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当众讲话是门技术活
4287900000005

第5章 心态与情绪(5)

3)当你手里没有麦克风,面前也没有演讲台,而现场的主题也不容许有太多的肢体动作,你可以在左手或右手的手心,捏着一个小纸团,这样可以让你的注意力稍微转移到那里,如同抓住个可救命的稻草一般,心里的紧张感会缓解许多。

4)如果你所讲话的内容允许,比如是在一个轻松的场合,你可以让自己的手势夸张一点,挥动的幅度大一些;甚至配合讲话的内容,加上些弯腰、抬腿等动作,这样也会缓解紧张感。

5)在台子上移动你的位置,不要一直站在一个地方,那样不仅身体会很累,而且会让你越来越感到紧张。在台上前后左右移动,有些“胜似闲庭漫步”的状态,你也可以让自己心情放松。

6)保护微笑的表情。随时要注意自己在台上是什么表情,如果你拉长了一张脸,自己也会让听众拉长脸,而你恰恰就看到那些拉长的脸,这种脸你喜欢吗?当然不喜欢,而且会让你自己更加紧张。

(3)声音转移

你见过小孩子打针吧。没有几个小孩生病打针不疼不叫的。为什么小孩打针时会夸张地大声地哭叫?原因就在于,一方面可能是拒绝和排斥打针,另一方面就是通过哭叫来转移疼痛。

其实,我们成年人也会通过大声喊叫来转移、缓解和消除紧张情绪。当你遇到坏人的时候,你可能会大声喊叫;当你路过坟地时,你可能会唱起歌曲;当你突然遭到木棒的敲打,你可能会惨叫一声……因此,我们可以在当众讲话的时候,通过声音来转移我们的情绪压力。

1)讲话时尽可能提高嗓门。要让你的声音充满了整个会场,一方面可以消除会场里的杂音,让所有的人更集中精神,另一方面,也因为你大声讲话,让你的身体变得热血沸腾,就不容易体会到身体的发抖,甚至消除了发抖。

2)让声音充满激情。除非是内容与主题上的必要,千万不要用低沉、阴冷的声音讲话,那样会让会场中的空气变得紧张起来,而反过来,会让你自己感到越来越紧张,甚至有点透不过气来。

3)不要用过快的语速讲话。过慢容易制造紧张空气,过快则会导致你的思路跟不上,或者舌头打结,从而让你难堪。把每一句话说清楚了,再说下一句,不紧不慢,才显得从容自如,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4)获得支持

在讲话过程中,争取获得现场听众的支持,也可以缓解紧张与恐惧。有很多人,在自己感到有些紧张的时候,他可能会对听众说:“不好意思,我有点紧张。”这就是在寻求听众的支持。因为,当他讲出这话后,如果是小型会场,就会有听众告诉他:“你没有啊!你挺好啊!”如果是大型会场,通常就有人会报以掌声,既是对他坦诚的肯定,也是对他精神上的支持!

如果你想表现得更自然一点,当你说“我有点紧张”之后,还加上一句:“请大家给点掌声支持一下我好吗?”通常情况下,听众都会用掌声回报你,让你在极度紧张的困境当中,逃过一劫。

获得支持的另一种方法,就是抬眼看听众。有许多人因为紧张而不敢拿自己的眼睛看着台下的听众,以为这样可以减少压力。其实不然,听众的眼神,虽然有些是不友好的,但也总是有些人天生就对人友善,不管你讲得如何,他们都会很热情地望着你,微笑地看着你,还不断地点头,向你表示支持。所以,你不妨看着台下那些友善与热情的眼睛,你会觉得——我其实并不是自己想像的那么糟糕!

2、情绪与表情的区别

情绪是从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中产生的主观体验,也就是身体对行为成功的可能性乃至必然性,在生理反应上的评价和体验。行为在身体动作上表现得越强,就说明其情绪越强,比如:喜是手舞足蹈,怒则咬牙切齿,忧会茶饭不思,悲将痛心疾首,等等。

内在的情绪在面部的反应称为表情,也就是说,表情是指人们表现在面部的思想感情。不论种族、国籍、肤色、年龄、宗教信仰、政治态度、经济状况、学历水平,都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复杂、丰富的面部表情。我们通过人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一个人的精神生活和内心变化。因此,人的面部通常被看做人的灵魂的一面镜子。人类复杂的表情变化都是在头部的眉、眼、嘴、鼻以及颜面肌肉的变化等体现出来的,它是人体中最富有表情、最生动的部位。

3、情绪的维度与表情的分类

情绪的维度是指情绪所固有的某些特征,主要指情绪的动力性、激动性、强度和紧张度等方面,这些特征的变化又具有两极性。以现代心理学之父冯特的观点来看,情绪包括了以下三个维度:

愉快——不愉快

紧张——放松

激动——平静

了解这个维度学说,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表情运用的控制,在当众讲话过程中,能够更有效地通过表情来传达相关的内容。

表情则主要分为以下几类,大家不妨试着对镜练习这些表情:

忧:苦恼、涕哭、过失、失落

悲:忧郁、担心、悲哀、丧胆、绝望

喜:欢笑、喜悦、高兴、情爱、柔情

思:反省、默想、思考、期待

怒:怨恨、愤怒、敌视、恼怒

傲:侮辱、轻蔑、厌恶、傲慢

惊:惊异、惊愕、恐怖、震骇

愧:惭愧、羞耻、谦虚、赧颜

庄:尊敬、庄重、景仰、皈依

谐:嬉笑、搞怪、诙谐、滑稽

4、表情在当众讲话时的运用

脸部表情会带给听众极其深刻的印象。紧张、疲劳、喜悦、焦虑等情绪无不清楚地表露在脸上,这是很难藉由本人的意志来加以控制的。内容即使再精彩,如果表情总觉缺乏自信,老是畏畏缩缩,讲话就很容易变得欠缺说服力。

微笑与平和是脸部表情的核心。脸部表情运用时要适时、适事、适情、适度,切忌呆滞麻木、情不由衷、晦涩不明与矫揉造作。控制脸部表情的方法如下:

(1)不可垂头

人一旦“垂头”就会有“丧气”之感,而且如果视线不能与听众接触,就难以吸引听众的注意。“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人体传递信息最有效的器官。人的喜、怒、哀、乐等深层心理情感都会从眼神的微妙变化中反映出来,而且能表达最细微、最精妙的差异。双目生辉,炯炯有神,是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的反映;相反,双眉紧锁、目光无神、游离不定或不敢正视对方,都会使听众觉得你无能。

(2)保持热情

真正的热情是由内而外的,我们要用意志来提高自己心灵的温度。当众讲话时,你一定要保持热情,而且把热情写在脸上,一定要让自己表现得激情四射,因为听众的态度需要你的热情来激活。

(3)缓慢说话

语速过快容易导致紧张,面部表情失控。说话速度一旦缓慢,情绪即可稳定,脸部表情也得以放松,全身上下也能够为之泰然自若起来。

(4)真诚微笑

要习惯恰当的微笑。微笑是一种良性的脸部表情,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自信的标志,礼貌的象征,涵养的外化,情感的体现。演讲中,微笑象征性格开朗与温和,可以建立融洽气氛,消除听众抵触情绪,可以激发感情,缓解矛盾。

笑要随内容感情变化而变化,有兴奋喜悦的笑,有冷嘲热讽的笑。既要注意用自己的“笑容”去表达内容,感染听众,也要保证笑的价值,该笑则笑,不笑则止。下列场合可运用微笑技法:

1)表达赞美、歌颂等感情色彩时应微笑。此时要博得别人笑,自己首先要笑。

2)上台与下台时应微笑。这样可拉近与听众的距离,把良好的形象留在听众心中。

3)面对听众提问时送上一缕微笑是无声的赞美与鼓励。

4)肯定或否定听众的一些言行时,可以配合点头或摇头,脸挂微笑。

5)面对喧闹的听众,演讲者可略停顿,同时脸挂微笑是一种含蓄的批评与指责。

6)表达一些与微笑不相背的情感时可微笑。

(5)恰当配合

当众讲话需要生动的脸部表情,不要板着一张面孔,除非内容上的必要。表情一定要与所讲内容恰当地配合,虽以微笑为主,但是也要注意,不能从头到尾一味微笑,尤其是不该笑时更不能笑。表达悲痛、思考、痛苦、愤怒、失望、讨厌、懊悔、批评、争论等负面情绪时不能微笑。

另外,一定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太激动甚至要哭时,就暂时停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