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智慧
4299000000043

第43章 不断充电(4)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情况就不同了。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这个世界上最健谈的人。这个谈话者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求知、学习就是置身于一个成功的环境,就是聆听贤达的教诲和指教,就是与成功者做朋友,就是向成大事者学习成功的方法。

不断地学习,我们就会不断地进步。

有些人浅尝辄止,满足于一时的成功。他们虽然值得庆贺,但不值得人敬佩。只有那些不断进取,不断超越自己的人才值得敬仰。

现代社会的发展变化实在是太快了,一个人一旦停止了学习,他就会成为社会的落伍者,将会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找不到自己的位置。

斯托·卫尔原来想做一个营造工程师,并且也一直在这方面努力学习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但是在美国经济萧条时期,他找不到他的就业市场,也就是说,他所学的专业知识没有用武之地,无法实现自己的梦想。

他重新估量了自己的能力,决定改行学习法律。他又一次回到了学校,去学将来可以当律师的课程,很快他学完了必修课程通过了法庭考试,并且很快就执业营运了。

成功无止境,创新无尽时,学习无绝期。

《国语》记载晋文公向臼季学习读书,过了三天,文公说:“我觉得一时用不上,知识倒是增长了。”

臼季回答说:“既然知识多了,等到用得着的时候,不就比未学者要强吗?”

难怪美国哲学家、诗人桑塔亚如此断言:“即使最聪明的智者也要永远学习。”

成功的人生,应该是像河流。无论多少艰难险阻,始终矢志不渝,不断积累,不断准备,终会漫溢而过、破决而出,这样正好符合孟子所谓的“盈科而后进”,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成大事者。

终生学习是时代的使命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更是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终身学习。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学习就已成为整个人类及其每一个个体的一项基本活动。不学习,一个人就无法认识和改造自然,也无法认识和适应社会;不学习,我们的社会便不可能达到今天所能见到的巨大进步。

有一位青年,在拿到博士学位后,回家问家人:“我已得到博士学位了,以后还要学什么?”家人说:“学做人!”是啊,天下之大,知识浩瀚,每个人穷毕生之力,能学到百分之二、三已属难能可贵。中国有句古话:“活到老,学到老。”千万不要以为你所学、所知的东两已经够了,学无止境,盖棺乃止。

许多人认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期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是成年人,并且早已步入社会,再没有什么必要去学习了。

其实不然,学习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人类历史在不断发展,现代化的科技也日新月异地发生着变化,如果你要适应瞬息万变的高科技时代,就要不断学习。

环顾古今,每一次社会的变革和历史的前进,都是依靠知识作为其坚强的后盾,可以说知识是推动人类文明前进的最大动力。而世界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变化,如果我们在这一刻停下来,难保下一秒不会被时代无情地抛弃。若你是一个明智的人,就必须要不断求知,不断地丰富自己。

这是美国东部某一大学期终考试的最后一天。在一座教学楼的台阶上,一群大四学生聚集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充满了自信,这是他们在参加毕业典礼和工作之前的最后一次测试了。

一些人在谈论他们已经找到的工作;另一些人则在讨论他们想要得到什么样的工作。怀着经过4年的大学学习所获得的自信,他们感觉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并且能够征服整个世界。

对即将进行的考试,他们知道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规定考试时他们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兴高采烈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喜形于色,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论述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显露出难以描述的表情。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

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忧郁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那么,有几个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任何动静。

“三个?或者两个的呢?”

学生们开始坐立不安。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所预期的效果。不要认为你们已完成了四年机械学科的教育,就无所不能了,其实,仍旧有许多与此相关的问题你们全然不知。”

于是教授带着微笑说下去,“这个科目你们都会及格,但希望你们记住,学无止境,你们在这个大学的教育只是整个人生教育中很小的一部分,你们的教育其实只是开了一个头。”

没错,学校里获取的教育仅仅是一个开端,如果就此停滞了自己学习的脚步,终会被时代的激流所淘汰。

据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调查显示,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在以前,技能的淘汰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大学的知识在毕业10年后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不进则退,学习已变成随时要进行的功课。

而且,如今高速发展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对知识的依赖也更加强烈。

有这样一份资料:2002年,全美企业员工中接受企业正式拨款学习的人数增加了400万,平均每人每年可以享有31.5个小时的学习时间。而这个全美企业员工增加的学习时间,相当于25万名全日制大学生的学习时间。

不仅如此,美国已有二十多家知名企业成立了自己的大学。学习的效益也日趋明显。在摩托罗拉公司,每花1美元投资在学习上,就可以连续三年提高30美元的生产力。用学习创造利润,已被管理学界和企业界公认为当今和未来“赢”的最佳策略。

“汽车大王”福特在少年时代,曾在一家机械商店当店员,虽然周薪只有2.05美元,但他每周却要花2.03美元来买机械方面的书,从不间断。

当他结婚时,除了一大堆五花八门的机械杂志和书籍,没有任何其他值钱的东西。然而就是这些书籍,使福特向他梦想已久的机械世界不断迈进,最终开创出了一番大事业。

功成名就之后,福特说道:“对年轻人而言,学得将来赚钱所必须的知识与技能,远比蓄财来得重要。”

一张文凭的“保鲜期”能有几年?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不断加快,在一些高新技术领域,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就会被“刷新”。随着社会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学历将不再作为用人的首要衡量标淮。

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某家公司的总经理对一位前来应聘的大学毕业生说,你的文凭代表你应有的文化程度,它的价值会体现在你的底薪上,但有效期却只有六个月。如果你要想在我们这里干下去,就必须继续“充电”,并将你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工作能力。

当今时代,世界在飞速变化,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知识更新的速度更是大大加快。人们要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客观世界,就必须把学习从单纯的求知变为一种生活的方式,努力做到终身学习。

终身学习,是我们不断完善和发展自我的必由之路。无论是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社会还是一个民族,只有持续学习,才能不断获得新知,增长才干,跟上时代的步伐。即使你具有丰富的知识,也还是要不断充实自己。就像是科技人员在科研过程中,只有继续补充所需要的知识,才能攻破一个个尖端课题,诞生一项项更新的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