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14

第114章 辛亥年 (19)

这次会议最后作出了六项决议。第一,立刻调陈得龙的右路巡防营第三营入省垣武昌助防。第二,委派李襄麟为防卫总督衙门的指挥官,所有驻武昌的教练营、辎重营、机枪队、消防队、宪兵队、陆军第八镇司令部的卫兵排及其四挺水机关枪,均归其指挥。第三,令楚豫号、楚谦号、楚材号、楚有号这四艘军舰,夜间升火,巡逻江防,上至金口、下迄阳逻,昼夜严密梭巡警戒。第四,令巡警道王履康即日武装警士,巡逻、值勤加派双岗;各城门亦加派警士,均早七时开、晚六时闭;夜间,行人无通行证者,不许通过;旅社、客栈一律细密检查。第五,令各标、营、队官长设法劝导目兵,如若觉悟,不究既往。第六,自八月十二日起至十六日(1911年10月3日至7日)为戒严日期;同时,通令检举革命党人,确认形迹可疑者,即格杀勿论。

这次会议结束后,上述这六项决议就以命令形式,直颁各部队一体遵照执行。

铁忠对于加派人员前往楚望台军械库一事很是关心,他特意指令军事参议厅工兵课长(前任工程第八营管带李克果),并随带课员成炳荣、马祖基、张策平、刘绳武等人,轮流住在楚望台军械库监视。李克果等人又会同现任工程第八营代理管带的阮荣发,重新布置了楚望台军械库的防务,指派工程第八营的大批兵弁立刻在那里抢修防御工事,以应不测之变……

辛亥年的中秋节前一天--八月十四日(1911年10月5日),奉瑞澂之令,军队各标、营在这一天提前过中秋节,发放中秋"犒赏",官兵一律在营"休息",不准外出,不准过量饮酒。

中秋节终于到了!八月十五日(1911年10月6日)这一天,武汉三镇实行了"特别戒严",大批军队奉瑞澂之命各处逡巡不止,如临大敌。可是,这一天偏偏没什么动静地过去了,"八月十五杀鞑子"的景象并未出现。

--原来,由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派往上海的中国同盟会中部总会邀请黄兴、宋教仁来湖北主持大计的居正等人尚未返回,甚至连黄兴是否能来湖北都尚未确定,而且,举行起义的准备也还不充分,所以,原定的中秋起义的计划就只得延期到八月十八日(1911年10月9日)再进行。

这一天中午,前些天为了回家乡探望病危的老父亲才卸下湖北公安知县一职的邵永嘉到达了武昌。此前几天,他的太太顾知离已经带着他们的六个儿女先乘民舟抵达了武昌。由于邵永嘉曾与顾知离约定,顾知离与孩子们到达武昌之后,就先住在武昌城内的江苏会馆,所以,邵永嘉带着一个男仆一从中和门进入武昌城之后,就直奔江苏会馆而去。

武昌的各个街道上,气氛可真紧张。除了那些巡逻的军警之外,其他为数不多的行人都是匆匆而过,少有闲谈之声。在去江苏会馆的路上,邵永嘉迎头正看到黎元洪正亲率陆军第二十一混成协的步兵沿街巡逻。黎元洪也看到邵永嘉了,于是,他与邵永嘉相互以目示意之后,就匆匆过去了。

邵永嘉带着那个男仆,匆匆来到江苏会馆的寓所,看到了他太太顾知离与六个儿女都安然在此。大家匆匆地相互问候了一下之后,顾知离就赶快将近几天以来武汉三镇的大致情形讲给邵永嘉听,并提到民间正盛传着"八月十五杀鞑子"。在说到"八月十五杀鞑子"这样的敏感话题时,顾知离特意压低了声音,以免惊动了儿女们。可是,那些小孩偏偏在听到"八月十五杀鞑子"时,耳朵都变得特别的灵,显示出了非常关心的样子。其中,邵恒波、邵颐波这小哥俩一个才三岁、一个才两岁,当然还不能凑过来说什么、仍然按照顾知离的安排在原处老老实实地坐着。邵东波、邵平波这大哥俩一个已是十三岁的少年、一个已是十岁的大男孩,他们二人都立刻跑到邵永嘉、顾知离的旁边,用紧张而兴奋的语气、你一句我一句地将他们这几天以来围绕"八月十五杀鞑子"这个问题的所见所闻补充着说出。邵莲波、邵蕙波这姐妹俩此时一个已经八岁了、一个已经七岁了,她们也都赶快跑了过来。邵莲波不太爱说话,只是静静地听着大家说。邵蕙波则向邵永嘉问道:"爸爸,你在来这里的路上,听没听到什么特别的消息?"邵永嘉答道:"也没什么更特别的消息。到处都在传着'八月十五杀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