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233

第233章 陆崇寿之《哀挽录》 (8)

"泄洪"之后,到1921年9月10日前后,水势终于降下去一些,可是,淮扬一带,仍旧宿水未枯……

1921年的这个水灾横行的秋天,陆崇寿一直苦苦忙碌着。淮安义赈会为了解决大批流离失所的灾民的目前衣食住宿问题,发起了募捐,陆崇寿带头将自己手边的绝大部分现款都捐了出来,邵永嘉、田耐裕也各尽所能,捐出了大笔现款。可是,淮安城内其他富豪,响应募捐者实在寥寥。真如邵永嘉所叹"煞费苦心筹善款,其难等于虎谋皮"!不过,也有慷慨的响应者如二十五岁的沈静士,他一人就捐出了一万块银元。沈静士的太太李仲明对于沈静士的善举也很支持。李仲明自从1917年春天离开她祖父李经畲家那座在北京城中赫赫有名的大宅院、远嫁淮安以来,第一次亲自经历这样恐怖的大水灾,这次大水灾爆发的时候,她与沈静士身边已有了一儿三女四个小孩,同时她还正怀着身孕。沈静士与李仲明已给这个还未出生的小孩取了名字,若是男孩,就取名沈正华。素来精明能干、遇事都能处理得井井有条的李仲明在这次怀孕时却感到了以前从未感到的深重忧虑,她总在担心着,腹内的这个孩子在这样恐怖的水灾的伴随下,一天一天地成长着,这是否预示着他出生之后将遇到很多的苦难和坎坷?李仲明时刻在算着这个孩子的出生日期,盼望到了来年(1922年)仲春的时候,这个孩子能平安出生,也盼望到那时灾情缓解一些、时世安定一些……

由于淮安义赈会获得的捐赠的现款不敷赈济之用,陆崇寿毅然将陆家的大批田产抵押、折卖出去,然而,那些在较为平稳的年代里以平均每亩七、八十两白银买进的田产,在目前这等兵爨、匪患蔓延剧烈的年代里,售价最高也不过才平均每亩五块银元而已!毁家纾难,是人们素来对于淮安陆家的盛誉,而近二十余年中,陆家已在一次又一次"毁家纾难"之举中逐渐衰败了。其实,不是陆家的人自己毁家,是一次又一次无法逃开的灾难将陆家毁得残败了!

陆崇寿提出,只靠赈济,不是长久安置灾民之法,还是"以工代赈"更为有效,为此,他主持了筑福公堤、浚永济河等急需完成、以遏水患的工程,还提出仿照著名慈善家熊希龄于1920年10月3日正式创开于北京西郊香山静宜园的"香山慈幼院"、在淮安创办一座"苦儿院",招收贫困儿童入学,让他们得到新式文化教育,并学会将来可以在社会上独立谋生的工艺劳动。可是,纵然陆崇寿主持的那些"以工代赈"工程力求"工坚费省,泽溥惠均",靠淮安义赈会目前可以支配的款项还是不敷所用,而且,创办"苦儿院"更需巨额资金,陆崇寿与邵永嘉、田耐裕仔细商量过之后,觉得还是向淮安旅京、旅沪的那些银行家、企业家广泛呼吁,筹措款项。最后商定,由亡清进士、善写古文的田耐裕出手写一篇言辞恳切的文字,由陆崇寿带着这篇文字,先去上海、再去北京,亲自与朱虞生、周作民、谈荔荪等银行家、还有一些企业家晤谈。--陆崇寿现在还是国会众议员,进行社会活动更容易一些。

陆崇寿这次启程离开淮安之前的最后一天,仍亲自在工地上奔走督察,他的朋友毛乃庸看他实在辛苦,就劝他还是暂时休息一下,以待又要开始的旅途颠簸劳累。陆崇寿望着满目凄凉恐怖的灾景,苦笑着向毛乃庸叹道:"你说我做的都是些'人不堪其苦'的事,可是……咳,我甚乐也……咳,这些宿水未枯的地,明年只能种水稻了!"

陆崇寿于1921年10月上旬回到了北京。然而,他在北京待了才不过数天,就突然接到了他的妻子汪安和从淮安发来的一封紧急电报,这封电报通知了他的老母亲许素恒病危的消息。待到陆崇寿匆匆南旋,于1921年10月24日"霜降"节气这一天回到淮安家中的时候,却发现他那七十三岁的老母亲已于昨天傍晚病逝了!家难国难,一起沉重地压在陆崇寿的心头……

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张謇"治水",意在"赚钱"!想当年亡清末梢时节,张謇在担任江苏省咨议局议长期间,曾由他提议,将治理淮河作为正式议案,先在咨议局通过,接着报请两江总督张人骏,要求张人骏会同安徽巡抚迅速筹巨款办理。久经官场历练、深知国家重大工程"赚钱"奥妙的老官僚张人骏在接到咨议局的议案之后后,微笑着在官厅中说道:"治水是大禹的事,难道他张謇会有大禹那种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