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85

第185章 辛亥年 (90)

1912年1月5日,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府主持了内阁各部委任礼,并召开了第一次内阁会议,正式宣告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建立。

1912年1月6日,清朝廷宣布,赠恤署理四川总督、督办川粤汉铁路大臣、候补侍郎端方及其弟知府端锦。

数十天之前,由于清朝四川总督赵尔丰再也没有任何办法控制四川的局面,只得与绅士们谈判,把政权转给他们来控制,于是,1911年11月27日这一天,四川宣布独立,成立了大汉四川独立军政府。军政府的都督由原四川省咨议局议长蒲殿俊担任,副都督则由赵尔丰的亲信--原清朝陆军暂编第十七镇统制朱庆澜担任。第二天--1911年11月28日,奉清朝廷之命率军入川的端方到达了川东重要城市重庆与省垣成都之间的资州。端方顶着个川粤汉铁路督办大臣的职衔,气昂昂头戴翎顶、光灿灿胸挂朝珠地奉谕入川的时候,一心就盼着自己能等到一个可以接替赵尔丰的四川总督之位的合适机会,更快地威赫赫爵禄高登……此时,清朝廷已默许他到达成都时可以担任署理四川总督一职,然而,他终究在这一天昏惨惨黄泉路近,直近到只剩一扇大开着的地狱门!跟着他入川的鄂军在资州发动了起义,砍掉了他的脑袋!与此同时,他那个跟着他在军中混饭吃、混钱捞的弟弟端锦也被鄂军杀掉了!1911年12月8日,当出任四川都督才十天的蒲殿俊检阅巡防军的时候,在赵尔丰的唆使下,士兵当场哗变,散到省垣成都全城各处抢劫。与此同时,四川省内各县的"保路同志军"也乘机成群结队地涌进了成都。在此形势之下,成都城内一片混乱……蒲殿俊为首的政权垮了台;朱庆澜已指挥不动原是他部下的新军官兵,只得赶快逃跑。赵尔丰本想趁乱复辟、夺回政权的,此时却根本无法做到……最后,原清朝陆军小学堂监督、在四川军界很有号召能力的尹昌衡出任了四川都督,原四川省咨议局副议长罗纶出任了副都督。尹昌衡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六期的中国留学生,他于1905年秋天就在日本东京参加了中国同盟会,并与阎锡山"阎老西儿"等人一起成为了同盟会内部的秘密纯军事干部组织"铁血丈夫团"中人。以尹昌衡为首的政府成立之后,就抓住赵尔丰、砍掉了他的脑袋,并用镇压与收编的双重手段将成都与四川省内其他各地的"保路同志军"都平息了下去……

1912年1月16日,袁世凯以内阁总理大臣的名义向清朝廷呈递奏折,竭力申说以清军现有的兵力财力,无法与革命军作战。当他进宫向"驼背太后"隆裕奏事完毕、在归途中乘马车行至东华门拐角处时,突然有人向他的马车投掷了炸弹,将他的四个随从当场炸死。不过,袁世凯本人却没被炸着,连一点伤都没受。投掷炸弹的革命党人黄之萌、张先培、杨禹昌当场就被挡获、不屈而遇害,严伯勋仅以身免。从这一天,袁世凯就趁机自称有病、不再上朝了,只派内阁中其他成员代表他与清朝廷联系。

1912年1月20日,清朝廷宣布,再予前山西巡抚陆钟琦二等轻车都尉世职,追赠同时遇害其子翰林院侍讲陆光熙三品京堂,优恤赐谥文节,并旌恤陆钟琦之妻唐氏。可叹陆光熙陆公子平生革命大志未得施展就被枪杀惨死,而命运竟然让他阴差阳错地以"陆文节"留名在俗世的各种荒谬传言中……按照清朝廷所颁布的时宪书,这一天是宣统三年辛亥十二月初二日。

1912年1月26日,是农历的辛亥年腊月初八日。"驼背太后"隆裕连哭带骂地颁布了一道懿旨,说袁世凯公忠体国、封他一等侯爵!可是,袁世凯此刻哪还将什么侯爵不侯爵的看在眼里,只管稳坐在家中慢慢地品尝新煮的腊八粥的滋味……

这一天,在袁世凯的授意之下,在二十四天之前曾联名电告伍廷芳、他们将"誓死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府"的四十八个清军将领中的四十七人,在"北洋之虎"段祺瑞的率领下,联名向清朝廷发出了一封逼宫通电,声称"为痛陈利害,恳请立定共和政体,以巩皇统而奠大局"。这封逼宫通电的稿子,是时任第一军总参谋官的徐树铮奉段祺瑞之命而拟出的,徐树铮这时三十二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