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生在中国(下卷):复生时代
428500000098

第98章 辛亥年 (3)

-----------------------------------

辛亥年--宣统三年(1911年)到了,这一年秋天,陆崇寿就该三十六岁了!

去年(1910年),江、淮一带又闹水灾,逢此年景,陆崇寿自然很忙,又得照管家中地产歉收之事,又得襄助公益赈灾之举……去年十一月初九日(1910年12月10日),清朝廷颁布谕旨,宣布前安徽巡抚、当时已经六十七岁的冯煦为江、皖筹赈大臣。陆崇寿的这位较他年长三十二岁的表哥冯煦在筹备赈灾款、物的时候,所遇很不顺利,他问到的富户阔家,一般都向他哭穷告难,推说自家尚且不保、实在无力为"荒政"做什么了。可是,他问到淮安陆家的时候,陆家的两位老太爷--陆浩诚、陆冠卿老哥俩与陆崇寿这位当家的陆四老爷都慨然同意尽力捐助款、物,以纾公难,其实,陆家这时的经济状况,早已不比当年兴盛之时了……捐助的具体事务都是陆崇寿一人负责处理的,由于陆家此时不能一下子拿出那许多现款来,陆崇寿就照这几年以来常用的办法,先用一些地产作抵押、向别的富户借现款,将捐款补齐了,待将来手头有了新收入的现款之后,再将欠款还上、将地产赎回。陆崇寿借款总能成功,这不仅是因为那些富户都知道他言而有信、借款必还,也因为那些富户中的大多数在借款给他的时候,都言明将来是要收利息的,这利息虽然还不能说是高利贷,可是,对于那些富户来说,逢此荒年乱世,这些利息就成了难得有保障的收入了!像此前多年每次遇到灾荒年景时一样,很多欠陆家的地租与钱款的人由于实在无力缴租还债,就到陆家来如实告知、并请求宽限。陆崇寿也按多年以来陆家的规矩,或者同意宽限,或者干脆就将欠债文书当众撕掉、免了欠债。至于施药、施粥、送棉衣、赠棺材、助学费之类的种种善举,更是成天不断,也不必多赘述。国家多难、世事惨苦,可是,陆家的人总是能多做些善事就多做些善事、能尽力救补一些就尽力救补一些。可是,许多人家却笑话陆家说,他家的人真是能毁家呀!

辛亥年(1911年)正月新春,陆家又添了一个小孩。正月初二日(1911年1月31日)这一天,陆崇寿的妻子汪安和顺利地生下了他们的女儿,陆崇寿给这个女儿起了个学名陆肇瑢,汪安和给这个女儿另起了一个小字淑娴。待等陆肇瑢满月之后,家里的各种事务较前一阵子也清闲了一些,于是,陆崇寿的父亲陆冠卿、大伯陆浩诚就催陆崇寿去北京一趟,将他那以国史馆謄錄期满叙铨通判一事办理一下,并顺路看望一下住在南京的陆琼一家与住在北京的陆珣一家。于是,这一年的仲春二月里,陆崇寿就从淮安启程,经南京往北京而去。陆崇寿离家之前,反复嘱咐汪安和说,在我离开淮安期间,若是家中遇到什么麻烦事、哪怕是土匪抢劫之类的可怕之事,都千万别慌张,这一大家人,老的老、小的小、病的病、弱的弱,也就只能靠你这位当家的陆四太太拿主意、做决断了,我知道你向来都是临难不慌的,可还是得这样反复嘱咐你。汪安和则告诉陆崇寿说,你只管放心就是了,这许多年来,每次你不在家的时候,家里就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不也都平安度过了吗?你别担心,我会尽力将一切都照管好的!

二月底(1911年3月底),陆崇寿到达了北京,并借住在他的大姐夫王凌山、大姐陆珣家。陆崇寿这次到北京之后,觉得有一件事真是让他觉得特别高兴。那就是,北京城在一年多之前--宣统二年正月初一日(1910年2月10日),引进了自来水。有洁净的自来水可用,真是太好了!

负责"总理京师自来水"事宜的是周学熙,这还是袁世凯调任军机大臣兼外务部尚书时,向"老慈"(慈禧太后)和"窝囊废"(光绪皇帝)推举的。周学熙经过两年的艰苦努力,终于让自来水引进了北京城。周学熙是淮系官僚集团重要成员周馥的第四子,周馥是李鸿章的资深幕僚,协助李鸿章办理军务、洋务长达四十余年,他历任天津海关道、直隶按察使、四川布政使、直隶布政使、护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山东巡抚、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两广总督等要职,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七十岁的周馥告老还乡。周馥也是安徽池州人,周馥家与陆崇寿的堂姑父、贵池刘含芳家是世交。周学熙本人与陆崇寿的表哥、刘含芳的长子刘令迪从少年时起一直有着很深的友谊。陆崇寿最初认识、了解周学熙,主要是由于刘令迪的介绍。周学熙生于同治五年(1866年),年长刘令迪两岁,年长陆崇寿九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