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187

第187章 辛亥年 (92)

这简直就是北洋军阀给清朝廷的最后通牒!段祺瑞洋洋得意地判断,这封从他手中发出的逼宫通电将掐断大清朝的命脉!段祺瑞这时四十七岁。

1912年2月6日,袁世凯的拜把子大哥--不久之前才承蒙"驼背太后"隆裕"托孤"大任、被授予太保荣衔的"老猾"徐世昌借着段祺瑞等人的再次逼宫通电之威,火上浇油,经由内阁递奏,恳请开去各项要差,以避嫌疑。结果,"驼背太后"隆裕一边大嚎着痛骂不止,一边传旨说,徐太保劳苦功高,只允其开去军咨大臣之职,以示体恤。

1912年2月9日,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讨论并议决了《关于大清皇帝辞位后之优待条件》,以中华民国的名义作出了八款正式承诺--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国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下:第一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第二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银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圆,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第三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第四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第五款德宗陵寝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第六款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第七款,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第八款,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1912年2月10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回复了沪军都督陈其美发给他的那封《沪都督请昭雪山阳志士周实丹阮式上大总统电》,表态说"既经周阮二人家属及各团体迭向贵都督告发,自应由贵都督讯明律办,免致枝节横生,沉冤莫白。"同一天,孙中山还签发了《饬张詧将姚荣泽及全案卷宗解送沪军都督讯办令》,明确指示"毋庸再行解交江苏都督。"

1912年2月11日,南社、《克复学报社》、淮安学团在位于上海西门外的江苏教育总会联合召开了"山阳殉义周实丹、阮梦桃两烈士"追悼大会。在大会现场,柳亚子宣读了他所撰写的一篇慷慨激昂的祭文,其中有言最悲--"所痛者,二烈士不死于光复以前,而死于光复以后;不死于沙场,而死于东市;不死于祈战死,而死于莫须有;不死于青天白日,而死于漫漫长夜!"

这时的柳亚子,将全生命都交给周阮一案了!……

陈其美是个敢说什么就敢做什么的人……对此,南通的土皇帝张詧与"甲午状元"张謇这两个老厮都是知道的,他们都怕陈其美真的会派兵舰去攻打南通,于是,他们决定暂时妥协一点,将姚荣泽那满奴交出来。不过,他们在交出姚荣泽的同时,仍然在姚荣泽那不断送来的巨款贿赂的笼络之下,不断采取各种无耻歹毒的手段以期达到帮姚荣泽逃脱正义惩罚的罪恶目标。

天啊,周阮惨案在未来真的能昭雪复仇吗?……

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朝廷所颁布的时宪书上的宣统三年辛亥十二月二十五日,"驼背太后"隆裕偕宣统皇帝"小混蛋"溥仪在北京紫禁城皇宫内的养心殿颁下了逊位诏书--也就是退位诏书。这篇退位诏书由"甲午状元"张謇那老厮与刘厚生拟稿,由胡汉民审定,可是,当这篇诏书正式公布的时候,却多出了一段本来没有的话--"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这段话是在袁世凯的授意之下,由徐世昌偷偷加上去的,以显示袁世凯是从清朝廷手中直接获得政权的、并非来自民军要人的推荐……

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八年的大清皇朝就在这一天灭亡了!

在谭嗣同、杨深秀、林旭、杨锐、刘光第、康广仁等戊戌六君子牺牲十三年又四个月零十四天之后,大清皇朝终于灭亡了!

大清皇朝灭亡了,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古中国的瓦砾堆……

相逢白刃雪纷纷……辛亥年末那一片白茫茫的寒冬已剩得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