁夏金积地区发生战乱,有一位姓白的道台被派遣到边疆平乱,路过这个寺院,便进去奉香拜佛,祈求神灵保佑征战胜利,并许愿征战胜利后修建此寺院。后来果然征战大捷,这位道台便还愿重修寺院,当时人们就以其姓氏“白”为寺院和塔取名白塔寺,沿用至今。现塔高52.8米,八角花塔,塔门108扇,塔为10层,全为砖混结构,此塔又叫多宝塔。塔直径10.04米,逐级缩小,平均空间直径4米。塔壁内绘有释迦牟尼事迹画110幅,色泽鲜艳,绘画精妙,栩栩如生。塔顶雕塑着华严三圣释迦牟尼、文殊、普贤及二大尊者阿难、迦叶的神像。每年农历七月十五日为传统庙会,周围数百里的群众前来烧香敬拜,祈祷平安。
远明寺 远明寺位于灵武市梧桐树乡杨洪桥南100米处,坐西面东,占地面积4亩。远明寺初建于1920年,由信士杨德主持建造,后毁于乱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