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故乡旧事
4282200000039

第39章 解放后灵武县被取缔的反动会道门组织

解放前,全国各地都有一些帮派组织,他们和社会上一些政治势力相勾结,购置武器,发展队伍。帮派成员经常诈骗钱财,散布谣言,煽动闹事,制造社会混乱,败坏社会风气。这些组织由于和地方政治、军事势力有着很复杂的关系和背景,所以形成了活动隐秘、危害性大、网络分布广、人员构成复杂、根子深的特点,具有较强的社会基础。

解放前,灵武的反动会道门组织主要有“一贯道”、“瑶池道”、“哥老会”、“中华理教会”、“同善社”、“万慈会”,等等。这些反动会道门组织成员多以伪军官、地主、土匪和部分被封建迷信侵蚀较深的农民组成。主要成员来自外地,受封建迷信及国民党统治阶级思想熏陶甚深。一般成员主要分布在灵武县城镇,东塔乡的园艺村、果园村、东塔村,新华桥乡的龙二村、龙三村、华一村等汉民聚居区。其中“哥老会”的成员分布较广,主要在郭家桥、郝家桥、杜木桥、崇兴等一些乡镇。这些反动会道门在20世纪40年代由于受国民党统治阶级的庇护,活动比较猖獗。他们横行霸道,欺压百姓,聚众斗殴,严重影响社会安定。新中国成立后,百废待兴,在全国各地会道门的活动却愈发猖獗,制造了一起起血案。1953年1月26日,安徽亳县140余名门徒举行暴动。他们携带步枪、手枪、大刀等凶器,攻打县政府,连续杀害县公安局局长、区乡干部等15人。当地一青年因不愿参加暴动,竟被活埋。“会道门”组织头目念念不忘的是当皇帝。解放前后,在河北邯郸破获的“会道门”案件中,共挖出104个“皇帝”,在江苏共挖出38名“皇帝”、6个“大元帅”。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先后在1951年、1958年颁布有关条例,明令取缔反动会道门,并先后组织警力依法严厉打击反动会道门组织解放后灵武县的头目。由于开展工作力度大,当时所有反动会道门组织的首要分子都被予以严肃处理。一般成员经过批评教育,到公安机关进行了登记备案并自愿退出了反动组织。灵武县人民政府在1965年、1983年、1984年组织人员多次对灵武反动会道门组织进行了深入调查摸底。在1984年的调查中,查获了死灰复燃的“瑶池道”反动组织的情况,并及时组织警力严厉打击铲除,维护了社会安定。

会道门最著名的支派是“一贯道”。“一贯道”,又有“中华道德慈善会”、“孔孟道”、“孔圣道”等90多个名称,是解放前后流传最广、势力最大、活动最突出、危害最严重的一个会道门组织。1926年,山东济宁人张光壁,自称“天然子”,改名张天然,号称是“一贯道”第十八代祖师。20世纪30年代到40年代,张光壁与日寇、汉奸沆瀣一气。汪精卫卖国政府的行政院副院长兼外交部部长褚民谊、财政部部长周佛海、司法部部长李圣五等人于1943年前后纷纷入道。1945年初,张光壁本人充当汪伪外交部顾问,其子张英誉被任命为汪伪外交部专员。在日寇、汉奸的庇护下,“一贯道”势力迅速发展遍及全国各地。宁夏“一贯道”的头目是刘震东。后来“一贯道”发展到了灵武,在灵武又分成两派,一派是明系派,创办于1945年,负责人为“点传师”。灵武共有2名“点传师”,即郗春彦(山西人)、徐生春(宁夏人)。这一派系主要由徐生春领导,纪律严密,活动频繁,组织发展迅速,并且成员很复杂,有商人、农民、伪军官等。当时“一贯道”在县城设有三处佛堂,一处设在徐生春家,名叫“共德法坛”;一处设在郗春彦家中,名叫“善德法坛”;另一处设在李识家,名叫“坤道佛堂”,此佛堂由李识之妻刘爱如主持,是专供妇女入道之所。还有一派是暗系派,道徒只有7人,都属农民,道派活动很少。

“一贯道”有一条严厉的规定,入道后,所学经文“上不传父母,下不传子女”,若有泄密者遭“天打五雷轰”。这个组织迷信色彩非常浓重,欺骗性很大,对群众的毒害非常严重。他们欺骗群众说,如入了道,便可逢凶化吉,祛灾消难。他们甚至公开扬言,“一贯道”是将来天下的主宰,反动气焰是十分嚣张的。

1951年县人民政府明令取缔“一贯道”。当时有道首1名,点传师2人,坛主7人,道徒118人。政府对这些人给予严肃处理和批评教育,他们绝大多数表示悔过,自愿退道并积极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但个别人顽固不化。如灵武“一贯道”的道首,他是一名伪军官,曾和一些人勾结起来私自买卖枪支,在1950年密谋组织武装暴动,后被抓获处决。

“瑶池道”首创于清朝同治年间。按照迷信的传说,王母居住在昆仑山的瑶池。此道崇拜王母,将道门冠以“瑶池道”的名称。1920年,四川省内江市发展成为“瑶池道”的活动中心,高海清时任该道“掌道老人”(最高领导人)。“瑶池道”最高道首为“掌道”,下有“十地”、“顶航”、“保恩”、“引恩”、“证恩”、“四座”、“众生”、“护道”、“忌口”、“初学”等10多个阶层。“保恩”相当于省一级负责人,“引恩”相当于县级负责人,“天恩”以上为道首,“众生”

以下为道徒。1927年,一些反动军阀利用这个道门愚昧、迷信的特点,勾结拉拢一些道徒,干了不少坏事。1937年,侵华日军也利用该道迷信、反动等特性,拉拢了一些道徒为他们办事,使其成为危害人民的汉奸。1946年以后,一些国民党特务利用这个组织到处活动,大肆进行反共、反人民的反革命活动。

“瑶池道”最早是由一位名叫胡忠元的道徒传入灵武的。起初佛堂设在灵武城解家桥一农民家中,名为“同心堂”。其活动方式主要是将道徒聚集在一起念经,用一些迷信方式治病,以“入道后死了可以上天成仙,到王母居住的瑶池边享福,可以免灾免罪”等谎言,欺骗愚弄群众,而且造谣惑众、诈骗钱财,进行反动活动。1940年胡忠元死后,由道徒李善堂负责,佛堂设在了李善堂家中,名为“翼道堂”。李善堂及其女儿李秀英为“证恩”,具体负责灵武的教务和活动。因为“翼道堂”的道徒经常是默默念经,1944年就将其佛堂名改为“悄悄会”;1949年又改名为“龙华会”,并且在李善堂家中又增设一处佛堂,由李善堂、刘天玉负责,继续搞破坏社会安定的反动活动。

1956年1月15日早7时,灵武县人民政府统一行动,由公安部门将“瑶池道”人员一网打尽,抓获道首12人、道徒40人,捣毁公共佛堂2处、家庭佛堂7处。由于“瑶池道”在灵武县活动隐秘,道徒从不以真名出现,因而在取缔时群众只知道灵武有个“悄悄会”或“龙华会”,不知还有“瑶池道”这个反动组织。

1979年,以老道首李秀英(“引恩”)为首的一帮灵武“瑶池道”的信徒们,又暗地串通吴忠“瑶池道”道首吕世忠(“天恩”)、青铜峡道徒沈长贵等人,私下发展道徒,偷偷设堂建坛,搞复辟活动。同年秋天,他们择“吉日”正式在李秀英家中设立公共佛堂一处,名为“翼道堂”。每逢正月初一、正月十五、三月十五、六月十五、十月十五等日,由李秀英主持,吕世忠掌堂,在佛堂内聚集道徒念经拜佛,讲经传道,传抄反动经书,并借机发展道徒,蛊惑人心,宣传迷信,劝人复道设堂。在李秀英、吕世忠等人的串联活动下,先后发展了5名新道徒,设立了7处私家佛堂。这次复辟活动涉及吴忠、青铜峡、中卫等市县,面积广、参与的人不少,在1984年10月5日零时,银南地区的司法机关将“冀道堂”一举捣毁,并将道首李秀英及12名道徒拘留收审。从此,“瑶池道”组织在灵武彻底被铲除。

“哥老会”又名“红帮”,起源于元朝末年,是明代朱元璋在徐州起义时组织的,分为青红二帮,平川旱路为“红帮”,湖泊水路为“青帮”。这一组织在当时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揭竿而起,劫富济贫,为老百姓做了一些有益的事情。但后来被一些人利用,走向歧途,失去了组织本来的意愿,走向人民的对立面,成为了反动组织。“哥老会”在清光绪初年传入宁夏,1919年由吴忠的刘锡贵、马洪义及灵武的王三铎、杨生春传到灵武。灵武“哥老会”由王三铎负责,在家中设立香堂,立了码头。他们利用集市、朋友聚会期间,宣传“哥老会”的教义,发展组织,招纳信徒,扩充势力。王三铎死后,1944年由杨生秀继承,担任了“龙头大爷”。1947年由杨生秀主持,在灵武马义家中设立香堂,吸收会员,发展组织。“哥老会”会员主要分布在灵武杜木桥、郝家桥、郭家桥、石沟驿等地区,其骨干分子多是地主、恶霸、土匪、伪军政人员及一些不务正业的惯盗、惯赌者。他们主要搞敬神、设堂和一些迷信活动。他们为了扩充实力,散布入会后“出外匪徒不抢劫,可以消灾免祸”的谎言欺骗群众。这些帮会成员行动诡秘,帮内组织严密,黑话非常多。他们的所作所为严重危害群众,破坏社会的稳定。1958年12月,灵武的“哥老会”

组织被县人民政府颁布明令取缔。当时共有会员193人,其“中信义”(老大)5人,“当家”(老六)60人,受到人民政府严肃惩处。

“中华理教会”又名“理门公所”,初名为“一真堂”,创建于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原为反清复明组织。1924年前,由银川“静善堂”“当家”刘大安来灵创办“中华理教会”,设立佛堂一处,名为“明善堂”。这些人有自己的保密联络暗号,有自己活动的范围和行动准则,迷信色彩浓重。他们宣扬:入道后能逢凶化吉,永享富贵;如违背道规,泄漏道中机密,灾难就会临身;遇难向西而跪,连叩三首,便可化解灾难。每逢农历二月初九、六月初九等日,举办一次活动,骗取老百姓钱财,供道首道徒挥霍。民国二十五年(公元1936年),在国民党灵武县党部书记梁斌城亲自主持下,“中华理教会”

改组,由主席、监察委员、执行委员、常务委员等7人组成理事会,国民党县党部给这7人颁发委任状,自此该道会为国民党所利用,公开进行反共、反人民的活动。1958年被取缔时,该道会已发展道徒80人,其中道首2人。

“同善社”创立于清朝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该社总部设在浙人民政府颁布公告,取缔“一贯道”等反动组织江金华,又称“龙华会”,始为反清复明的民间秘密团体,到了民国年间逐渐演变成具有封建迷信色彩的反动会道门。入会道徒念《大悲咒》、《金刚经》、《三胜经》等经文,道会中一些活动充满恐怖、神秘的迷信色彩。

“同善社”组织机构与“瑶池道”组织机构有些相同,共分16层。一、二、三层为道徒,四层以上为道首,道首又分为“天恩”、“证恩”、“保恩”、“顶航”

等,对外则称正、副社长。灵武“同善社”创建于1923年,由四川“同善社”六层道首王明贤、钟明礼、朱明知等人来灵创办。组织机构设在“同泰昌”商号内,具体事务由曹举、李明禄等人负责。该组织在灵武设立公共佛堂一处,名曰“先觉祠”。在1958年被县政府通令取缔,取缔时该社已发展道徒40名。

“万慈会”和“青帮”在灵武都没有成立正式的组织机构,灵武分别有6人和36人在外地参与这两个反动组织。

上世纪40年代前,政治黑暗,经济萧条,老百姓的生活极为困苦,疾病和灾难很多。他们在无法摆脱疾病和困难时,想通过迷信活动消灾避难,这种心态和行为无疑给那些反动道首们有机可乘,为发展道会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一些愚昧无知、迷信思想严重的道徒成了反动会道门唆使利用的工具。一些家庭贫困、迷信思想浓重的农民、城市贫民,以为进了道会就能改变自己的现状,但事与愿违,久而久之,家庭生活反而更困苦了。

一些会道门组织在创建初期曾起过一些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逐渐被统治阶级收买把持。他们和军、警、特相互勾结,狼狈为奸,在慈善、消灾、治病等幌子的遮掩下散布封建宗教迷信思想,诈骗钱财,横行霸道,奸污妇女,打家劫舍,维护反动统治阶级的利益,因此群众越来越清楚地看到这些组织真相。所以,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顺应人民的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果断地将这些组织予以取缔,受到了人民群众的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