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秘密(下)
4307800000006

第6章 人生的秘密(6)

2000年前,波塞斯·马克思·卡特在从繁荣富裕的迦太基访问回来后,心中就坚定了一个想法,罗马一定要打败迦太基,攻下其城池。对此,他的国人们都讥笑他太狂妄、太天真,没有人支持他,也没有人理解他。他只得孤军奋战。但他并不因此而放弃,依然顽强地奋战着。他开始把说服其国民接受他的观点作为人生的一个目标去追求,去实现。心里想的念的都是如何实现这个目标。每次演讲结束或是每次对话结束,他都不厌其烦地向他的倾听者传达他的观点。他将他所有的想法都浓缩为一句话:“必须征服迦太基!”在他的不断游说下,人们渐渐接受了他的想法,并将征服迦太基当成了自己的使命。最终,迦太基被征服了。

如果一座雄伟坚固的城池因一个人的信念,就这样毁了,那么,一旦将这种信念的力量用于事业的打拼,又有什么困难是超越不了的呢?

记得我第一次学骑马时,教练一上来就叮嘱我说:“要时刻记得,马是一根筋的动物。一次只能教它们一样东西。”现在,我每次回忆起教练的话,仍觉得十分有道理,从中获益不浅。惟一的美中不足就在于教练的见识有限,他只看到马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却可惜地没有预见到人也如此,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在现实生活中和我的教练一样缺乏远见的人,大有人在。人们羡慕杰出者,佩服他们什么都会,干一件事就成功一件事,似乎什么都难不倒他们。孰不知,他们之所以事事成功,在于他们每次只做一件事。人的精力本来就很有限,若再将其分为几份,摊到正在做的几件不同的事上,就哪件都不够使,最后是哪件事上都使不上劲儿,一事无成。故若想成功,一次只能做一件事。就我所知,在商业界里,古往今来惟一一条颠扑不破的成功真理是一次只做一件事。每个人都应将这句话刻在桌子上,时时刻刻警醒自己。一次就只做一件事,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直到完成为之;不应半途而废,或做到一半就跑去做别的事情。只有在完全毫无差错地完成一件事之后,才能专心致志地开始下一件事。否则,只能像只花蝴蝶般,东游游,西荡荡,一事无成。

对此,威廉·沃特有其独特的想法:

一个人,若遇事摇摆不定,迟疑不决,无法决定先从哪件事开始,那么,迟疑不决的必然结果就是最后什么都没做。如果他每次遇事都如此,长此以往,将一辈子无所作为,空活一世。

同样,若一个人本已作出决定,但在听取了一个朋友的建议后,又开始犹豫不决,似乎朋友的话更有道理,自己的决定似乎是错误的,开始倾向于朋友的意见。而每听取一个人的建议后,就倾向于那个人的建议,一次次地改变心意,就像风向标一样,毫无主张,风往哪儿吹,就往哪儿偏。那么,在多听取一些意见后,必然会晕头转向,不知所措。这样的人,与第一种人一样,一辈子都将一事无成。成大事者,在做事之前,必定会多方求教,从整体上把握了解形势,对整个局势做到胸有成竹,再详细地分析比较后,才作出决定。而一旦作出决定,必定不会再听信谗言而左右摇摆,而是坚定地维持和执行自己的决定,即使遇到阻挠障碍也绝不灰心丧气,永远保持高昂的斗志。对弱者来说,这些阻挠障碍就犹如豺狼虎豹,避尤不及。而对强者来说,这些都是人生的考验,是通往优秀卓越的道路上必不可少的伙伴。

商业中的成功法则

在这个世界上,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无论是多么密不可分的东西,其完整无缺都只是假象,必定能够再拆分。一个大企业亦是如此。而一个成功的大企业,无论其规模有多大,其运作模式、经营管理以及成功秘诀都与街角的报刊销售亭如出一辙。而整个商业的运作都是在人的基础上进行的。任何人,只要稍加观察研究,都能发现这点。然而,只有最警觉、最有活力的头脑才能对其加以利用。大多数人的问题就在于他们对自己的表现过于满足,觉得自己在工作中已经表现得很好,现在的工资水平也令人满意,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了。然而,工作中的表现仅仅是实现个人更崇高目标的第一步。因为在此之前,你都是受雇于人,为他人工作。而从现在开始,你要做自己的老板,为自己工作了。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就可以当老板的。许多人在称为老板之前,都只是别人手下的一个小小的打工仔。他们也是从基层一步步干起的。他们之所以能够从众多的打工仔中脱颖而出成为人中龙凤,是因为他们比常人要付出多好几倍的汗水,做出多好几倍的努力。当别人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分内的工作就回家享受时,他们却在挑灯夜战,钻研业务,精益求精。对于同一份工作,他们所付出的时间、关注和思考必定比常人要多得多。天道酬勤,若果他们不胜出,又有谁比他们更有资格胜出呢!

诺威·霍金斯在做了多年的福特汽车公司销售经理后,感触颇深地写道:“目前福特公司最紧缺而且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而对此,所有行业的决策者都表示赞同。一个企业的发展好坏全由其所拥有的人来决定。在任何一家企业里,一旦工作有空缺,他们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亲戚朋友,而是一个真正适合这个工作的人。他们真正需要的是人才。为此,他们会不惜一切代价。只要是具备他们所需素质的人,他们绝不会轻易放过。不仅如此,他们还随时随地留心可造之才。而他们在招聘员工时,最看重的就是他们所强调的创新精神。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即便拥有了大量人才,想要立即就改善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高公司业绩,也是不可能的。在一段时期内,只能完成一个目标。否则,即便有再多的人才,也于事无补。这一目标可以是改变某个部门的工作业绩,完成一项工程里的某一阶段的任务,或是实施一个新计划。然而无论做什么,都只能一次做一件事,一个一个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走。一旦确定这个时期的工作目标后,整个公司的工作中心都必须转移到这个目标上。全公司上下的人都必须要为着同一个目标努力,出谋划策,荣辱与共。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必须清楚地了解自己在这项工作中所起的作用,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利用自己的潜力,在对整个形势作出详细周密的调查和评价后,拟出切实可行的行动计划。

成功晋职者的秘密

在《关于商业的思考》一书中,你会读到:

“人们往往在评价一个职位时,都只肤浅地关注其是高是低、年薪多少、能行使多大权利、拥有多少特权这些世俗的东西,而甚少考虑到其价值以及能对整个公司作出的贡献。事实上,关于一个职位,重要的不是那些外在的、形式化的东西,而是要看在这个职位上的人如何高超地利用其权力为公司谋福利。有一个人处在某个职位上,每年给公司创造的价值是15000美金,他自认为工作干得相当出色,而公司老总却另有想法,他将这个职位指派给了另一个人,而这个人很快就为公司带来每年8万美金的收入。两者都在同一职位上,完成的是差不多完全一致的工作。”

“区别就在于人,或者说在于两人对待工作的想法、态度。前者对于其工作毫无概念可言,完全不晓得居其位该谋什么职。后者恰恰相反,他对工作了然于胸,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他积极思考,不断创新。对于前者而言,只要把本职做好即可,其他的无须多想。”

“两人的业务水平相差如此之大,不仅仅是因为后者比前者业务能力更精进,更是因为后者见过大世面,有大气魄,而前者没有。前者由于视野狭窄,想法偏颇,而束缚了自己的能力,一旦他有机会见识一下大世面,放开心胸,放弃自己的偏执,他也能迅速成长为一位有远见卓识做大事的人。而这之间的变化,就像巍峨的雄峰与低矮的小丘的区别一样显而易见。关键还在于人的心灵,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我们的心就像一根橡皮筋,用力抻一抻,能伸得很长,而只要一放松,它立即回复原来的松懈状态。人也是,有压力才会有动力,而绝不能放任其自由发展,否则只能像自然状态下的橡皮筋一样。而只有有意识地去尝试努力,才能知道自己有几两重,有多大本事。”

“每个人都应主动承担起这个责任,寻找到对我们的工作最有利的解决办法,不管这个方法看起来多么的违背常规、离经叛道,我们应有包容之心、分辨之心,从中挑选出最合适、最可行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成大事者,必定也是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对于这一点,我颇有体会。一天早晨,我如往常一样,立于窗前,观看建筑工人在为了建造一幢办公大楼搭钢筋。一声尖利的哨音响起,起重机操纵台上的工人就像操纵杆,放下吊链,然后再一声哨音,下边的人蹲下来,将钢筋用铁链牢牢地拴住,然后往后退,再吹一次哨子。操纵台的工人再次拉动操纵杆,钢筋‘嗖’地一声从我眼前飞到了16层。然后用钢钉牢牢地固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