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4286300000011

第11章 鲸吞洋船大鳄(3)

李鸿章将官帽啪的一下扔到桌子上:“归并、归并,银子哪里来?他妈的英国鬼又要我们给他们赔银子,明明是他们的传教士在云南先开枪打死了大清的子民,现在还让我们赔银子,你们说说,收购旗昌到底要多少银子?”

唐廷枢这下子明白了,这老头儿现在被英国人欺负了,但是旗昌现在业绩不行,股价下跌,正是收购的好机会,现在招商局不收购,一旦让太古动手了,招商局就更没有机会了,尤其是英国人的那八艘战舰开到上海去转悠两圈,到时候招商局的日子恐怕都很难过。“中堂大人,现在英国杂毛欺人太甚,一旦教案谈判结束我们还没有收购旗昌,到时候可能又要面临跟英国人的太古竞争收购旗昌了。”唐廷枢这话是拿英国人来吓唬李鸿章。

在威妥玛面前受气的李鸿章正要找地方消火,瞪了这几个家伙一眼:“景星,你们想过没有,收购旗昌意味着将来我们的主要对手就是太古?我们是有大批的漕粮军运,可是我们也不能眼睁睁看着漕帮的子民饿死吧?漕粮还要留一部分给他们运输,我们收购了那么多烂船,仓库货栈没有那么多业务,那样就是闲置起来了。”李鸿章深知资金闲置占用对招商局将来是多么大的打击。唐廷枢等人还要辩解,李鸿章火了:“难以筹集巨款!”没钱,小鬼们还要我说什么?

李鸿章这么一说,招商局收购旗昌的事情就只能暂时放一放,旗昌原以为招商局在价格战中自顾不暇,不可能收购,没想到唐廷枢三人真到烟台找李鸿章商量过,李鸿章放弃收购旗昌,这个时候旗昌的股价已经跌到每股五十多两,坎能亨对旗昌惨淡的股价很失望,决定更换旗昌中国区经理,处理在华的资产。

手握大量旗昌股票的唐廷枢和徐润手上的市值不断地蒸发,两人也是心急如焚,一旦坎能亨真的低价处理了旗昌,哥儿俩之前的投资可就损失惨重。徐润通过旗昌的老熟人打探了一下消息,旗昌长江航线的业务亏损越来越大,现在正是秋运高峰期,现在旗昌股票下跌得厉害,旗昌再进行价格战,那么留给旗昌的唯一选择就是停业。

招商局在长江航线的航运业整天是来来往往,这个时候旗昌轮船老板坎能亨坐不住了,如果再跟招商局这样对着干下去,到时候旗昌只剩下破船货栈仓库了,更卖不上价钱,早出手早在国内投资好一些。旗昌的经理找到中间商瑞生洋行经理卜加士达,这个卜加士达摸了摸招商局的情况,唐廷枢是大忙人,刚刚帮助福州的丁士昌将电报局搞好,从烟台回来,李鸿章就给唐廷枢找了另外一个活,去开平找煤矿去了。刚刚参加完科举秋试的盛宣怀受李鸿章之命跑到湖北找煤,李鸿章正在筹划搞一个产业集群,煤炭、铁矿与炼铁厂组成一个完整的现代工业产业链条。在湖北武穴勘探煤矿的时候,本来屡试不第的盛宣怀心情就不好,结果又被当地的老乡以破坏风水为由一顿臭骂,正烦着呢。朱其昂老爷子跟着兄弟朱其绍正忙着跟漕帮的人联络感情,重修旧好,朱家兄弟将来还要在江浙一带混饭吃,漕帮是不能长久得罪的。卜加士达掌握了一个更为惊人的消息,唐廷枢和徐润都在低位买了旗昌的股票,现在招商局里面只有徐润一个掌握大局,只要搞定徐润,旗昌并购的事情就基本没有问题。

这个洋鬼子猴精猴精的,他权衡了一下招商局的人事关系。当初李鸿章担心盛宣怀的家底不能吸引商人购买招商局股票,所以将盛宣怀晾在一边,启用了朱其昂,后来在天津共商公司章程的时候,盛宣怀知道自己的方案肯定要否决,没有去天津,后来朱其昂搞不下去了,李鸿章依然没有第一个重用盛宣怀,而是启用了唐廷枢。唐廷枢为了推行招商局的工作,拉盛宣怀入伙,两人的交情进一步深厚,盛宣怀入招商局并没有掌握实权,一直想搞出一点动静让李鸿章看看,所以他去了汉阳铁厂,如果招商局能并购旗昌,盛宣怀是会办之一,谁能说没有盛宣怀的功劳?而徐润也是唐廷枢举荐,跟唐廷枢已经买有旗昌股票,他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卜加士达给徐润发了一个帖子,约请在租界的一个咖啡厅喝咖啡。徐润快人快语,让卜加士达报个价,受人之托的卜加士达开口就要二百五十万,旗昌虽然是急于出手,快瘦死的骆驼,总比招商局这匹马大,很显然这帮美国佬是想最后从招商局那里敲一笔银子。

“徐先生,旗昌要价之中包括轮船、码头、货栈,很划算的,你们并购之后就是中国最大的轮船运输公司,这对于你们来说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只要谈好了,今天马上就签约。”卜加士达耸了耸肩,“再说徐先生你也是看好旗昌的,招商局收购旗昌,你的股票就可以赚钱嘛。”

徐润一听,看来这个旗昌真是急得不行了,但是卜加士达这小子不懂事,居然用股票来威胁自己,他呵呵一笑:“兄弟,你就别逗了,我是商人,购买旗昌股票是一种正常的投资,跟招商局没有任何关系,谈旗昌并购就谈旗昌并购,别给我扯买股票那些闲淡。再说了,旗昌现在都快停业了,那破船还能拉回美国?坎能亨现在可是急于想抽身,将资金弄回美国投资的,再说我们买那么多破船干什么用?摆在码头上参观?有没有搞错哟?谁会来参观,到时候来看我们笑话才是真的。”徐润喝完了杯中的咖啡,站起来拍了拍卜加士达的肩膀,“老兄,你别忽悠人了,你们这些洋鬼子,忽悠了我们大清国多少银子,不就是仗着几条破船嘛,现在不能用了就让我们买?这是商场,不是黑社会打劫,二百五十万两,我看那坎能亨倒像个二百五,以后我们喝茶可以,这样的蠢事别找我,伤和气了大家朋友都没得做。”

后来,旗昌的行主亲自找到徐润,“自愿减让迁就”。其实徐润与卜加士达见面之后,由于唐廷枢以及盛宣怀不在,就跟局员严潆通宵合计,不看那些烂船,就看旗昌的码头货栈的地皮,其“利益颇大”,就算二百五十万两也是一笔划算的交易。没想到这一次旗昌的人亲自出马,就提出了价格好商量,徐润也很痛快,我代表招商局只能出价二百二十万两,你们回去好好商量一下吧,行就回个话,不行我们还是各做各的生意,价格战也打了这几年,我们有漕粮运输,还能够撑下去,你们只怕有点悬了,长江航线亏得一塌糊涂,就差叫娘了。旗昌一听,徐润这家伙怎么掌握了这么多旗昌的内幕?看来这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主儿,于是答应考虑考虑。

洋鬼子很逗,当天下午就跑到徐润的办公室,毕恭毕敬地站在徐润的对面,很客气地主动报出一个卖价,二百二十五万两。这些洋鬼子看上去很有涵养,很有绅士风度的样子,实际上抠门的不行。为了这五万两银子,旗昌行主开始跟徐润磨牙:“徐先生,你一直说我们的船破,你是搞地产生意的,我们那么多的货栈码头,这些可都是不动产,十多年前的上海还是一片荒芜,仅仅一个小小的上海县衙,你们大清国搞洋务,我们这些外国客商进入上海,你看看现在这房地产业务发展多快?我敢断言将来上海滩就是大清国同世界各国金融、贸易等对接的窗口,你看你们大清国都开始派留学生了,你们的皇帝肯定是非常希望变革的,国家变革经济发展,地产长期持续的发展那是可以预期的。”

徐润何尝不知道这些,如果不是看在旗昌拥有的地皮未来的价值,傻子也不会买这些破船呀。徐润吧嗒吧嗒地抽了两口旱烟,把对面的洋鬼子给呛得差点眼泪鼻涕都给整出来了。徐润的烟终于抽完了,在桌子脚磕了磕烟袋,半天才抬起眼皮子:“我们也别那么磨叽了,我最多再添加两万两,如果行,大家就继续谈,不行我也就无能为力了。”

旗昌行主一看,徐润也不是跟自己开玩笑的,两人就这样达成交易,徐润以招商局会办的身份跟旗昌商议,“三日之内,即成草议”,并决定“先付定银两万五千两,令给凭信,定订先交银百两,其余分期陆续付解,商定大略”。定金两万五千两交付之后,徐润兵分两路,一路是派专人去请唐廷枢回上海,自己拿着旗昌给打的定金条子,亲自去武汉。

盛宣怀一看徐润从上海匆匆忙忙赶过来,肯定有大事。徐润还没有来得及喝上盛宣怀的茶,快速从衣兜里掏出定金条。盛宣怀一捋条儿上的字,说:“雨之兄,你他妈这事都定下来了,还跟我说什么呀,不过有一点我要提醒兄弟你,买旗昌的钱不会像中堂大人说得那样难筹集,但是你想过一个现实问题没有,一旦我们收购了旗昌,我们的船只可就要翻一番,旗昌走到今天这个地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运费太低,并且货源得不到保证,你说我们买旗昌,那些船运什么?停在码头也是要损失银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