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帝国之殇:晚清三十年金融战争
4286300000033

第33章 改革大师慈禧(3)

商部成立了,载振挽着袖子准备大干一场,在各省设立商务局,但是早在商部成立之前,很多省份就有商务局,地方督抚对这个新派生出来的商务局不感冒,根本不愿意协助商部组建各省的商务局。中央部委和地方督抚开始了对峙,最后载振觉得这样耗下去不能做事,只得向地方督抚屈服,各省原来所有商务局被正式指定为商部的分署,以指导各省一切工商发展事宜。载振还接收了地方督抚一个掌控商务局实权的条件,商务局由一个经督抚遴选的商务议员领导,商部只是形式上的批准任命。商部在具体执行公务的时候却发现一个问题,这些掌握地方大权的督抚们甚至不能帮助商部解决根本性的商业问题。以巡抚、长期留任的胥吏和税吏为一方,和与控制经济企业乃至税收等公共职能的省府和地方绅士为另一方的势力,两方存在着犬牙交错的复杂关系,两方对立的时候是督抚们爱莫能助的,尤其是地方绅士与各级小官僚,他们不仅仅是督抚们的属下,更重要的是地方权力的实际掌控者与利益拥有者,他们不愿意商部这个新生的权力机构凌驾在他们之上,也不愿意让商部分享他们的既得利益。这样的对峙就造成一个严重的后果,商部名为统领帝国经济命脉的实权部委,实际却只是个空壳子穷部委,财政经费少得可怜,主要收入来源是偿付庚子赔款之前的海关存款的利息,由于存款利率以及大部分存款存在银行的时间长短每年不同,因而商部花在拟订新的经费方案上的时间比花在拟订新的工业计划上的时间还要多。

缺钱、缺钱,大清帝国还是缺钱,慈禧太后那天在园子里面打盹,迷迷糊糊梦回了1900年那个可怕的夜晚,那个该死的直隶总督裕禄抵挡不住八国联军的枪炮吃耗子药自杀了,身在紫禁城的慈禧太后听闻隆隆的枪炮声,胆战心惊,赶紧化妆成村妇,拉上光绪皇帝夺命狂逃,这个时候光绪皇帝的美人儿珍妃一把拽住皇帝的袖子,死活不让皇帝逃跑,慈禧太后顿时火冒三丈,洋鬼子的枪炮声响都快把人耳朵给震聋了,这个小贱人不要命了,说时迟那时快,慈禧太后下令无根老相好李莲英一把将珍妃推向井里。逃到山西荒郊野外,狼声凄凄,眼见群狼逼近老太婆,甘肃布政使岑春煊拍马赶到,救慈禧太后一命。可是逃到了山西太原,身上没带几个银子的慈禧太后就要喝西北风儿了,慈禧太后将山西巡抚毓贤传到自己的帐下,要毓贤给皇帝太后西巡筹集二十万两银子的盘缠。一直力主借助义和团力量抗击洋鬼子的毓贤一听傻眼了,现在兵荒马乱招待一下逃命的皇帝太后就不错了,这个老女人还耍威风要勒索地方财政,再说前几天还颁布了杀义和团民的上谕,自己都死到临头,还要给这个老女人搞逃跑的路费。

毓贤无奈,只好将山西的票号钱庄凡是做生意的老板掌柜都给招到巡抚衙门,兵丁带刀守卫在大堂两侧,山西的老板们一看巡抚衙门的阵势,知道今天没有什么好事儿。毓贤毫不隐讳慈禧太后借银子逃命的事实,毓贤知道要从这些商人口袋里掏出银子是比较困难的,于是就苦口婆心给商人们上政治课,要商人们目光长远,要讲大势、讲政治,要有忠君爱国的高尚品德。毓贤的一通废话说完,要商人们表态,商人个个埋头装着喝茶没听见,或者是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表态,皇帝太后不要金銮殿逃跑了,这个时候给他们娘儿俩借二十万银子,那不是傻子嘛?这钱一旦借出去还能收回来?毓贤一看这些富豪们不说话,这哪是对慈禧老太婆见死不救,这简直就是要自己的命,于是放出狠话:“这钱借也得借,不借也得借,你们看着办吧!”毓贤的话一说完,一个年轻小伙子站起来说:“中国乃泱泱大国,八国联军不会长期侵占北京,皇室断不会欠下庶民之钱!就算大清江山亡于旦夕,覆巢之下岂有完卵!票号、钱庄长期以来与朝廷官府互为依存,国家灭亡,票号哪还有好日子可过!皇帝借钱,由我们钱庄出好了。”一番慷慨陈词之后,这个年仅二十五岁跑街的大德恒掌柜真做通了东家的工作,筹集到了三十万两银子。

慈禧太后拿着三十万两白花花的银子,不禁老泪纵横,不停地感慨还是帝国子民忠君爱国,一问是大德恒票号的太原分号年轻经理贾继英给借的。后来继续西逃路过山西祁县大德恒总号的时候,慈禧太后特意驻跸大德恒总号。决意在慈禧太后身上豪赌一把政治筹码的贾继英一路是红绸铺成地毯,迎候慈禧太后与光绪皇帝,接待规格是相当的高,相当的隆重。一路装成村妇的慈禧太后终于找回了当初做太后时那种锦衣玉食高高在上的感觉,看着帅小伙儿贾继英那是满脸的微笑,相当的高兴。贾继英,贾继英,慈禧太后梦里不断地念叨这三个字,办银行,办银行,大清帝国一定要拥有自己控制的中央银行,梦里的慈禧太后又反复地念叨这三个字。李莲英在一旁一看老太婆说梦话,一下子就乐了。慈禧太后猛然一惊吩咐李莲英:“小李子,宣大德恒掌柜贾继英即刻进京觐见。”

山西商人是无利不起早,贾继英一番陈词之后,就和随驾行官桂月亭、董福祥进行了一番讨价还价,“你们都看到了,别的票号都不信任朝廷,我们票号这样冒着风险借给朝廷银子,是不是朝廷也给我们一点信心呢?”桂月亭、董福祥一听这小子果然是人精一个,问贾继英要什么条件。贾继英知道这个时候慈禧太后是落难,什么条件都可能答应,于是壮着胆子提出“太后西行时,若有赋税等收入,还请允许我‘大德恒’票号经营”的要求。慈禧太后一听桂月亭、董福祥两人婉转的汇报,一想那个姓贾的小伙儿不错,这也是举手之劳的事情,于是发出上谕各督抚上缴朝廷的饷银和赋税收入,全部存入大德恒票号。贾继英一下子就为大德恒票号拉来了惊天业务,大德恒票号成了大清帝国的临时户部。接到慈禧太后进京觐见的谕旨,贾继英一夜激动得失眠,天还没有亮就随着宫里的太监上路直奔京城。在养心殿,贾继英被李莲英带到了慈禧太后面前,这是贾继英第二次见慈禧太后,老太太脸上的气色明显好转,慈禧太后对这位有救驾之功的票号掌柜一番嘘寒问暖,让李莲英将三十万两的银票交给贾继英。令贾继英意想不到的是这一次慈禧太后主动提出在大清帝国的银行没有成立之前,朝廷的银钱汇兑,全部交给大德恒票号。贾继英磕头谢恩,正要转身走人的时候,慈禧太后叫住了贾继英,两人开始了一番很有意思的对话:

慈禧:“你为大德恒做了一笔大生意,你没有什么要求吗?”

贾继英微微一笑:“没有。”

慈禧说:“当时山西的商人都不愿意借钱给朝廷,你一个跑街的分号经理就敢应承我,你不怕我不还你?”

贾继英一听乐了:“老佛爷母仪天下,皇上威服四海,堂堂的太后皇上问老百姓借了钱,要是不还的话,老百姓可能破产,但是太后与皇上的威信还有吗?太后皇上是天下之太后皇上,上有青天下有黎民,治国信为先,管理一个国家跟生意人做生意一样,信誉第一。”

慈禧一怔,之前还没有一个人跟自己讲国家信誉问题,就连那个自命不凡的康有为也没有这么深入浅出地讲过,贾继英的话犹如一枚炸弹,令慈禧太后内心无比的彷徨不安。立法是制定游戏规则,信誉是人与人的交往基础。政府一旦失去信誉就失去了天下,大清帝国要想富强,就要有一个政府主导的信用体系来全面统筹。货币是一个国家的命脉,小钱庄票号的盲目无序发展,在破坏着帝国的金融信誉。十年前的1883年金融危机已经将帝国推向了信誉破产的边沿。慈禧太后没有责怪眼前这个只有二十八岁的年轻小伙子,而是一脸笑眯眯地说:“小小年纪,颇有远见,我听商部尚书载振汇报,国外的钱庄票号都是由国家统一管理,管理的机构叫中央银行,现在我们的户部只管财政税收,不管钱庄票号,如果大清办理一家中央银行由你来主导,你有把握吗?”

贾继英一听,正中下怀,自己思考这个问题已经多年了,金融信誉不能掌握在民间票号手上:“回老佛爷的话,大清早就应该成立中央银行了,统一管理国家货币,规范发展国家金融。一个国家,如果政府不垄断货币的发行管理,进行宏观方面的调控管理,让民间去垄断了,一个严重的后果就是金融的信誉建立在无序的民间金融竞争中,导致国家的金融大环境动荡不安,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引发国家财政的崩溃,那样就会民不聊生,饿殍遍野,天下危机四伏。”

慈禧太后没想到三年前那个豪赌的小青年果真有远见卓识,下令赏赐贾继英二品顶戴,贾继英一时激动得鼻涕一把泪一把,没想到三年前借给慈禧太后的银子不但收回来了,还上了一回金銮殿,头上平添了二品的红顶子,这在山西商人之中那是绝无仅有的无上荣光。慈禧太后赏完红顶子立即就给贾继英下了一个艰巨而具有开创性的历史性任务,与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期间带兵北上勤王的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慈禧太后的救驾功臣、现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督办政务大臣鹿传霖一道筹建大清户部银行。戴上二品红顶子的贾继英一上任是信心十足,首先拟订了设置和管理银行的章程三十二条,将户部银行定为国家金融管理职能,大清帝国的货币发行统一由户部银行宏观调控,户部将统一发行银两、银元兑换券证。一切银行的功能章程搞定之后,贾继英开始筹建户部银行的管理班子与股票发行工作。贾继英筹划户部银行总股本四百万两,作为帝国的央行,朝廷一定要掌握银行的控股权,贾继英希望鹿传霖能从户部调拨二百万两入股,控股户部银行,鹿传霖两手一摊很是无奈,《辛丑条约》的赔款每年都跟催命一般,大清帝国的国库里面根本就没有银子。贾继英立即回到山西动员山西的钱庄票号购买户部银行的股票,山西的票号钱庄一听是户部筹办银行,根本就不感兴趣,因为几个月前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筹建天津官银号,就到山西来推销过股票,山西的钱庄票号老板就拒绝购买袁世凯发行的一股银号股票。

鹿传霖看贾继英在山西招股失败,以军机大臣、督办政务大臣、户部尚书的三重身份召集四十八家山西钱庄票号北京分号的经理进行路演推销户部银行股票,各家的老板掌柜倒是全部到齐参加了财政部长的路演推销会议,在会上这些票号的经理人满口答应购买户部银行的股票。没过两天,户部就陆陆续续接到山西票号钱庄大老板的回复,让鹿传霖部长生气的是这些钱庄票号总号的东家们一个子不让掏,理由很简单,户部银行是朝廷控股管理国家金融的,票号持有的股份也只能是陪太子读书,盈亏都没有权力过问,投进去的钱那简直就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票号钱庄的东家还严令经理人不许担任贾继英组阁的户部银行的任何职务。鹿传霖被山西钱庄票号的东家们给惹火了,一怒之下跑到了两江,两江经过曾国藩、沈葆桢、刘坤一、张之洞等人的开发,市场化程度已经可以跟西方国家接轨。鹿传霖召集了1883年中损失惨重的丝绸布商开会,经历了金融危机洗礼的江浙商人纷纷解囊购买户部银行股票,从此拉开了江浙财团一夺天下财富的大幕。

鹿传霖将户部银行招股的工作简报上呈慈禧太后,慈禧太后深为震惊,堂堂政务督导大臣、军机大臣、户部尚书向那些土财主推销股票,他们居然都阳奉阴违不买朝廷的帐,看来贾继英说得没错,朝廷没有信誉跟商人做生意一样寸步难行。慈禧太后这个时候已经没有精力跟山西的钱庄票号计较,帝国发展才是硬道理,现在国家需要的是资本,以前那种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思想已经不能治理万里江山了,慈禧太后问鹿传霖有没有好办法,鹿传霖被山西商人刺激坏了,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将皮球踢到了商部,商部尚书载振和伍廷芳一帮人忙着捣鼓商业法律,一听慈禧太后让想想鼓励招商的法子,一提到钱,载振就兴奋,他老子奕劻擢升领军机大臣,房前屋后都是送银子的,一个秘诀就是送了银子就给红顶子。载振马上就给慈禧太后提出一个建议:现在国家需要钱来建设,又不能让宝泉局天天造钱,那样通货膨胀一发生,帝国就要发生金融危机,唯一的办法就是吸纳民间资本,现在已经不是那个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代了,大清帝国完全可以商而优则仕。

慈禧太后一听,这小子出的都是什么馊主意,商部首席顾问黄思永当年蛊动光绪皇帝发行昭信股票,最后演变成了变相的卖官鬻爵,载振这馊主意就是明目张胆的卖官鬻爵,官职是朝廷掌握的治国法宝,大清王朝走到今天这地步,都是卖官鬻爵给害的,让那些腐败无能的家伙进入了国家管理队伍之中,这个口子不能轻易开。载振看慈禧太后没有立即表态,接着忽悠说:现在地方督抚根本就不为商部真心实意的出力,地方小官僚小利益集团垄断的商部工作无法开展,朝廷要彻底地经济改革,除了商部正在研究制定一系列限制督抚以及钦命路矿等各行其是的部门的权力,让商业走上真正的资本化市场化道路外,朝廷现在就是要想方设法弄钱,就要拉下面子大干一场,很多商人在乎的是面子问题,朝廷可以给他们面子,只要他们掏腰包购买国家发行的股票,朝廷可以赏赐他们虚衔虚爵,满足一下他们的虚荣心,其实这些商人根本不在乎要不要掌握实权,为了控制管理这些获得赏赐虚衔虚爵的商人,朝廷完全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来约束。慈禧太后就将这一项重任交给了载振,要制定一部鼓励商人投资的法律,全国上下一心搞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