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旅游地图南洋散记
4282500000029

第29章 南洋二十年

今居南洋21年余。从北方黄土高原之处,那里见不到海洋,出来南洋,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蕉风椰雨,海风习习。刚来八月,逢南洋雨季,秋雷阵阵,雷鸣惊人。也道是“一年四季都是夏,遇到下雨便是秋”。

初时,语言不通,华人居多,此时才通讲华语,自身国内专就大学中文,但是交游多为故乡,通讲方言,或是多种北方方言。而南洋华人通晓马来语、英语及华语,虽不通中国北方方言,华语倒为通便。

学术方面,已始学于国际伊斯兰大学,1990年读法学第二学位未完,改学社会学第二学士,次后又读教育学管理硕士及马来西亚大学。

生活方面,出来南洋时几乎身无分文,原为以苦力、小工或打工挣钱,美名为勤工俭学。后来有当地华人朋友介绍之,方知小工等苦力的干活,活苦钱少。每小时约马币4元,而当地报刊千字一篇文章为马币30元,照例看耕种勤劳体力和智力报酬高低优劣已泾渭分明,择便以文稿养生。

此地稿费所能维持的生活是饿不死、富不了的形式。而香港千字文以马币200元和300元相较,比南洋高出好几倍,报酬相比,真是天壤之别,难怪香港那样发达,文人也有以文而富贵者如金庸、倪匡等。

后余又投笔从商,以进口内地书,商场自设摊位、售菜叶、艺术品、玉器,不一而是,一时琳琅满目,亦有丝绸衣料、头巾精品,也风光一时,沾沾自喜。方知“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之道理。2000年生意正兴旺时,足迹横涉马来西亚半岛大部,南至新山与新加坡交界处,中到马来西亚历史名城马六甲古城,常到郑和七下西洋下榻多次的三宝山参观怀古,北至吉大州阿罗思达与泰国交界边境,东至东海岸,穿越马来亚半岛多次。中途也路游过马来亚著名的原始森林,像彭亨州的金坭湖附近的原始森林,那里葱绿茂密的树林在湖面倒影成趣,也可以看到一些土著人摇着用巨木掏空的小船安静地捉鱼,甚至看到土著妇女穿着沙龙抱着孩子在湖里冲凉的情景,这是罕有人迹的天然湖泊。晚上曾胆大驾车外出,在返回湖边住处,路上碰到过凶猛的马来亚黑豹从两旁寂静的森林中冒出,在我的车前灯强烈的灯光下反射出一对对的红蓝色眼光。在去南部的芙蓉州的瓜拉蜱拉路上,车沿山路盘旋而上,从山之巅,可以尽心地俯瞰一望无际美丽翠绿的马来亚原始森林风景,也可以欣赏到平时难见的颀长高耸的热带大树,以及各种热带森林的奇鸟,有时也可看到从树林里不堪燥热爬出来被车碾轧过的眼镜蛇或说不上的热带毒蛇的挣扎。也驱车到碧波荡漾、白浪翻滚的东西海岸边观看过日落日升,尽情地观看着马来半岛四处广阔无际的海洋美景。

我生活了20多年的吉隆坡也是一个美丽的现代化城市,虽然它的历史短暂。从我刚来学习的英语课本中,读到吉隆坡是100多年前由140多个来自中国广东的劳工沿着巴生河而上,在吉隆坡这个马来话中称为“泥泞的河口”附近发现大量锡米,从而开始了吉隆坡的发展,而那一百多名劳工,一半或因原始森林的热风瘴气、水土不服而死,或死于毒蛇猛兽、狼虫虎豹之中,只有70多人存活下来。我现见到的吉隆坡市是每日歌舞升平的一派繁荣景象,是拥有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和世界各地游客的国际大都会。而让人流连忘返的是当城流过的蜿蜒曲长的巴生河。世界上特有的占75%以上面积的马来亚热带原始树林,也使首都吉隆坡四处遍布着茂密的树林,在这里可以随时看到马来长尾猴嬉闹的景象,这种情景好像只是在文莱首都和中国贵州的首府贵阳市见过,也很喜欢马来半岛北部的槟城岛,其海景和地形与香港岛非常相似,是湛蓝湛蓝宽广的深海。

南洋与中国关系最为密切,一是海外5000万华人,其中80%居住在东南亚区域。二是与中国有着根深蒂固的关系,明代郑和七下西洋以来,东南亚深受中华文明的影响,这是在世界其他地区看不到的,而世界上华人占大多数的一个国家新加坡也位于此。三是东南亚或南洋自古至今是支持中国的发展的。如清末一直是革命党人流亡的主要地方,如来过槟城的康有为;清末和民国初又是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根据地,如广州起义的策划地也在槟城;早期革命领袖汪精卫的夫人陈璧君亦来自槟城的一个华侨家庭。槟城目前还有发行了一百多年的最早的华文日报《光华日报》(取名原为光复中华之意)。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其中七人是来自南洋马来西亚、新加坡。抗日时期,华侨积极支持中国抗日,组成华侨机工队,在中缅边界支援中国。华侨机工队用汽车在中国抗日后方提供了大量物资如药品、军火,华侨机工队死亡达3000多人,华侨为了中国牺牲很大。南洋也出现了爱国的兴学办教的一代伟人华侨领袖陈嘉庚。故余居此多年,见闻愈广,感触颇深。

商忙期间,往往疲不所堪。乃静而思之,余读书已久,若过忙于锱铢之行,一生完蛋矣!财富乃常人所趋,吾不例外。“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故记圣人常语:“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上达,小人下达。”人生束于此乎?故于商盛时,决然弃商从文!从2001年以来,遍访泰缅老金三角、中亚三国、文莱国、香港及印度尼西亚多次,到阿拉伯朝觐四次。后细读经书,著书立说,故内心甚慰。

2005年初次回国,见有故友多沉于食乐消遣,与美女高歌,夜夜笙歌,甚者夜不归宿。便嬉笑日:“吾在南洋耕织体力,努于学文,才有成果。回国之时,也是有娱乐放肆逍遥,但不可长,习便依此,娱乐使人丧志,而无任何学功。”生活实若如此,嘻嘻乎则白度此生!古人云:“三更打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以为迟。”“业成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吾亦为常人,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虽有二三人背言之,吾不尽虑,常曰。“哪个人前不说人,哪个人后不被说”。时间空间将证明一切,不怨天尤人。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二十年前读《金瓶梅》时,里面有段这样的诗文又加改写来抒情:

巧厌多劳拙厌闲,善嫌懦弱恶嫌顽;富遭妒忌贫遭辱,勤怕贪图俭怕吝;触事不分皆笑笨,见机行事又疑奸;实心实说人不信,阿谀假言耳朵软;一旦发达多远亲,你若贫穷人躲远;好事做尽众皆忘,一事有误铭心田;思量那件合人意,为人难做做人难;不如且放开朗怀,我行我素心泰然!

吾交人慎处,隐居南洋,生活俭约、简单,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为信条,故是非不多。书屋虽小,时常乐以忘忧。相识满天下,知己能有几人?敬主乐命,娱乐于读书!予居南洋二十余年,对两种文化现象感受颇深。一是华人受中华传统文化影响较深,如美德方面的孝道,传统节日上的端午节等;二是马来同胞深信伊斯兰,受伊斯兰文化影响较深,尤其在美德方面,体现出对人接物的善良和诚朴……这些都对我也影响深远。每念于此,不胜良感!

是曰: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勤学上达,以使生命终有意义,结识天下贤士,终善生命,是吾乐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