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沉思录(上)
4299100000013

第13章 不要没有目的地盲目行动

1.当支配内心的力量符合本性时,对所发生的事情就十分敏感,以至于心灵总是很容易就使自己适应了所要面对的情况。因为它并不需要确定的方式,只是努力靠近目标,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况之下;它甚至从相对的事物中获得素材,就好像火焰总会裹挟掉落其中的东西一样,倘若只是星星火苗,很可能就被这掉落的东西熄灭了,但如果火焰熊熊,就会迅速地将掉落的物体燃烧尽,并会借此使得火势愈加旺盛。

2.不可无目的地盲目行动,而要遵循技能的完善原则。

3.人类为自己寻觅着僻静的隐居地,他们住在乡间、海滨和山野之中;你也非常渴望居住在这样的地方。但渴望这些正是凡夫俗子的标记,因为无论你何时想选择隐居,你都有能力找到隐居的地方。因为无论隐居到什么地方都没有比退居到灵魂深处更能获得安宁,更能摆脱苦恼,尤其是如果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并对此展开思考时,他就能立刻进入宁静祥和的境界之中;我要申明的一点是:宁静不过是内心秩序的井井有条。那么就让自己隐退在灵魂深处吧,让自己焕发新的活力;让你的原则简约而深切,这样,只要你的脑海里浮现该原则,就足以彻底地净化灵魂,并使你摆脱所有的不满,重返乐土。而你究竟为何事感到不满呢?是因为人类的罪恶吗?让你的心灵回顾这个结论吧,那就是,理性生物是互相依存的,忍受是公正的一部分,人类行恶并非自发性的;想一想已经有多少人在经受了相互仇恨、猜疑、敌对之后还是难逃一死,化作灰烬;想到这,你最后得到了真正的宁静。然而,也许你是因大自然分配给你的东西而不满。那不妨回忆回忆这两个选择:要么是天意要么是原子(即事物的偶然性);或者想想那些争论,它们证实了世界是一种政治社团,想到这些,你最后得到了真正的宁静。可是也许身体上的疼痛仍然缠着你不放。那就考虑得更深远些,想一想心灵和呼吸不同,不管是平缓还是强烈的呼吸,当心灵孑然独立,就会发现自身的力量,也想一想你关于苦乐的见闻和看法,这样,你就得到了最终的宁静了。也许对所谓的声誉的渴求正折磨着你。那就看看一切是那么快就被遗忘,再看一看现在无限时间各个方面的紊乱,赞美背后的空虚,还有那些假装说一些溢美之词的人评价的多变和贫乏,以及被限定了的空间的狭窄,这样,你就会最终得到宁静了。因为整个地球就是宇宙里的一个小点,而你居住的地方又是多小的一隅啊,在那里存在的事物多么贫乏,而那些将要赞扬你的人又是什么样的人啊。

铭记一点:退居在你自身的小小的角落,尤其是不要让自己分心或是紧张,而是要自由自在不受拘束的,以一个人、一个存在体、一个公民、一个凡人的角度去观察这些事物。然而,对于那些你伸手可及的东西,就让它们存在于那里吧,无非是两类事物:一类是不会触及灵魂的事物,因为它们都是外在的、不可变更的;不过我们的不安也正是来自内心对这些事物的看法;另一类是所有的这些事物,你看到它们迅速地改变并消失;始终要记住一点:你已目睹了多少的改变。宇宙是一种转变,而生命是一种看法。

4.如果我们拥有共同的思维,那么我们作为理性存在体,理性也是共同的:如果真是这样,知道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理智也就是共同的了;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也存在一个共同的法则;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是同伴关系的公民;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便是同一个政治社团的成员;如果真是这样,我们的世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便是一个国家。因为有谁会说人类是其他共同政治社团的成员呢?因此,从这个共同的政治社团里,我们得到了思维能力、推理能力以及守法能力;要不然这些才能是从何而来的呢?因为正是大地赐予了我身体里土性的一部分,从别的元素中得到水性的部分,从某种特殊的来源里获得了热情暴躁的部分(从虚无中只能得到虚无,虚无也只能回归到虚无),因此,理性的部分也是从某个来源处获取的。

5.死亡和生殖一样,都是大自然的奥秘;从相同的元素中组成,又分解为那个元素。总之这并不是人类应该羞愧的事,因为这并不违背理性动物的本性,也不违背我们自身结构的理智。

6.由某种人做这些事是很自然的,这是必然的事情;如果一个人不能容忍这样的事,他也就无法容忍无花果树产生树液,可是不管怎样都要记住这一点:那就是你和他都要在不久的将来死去,而你的名字甚至也会很快被人们遗忘。

7.抛开你的看法,那样你也就抛开了烦恼,诸如“我被伤害了”之类的烦恼。当你抛开这一烦恼——“我被伤害了”,该伤害也就随之消失了。

8.不会使人变坏的事物也不会破坏他的生活,更不会从外界或是内心伤害到他。

9.普遍有用的事物是因被本性驱使而去做有用之事的。

10.把发生了的事都当成是理所应当的,如果你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事实真是如此。我并不是说,只有一系列事情的连续性是这样,而是在讨论什么是应当发生的,就仿佛是指派了万物价值的人做的一样。那么再像你刚刚开始时那样观察,不管你做什么,都要结合到这一点——行善事上,并且要有为大众认可的行善意识。在一言一行中都要注意这一点。

11.对万事万物都要真实地看待,切不可像那些误解你的人那样看待万物,也不可如他们所愿的那样对事物存有偏见。

12.一个人应当随时随地把这两条规则铭记心里:其一,只做道德和法律建议的对人类有益的事情;其二,如果有人矫正你的看法,或是想要移除你的看法,那就是在改变你的主张。然而,这里所说的改变自己的主张必须是由于别人的劝说,就像是对于正义的外延以及共同利益或者相似的问题的劝说一样,而不是因为改变自己的主张会带来愉悦和声誉。

13.你有理智吗?我有。那么,为什么你不运用它呢?因为如果你开始运用理智了,那你还想要别的什么呢?

14.你是作为一个部分而存在的。你也将会消失在创造你的物质中;但是更准确地说,你将通过嬗变回归到繁衍原则中去。

15.同一张圣餐桌上的大量乳香,一滴先滴落下,另一滴而后滴落下,但是它们并没有什么不同。

16.十天之内,在那些现在视你为野兽或是野猿的人将会把你奉为神灵,只要你回归自己的原则以及对理性的崇拜。

17.不要像是能活一万年地生活。死神正窥视着你。当你还活着,当你还有能力时,还是多多行善吧。

18.那些不在意邻居所说、所做和所想的人避免了多少麻烦,这些人只是关注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否正义廉洁的;正如阿加松所说的那样,不要东张西望看其他人的道德沦丧,而是要沿着正义的轨迹笔直地前行,不可偏离。

19.急切追求生后名声的人不会想到,其实那些记住他的人很快也会死去;接着他们的子孙后代也死去了,所有关于他的记忆都随着那些愚昧崇拜的人们的死去而最终消失了。然而不妨假设一下,那些将会记住他的人永远都不会死,关于他的记忆永远都不会消失,即使这样,对于他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并不是说这对死者有何意义,而是想说,这对活着的人有什么样的意义呢?称赞确实有某种功用,可除此以外又能带来什么呢?因为现在你不合时宜地拒绝了大自然的这份恩赐,而坚持其他的某种观点……

20.在某种意义上看,美丽的事物其本身就是美丽的,它的美丽是来源于自身,不需要称赞作为自身的一部分。那么即使被称赞了,也不会使某事物变好或者变坏。我坚持认为这同样适用于凡夫俗子眼里的所谓的美丽事物,比如物质的事物或是艺术作品。真正美丽的事物并不需要任何附属品,除了法则、真理、仁爱以及谦逊。这些事物难道是因为被称赞了所以才美丽的吗?或者因被责骂了而被损坏了吗?像祖母绿之类的事物难道因没被称赞而贬值了吗?比如黄金、象牙、紫袍、七弦琴、匕首、鲜花还有灌木。

21.如果灵魂仍然存在,大气怎样才能无穷无尽地容纳下它们呢?可是大地又是如何容纳下自古以来被埋葬的死者的躯体的呢?因为这些尸体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生了改变,不管变成了什么,它们的分解都为其他死者的尸体提供了空间;而那些在土地里保存了一段时间之后,经过分解扩散到大气中的灵魂也是这样,它们在融入宇宙的繁衍智慧后获得了烈焰般的天性,然后以这样的方式为到那里的新的灵魂提供空间。而这便是一个人对灵魂仍然存在的假设可能给出的答案。但是我们必须不仅仅考虑到被埋葬的尸体的数量,同时也要考虑到我们和其他动物每天吃掉的动物的数量。因为被消费掉的动物的数量是多么大的数目啊,而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都是被埋葬在食用它们的动物的体内!不过,大地还是以将尸体转变为血液、气体以及火焰般的元素而接受了它们。

在这件事上,对于真理的探究到底是怎样的呢?那就是区分形式的因和果。

22.不要左顾右盼,而要在一言一行中尊崇正义,并且每次对某个事物形成印象时都要保持良好的理解能力。

23.哦,宇宙啊,一切与你和谐相伴的事物也都与我和谐相伴。于我而言,没有什么是过早或者过晚的,一切都是在正合适的时间到来的。哦,大自然啊,一切于我都是四季带来的丰硕的果实:万物都来源于你,万物都存在于其中,万物都要回归到你的怀抱。诗人说,亲爱的塞克洛普斯城;而你不是要说,亲爱的宙斯之城?

24.哲人说,如果你想要得到安宁,那就少让纷繁的事物侵占你的心灵。然而不妨考虑一下这样说是否更好:做必要的事,做符合社会利益以及动物理性的事,并且还要像所要求的那样做。因为这样带来的安宁不仅仅是由于很好地完成了工作,还因为做了较少的事。因为我们的所说所做大部分并不是必要的,倘若一个人抛开这些,他将获得更多的休闲时光、更少不安的情绪。因此每次要做一件事时,都应该问问自己,这是没有必要做的事吗?现在每个人都应当不仅抛开那些不必要的行为,还要抛开不必要的想法,因为这样就不会有多余的事了。

25.试一试,怎样适应做一个好人的生活?所谓的做好人的生活就是要对于他从整体中分得的那一部分感到满足,还要对自身正义的行为以及仁爱的天性予以满足。

26.你曾看到过那些事吗?也要看看这些。不要使自己烦恼。使自己孑然一身。有人做错事了吗?即使有也是对自己犯的错。你发生什么事了吗?好吧,自古以来,宇宙间发生的所有的事就是分配好了,注定要发生在你身上的。总而言之,生命如白驹过隙。你必须以理性和正义的名义充分利用现在的时光。即使放松的时候也要保持头脑清醒。

27.这要么就是秩序井然的宇宙,要么就是挤作一团的混沌空间,但这仍然是一个宇宙。然而,你自身是否能存在一种秩序、而万物却处于无序混沌(乱)的状态呢?当万物都被隔离、扩散、产生共鸣时,你同样要保持这样的秩序。

28.性格是多种多样的:邪恶的、唯唯诺诺的、顽固的,又或是粗野的、幼稚的、野蛮的、愚昧的、虚伪的、粗俗的、欺骗的、暴虐的。

29.倘若他不了解宇宙里有些什么,那么他也就不能知晓宇宙间发生了些什么。他是一个背离社会理性的逃亡者;他是一个拒绝睁开理解双眸的盲人;他还是一个可怜虫,和别人一样有需求,却不能为自己创造有用的东西。他是宇宙间的一个脓肿,不满于发生的一切,脱离了我们共同的大自然的理性,因为是通过一个大自然创造了这些,也创造了你他是从国家统一体里分离出来的一个碎片,他还把自己的灵魂从理性生物的统一体中分离出来。

30.两个哲人,一个没有穿束腰外衣,另一个没有随身携带书籍的。而这里还有一个半身赤裸的哲人:他说,我没有面包,我遵从理性。我还未从学识中顿悟生存之道,但我遵从理性。

31.热爱艺术吧,即使是贫乏的艺术,你已经得知了这一点,但要满足于此;像是一个已将全身心投入到对神灵的信仰的人那样度过余生,使你自己既不变成暴君又不变成任何人的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