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4286300000026

第26章 疯狂的状元公(1)

黄思永紧紧地抓住天牢的房门声嘶力竭。

隐隐传来隆隆的炮声,黄思永一屁股瘫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只见对面牢房的人在发癫似的摇晃着牢门。黄思永的脑子里闪现出一个可怕的场景,战争开始了,弹片横飞,血肉模糊。

黄思永一直都没有想明白,自己怎么就被抓进了天牢呢?

隆隆的炮声越来越近,听枪炮的声音是洋人制造的火器,难道直隶总督裕禄没有抵挡住洋鬼子的进攻?想起那个裕禄就生气,昭信股票发行热火朝天的时候,寂寞无聊的慈禧老娘们儿撺掇荣禄搞捐银子不领股票的活动,慈禧太后的红人裕禄一看荣禄站出来搞活动就知道背后大有文章,赶紧拍马屁宣布直隶辖区的都只出银子不要股票,这个马屁精裕禄还倡议帝国的所有官员学习直隶官员,结果搞得光绪皇帝很不好意思,只有给这些大公无私的帝国官员加官晋爵,好端端的市场化发行搞成了变相的卖官鬻爵。黄思永觉得有点不对劲,这个裕禄之前是军机大臣、礼部尚书、北洋大臣,自己无缘无故被关进天牢后就与世隔绝了,难道外面真的变天了?这裕禄真就那么没用?

“谁告诉我,外面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黄思永声嘶力竭地吼道。突然整个天牢死一般的沉寂下来,黄思永惊恐地四处张望,转眼一阵恐怖的笑声响彻天牢。

“黄状元,你还蒙在鼓里吧,慈禧那个疯女人都带着皇上跑了,洋鬼子杀进了北京城,现在外面都乱套了。”对面说话的人,黄思永好像在哪里见过,对,之前见过,只是现在蓬头垢面,面容在记忆里有点模糊。

“洋鬼子杀进北京城?”黄思永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这个就得问黄状元你了,当初如果不是你给皇上出那个馊主意,国家怎么会乱成这样呢?”对面的人嘲讽道。

黄思永一下子站起来,抓住牢门的圆木,顿时情绪激动:“我?我给皇上出馊主意?我被人无缘无故抓进来,至今也不审讯我,我怎么搞乱国家了?”

“都是你那个发行股票募集民间资本赔偿日本人惹的祸,卖官鬻爵贪墨成风,大清的子民视洋人如豺狼,四川的被镇压了,山东闹起来了,难道你忘记了那个张巡抚,一门三子加官晋爵的张巡抚管辖的地界闹义和团了,那个马屁精裕禄剿灭义和团不成就联手义和团杀洋人,结果把英法俄美那些欧美八个国家的鬼子军队给招来了。裕禄已经自杀了,慈禧那个疯女人想利用义和团击溃洋鬼子,你说那个疯女人真是没脑子,义和团那一帮土匪说什么神功她居然相信。现在好了,洋鬼子打进了北京城,皇帝已经跑了,现在紫禁城都成了屠宰场了,义和团跟洋鬼子杀得天昏地暗。”对面的人摇了摇头,“黄状元,你是大清的罪人!”

黄思永目瞪口呆,难道这就是自己被抓进天牢的理由?不,自己进来的时候,北京城还没有闹义和团,再说昭信股票事件最后搞得乌七八糟的也不是自己搞的,在西方国家政府发行公债,从民间募集闲散资金用作建设效果非常的显著,在大清发行的失败那是光绪皇帝急功近利、荣禄裕禄邀功媚宠的结果。难道是?黄思永的心里一阵冰凉,脊背慢慢地渗出细密的汗珠,这么多天来,自己一直在冥思苦想,不可能,自己每次手把手教授娘娘书法的时候,门外都是娘娘的贴心宫女守护,没有任何人靠近的。对了,光绪皇帝跟慈禧太后都跑了,娘娘跑了没有?黄思永满脑子都是洋鬼子端着长枪大刀一路疯狂砍杀的情景,万一娘娘还在紫禁城,洋鬼子对中国花姑娘可一直都是垂涎三尺,更何况是皇上的妃子。不,自己不能在天牢里这样默默地死去,当年太平军没有杀掉自己,今天决不能成洋鬼子的枪下之鬼。黄思永重重地拍打了一下牢门。

“哈哈!”对面的笑声如大猩猩一般的咆哮。

黄思永慢慢地蹲在地上,这一仗看来大清帝国又要割地赔款了,完了,彻底地完了。当初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如果不竞相利用发行昭信股票拉拢官场势力,就不会从根本上激发民众对朝廷的不信任以及对洋人的仇恨。如果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采纳了自己开放通商口岸的建议,洋鬼子也就不会动不动就找茬,将军舰部队开到大清帝国的土地上来。当黄思永呆呆地望着天牢那一丝吝啬的光线的时候,突然听见一狱卒咣当当在开锁。

“黄思永,这是南京来人给你送的东西。”狱卒将一个小包裹丢给了黄思永,冷漠地走了。

黄思永像抓住救命稻草一般大喊狱卒,狱卒头也没回消失在阴暗的长廊尽头。黄思永打开包裹,是衣服,还有两本书,一本是《易言》,一本是《盛世危言》。

这两本书都是大商人郑观应的呕心沥血之作,《易言》在自己中状元那一年出版。黄思永一直将《易言》奉为拯救大清王朝的经典,作为商人的郑观应虽然连个秀才都没有考上,但是大商人在商言商,提出了一系列以国富为中心的内政改革措施,主张向西方学习,组织人员将西方国富强兵的书籍翻译过来,广泛传播于天下,使人人得而学之。尤其主张采用机器生产,加快工商业发展,鼓励商民投资实业,鼓励民办开矿、造船、铁路。黄思永慢慢地翻看郑大富豪的著作,心头一阵阵酸楚,怆然泪下,自己是有点迂腐了,该死的八股文,该死的科举犹如病毒基因一般在自己的体内,控制了自己的中枢神经将近六十年了。天牢外炮声隆隆,黄思永如饥似渴地品味《盛世危言》,郑大富豪胸襟万里眼界开阔,没错,西方列强侵略大清帝国的目的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取材之地、牟利之场”,遂采用“兵战”和“商战”的手段来对付中国。而商战比兵战的手法更为隐秘,危害更大,所谓“兵之并吞祸人易觉,商之捭可敝国无形”。大清帝国被人欺负了几十年,日本人都能从挨揍的日子里走过来维新变革,大清帝国却依然迷茫,“西人以商为战,彼既以商来,我亦当以商往”。既然“我之商一日不兴,由彼之贪谋亦一日不辍”。黄思永的心越来越沉重,当初自己是有点鲁莽了,没有完全理会郑大富豪的韬略。大清帝国的子民没有银子,即使有银子经过这么多年的折腾,也只能是活命的银子,自己给光绪皇帝出的那个发行股票募集民间资本的法子本身就是在要帝国子民的命,更何况帝国官员的素质太低,敲诈勒索,就是佛也会发火。大清王朝要想真正富强,只有以商立国,以工翼商,“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黄思永一直在琢磨,到底是谁给自己送来了衣物和精神食粮?南京?难道是张季直?对,应该是张謇张季直,甲午科状元张謇,光绪皇帝的同门师兄弟,同为翁同龢门生。1882年张謇作为吴长庆幕僚,同吴长庆带兵进入朝鲜平定“壬午兵变”,朝鲜国王赏赐三品官服,张謇的“六策建言”更是惊动朝野,翁同龢、李鸿章等人纷纷向张謇伸出橄榄枝,“不愿意以军功求官职”的张謇同黄思永一样弃戈从文一头扎进了八股深渊。之前在翁同龢的帮助下考中“南元”的张謇成为翁同龢的门生,十年科考路,翁同龢是要帮助张謇实现状元梦。在翁同龢的力挺下,张謇高中甲午科状元,一场惊天的科场舞弊案成就了文武全才状元公张謇的一世英名,他是帝国万人敬仰的状元郎,也是帝国晚期的立宪派急先锋,更是帝国赫赫有名的大商人,也成为帝国最核心的掘墓人。张謇知悉黄思永神来之笔视为知己。戊戌变法之后,张謇在新署两江总督张之洞的举荐下,在江苏南通设立商务局,张謇模仿李鸿章当年兴办招商局的招股模式官督商办成立大生纱厂,在自己入狱前,张状元的大生纱厂经营惨淡。张謇还在坚持,如同当年坚持了几十年到了四十二岁才考上状元一样,张謇的恒心如同一束烈焰刺激着黄思永,北京工艺商局不能停下来,虽然自己抓进天牢革职之前,有人极力抨击自己领衔的北京工艺商局制作的景泰蓝,“一瓶值五千元,竭数百工人之力成一玩好,以夸四方,亦淫巧甚矣”。那可真是培养手工艺产业、解决就业问题还能赚取银子的好生意。黄思永合上郑观应的大作《盛世危言》,抓起墙角已秃的毛笔,不断在墙上书写坚持两个字,坚持就是胜利,一定要像张謇那样坚持。

黄思永哪里知道张謇现在犹如温水中的青蛙,洋鬼子的枪炮将皇帝赶出了紫禁城,两广总督李鸿章、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刘坤一并没有响应慈禧太后的号召带兵北上勤王,而是在李鸿章的第一秘书盛宣怀的撺掇下,几位爷私下达成协议,签署了“东南互保”的条约。张之洞等人甚至秘密商议,一旦洋鬼子将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干掉,东南总督们就拥戴李鸿章执掌“华南共和国”国事,很显然东南诸侯们已经想好退路要自立为王了。大清王朝的覆没近在眼前,张謇当年跃马疆场,深谙割据将给中国带来毁灭性的灾难,东南诸侯们推出李鸿章当皇上,志在彻底结束满族爱新觉罗的统治,只要李鸿章一加冕,诸侯们一定率先起来造反争夺最高权力宝座,天下一定大乱,民不聊生还能做什么生意,简直是开玩笑。

就在张謇梦想着弄到银子好使大生纱厂开工的时候,一个噩耗从京城传来,康有为戊戌变法闹出杀慈禧太后的惊天谋逆大罪,以谭嗣同为首的六人菜市口枭首示众,支持光绪皇帝变法的帝师翁同龢罢官遣返回原籍,光绪皇帝被慈禧太后囚禁瀛台,生气的慈禧太后已经在密谋策立大阿哥,大清王朝面临改朝换代。张謇一下子如同天塌地陷一般,恩师解甲归田了,现在自己的每一步都更要谨小慎微才行。

天下哗变,慈禧太后要重掌帝国大权,翰林院一日三封催告文书,张謇被翰林院催回北京。那一天京城瓢泼大雨,文武百官跪在雨中等待,七八十岁的老爷子一次又一次晕倒在雨中,官员们浑身冻得发颤,等了几个时辰。慈禧太后坐在十六人的銮舆之上,一脸的冷峻,冷眼都没有看一眼雨中哆嗦的官员。那一刻张謇心如死灰。

张謇只身一人到上海,希望能从上海打开突破口,销售一部分股票募集资金。十里洋场的上海滩只记得甲午海战那一年有一个状元叫张謇,对于这个从南通到上海销售股票的状元公实在是太陌生了,大生纱厂的股票更是没有听说过,张謇走街串巷散发宣传材料,几个月下来生活费以及回南通的路费都没有,无奈之下,狼狈不堪的张謇将身上仅有的钱在上海的报纸上作了一个卖字的广告。大清帝国曾经风光无限、人上之人的高级知识分子,翰林院编修,曾经跃马疆场、驰骋朝鲜半岛、威震日寇的文武全才状元公张謇,在四马路卖字三天,赚取了几两碎银子当做差旅费。在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腐朽王朝,状元公无奈扎进商海,股票发行失败,沦落到卖字回家的狼狈境地。张謇骨子里那一股文人的傲气依然如病毒一般控制着他的儒家思维,他回到南通就提笔给两江总督刘坤一写了一封信:“三载以来,謇之所以忍侮蒙讥,伍生平不伍之人,道生平不道之事,舌瘁而笔凋,昼惭而夜椣者,不知凡几。”骨子里的文人清高让这位卖字赚取路费的状元公在恩师罢官之后也不得不低头做人,“若不是经商,我一辈子不会和某些人来往;若不是经商,我一辈子不会说某些我不屑于说的话”。

状元公推销股票惨败上海滩让刘坤一很是尴尬,张謇非常清楚股票销售不出去的症候出在哪里,现在官商合办的模式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可以说商人已经非常忌惮朝廷。刘坤一看着对面单薄消瘦的张謇,当年状元公的风采早已荡然无存,唯有商海犹如丧家之犬的落魄之态,机器入股大生纱厂已经成为事实,如果朝廷退出来,那么机器成了废铁,自己难逃国有资产流失的责任,如果卖给张謇,张謇是拿不出二十五万两银子的,刘坤一跟张謇合计了很久。张謇也在揣摩刘坤一的心思,现在大家都是进退维谷,大生纱厂要生存还只能是政府支持商人具体运作,张謇琢磨着琢磨着,脑子灵光一闪:“部堂大人,股票的销售是一种预期的销售,那么这种预期的基础是信任,公信力,盛宣怀在招商局借着督办之名义打击商人,将官督商办的路子给堵死了,官商合办更是担心朝廷借着官股侵占商股利益,即使不侵占,也会因为朝廷派员导致公司争权夺利,无法上下一心。”

张謇见刘坤一不断点头,一直跟李鸿章势同水火的刘坤一也是想在洋务方面有所建树的,张謇觉得现在刘坤一入股的国有资产进退两难就是一个变革的机会,“部堂大人,有一种模式是不是可以尝试一下?”

刘坤一马上追问:“什么模式?”

“现在大家都是架到火炉子上,盛宣怀他们现在就是想看我们笑话,所以我们也没有必要走招商局的老路子。”张謇知道刘坤一的痛处,盛宣怀是李鸿章的人,几次参盛宣怀效果都不大,这一次盛宣怀完全有可能找机会让李鸿章参刘坤一保护国有资产不力,张謇故意顿了顿,说,“我们可以绅领商办”。

刘坤一不明白:“什么意思?”

张謇开始耐心地给刘坤一解释这个自己灵光一现的新模式,那就是朝廷持有的官股就不要派官员督办了,具体的运作由商人运作,这样一来就可以消除商人顾虑朝廷操纵公司。刘坤一点了点头,眼前这个张謇曾经跃马疆场,还是个八股文士,钦命状元,绅领商办的模式可以试试,不行就关门嘛。

刘坤一又想法帮助张謇搞了四万多两公款,在沈敬夫等人努力下,张謇销售了十五万两的股票,在大生纱厂四十四点五一万两原始资本中,国有股本占了百分之六十五以上的比重,企业经营权却掌握在张謇这个小小的股东手上,在中国企业制度的演变历史上,“绅领商办”是对甲午战前盛行的企业“官督商办”模式的一个突破性改革。

张謇遇到了一个麻烦,开厂需要工人,招工广告一打出去,顿时谣言四起,说什么“工厂要拿童男童女祭烟囱”,“女工要被洋鬼子割乳房”。大清王朝曾经因为谣言发生过著名的屠杀事件,当初有一个文弱书生曾静,听了流放广西的八王爷家人关于雍正皇帝夺取皇位的谣言,而引发惨绝人寰的曾静案,无数人因为流言枭首。鸦片战争之后洋人横行,关于洋人、机械等的谣言正合统治者憎恶洋人的心理,也就听之任之。张謇却被这毫无科学依据的谣言给伤了,在南通当地招不到工人,只得再回伤心之地上海、江宁等开化较早的地方招收工人,这些外地的工人食宿成本大于当地,为了开工,张謇咬咬牙也只有招回来。大生纱厂就这么在谣言之中开工了,随着机器开工,张謇还是明显感到劳工不足,这个时候有一点好转的迹象,当地的人发现纱厂开工并没有用童男童女祭烟囱那样惨不忍睹的事情,也没有发生割掉女工乳房等毫无人性的怪事,他们在惊恐中发现,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简单而又神奇,机器纺纱比手工的快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