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得与失的智慧
4282900000020

第20章 论了解他人(3)

(十一)

一个人走来走去却从未感到自己躯体的重量,但是,倘若他想挪动别人的身子则立刻会感到沉甸甸的;同样,一个人能够清楚地看到别人的弱点和缺陷,却对自己的不足之处熟视无睹。这种安排有一个 有利之处:即它使其他人成为一面镜子,一个人可以从中看到他自己本性中一切罪恶的、愚昧的、无教养的以及令人厌恶的东西。有个古老的故事曾讲到一条狗对之狂吠不已的正是它自己的影子。固然 ,它所看见的正是他自己,而不是它所幻想的别的什么狗。

批评他人的人总是努力再塑自身。那些习惯于暗中窥视别人一举一动的人总是希望了解他们在干些什么,并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地改进自己、完善自己,从而使自己具有充分的正义感,或者至少有足够的 自豪感和虚荣心,以免重犯自己曾严厉谴责过的错误。而那些宽容的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要求待人以宽并希人待己亦宽。《圣经》说得好:只见他人之瑕疵而无视自己之大错。眼睛生来就是只见他物不 见自己的,因此观察别人,非难别人,是认识自身的绝妙途径。我们需要一副透镜以穿过外貌而直视我们内在的精神品性。

同样的规则也适用于作品的风格。如果你对这些风格中的某种愚蠢的傻念头不是予以责备而倍加赞赏;那么,你很可能去模仿它。这就是为什么拙劣的作品能在德国风行的原因。德国人是极宽容的人民 ——这是人所皆知的事实!他们的格言是:“请相互宽恕彼此的过错。”

(十二)

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年轻时常以为,人与人之间的普遍关系以及由此而导致的各种联盟从根本上来说是其本性中的理想,也就是说,这些关系与联盟是奠定于如下基础上的:地位或情感的相近、志趣或才 智的类似,如此等等。

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他逐渐意识到那些关系与联盟赖以存在的真正基础,即它们是建立在某种物质利益的基础之上的。这才是几乎全部关系的真实基础。甚至可以说,除此之外,绝大多数人都不知 道还有建立在其他基础上的关系。因此,我们看到,人们常常根据一个人所任的职务或从事的工作、所拥有的国籍或家庭关系来评价、衡量他,简言之,根据由因袭的社会等级所赋予他的地位和品性来 评价他,就像他是已被标价待售的货物。至于作为一个人,他的内在本质是什么——亦即评价他本人个性的尺度——则从不考虑。并且,这种关于人的观点往往被视为奇谈怪论,一旦有人认为它令人讨 厌,就会或者严加驳斥,或者置之不理;这在现实中已是司空见惯了。但是,一个人价值越大,他在传统社会中的乐趣越小;并且,他会竭力从他所热衷的领域中退缩出来。这些传统的社会等级之所以 存在的原因究竟何在?简单地说,原因就在于,在我们这个悲惨的世界里,到处是贫困和匮乏;因此,生活中最根本、最首要的事便是设法缓解匮乏,减轻痛苦。

(十三)

正如纸币而非真正的硬币在世界上流通一样,诚挚的敬意和真正的友谊也可能出现虚假的替代物,有时我们以为得到了友谊和尊重,其实只是某种假象。

另一方面,也许有人会问是否有人真正该得真的硬币。就我而言,与一百次这种对人类尊严的证明相比,我更尊重一只诚实的摇尾乞怜的狗。

真诚坦率的友谊是以一种对他人的幸福和痛苦所表示的强烈同情心为前提的,这种同情本质上是纯粹客观的,毫无私心的,这反过来又意味着自我与友谊对象之间的一种绝对的同一性。人的本性中的这 种自我中心主义是如此强烈地对抗着诸如此类的同情心,以至于真正的友谊只能属于那样一类东西——例如,海蛇——关于它们,没有人知道它们只是神话传说里的东西,还是真的存在于某个地方。

此外,在很多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中时常呈现出真诚坦率的友谊的某些蛛丝马迹,然而一般说来,某种隐秘的个人利益仍构成其基础,而它只不过是形形色色的利己心中的一种罢了。但是,在一 个万物皆完美无缺的世界上,这种真实情感的迹象是一种使人净化高尚的力量——它能藉助给予那些关系以友谊的名誉而发挥其作用,因为,它们远远高于人类中流行的那种普遍的友情。后者是这样一 种情感,即如果你听说自己亲爱的朋友在背后对你说三道四,你决不予以任何回击。

且不说,如果你的朋友打算为你做出巨大牺牲才是对你的真正帮助,检验他的真情实意的最好办法还是莫过于让他获得你已发生不幸事件的消息。此时,他的面部表情或者显示出对你的真实诚挚的同情 ;或者无动于衷、漠然置之;或者流露出并非同情的某种感情,在这里,拉罗斯福哥(拉罗斯福哥(La Rochefou could)1613—1680,法国作家。——译注)的人所皆知的著名箴言:“人们总是对朋友 的不幸感到幸灾乐祸”,得到了证实。的确,在这样的时刻,所谓的朋友常常会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种不易察觉的冷笑。除了把你最近遇到的麻烦和困难告诉他们,或者,毫无保留地向他们袒露你的个 人隐私以外,几乎没有什么更好办法能保证他们高兴起来。这就是人类特有的本性!无论你那么不情愿承认,疏远和长时期的分离,总要损害友谊。那些我们无法见面的朋友——即使是我们最亲密的朋 友——虽然也时常萦怀于心中,然而,时过境迁,随着时光的流逝,这种牵挂将会逐渐淡漠,并最终会变成一种抽象的概念。我们对他们的兴趣也越来越理智——甚至仅仅作为一种惯例而维持下去。与 此相反,我们对那些不断出现在眼前的人却抱有强烈而浓厚的兴趣,尽管他们只是些供人玩赏的小东西。这表明人们的情感天地是多么狭小。歌德在《塔索》中关于当时的作用范围所作的评论是何等正 确:

“当下时刻乃是一位威力无比的女神。”(第四幕,第4场。——原注)

所谓房屋朋友是极形象的称呼,因为他们只是房屋而非房屋主人的朋友。换言之,他们不像忠于主人的狗,倒更像依恋房屋的猫。

你的朋友们将会向你表白他们是多么地真诚,你的敌人更是如此。把敌人的责备当作一帖灵丹妙药吧,它会使你具有自知之明。

常言道,患难之交最珍贵。但是,事实恰恰相反,你只要一交上一位朋友,他就说是患难朋友,并且立刻开口向你借钱。

(十四)

一个试图凭藉其才华和精明跻身于社会名流之列的人,必定是个未经世故的人。这种品性极容易引起绝大多数人的忌恨与不满,而他们又不得不隐瞒甚至不承认自己愤恨的真正原因,这实在让人不堪忍 受。事实正是如此。一个人如果感到或认为他的谈话对象要比自己更有才华,更机敏(参见《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第二卷,第256页(第四版)。在那里,我引用了约翰逊博士和歌德青年时代的好 友默克(Merok)的话。约翰逊说:一个人若想激怒大多数人,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在乎别人交谈中炫耀自己才华出众。当时,人们似乎很高兴,但实际上,他们妒火中烧,暗自在心中诅咒他。(博斯韦 尔:《约翰逊传》,第74页。)——原注)那么,他就会因此而不知不觉地暗自断定:那对话者一定相应地对自己的才能评价较低。这是一种推理的方法——一种省略推理法——它常常导致推断者满腹 忧愁或一腔怒火。格雷西安的话是完全正确的,他说:“若想赢得别人的好感,惟有显示自己像牲畜那样愚蠢、粗蛮。”(巴尔萨泽·格雷西安(Balthazar Gracian),《立身处世要则》第240页。格 雷西安(1584—1658)是位西班牙散文作家,耶稣会会士,他的作品主要描述了他对千姿百态的人生现象的观察与思考。叔本华和许多人一样极为欣赏他的人生哲学,并将他的《立身处世要则》译成德 文。此书直到17世纪末才被译成英文。——英译者注)炫耀自己的才华,卖弄自己的精明,只不过旁敲侧击地嘲笑别人愚钝和无能。而且,任何形式的流言蜚语都会使一个普通平民的心理受到严重的纷 扰,这是很自然的。在这种情况下,妒忌心将使他顿生敌意。因为,人们从自己的虚荣心得到满足中获取极大的喜悦,这在日常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而如果没有与他人攀比的心理,则虚荣心也就无从 满足。一个人最能引为自豪的莫过于他的理智能力,因为,正由于这种理智能力才使他在这个动物世界中保持威严的地位。如果让某个人看到你的才智绝对地优越于他,或者让其他人看到这一点,是极 轻率鲁莽的。因为他会渴望报复,并且常常会伺机伤害你。在这里,理智已让位于意志——一切都根源于那种深深的敌对情感。因此,地位和财产在社会上总是受人尊重和羡慕的,而理智才能却从不能 有此企望。倘若人们注意到某个人的才智,那也是因为他们视其为不恰当的鲁莽言行,若认为其主人对它并没有合法的权利,却竟敢以此倨傲。于是,人们为了报复他的行为,以泄心头之恨,便在暗地 里试图以其他方法来羞辱他。如果他们在那里潜伏不动,那仅仅是为了寻找一个恰当的良机罢了。一个人的言行举止很可能谦卑恭顺,但是,只要他的才智出类拔萃,就会被人们认为是大逆不道而很难 得到人们的宽恕。萨迪在《蔷薇园》中评论说:“你应当明白——智者固然不愿与傻瓜为伍,而蠢人更是一百倍地厌恶与聪明人交往。”

与此相反,愚钝倒真正有其可取之处。正如温暖使身体感到适意一样,这种舒适感对精神也是大有裨益的。如果一个人感到寒气袭人而想取暖,那么,他会自然而然地靠近壁炉或走到阳光下,他在寻找 同伴时,很可能产生这种感觉。但是,这就意味着他将因为自己的优势而招人讨厌。一个人若想讨人喜欢,他就必须在才智方面逊人一筹。这种情形也同样适应于女人的美貌。向你所交往的人证实你的 确逊色于他——这实在是件难事!

想一想,一个相貌说得过去的姑娘是多么热情而又诚恳地欢迎一个显然要丑陋得多的姑娘。尽管我猜想你可能宁愿坐在身边的男人比你年轻,而不愿他比你年纪大。就男人而言,一般不会对肉体的美考 虑得那么多。这便是为什么在男人中,对肉体美的关心常常是愚钝的和无知的,而在女人中,相貌丑陋的人则是受欢迎的和不可缺少的原因。如果你有朝一日出人头地,那么,朋友和熟人尤其是你达到 目的必不可少的保障。一个人会因他的多才多艺而感到骄傲,并且他不喜欢去奉承那些才疏学浅者。因此,伟大的才智应当小心翼翼、藏而不露。而智能较低者则相反,他应当具有谦卑、殷勤、善交际 的品性,能与一切低下的、不幸的东西保持和谐一致的关系。这便是为什么后者拥有如此之多的朋友帮助他、鼓励他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