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功的智慧
4299000000008

第8章 修身养性(3)

多一分热忱去冷漠

卡耐基在课堂上比较喜欢这样一句名言:“我愈老愈能感觉到热忱的感染力,成大事的人和失败的人在能力上差别并不大,但正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相近,热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热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

爱默生说:缺乏热忱,难以成大事。没有人能靠冷漠而成就大事,而凡成大事者无一例外都具有热忱的情感。

热忱是一个人对所做事情的感觉和兴趣。没有热忱,肯定不会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尽心尽责,不会精益求精。有些人正是因为过于冷漠。对工作缺乏认真,干到哪儿算哪儿,因此不能赢得尊重,更谈不上让自己的事业蒸蒸日上了。成大事者需要的不是冷漠,而是热忱。

一个寒冷的晚上,2500名青年男女涌进了纽约市宾夕尼亚体育馆的大舞厅。六点半,大厅内已座无虚席了,到了八时,大厅被挤得满满当当。

这些人劳累了一天,他们晚上来这儿干什么?

他们前来是为了倾听最新、最实用的课程《有效地讲话并在工作中影响他人》的第一讲,这是由“戴尔·卡耐基言语技巧和人际关系协会”举办的课程。

与此同时,人们正在争相传阅戴尔·卡耐基的《影响力的本质》一书。

在其后的24年里,纽约市每天都要开设这些课程,听卡耐基演讲和接受该课程培训的人多达15万,甚至连威斯汀豪斯电气公司、麦道公司等一些保守的公司也派出管理人员接受培训。

戴尔·卡耐基是无可怀疑的成大事者。

有人问卡耐基,他是如何取得如此大成就的。他微笑着说:“除了掌握了大量的知识和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我热爱我的听众。”

卡耐基表现了他的热忱。

热忱是发自内心的激情,如果一个人身上激情洋溢,那么他就是有吸引力的人。

卡耐基的成就来自热情的追求,卡耐基的课程也把热忱作为最基本的一课。他用他的热忱感染着他的学生。

卡耐基在课堂上比较喜欢这样一句名言:“我愈老愈能感觉到热忱的感染力,成大事的人和失败的人在能力上差别并不大,但正是由于各方面条件相近,热忱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热忱的人有信心和勇气去克服困难。”

卡耐基在他的备忘录中这样写道:“我说的热忱,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本质,它深入到人的内心,任何不是发自内心的热情,那些都是虚伪的表现……只要你充满了对别人的爱,你就会兴奋,你的眼睛,你的大脑,甚至你的灵魂都充满了激情,这种激情可以感染别人,鼓舞别人。”

卡耐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讲授他的课程的。

维利是一家公司的职员,虽然他是个精力充沛的人,却不能让人喜欢他。

为此,维利非常苦恼,所以他来向卡耐基请教。

“卡耐基先生,我在演讲中也爱来点小幽默,虽然也能引起听众发笑,却不能取得很好的效果,我该怎么做呢?”

“问题就在这里,”卡耐基深沉地说:“你应该表现出你的热忱,这样你就可以得到好的效果了。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的那些小笑话只能让人感到你很滑稽。不要再讲你的小笑话了,拿出你的真诚和热忱来,你会受欢迎并有所成就的。真情比技巧更加管用,请记住这一点。”

维利在以后的演讲中果然有了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卡耐基把这件事当作一个很好的例子运用在了他的讲课当中,最后他总结道:

“记得维也纳著名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艾德勒写了一本书,书名叫做《哪种生活对你最有意义》,其中有一段话给我的影响很深。请记住这几句话:

不关心别人的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最大,给别人造成的伤害也最大,正是这种人导致了人类的种种失败。

你们大概不是很明白其中的道理。举几个例子来看吧。

“西奥多·罗斯福是深受美国人民爱戴的总统,他获得了惊人的声誉。即使在家里,他的仆人都很热爱他,他的贴身男仆安德烈向人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天,安德烈的妻子问罗斯福总统野鸭是什么样子,因为她一生都没离开过华盛顿,她没机会到野外去看野禽。罗斯福总统耐心地向她描述野鸭的模样和习性。安德烈和他的妻子住在一栋小房子里,离罗斯福总统的住处很近。

第二天,安德烈房里的电话响了,电话那头传来了老罗斯福的声音,那声音告诉安德烈的妻子,他们的房子外面的大片草地上就有只野鸭。

安德烈的妻子看见了对面房屋窗户里罗斯福微笑的面庞”。

卡耐基向他的听众微微一笑,继续道:“像这样的人,人们又怎能不热爱他呢?

还有一次,塔夫脱总统夫妇外出时,老罗斯福拜访了白宫,他没有去客厅,也没有去接待室,而是去了厨房。他友好地向每个人打招呼:‘嗨,桃瑞斯,最近很忙是吗?杰克,胃口还好吗?我想你是离不开酒瓶的,什么时候我们喝一杯?’

就这样,他跟每个人都打了招呼,就像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后来,在白宫服务了三十年的厨师史密斯含着热泪说:‘罗斯福总统是那样热情,那样关心人,这怎能不让人感动呢?’

你看,这就是热忱的力量。”

坚强,才能事业有成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坚强性格造就人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都能通过自己坚强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在成大事者的身上具有许多种优良品质——坚强、勇敢、忠诚、创新、进取,坚强可以说是这些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说的就是坚强性格造就人才,许多家境贫寒、环境不利的人,都能通过自己坚强的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贫困对于所有的人来说都是逆境,但是面对贫困,性格上的强者和弱者却有明显的区别,强者能勇敢地正视贫困而不自卑,并以行动战胜它。

有个叫师彪的大学生,他出生在甘肃省定西县的一个贫穷山村,6岁时父亲重病去世,9岁时母亲摔断了腿成了终生残疾。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一直到中学毕业,都是边上学边给人干杂活挣钱维持生活的。但贫困没有削弱他求知的欲望,他终于在与贫困的抗争中以自己的聪明和勤奋考上了大学。考大学前夕,母亲又离开了人世。成了孤儿的他是带着4000多元的债务走进大学的。入学后他不申请特困补助,不要求减免学费,靠一边读书,一边做家教挣钱,每月的生活费控制在97元以内。他总是吃最便宜的菜,也未添过一件新衣服,他把做家教挣来的钱全部寄回家乡还了债。面对贫困,师彪没有丝毫自卑,却很乐观,他说,对于健康人来说,贫困不是障碍。对于强者来说,贫困不是障碍。张希玲是吉林省九台市东北角一个最贫穷小村落的一户家庭主妇,在丈夫长年重病卧床不起的情况下,靠她一个人养猪和种烟草来维持生活,而且使五个孩子在家境极贫困的情况下没承受免交学费的自卑感,都很体面地和其他孩子一样交学费上学读书。这位刚强的母亲惟一要求儿女回报的就是考试第一名。孩子们不负母亲重望,五个人都先后考上了大学本科。邻居们都说:“聂家的孩子是天才。”孰不知他们的心中有一个最原始最伟大的动力,那就是他们的母亲——一个普普通通但又不畏贫困的刚强母亲。

人生随时都可能碰到逆境,逆境是把双刃剑,它既能使人紧张,也会使人脆弱,从来没有人能在经历磨难后而毫无改变。只是有的人能够战胜和超越逆境并站立起来,而有些人则被逆境击垮。在逆境中站起来的是强者,被逆境击垮的是弱者。弱者在逆境面前只看到困难和威胁,只看到所遭受的损失,后悔自己的行为或怨天尤人,因而整天处于焦虑不安、悲观失望、精神沮丧等负面情绪之中。而强者却能战胜逆境。正如鲁迅所说:“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古今中外,强者的感人事迹不胜枚举。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只有经历了风雨的彩虹才会放出美丽的光彩。

即使你遇到再多的挫折,也不要在它的面前浑身发抖。道理很简单,只有承受挫折的打击,才能更加成熟起来,更加有利于不败人生!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一条道路是平坦通畅的,挫折和坎坷总是会在该在的地方等着你。不论学习、工作,还是与别人的交往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挫折,面对接连不断的打击,有的人不禁慨叹:“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

在生活中,人们有许多需要,其中交往的需要是人人都有的。因此,当一个人在交往过程中受到自身或外界各种条件的限制,出现各种各样的障碍、困难,这时交往挫折就产生了,挫折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往往有重大影响,轻则使人苦恼、懊丧、压抑、紧张,重则使人发生心理反常,甚至可能导致身心疾病。在这种消极心理状态下,有的人会攻击、反抗以至于产生破坏性行为,有的人会消极、悲观、丧失生活的信心,当然也有的人会化消极为积极,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变被动为主动,使挫折变为激励自己前进的动力。

在生活中,我们该怎样正确对待挫折?更好地培养坚强的性格呢?

(1)对自己应有正确的评价

挫折往往发生在对自己缺乏正确评价,对困难缺乏足够估计,对生活缺乏全面认识的人身上。如遇到挫折时,不要垂头丧气,或是怨天尤人,首先要冷静地分析受挫的原因。如果真的是自己不善的言谈得罪了别人,自己要勇于向别人承认错误,谨慎行事,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是他人的原因,也不必过分自责,不必放在心上,因为“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谣言不攻自破”,别人会给你正确评价的。

(2)保持乐观的情绪,是减少挫折心理压力的好方法

人们在遇到挫折时,情绪变化是特別明显的。性格外向、心胸博大的人,面对挫折造成的苦闷就可能及时疏泄。那么性格内向、不善言谈的人,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状态,就需要一定方法的调节,如听一听音乐,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看一些化消极为积极的名人典故,激励和鼓舞自己不能因小小的困难就停止了自己前进的脚步。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方法与因难做斗争。万万不可困难当前,不攻自破,让困难左右了我们。

(3)学会幽默,自我解嘲

一个人有了缺点,而又不能接受,常会感到挫折。倘若你学会幽默,能接受自己的缺点进行自我解嘲,便能消除挫折感,更能融洽人际关系。

(4)要沉着冷静,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众所周知的《晏子春秋》中的晏子出使楚国的故事,面对楚国人嘲弄晏子个子矮小,晏子沉着冷静,不慌不怒,机智地进行反击,面对楚国的攻击,晏子措辞巧妙,给对方以有力回击,转被动为主动。

(5)移花接木,灵活机动

在对自己有正确评价的基础上,确定目标,倘若你原来的目标无法实现,千万不要勉强为之,可由接近的目标来代替,以免产生挫折感。例如,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做舞蹈家,那么就不要在这方面耗费时间和精力,可以发挥自己有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特长,做编导,这样的效果不比原来追求的效果差。

(6)再接再厉,锲而不舍

当你遇到挫折时,勇往直前,你的目标不变,方法不变,而努力的程度加倍,你就会成为最大收获者。有一位叫文波的女孩,她上学的时候,一直对小玉很好,俩人是知己。刚开始接触时,小玉不愿接受文波友好,总是不理不睬,但文波一直对她依旧,终于真情感动了小玉,两人成为了人人羡慕的知心朋友。这件事中,文波受到挫折后没有放弃而是继续努力,终于获得了人间最真诚的友谊。

挫折,对弱者来说,它是天敌,但对强者来说,它是前进的动力。正确地面对挫折,无论在生活中的哪个角落,你永远都不会失落属于你的那份天空。不会有被遗忘的角落,更不会有“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的疑问。

性格成大事

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求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应变的能力。敏捷果断的应变能力可以使成大事者在突然变故面前转危为安,若缺乏这种能力,就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怎样才能成大事?

这是绝大多数欲成大事者都关心的重要话题,也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因为诸多因素在困扰着你。成大事,取决于你的能力、性格等各方面因素的提高。

首先,成大事者应当具备克服犹豫性格的能力,否则就会丧失成功的可能。之所以这样讲,是因为决断气魄表现了成大事者的胆识。

在急速变化和激烈竞争面前,成大事者必须准确地把握时机,迅速及时地做出正确判断和抉择,不可优柔寡断、贻误时机,须知机会错过不复来。

任何决断都是有风险的,重大的决断就会有重大的风险,成大事者不能被风险吓倒,如果瞻前顾后、畏首畏尾,必将终身一事无成。

面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要求成大事者必须具备应变的能力。敏捷果断的应变能力可以使成大事者在突然变故面前转危为安,若缺乏这种能力,就可能从此一蹶不振。

如果你有优柔寡断的毛病,那么你需要常常提醒自己养成做事敏捷、决策果断的性格,才可以补救犹豫不决的缺陷。因此我们要找到敢于决断,能够梦想成真的最佳方法。

首先,将以后六个月内想做的事情或想要的事物全部列出,如果你觉得不可能全部列出,可以把太笼统或自己能力不可及的事项删去,但基本上仍尽量保留每一项,将事情全数记在白纸上。

写完之后,你再仔细地从头看过一遍,若发现有即使花上半年时间也不能完成的事项,便可以删除。

原则上,留在表里的事项皆须具备三个月或半年完成的时间条件。

需注意的是,列这张表时心中必须有明确的概念,深知自己追求的是什么。想清楚之后,列表时才能依照欲望强度大小决定各事项的顺序,而在这种决定顺序的过程中,便不难发现哪项最适合自己的方向即“第一欲望”。这种列表的方法,对于做决定来说,可以说是最实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第一欲望找出之后,应清楚地写在一张明信片大小的纸上,然后把它贴在自己容易看见的地方。譬如:洗脸台旁、床头或桌子前方等。每天在睡觉前或起床后,便面对它大声念一遍。如此持续一段时间之后,相信你会愈来愈感觉到自己正在走向目标。如果只做一二天,是不可能收到什么效果的。

此外,这种强化欲望强度的方法必须以积极态度去做,否则就没有意义,而且任何一丝消极意念,皆有可能使你前功尽弃。经过四五个星期之后,透过你的眼睛,卡片上的文字逐渐产生变化——原来单纯的梦想已经转变成强烈的欲望,这便奠定了你成大事的第一步。

这种变化是什么造成的呢?答案随着时间已经深入潜意识之中,而潜意识也采取了积极的反应,并与意识连接,使之制造出炽烈的欲望,进而策动自己下决心展开积极的行动。

美国百万富翁艾琳·福特在谈到他的经营历程时,说道:

“成大事者必须相信自己的命运要自己来决断,有了决断就必须马上开始付诸行动,只要你想决定做什么事,就一定要有无论怎样都必须去完成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