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4282800000037

第37章 金钱的使用见出德行(3)

有一次,托马斯·赖特偶然遇到了一个难题,即让刑满释放的罪犯在悔改错误后后成为一个勤劳诚实的人,这也促使他把注意力转向对罪犯的改造。不久之后,他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到这一工作当中,并确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标,即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尽管他每天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都必须去工厂上班,但他还是利用空闲时间,主要是星期天,去展开他对犯罪分子的教育改造。在当时,犯罪分子的确是一个被社会遗忘的人群。虽然赖特每天从事这一工作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却有着十分显著的成效。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通过十年的不懈努力,这位在车间劳动的工人,把300多名重罪犯从罪恶的深渊里拯救出来,并让他们开始重新做人。他被认为是曼彻斯特中央刑法院医治道德的医生,在卓别林等人都失败的地方,他却获得了成功。经过改造,许多青少年回到了父母身边,许多罪犯也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并且真正做到浪子回头,改过自新,成为一个个诚实勤劳的人。完成这一工作并不简单,它需要时间、金钱、精力、节俭,尤为可贵的是,赖特用自己在铸造厂低微的劳动收入救济了许多被赶出家门的人。他每年在这方面的支出高达100英镑,对于一个铸造工来说这绝不是一笔小数目。他一方面给罪犯提供物质帮助,并赢得他们的好感,一方面他还通过节省开销合理安排了家庭的日常所需,为自己的晚年生活积累了财富。他每一周都会通过周全的考虑将工资进行分配,哪些用于必需的衣食住行,哪些用来交房租,哪些用于学校捐赠,哪些用于救济穷苦贫民,而且这一系列分配都必须严格执行。正是通过这种方法,这位地位卑微的工人实现了自己的伟大目标。他的经历的确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内心理想的力量,展示了微薄收入经周全考虑后被合理使用而创造出的奇迹,展示了一个活力四射和诚实正直的人的性格力量对他人产生的巨大影响。

不论从事什么样的工作,只要这个工作是正当的,不管是耕种农田,制造工具,纺纱织布还是柜台销售,都不会降低人的身份,也不会给人带来耻辱。相反地,只会给人带来荣耀。一个年轻人可能会销售木尺或量度丝绳,这一职业并不会让他丢掉面子,除非他的心胸跟这把尺子或这根丝绳没有分别——像其中一个那样心胸狭窄,像另—个那样目光短浅。福勒曾经说过:“应该感到羞耻的不是那些有正当工作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合法职业的人。”大主教海尔也曾说过:“无论是从事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所有职业都有一个美好的前途。”那些从卑贱职业走入上层社会的人应该为自己克服种种困难而倍感骄傲,而不是为此脸红。当有人问到一位美国总统他的战袍是什么,目的是嘲笑他年轻时当过伐木工人时,他却自豪地答道:“是一副衬衫袖套。”尼森斯的大主教弗利彻年轻时曾制造过蜡烛,有一次一位法国医生不好怀意地嘲笑他,并刻薄地谈起他的出身,弗利彻回答道:“如果你也出生在我那样的环境里,恐怕你到现在为止还是个蜡烛制造工。”

在赚钱的过程中,积累财富是最高的目标,而这一目标最需要的是人的精力。一个人如果全身心地追求这一目标,很少有不成功的。但是,量入为出,积少成多,却极少有人能做到。奥斯特瓦尔德是巴黎的银行家,他曾经一贫如洗。每天晚上他都要到一家饭馆吃饭并喝上一瓶脱啤酒,然后把所能找到的软木塞都收集回去。这样坚持了8年,这些软木塞竟然卖了8个金路易。而这8个金路易就成了他发家致富的本钱。他开始投资股票,去世后留下了大约300万法郎的遗产。

为了说明决心在致富过程中的巨大作用,约翰·福斯特举了一个非常生动的例子。有这样一个年轻人,祖辈给他留下了相当丰厚的家产,可他天天沉浸在灯红酒绿之中,恣意挥霍,最后竟然变得倾家荡产、穷困潦倒。他绝望地冲出家门想就此结束生命,可是在原野上他被美丽的景色迷住了,而这一片土地原本都是属于他的。他悲伤地坐下来,思考了片刻,随后坚定地站起身来,决定悔过自新,重振旗鼓。他回到街上,看见一辆拉煤车停在一幢房子前的人行道上,煤洒了一地。他帮着把煤装进车里,并从此开始做这项工作。那一次,他得到了几个便士,另外还有一些酒肉作为给他的犒劳。他把这几个便士积攒起来。这样,通过这种卑微的劳务,他一便士一便士地赚钱,同时也一便士一便士地攒钱,然后用积攒起来的钱做牛羊生意。他对行情了若指掌,做起来游刃有余,因而赚了不少钱。本钱越来越多,他又开始转行做其他生意。最后他发财了,恢复了昔日门庭。但是,他极其吝啬,是个地地道道的守财奴。因此死了之后,几乎没有人参加他的葬礼。如果他慷慨一点,并且付诸行动的话,他或许会成为一个慈善家,这对他和别人都有好处。然而最终他的生活和结局都十分可悲。

在以前,给别人带来舒适并保持自己的自由独立是十分光荣也是人们所乐意去做的事情。但仅仅只是为了积累财富的人心胸是狭窄的,也会十分吝啬。千万别养成过度地省钱存钱的坏习惯,这一点每个聪明人都要注意。而且对年轻人来说,生活过度节俭很可能养成贪婪的性格。过犹不及,美德的东西如果走向极端则很可能变成邪恶。罪恶的渊源是对金钱的崇拜,而不是金钱本身。对金钱的崇拜压抑和禁锢着人们的灵魂,它使通向慷慨生活的大门紧紧地闭上了。因此,瓦尔特·司各脱爵士指出:“剑锋能恐吓一个人的身体,金钱能收买一个人的灵魂。”商业活动所特有的弊病就在于使人的性格趋向于机械化。商人容易形成思维惯性,一叶障目不见他物,眼中只有钱,看不到人的存在。如果他只为自己而活着,他就很容易把所有人都当做自己的敌人。只要翻一翻他们的账目,你就会清楚他们的生活。

毋庸置疑,以—个人拥有财富的多少来衡量他的成功与否是—件令人不解的事情。从本性来说,每个人都想成为成功者。即使一个意志坚定、思维敏捷、动作迅速的人,一旦抓住机会,他也会立刻行动,不择手段地赚钱。这些人完全有可能既缺乏高尚的品质,也不会表现任何善行。一个唯利是图而意识不到钱以外有更高追求的人,虽然他可以腰缠万贯,但他始终只是—个可怜虫。金钱绝不能成为任何道德价值的评价依据。金钱的光芒只能吸引拥有它的人那毫无意义的眼光,正如萤火虫的光亮只能把自己暴露给捕捉者一样。

那些成为崇拜金钱的牺牲品的人,让人想起一只贪婪的猴子,它对一些人来说简直是绝妙的讽刺。据说,在阿尔及尔地区,农民把一只葫芦形状的细颈瓶用绳子拴好,挂在一棵树上,再在细颈瓶里放进一些大米,瓶口仅能放入猴子的爪子。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把爪子伸进瓶里,抓起满满的一把大米。然后,他试图把爪子拉出来,但由于它紧紧地抓住大米不放,爪子怎么也拿不出来,它竟然不知道松开爪子丢掉大米。就这样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当它被人捉住的时候,它还是那样愚蠢地握着爪子,也许它还在为抓住了大米而感到骄傲呢。这则小故事中所蕴含的道德哲理对人们的生活有着广泛的意义。

总的来说,人们高估了金钱的力量。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不是那些有钱人所完成的,也不是通过募捐而完成的,而是那些收入低微的人们的成就。那些最贫穷的人们使基督教的精神传遍了半个地球,那些最伟大的思想家、发明家、探索者和艺术家也都是一些勤俭的人。就生活境遇来说,他们中的许多人与那些体力劳动者并没有多大的区别。事情往往就是如此,对于勤奋好学的人们而言,财富与其说是动力,还不如说是阻碍。很多时候,它带来的不幸与幸运同样多。那些家庭富裕的年轻人,因为什么也不缺乏,生活过于平稳顺利,很快就会满足于现状。由于没有什么特别的奋斗目标,他会不知道怎么去打发时间。他的道德与精神仍处于沉睡之中,没有被唤醒。他的社会地位与随着潮涨潮落的水螅体相比并没有高出多少。“他惟一的工作就是消磨时间,而这样的工作是多么地枯燥无聊,多么地让人无法忍受,多么地令人悲哀。”

但是,一旦被高尚的精神情操所激励,富人就会将懒惰视为软弱,把无聊的生活方式抛进垃圾桶。而且,一旦他想到了与他所拥有的财富相对应的义务,他就会比那些地位卑微的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身负的使命感。当然,这种使命感必须付诸行动。我们所知的祷告语中最好的或许是阿果人的祷告语:“不要使我贫穷也不要让我富有,只要能让我养家糊口就足够。”在曼彻斯特城的皮尔公园中,下院议员约瑟夫·布鲁彻顿的墓碑上刻着这样一句名言,这句名言也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我的财富不在于我拥有大量的物质财富,而在于我那点小小的精神追求。”约瑟夫出身低微,曾经当过工人,但是,他的诚实、勤劳、守信和克制使他地位显赫、卓有声誉。晚年退出议院之后,他到曼彻斯特的一个小教堂里当了牧师,他尽职尽责,每一个认识他的人都了解他的为人,他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为了做给别人看,或是赢得他们的称颂,而是凭自己的良心,尽自己的义务,使那些最寻常的小人物成为诚实、正直、心中有爱的人。

一个可尊敬的人是值得人们尊重并且的确值得人们去关注的。但是,如果这种可尊敬仅仅是表面上的,那就丝毫不值得人们去注目了。一个品行端正的穷人比一个道德败坏的富人要更值得尊敬,一个地位低下、普普通通的人比一位声名狼藉、作奸犯科的痞子要好得多。一个知识丰富、目标远大而又能衡量利弊的人,不管他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比一般人更有责任心。人生的最高目标就是要形成和拥有勇敢的品格,使我们的精神和身体——包括良心、灵魂、智慧和气质都尽可能地发挥出来,这样会使得我们对除了财产以外的任何东西都必须仔细考虑。因此,最成功的人并不是获得了最多的感官快乐、最多的钱财、权力和声誉的人,而是那种无畏无惧、辛勤工作并尽职尽责的人。金钱在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力量,这没有错,但是智慧、热心公益和德行也是一种力量,而且比金钱的力量要高尚得多。柯林伍德勋爵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让其他人去申请退休金吧,就算没有金钱我一样富有,我可以通过自己的双手使生活过得宽裕。假如不被任何肮脏的动机所玷污,我会在我的土地上自力更生。我和司各脱可以继续在菜园里种植卷心菜,所有花费也不会比以前更多。”还有一次,他说:“我只要求自己掌握自己的生活。拿100份退休金和我做交换我也不愿意。”

正如他们自己所说的那样,发家致富肯定会使一部分人“进入社会”。但是,请特别注意,他们必须具备各种精神、情感和德行,否则,他们就只不过是有钱人,仅此而已。有一些“在社会里”的人,像克利萨斯一样富裕,可是他们并没有引起人们的特别注意,也没有赢得别人的尊重,为什么呢?因为他们只不过是一只只装钱的口袋,他们的力量只能作用于自己的钱柜。一个人生活在社会里的标志在于他是舆论的引导者和统率者。一个真正成功和有用的人,并不一定拥有很多财富,但一定拥有高贵的人格、丰富的经验、以及良好的道德。即使一个穷人像托马斯·赖特一样没有什么财产,但他关心人性的改造,懂得如何妙用金钱而不是滥用,他使自己的财富和能力得到了充分利用,因此,他也可以没有丝毫羡慕地送给那些土财主们以鄙视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