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213

第213章 陆珊瑚殉爱牺牲 陈宗权亡命江湖 (4)

菜接连送上了桌,叶维松亲自打开了一大瓶苹果酒,将他们四个人的杯子都斟满了。酒落愁肠,三杯两盏过后,叶维松向陈宗权问道:"庆羲,据你看来,亡清末年你们那些留日士官生里,谁堪称材质第一?"陈宗权答道:"陆亮臣(陆光熙)。"陆崇寿听了,将手中那已半空的酒杯放下,叹道:"世上真少有那样文武双全的人!辛亥年(1911年)春天,大家一起听《四郎探母》时的情景就好像是昨天才经历的。泛然(叶维松),你一定还记得,辛亥年仲秋时候,你、我、还有徐隐泉(徐至恂)离京南旋的那天早晨,亮臣来送咱们,宣武门城楼下,我曾说'真不想知道以后还得看到些什么灾祸!'他却说'不管遇到什么灾祸,想想庚子年(1900年)……我这一生注定该看到的灾祸,恐怕也都快看完了……'那之后不久,他就'泪汪汪哭出了雁门关',惨死在太原!到现在,都快过去八年了……"说到这里,陆崇寿不觉滴下泪来。王凌山也叹道:"中国自古以来的所有翰林中,若讲文武双全,亮臣之材质也罕有其匹!"陈宗权举起酒瓶,将自己面前那已空的杯子重又斟满了酒,然后大口喝下,叹道:"亮臣可是'陆翰林学陆军',在日本愣挨了五年揍才学成的!就连曾国藩、李鸿章这等'文人带兵'的翰林前辈都没亲自挨过那样的揍!"

叶维松说道:"亮臣惨死在太原前后的种种情况,如今这世上仍纷纷扬扬地越传越荒谬。反正现在山西成了'阎老西儿'阎锡山的天下,阎锡山有的是能耐将山西辛亥革命时的真相瞎遮胡掩!"说到这里,叶维松举起杯子,狠狠地喝了一口酒,然后接着说道:"留日士官生里,恶人多得可以大堆儿大堆儿地撮!饶是这样,那恶人堆儿里仍然难找出谁是阎锡山的对手!偏偏丁宝铨那厮自以为当个山西巡抚就有多了不得,小看了阎锡山,结果被阎锡山给闹得免职'开缺'。"陆崇寿听了,苦笑着说道:"丁宝铨做了那许多恶事,倒偏偏在辛亥年(1911年)夏天轻轻省省地由于免职'开缺'而逃离了山西,躲过了辛亥革命的清算!"王凌山说道:"丁宝铨被免职'开缺'之后,清廷原本让陈宝琛接任山西巡抚,可是后来突然又变了卦,将陈宝琛留在北京教溥仪那'小混蛋'读书,匆匆忙忙地将亮臣他爸爸陆钟琦从江苏藩台任上调到太原,接任山西巡抚。结果,陆钟琦到任才不过二十多天,太原就发生了兵变,他自己被杀了,亮臣也被杀了……"陆崇寿气道:"若没溥仪那'小混蛋'偏偏在那时候开始读什么劳什子书,也许陆钟琦就不会在那时候被调任什么短命的山西巡抚,亮臣也不会'泪汪汪哭出了雁门关'、惨死在太原!难道命运就注定了非得让亮臣那样的人惨死在末世吗?!"陈宗权叹道:"若将往事都说起来,那还气得完吗?若无戊戌政变与庚子国变,也许就不会有溥仪那'小混蛋'活在世上!"陆崇寿忽又落泪,叹道:"就算戊戌年(1898年)'老慈'(慈禧太后)没发动政变,谭复生(谭嗣生)仍然会在此后的某次大劫中牺牲的!"叶维松仰头望了望,然后猛喝一大口酒,说道:"世无不死之人!好人会死,恶人也会死!丁宝铨纵然逃过了辛亥革命的清算,可是,他又能逃得了多久?今年春天,他不是也暴死在上海了?!"

--1919年2月8日,曾任亡清倒数第二任山西巡抚的丁宝铨暴死在上海,终年五十岁。

这时,只见那个跑堂儿的用一个大托盘端来了两笼正冒着腾腾热气的蟹肉汤包、四个用滚水烫过的碟子、还有四个盛着姜丝香醋的小碗与四个小匙,玉华台的首席白案师傅也跟着一起走了过来。

那位首席白案师傅特意向陆崇寿等人含笑致意,陆崇寿等人也都点头还礼。然后,那个跑堂儿的将手中的大托盘放在了位于桌角的一张小茶几上,取出那四个盛着姜丝香醋的小碗与四个小匙,一一摆放在陆崇寿等四人的面前。然后,那位首席白案师傅以非常娴熟、轻快、协调的手指动作,从蒸笼内将那包口呈菊花状、可以看到包内有蟹肉鲜汤滚动的腰圆形汤包依次取出,两个两个地分别摆到了四个碟子里:右手五指分开,卡住汤包四周,左手同时从大托盘内拿起一个碟子,待右手将汤包轻轻拎起之后,左手立刻用碟子托住汤包……不过数个刹那之间,四个各盛了两个汤包的碟子就分别摆到了陆崇寿等四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