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青春文学闵庄烟火
4282400000032

第32章 别走太远

台湾诗人许达然有一首诗中大约有这么一句:别走得太远,走到能听到妈妈喊你吃饭的地方。

儿时与伙伴在村头玩耍,每到傍晚,总能听到母亲的呼唤。一般来说,母亲总是先做好饭,把屋里屋外收拾停当,然后喂猪,那时乡下的猪大多不圈养,而是打野的,每天除了喂两次食外,其余时间由猪自己拱地觅食。每次喂猪前,只要母亲连叫几声“唠——唠唠唠”,我家的猪总是闻声而至。猪喂罢,然后叫孩子回来吃饭。其实,每家的女主人都是如此。远离喧闹的小村的傍晚是寂静而空旷的,所以,母亲的呼唤常常在傍晚的村庄上空回荡。“狗狗——回来吃饭。”“花花——吃饭了。”于是过家家的孩子们便毁了自己的“家当”,“小日子”也不过了,各回各的家,各找各的妈。一般来说,听话的孩子是不会走太远,基本上就在能听到母亲叫他们吃饭的地方。

长大后,孩子们像离巢的鸟儿各自飞走,母亲们都也老了,她们多想孩子像当年那样就在村边玩耍,只要一声呼唤,就撒丫子往回跑。但孩子们也都在为各自的理想而四处奋斗。对我们家来说,几个孩子都不在父母身边。越是如此,母亲越是牵挂。尤其是逢年过节,家里宰猪、杀羊,母亲总是备了很多儿女们爱吃的东西,很早就盼着早已成家的儿女团聚。城里小孙子回到爷爷的土炕上,不管白天晚上,又是搬枕头,又是拉被子,那个撒欢,那个匪啊,爷爷、奶奶虽然嘴上骂着“土匪”,但满眼是纵容,满心是欢喜。临走时,老妈惦着,孙子爱吃奶奶生的豆芽。儿媳爱吃笼馍和麻花,儿子爱吃妈卤好的猪肘、猪蹄。自家养的猪、鸡、羊毕竟地道。母亲总是要我们多带些,生的是回去炖着吃的,酱好的肉是炒菜的,炒好的臊子是吃面的……年过了就盼月,五一、十一有空回来……五一前,母亲早早到乡赶集时顺便打个电话说我爸把羊羔子喂得肥得很,再不回来羊羔就过毛了。

好男儿志在四方。我一直把自己没有走得太远归结为没出息。但有一点好,就是离父母更近,虽说不在身边,但坐车几个小时就回去了。现代通讯和交通的发展使我们生存的世界显得越来越小,无论我们走多远,都随时能听到母亲的呼唤。一位在外地工作的同乡,前些年情况不太好,也不常回家,近两年生意不错,但是忙得抽不开时间。去年的一天,他想家了,就订好了机票,登机前给家里打了个电话,只说了一句话:“妈,杀个羊羔子,下午我回去吃。”他妈还在那头骂呢:“半年多也不往家打个电话,这不电话来了就扯谎。”但是,这次儿子说的是真的,几个钟头后,他果然出现在老人家面前。

多年以后,每当把记忆回放到飘荡着小伙伴的欢笑声的故乡暮色中时,母亲的呼唤声犹在耳畔。无论世界多么大,今生今世,无论走多远,我们永远走不出母亲的呼唤。

2004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