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羊皮卷
4282800000041

第41章 自我修养令你挥洒人生(4)

我们所学的一切都是为了战胜困难,而克服了一个困难会有助你克服下一个困难。学习中,看起来价值不大的东西,例如研究那些已经消失的语言,线与平面的关系的数学问题等等,其实仍有着很大的实用价值。这价值不仅仅在于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而更在于研究这些学问能激发起一个人的努力和蕴藏的潜能。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生就是这样地前进着,不断地遭遇困难、不断地克服困难,直到生命和文化的终结。然而消极失意从来不会也绝不可能会对解决困难有任何帮助。阿勒伯特对那些刚学数学便感到困难重重的学生告诫道:“继续前行吧,先生!你要相信信念和力量正在向你走来。”

正是在不断的练习以及不断的失败之后,芭蕾舞演员和小提琴家才能磨炼出如此纯熟的技艺。在听到别人交口称赞其演奏旋律的从容优雅时,凯利希米说:“嗨!您永远不会知道这份从容优雅是怎样获得的!”当被问及花了多长时间完成一幅画时,乔舒亚·雷诺兹爵士回答道:“我的一生。”在给青年人的一次讲座中,美国演说家亨利·克雷这样描述他的成功秘诀。他说:“我毕生的成功,都应归功于一件事。27岁那年我养成了每天阅读、朗诵一些历史和科学著作的习惯,并且坚持了好几年。有时我在麦田里朗诵,有时在森林,有时则跑到很远的畜棚,那里的牛和马是我忠实的听众。就是这段早年的经历不断地激发着我的热情与灵感,并从此塑成了我的性格,决定了我的命运。”

爱尔兰演说家丘伦年轻时说话口齿含混,在学校里被同学们戏称为“结巴杰克·丘伦”。上了法学院后,他就不断地和口吃的毛病做斗争。后来他参加了一个演讲协会,在第一次演讲开始时,他站起来后半天说不出一个字来,但此后他竟奇迹般地做了一个非常成功的演讲,这一偶然使他对自己的口才树立了信心,于是便以百倍的精力投入到演说中去。他每天都要花数个小时大声地朗读优美的文章,对着镜子仔细揣摩演讲时应有的表情,并发明了一套特殊的手势来弥补其外貌的缺陷。另外,他还模仿法庭辩论,像律师面对一个陪审团那样全心地去练习。艾顿公爵称成功的必要条件是“一文无名”,丘伦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执业的。他在作辩护律师的过程中,仍不时地为当初演讲协会期间的缺乏信心所困扰。有一次他被罗伯逊法官激怒了,奋起反驳。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在该案审理中,丘伦发现“他从未在他的法律藏书中见过法官引用的这条法律”,而罗伯逊法官轻蔑地说道:“或许是这样吧,不过我想这大概是因为您的藏书太少的原因。”罗伯逊曾匿名写过许多本宣扬极端暴力和教条主义的小册子,是位性情暴躁而党派门户之见极深的法官。法官这句话影射了丘伦生活的困窘,丘伦被激怒了,他这样回答道:“非常正确,法官先生,我确实生活拮据,买不起太多的书。我的书虽然数量不多,但都是精选出来的,而且我相信自己以科学的态度细读过每一本书。我从事这一高尚的职业靠的是研究一些优秀的著作,而不是去写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坏书。我不以自己的贫穷感到羞辱。相反,如果我靠谄媚和腐败来获得财富的话,我将深以为耻。假如我没有身份地位的话,我至少还有诚实的美德。如果我连这一点都做不到,那么许多例子都会告诉我,不择手段地谋取荣誉和地位只会让我声名狼藉、遭世人唾弃!”

对于注重提高自我修养的人们而言,极度的贫困绝不会成为其生活道路中的障碍。语言学家亚历山大·墨里教授是在一块一端燃焦了的旧木板上学会写字的,他的父亲是一位贫穷的牧人,拥有的惟一的书是一本一便士的《问答教学法简要》。也许是太珍惜的原因,这本书常常被藏在橱柜里。年轻时,莫尔教授贫穷到连一本《牛顿定律》都买不起,于是就找人借了一本,然后把整本书用手抄了下来。许多贫困的学生为生计奔波,就像小鸟在白雪皑皑的田野里觅食一样,只能挤出来一点零星的时间学习,在不懈地努力之后,终于获得了信念与希望。为了激励年轻人,爱丁堡的著名作家和出版家威廉·钱伯斯在给一群年轻人讲演时这样描述自己的出身:“现在站在你们面前的是一位自学者。我是在苏格兰简陋的教区学校里接受最初教育的。到了爱丁堡之后,因为贫穷,我白天必须辛苦劳作以维持生计,而每个夜晚都用来培养智慧,那是万能的造物主赋予的。从清早7、8点到夜晚9、10点我都在一家书店当学徒,我只能挤一点睡眠时间用来学习。我没读过什么小说,因为我的兴趣集中在物理学和其他实用领域。我还自学了法语。每当回想起这段时光我都非常愉快,也许还有一点点遗憾,因为我再也不能重新开始那段日子了。那时,我兜里揣着不到6便士的钱,在爱丁堡的一个破阁楼里学习,这种愉悦感要比我现在在这优雅舒适的大厅里端坐的感觉要好得多。”

威廉·科比特的经历对所有身处困境的学子一定是富有教育意义的。他回忆起当年如何学习英语语法时说:“那时我还是个日薪6便士的士兵,我那张警卫床的床边就是我学习的地方,我的背包就是我的藏书之处,膝盖上搁一块木板就是我的写字板。我没钱买蜡烛或灯油,在寒冷的冬夜里,我只能借着火光看书。像我这样条件极端恶劣,又没有父母、朋友的鼓励和支持,尚且能够完成这一事业,那么请问在座的年轻人,你们还能找得出什么理由不成功呢?尽管我有时连饭都吃不饱,但为了买一支钢笔或一叠纸,我还是从微薄的伙食费里挤出一点钱,我几乎没有一刻是属于自己的,我不得不在别人的闲聊、嬉笑、歌唱、口哨和打闹声中读书写字,这些头脑简单的人可是有很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啊!你们能够想象吗?每一支笔、每一瓶墨水或几张纸的费用对我来说多么昂贵吗!当时我已经有现在这么高了,我的身体很好,经常参加运动,而我们当时食宿之外的零花钱每人每周才两便士。对此我记忆犹新。一个星期五,我买完生活必需品后还剩下了半便士,本来想第二天早上买条红鲱鱼的,但那天晚上我实在是饿得无法忍受,于是把手就伸进兜里想摸摸那半便士,发现它竟然失踪了!我趴在单薄的床单上,像个小孩一样地哭了!我还想再强调一遍,在这样的环境之中都能够面对并完成这项任务的话,全世界还有哪一个年轻人有理由说自己无法完成这一任务呢?”

关于坚毅求学,我们还曾听说过一个同样令人感动的的例子。一个法国政治犯流亡到伦敦。他以前是一个石匠,后来由于经济形势恶化,他失业了,眼中满是贫穷带来的恐惧。无路可走的时候,他无意间遇见了另一位流亡者,以教授法语为生,收入很不错,便向他请教谋生的方式,回答是:“做教师!”“教师?”石匠惊讶地说:“可……可我只是个工匠!你一定在开玩笑吧?”朋友回答道:“不!我是认真的。我真的建议你去当一名教师。我保证教会你怎么去教导别人。”“不!不”,石匠回答,“这不可能!我年纪太大了,怎么学呢?而且我所知甚少,怎么能成为一名学者呢?怎么能当一名老师呢?”于是石匠走了,又四处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他离开伦敦前往外省,走了几百里路,仍然找不到工作,只好无功而返。回到伦敦后,他直接去找那位流亡者,并告诉他:“我已经尝试了几乎所有的工作,但都失败了。现在我想做一名教师了!”于是他马上开始向这位朋友请教。这位石匠思维敏捷、实践能力极强,很快就掌握了基本的语法、文法和标准的古典法语的发音。当他的朋友兼老师认为他已能胜任教师一职时,石匠就去应聘并顺利地获得了一个教师职位。看吧!工匠师傅最终成了一名老师!巧合的是,在伦敦郊区他任教的一个学校恰好是他曾作过石匠的地方。每天清晨他从教室的窗户往外看,第一眼看到的就是他自己造的一个农舍烟囱!起初他还怕人认出来而有损于学校的名声。但当他以能力证实了自己确实是个非常称职的教师,而他的学生也多次因法语成绩优异而受到公开表彰,慢慢地这种顾虑就如烟云般消散了。此外,他还博得了所有人的尊敬和友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而当人们知道了他的过去以及他那些面对困难努力奋斗的历史时,对他的敬意有增无减。

同样,塞缪尔·罗米利勋爵也是位孜孜不倦的自我修炼者。他的父亲是位珠宝商,祖父是法国的流亡政治犯。小时候塞缪尔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但凭借在生活中的不懈努力和奋斗,他终于克服了所有的困难。在自传中他这样写道:“十五、六岁时,我就下定决心认真地学好拉丁文,而那时除了一些众所周知的语法规则之外我对拉丁文几乎一无所知。此后的三、四年里,除了瓦罗、哥伦麦拉和塞色斯这些作家的作品之外,我饱读了每一位散文家的作品。李维、萨勒斯特和塔西佗的著作我通读了三遍。我研究过西塞罗最著名的演讲,翻译过荷马的许多作品。泰伦斯、维吉尔、霍洛斯、奥维德和朱维诺的作品我三番五次地阅读。”他还研究过地理学、自然科学、自然哲学,并且知道不少。16岁时,他就当上了坎色雷法院的文书。因学习刻苦,不久又通过了律师资格考试。在福克斯统治的1806年,他成为总检察长。但他却总是困挠于对自我修养的不满并因此而感到痛苦和压抑,于是他不断地进步以期弥补。他的自传非常富有启发性,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