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貂蝉拜月
42913400000235

第235章 宪令三章

原本,孙坚尚无底气公然抗旨,所以只是冷静观看袁术的表现。但袁术突然说出了一个绝佳理由,既然诸侯起兵联合讨伐董卓不但不算叛逆,而且还是尽忠,那讨伐羊武又有何不可。

这是个强者为尊的时代,到时候打败了羊武,就说羊武挟持陛下,拥兵擅权,自己不还是忠臣吗。

但是,孙坚虽是猛将,头脑比袁术好多了,他在使者面前默不作声,待使者走后,才与袁术商量道:“后将军,我看,此事须与酸枣群雄商议?”

袁术当然借几个胆他此时也不敢独自起兵,便携孙坚同赴酸枣。

羊武诛杀董卓之后,立刻派人快马通知周枚,周枚和李二、李三在董卓死后的第三天就率燕虎骑保护羊武家眷职工回到雒阳。羊武的工厂商铺,又开始正常开工,那些临时组织起来充当卫队的士兵们又继续回去当工人。周枚则代替陈宇任东明司马,负责守卫北宫东明门。

众美回到府中,没有见到羊武,听负责接待的从事说,羊武当了骠骑将军,录尚书事,都惊呆了。分别一个多月,夫君又从庶民摇身一变成了大汉第一权臣。

羊武昨天接受了小皇帝的任命之后,今天一早便召集三公、九卿、尚书等重臣举行廷议(只有大臣,没有皇帝参与的会议)。

羊武道:“武既受天恩,不日将布宪施政,此次廷议,武将公布制宪条文,接受各位大臣质询。”

一名尚书听说羊武重新制订法律,说道:“大汉今有法律,何需重新制宪?”

羊武道:“过去大汉的法律若是有用,何以一个董卓便能把天下搅乱?”

那尚书道:“董卓拥兵自重,破坏法律罢了。”

羊武道:“董卓之前,宦官手中无兵,又为何可以破坏法律?”

“这……”那尚书道,“先帝受到蒙蔽尔。”

“为何先帝受到蒙蔽就可以昏乱天下,滥杀大臣?”羊武逼问道。

那尚书顿时脸上冒汗,答不上来。

羊武道:“那是因为皇帝不受法律制约,所以可以任意破坏法律。”

另一名尚书说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天下乃陛下的天下,法律乃皇帝颁布的政令,法律如何能制约皇帝?”

羊武道:“非也,天下乃所有黎民百姓的天下,而非一家一姓的天下。”

众臣一听,脸都吓绿了,一人喝道:“羊将军,你这是什么大逆不道的话?”

羊武道:“若天下是一家一姓的天下,周武伐纣,高祖灭秦,岂不都是叛逆?”

众人一时答不上来,羊武继续道:“皇帝乃受命于天,代百姓治理天下,而非拥有天下。若是皇帝昏庸残暴,天道便选有德者居之,这便是周武伐纣,高祖灭秦之所以符合天道的原因。”

众人想到桓灵二帝的昏庸,导致宦官当道,多少清流士人惨死刀下,想想也是颇有道理,居然无话可说。

王允问道:“羊将军的意思,若遇昏君,暴君当政,天下人可以顺应天道,另换新君?”

羊武道:“不管大家愿不愿意看到这个结果,千万年来,新旧更替,都是这么轮回的。但是,这却不是最好的办法。”

“哦!”众人一听,难道羊武有更好的办法,可以终结这种轮回,个个伸长脖子静听羊武解释。

羊武道:“等到遇到昏君、暴君,将天下搞乱,百姓没有活路,纷纷起兵反叛,然后等待新的圣人诞生,这种办法,代价太大。秦末之乱,新莽之乱,百姓十存一二,百年方能恢复元气。而元气刚复,又开始进入了昏君当政的轮回。如此周而复始,一治一乱,何时才能永享太平!”

“羊将军,若要天下永享太平,尊驾有何高见?”太常杨彪问道。

羊武答道:“若要天下永享太平,就必须制定法律,管住天子,管住权臣,让他不能,也不敢昏庸残暴。同时还要管住世家豪族,让他们不能巧取豪夺,导致百姓流离失所。”

“道理似乎没错,可是,这又如何能够做到?”盖勋道。

羊武道:“此事确实万分复杂,需要十数年,甚至数十年的努力慢慢达成。武先在此颁布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三条宪令,与诸位共议:一,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二,行政、立法与司法相互独立;三,不得以言论入罪。”

羊武把现代宪政文明中的几条基本原则中的三条“人人平等”“三权分立”“言论自由”首先颁布出来作为根本大法,以后再用数十年时间,把一整套的法律逐步建立起来。

这三条宪令,不得以言论入罪这条最容易被接受。因为,汉末两次“党锢之祸”殷鉴不远,大家都对言论入罪心有余悸。不能以言论入罪,等于皇帝和权臣不能因为大臣反对自己而擅杀大臣。

大家见到如今羊武权势熏天,但是对待反对自己的大臣没有动辄训斥,更没有痛下杀手,而是每次都耐心解释、用道理反驳。既然羊武遵守不以言论入罪的规则,我们何必反对,授予他生杀予夺之权,让自己整天战战兢兢。因此,“不得以言论入罪”的条款很快就被接受。

行政、立法与司法相互独立,大臣们多不明白这项规定有何重大意义,经过羊武一番解说,众人终于明白了其中权力相互制约的道理,所以也似乎没有很强烈的反弹情绪。

只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条,反对意见最为激烈,包括历来支持羊武的王允、皇甫嵩、盖勋等人,也都没有表示支持。如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意味着不管是天子、权臣、世家子弟,还是农人、奴婢、乞儿,都同样接受法律的约束,没有人拥有特权,这条法律直接就干涉到在座众多大臣的既得利益。

虽然大家都明白“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道理,但这个道理千百年来也只是说说。你要让这些大臣与自己家中的奴婢平等受到法律制约,他们还真不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