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44

第144章 辛亥年 (49)

陆钟琦想了想之后,说道:"不错。你这主意很有些道理。"

阎锡山告退之后,陆钟琦立刻派人将姚鸿发重新叫了回来,并与他秘密商量了一番派姚以价率部去晋南沿河防守之事。

姚鸿发说道:"此时若杀姚以价,恐怕不妥。姚以价甚得军心,一旦将他突然杀掉,一定会激出兵变的!还是将他调到远处为是。而且,若只是让姚以价独自率部远调,也太突兀、危险,还是命令第八十五标标统黄国梁率白文惠所带的第一营与姚以价所带的第二营一起开拔,出发晋南防河。这样一带,又可以将姚以价这个大麻烦弄走,又可以让黄国梁、白文惠率部对他加以制约。"

陆钟琦叹道:"你想得很周到,那就这么办吧!你回到督练公所之后,立刻就打电话将黄国梁、白文惠、姚以价请来议事。就说由于时局不稳,得派他们率部赴晋南沿河一带防守,希望他们能尽快开拔。"

姚鸿发回到督练公所之后,不敢迟疑怠慢,真个立刻就打电话将黄国梁、白文惠、姚以价请来议事,向他们宣布了陆钟琦命令他们尽快率部赴晋南沿河一带防守的消息。听到这个消息之后,黄国梁、白文惠、姚以价自然都心中惊震,姚以价更是认定了就是阎锡山那厮出主意让陆钟琦将他远调的!黄国梁、白文惠都唯恐失言惹祸,故都不肯开口说什么。唯有姚以价忍耐不得,气愤愤地吵道:"尽快开拔,说得轻巧!兵饷在哪儿?!棉衣在哪儿?!就连水壶、水碗、毛毯这类东西都还克扣着哪,究竟让呃(我)们怎样尽快开拔?!最要紧的是,呃们还都没领子弹呢!"

姚以价这一通吵将姚鸿发、还有在场的其他一些官僚--督练公所督办潘立彦、陆军暂编第四十三混成协统领谭振德等人都弄得很是紧张。于是,姚鸿发想了想,支吾着向黄国梁、白文惠、姚以价说道:"这些……这些……自然都是要尽快解决的。你们先回去准备准备,我们也再筹划筹划。不过,希望你们至迟能在三天之内就率部南下。"

黄国梁、白文惠都略略低着头,沉默不语。姚以价则望着姚鸿发,微微冷笑一下。

黄国梁、白文惠、姚以价离开之后,姚鸿发、潘立彦、谭振德等人立刻就七嘴八舌地争论了一番。谭振德说道:"哼,如果姚以价将子弹领到手之后、再迁延不走的话,就更是危险万分了!"姚鸿发说道:"咳,还是先多说说好话,对付着将他们弄走为是。咱们再商量商量,好歹得想出个办法来……"

第二天--九月初五日(1911年10月26日),姚鸿发又将黄国梁、白文惠、姚以价都请到了督办公所,当着潘立彦、谭振德等官僚的面儿,向他们三人婉言骗道:"咱们太原这边现存的子弹,都已陈腐不堪,没法用了。我已经派温寿泉到河南那边去领新子弹了,你们先出发,子弹随后就给你们送到,绝不能让你们稍有缺乏的。你们开拔之后,你们留在太原的家眷,我一定会派人仔细照顾,他们需要什么就送什么,绝不会让他们受一点委屈。"

黄国梁、白文惠自然又是沉默,姚以价则故意将姚鸿发、潘立彦、谭振德慢慢张看了一下,然后冷笑道:"呃(我)今天算是又开了眼界!地球上哪一国曾听说过有队伍出征却一粒子弹都不带的?!历来随后所送的子弹都是补充的,出发时绝没有空手的!"

"这……这……"姚鸿发自己也觉得自己刚才所演出的一番骗术实在拙劣,不由得语塞气急……

京剧《四郎探母》中,杨四郎延辉"泪汪汪哭出了雁门关" ……辛亥年九月初六日(1911年10月27日),陆光熙从北京城急匆匆回到了太原城,看到了他们的父亲山西巡抚陆钟琦、母亲唐氏、还有正在太原的其他家人……至于陆光熙的那个奉父密令到北京来通知他立刻赶到太原的弟弟陆敬熙,则借口还得办其他一些事而留在了北京……

陆光熙离开北京城时,满目看到了多少红叶似鲜血、黄叶似逝蝶……

晚秋时节,天黑得早,当陆光熙来到山西巡抚衙门的门前的时候,只见霜天寒地,一弯冷月已在微微苦照着人间!匆匆、匆匆、太匆匆……虽然有灯光高悬,却看不清雕栏画栋、翠阁朱廊,模模糊糊只有那鸱枭惊起飞藏向林的喧嚣声警魄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