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55

第155章 辛亥年 (60)

不过,有些落了单的溃兵在散逃途中,也常常会遭到土匪、地痞、流氓、乡村混混之类的袭击,他们才抢来的财货就又落到了那些人的手中,不少溃兵甚至因此丧了性命……

令人奇怪的是,在第十三混成协内部首倡起义的同盟会会员赵云鹏、龚振鹏在那群跟着他们开进清江浦城垣的哗变官兵溃变抢劫之后,就不知道跑到哪里去了……

陆军第十三混成协哗变--这就是辛亥年晚秋天,才从北京回到淮安家乡不久的陆崇寿所经历的第一次大劫难!在这次劫难中,他总算竭力保得全家老小都安全无事。不过,楚甸陆家庄园的处境确实越来越危险了……

又是夜色降临了,九月十六的月亮还是那么圆,圆得像一面似乎能一动一动地回映出古往今来无数惨劫的大铜镜!

月照淮南,霜风凄厉……

按照公历,李鸿章"悬崖撒手"而死的日子是1901年11月7日(辛丑年九月二十七日)。恰恰十年之后--1911年11月7日(辛亥年九月十七日),在正处于辛亥革命的大震荡之中的中国,却很少有人还有闲暇去想起,到了这一天,李鸿章已死去整整十年了!

大清朝虽然不是在一夜之间灭亡的,却也是在不过半秋一冬之内崩溃的……

就在九月初八日(1911年10月29日),太原起义、陆光熙被枪杀惨死、阎锡山被推举为山西都督的同一天,清朝陆军暂编第二十镇统制、号称"士官三杰"之一的张绍曾联合了他部下第三十九协统领伍祥祯、第四十协统领潘矩楹,还有陆军第二混成协统领、也号称"士官三杰"之一的蓝天蔚,以及陆军第三镇下属的第五混成协统领卢永祥,屯兵直隶滦州,发动了"滦州兵谏"。当时,暂编第二十镇中的一些军官,如管带施从云、王金铭、冯玉祥等人曾激烈地主张说,都这个时候了,还啰唆什么"兵谏",不如趁机起义,直捣北京,推翻清朝。可是,张绍曾与蓝天蔚都不赞成起义,说那样并无完全胜算把握,不如"兵谏"稳妥。至于伍祥祯、潘矩楹、卢金山的态度则更为保守。于是,他们最后取得的一致意见是,起草立宪政纲十二条,其主要内容是要求改革政治、实行君主立宪、速开国会、制定宪法、组织责任内阁、消除皇族特权、特赦政治犯人等。然后,由张绍曾领衔,蓝、伍、潘卢四协统签名,并盖了暂编第二十镇统制的关防,成了一道完整的奏折。这道奏折被送到北京之后,几经辗转,才被呈递到摄政王"五窝囊"载沣手中。载沣阅过此折之后,当然是气得震惊异常、面色骤变、手颤不已、瞠目呆视……

第二天--九月初九日(1911年10月30日)重阳节这一天,愁得连嘴里嚼着的花糕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的载沣被迫让清朝廷连下四诏:

其一,为"罪己"诏,载沣以他儿子"小混蛋"宣统皇帝溥仪的名义轻飘飘地承认了清朝廷的一点"失误",什么"用人无方,施治寡术。政地多用亲贵,则显戾宪章……民财之取已多,而未办一利民之事;司法之诏屡下,而实无一守法之人"之类,并振振有词地表示将"誓与我国军民维新更始,实行宪政。"

其二,准资政院要求,命资政院议长、贝子溥伦等,遵据钦定宪法大纲,从速将宪法条文拟齐,提交资政院审议,然后颁布。

其三,据资政院所奏收束皇族内阁,撤销内阁办事暂行章程,一俟事机稍定,简贤得人,即组织完全内阁。

其四,宣布"宽赦党人",接受资政院请开党禁以示宽大要求,宣示自戊戌以来的政治犯、因政治嫌疑逃匿、及此次乱事胁从来归者,皆赦其既往,以开放党禁。

--什么"罪己"不"罪己"、"宽赦"不"宽赦"的,都这个时候了,谁还会耐烦去听这些劳什子话!他们居然还有脸提起"戊戌"往事?!

辛亥年的重阳节,北京这边还只管下诏对付,云南省垣昆明那边则在发动"重九"起义!云南的同盟会会员联合驻扎在昆明的清朝陆军暂编第十九镇第三十七协统领蔡锷、还有一群标统带营管带、以及云南陆军讲武堂的一些教官,杀死率部抵抗的第十九镇统制钟麟同,攻占了军械局与云贵总督衙门,俘获了云贵总督李经羲,杀死了云南布政使世增等官员,占领了昆明城,很顺利地取得了胜利。起义胜利之后的第五天--九月十三日(1911年11月3日),成立了云南军政府,蔡锷被推举为云南都督,原云南陆军讲武堂总办李根源出任军政部总长兼参议院议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