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陈斌带着一团人开始了他们的回忆之旅,基本上是一个一个的村庄的拜访,中午的时候,陈斌安排好团员们的午饭,坐在承接旅行团的农民家的院子里,抽了口烟,逗了逗身边的狗,觉得惬意得很。
“小陈,我想到处走走,一会就说回来。”蒋玉梨跟正在和狗玩的陈斌打招呼,陈斌没在意的点点头,用旅行团里的一位大婶的话说,这村子别看不怎么样,可是那犄角旮旯都充满了青春的回忆,所以经常有团员离队去找留有自己青春秘密的密地。
蒋玉梨走在南山村村子里,小村不大,三十来户人家,背靠着长满郁郁葱葱翠竹的丘陵,面临一条不宽的河,正值中午,村里行人稀少,正担心找不到人问那孩子的事,就看到一个瘦瘦的女人提着桶去喂猪。“你好,我是今天来玩的游客,能问你一些事吗?”蒋玉梨急走几步。“你好,你好。”那女人正是刘露雨的小婶,看见一个穿的很好,带着眼镜,发型新潮的的女人跟自己说话,急忙放下猪食桶,紧张的说,“你想问什么?”蒋玉梨扶了一下眼镜:“我是当年下放到这里的知青,当年有个小女孩被留在了这里,听说被人收养了,你知道是谁收养的吗?”小婶心里一动,该不是来找小鱼的吧?看着女的打扮是个有钱人,那小雨不是发财了?“那女孩是不是77年秋天送的?”小婶问,蒋玉梨哪里知道那孩子什么时候送养的,可是一想高考恢复的时间,大概是秋天,就说:“是的,你知道谁收养了吗?”“我家收养的。”小婶骄傲的说,接着又报怨,“你们也真狠心,把她扔在后山上,秋天那么冷了,包被又不厚,孩子被捡回来的时候,又瘦又病,将养了好久才好起来。”蒋玉梨听了这样一席话,对丁致远充满了不满:“当时我回城有事去了,孩子交给了她爸爸,我不知道她被送养了。大姐,孩子现在在哪里?”小婶眨巴眨巴眼睛,舔了下嘴唇:“小鱼可出息了,现在在帝都,她考上了B大的研究生了。”蒋玉梨也喜形于色:“你们家把她教育的真好,我真心的感谢你们。能不能把她的联系方式给我?”“哎呀,那有什么,自己的孩子嘛,走,回家去,我给你拿她爸的号码。”小婶被高帽子戴的飘飘然,热情的拉着蒋玉梨的手往家走,蒋玉梨看着她刚刚搅拌猪食的手,强忍着反胃,跟着小婶走。
握着手里的五百元钱,小婶热情的把蒋玉梨送出大门,心里为自己的决定叫了声好,只告诉联系方式就得了五百元,以后要是认了亲,不是更有好处可得,野丫头也有有用的一天嘛!看着蒋玉梨那高贵的身影消失,小婶哼着歌进屋把钱放进自己的私房里。
蒋玉梨从小婶那里拿着刘露雨的联系方式出来,心里的一块大石头落了地,儿子总算有救了,自从自己决定抛弃丁致远父女回城,蒋玉梨就没有再想起那个孩子,虽然在午夜梦回的时候会飘过那圆圆的小脸,可是她不后悔,没有当初的舍弃就没有自己现今幸福的生活,可是夫妻两爱若珍宝的儿子突然患病,急需***自己和老公都没有配上型,走投无路之下蒋玉梨跟丈夫坦白自己还有一个女儿,而为了儿子丈夫同意她认回女儿,才有了这次旅行。
蒋玉梨此时归心似箭,可是又不能让人看出破绽,否则对老公仕途不利,耐下心来陪着大家怀旧,忆苦思甜。
帝都的刘露雨不知道亲身母亲正打着她的主意,她现在正忙着新书上市的宣传,丁爱玲的艺术出版公司的第一期杂志已经面世,反响还不错,为了让公司的声望再上一个台阶,就紧接着开始宣传刘露雨的新书,各大书店都已经上架了,装帧精美,封面是富有质感的黑色,主画面是长城烽火,一位身穿盔甲的将军如同神祇站在城门之上,城外是漫天的烽烟,在主画面的右下角则是繁华的市井,红楼飞檐画角,珠帘绣幕。一行隶书写明书名,书名下是副题暗红色的如同干了的血液。这就是刘露雨画的封面,主副画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末世之气扑面而来。本来刘露雨还画了三幅插图,准备放在书里一起出版,但是丁爱玲和团队研究决定用这三幅画来做不同的宣传,现在这三幅画分别出现在了网上,报纸上,书店里,网上的是《闺中女儿》和《屠城》,《闺中女儿》画的是刘露雨那时闺秀生活,选的是在学堂学习的片段,三四个小女孩梳着双丫髻,或临窗习字,或对花描摹,或面水弹琴,还有低头刺绣,伺候的人三三两的站着,严谨的夫子坐在堂上。《屠城》并没有直接画那血腥的画面,而是画了一座绣楼,楼前停着几匹高头大马,穿着清兵服饰的士兵拉着马,一匹马上坐着一个将军,将军手里的刀正滴着血,又有几个人正准备进楼,楼上的房间里躺着几个女子,一个女子正喝下碗里的东西,如果仔细看的话会发现她和《闺中女子》中正习字的女子才长得很像,只是大了点。两幅画刚一放到网上就有很多人对此进行了评论,有从画技上评论的,又从内容上评论的,又从服饰上评论的,有一个评论是这样说的:“这两幅图对比强烈,虽然画作者极力避免那血腥的画面,但是我还是从《屠城》里看到了另‘废池乔木犹厌言兵‘的惨烈。”另一个评论者好像是个学者,他对画里的服饰进行了评价,认为十分符合明末汉人的穿着习惯,留言让画作者更他讨论一下华夏传统服饰。而报纸上则刊载了另外一幅画《最后的挽歌》画的是一位汉人将领在清军攻进城门的时候,伏剑自刎,将军面朝中原,眼里含泪,嘴角流血,一只手臂已经没了,他双膝着地,用仅存的一只手架剑与脖子之上,远处一位清兵将领骑在马上正望着他,仿佛在说着什么。华夏人一向敬重英雄,特别对失败了的英雄充满悲悯与憧憬,这幅画吸引了那些不爱上网的人,书店里则是三幅画随机挂。刘露雨被丁爱玲拉壮丁,每天在她的公司里忙到很晚,不过忙虽忙但成绩斐然,新书上市不到一周就卖掉了五万本,出版社又紧接着加印了五万本。
随着这股热潮,刘露雨也成了名人,能写会画,B大才女的名声响了起来,梅疏影,苏策,梁栋都买了本书让刘露雨签名,闹的刘露雨哭笑不得,甚至梅疏影看了刘露雨中规中矩的签名,让刘露雨要好好练练签名,不然不符合身份。梁栋更是唯恐天下不乱的要求和刘露雨照相合影,要沾沾名人的气息,刘露雨都答应了。
有一天穆教授上完课,在给大家大一的时间,拿出《明末清初纪事》给刘露雨,要求刘露雨签名:“我家的孙女非常喜欢这本书,听说你是我的学生,缠着我让你给这本书签名。”刘露雨一看到穆教授拿着自己的书,心里开始敲鼓,很怕被骂不务正业,一听是要签名实在是诚惶诚恐,赶紧规规矩矩写上:“读书不独变人气质,且能养人精神,盖理义收摄故也。与小友惠存。”签上自己的名字。穆教授笑眯眯的拿回书,对刘露雨说:“你这本书,我看了,语言稍显稚嫩,情节设计节奏较快,但人物形象呼之欲出,特别是在情感方面很能鼓动人心。虽有瑕疵,但瑕不掩瑜!”刘露雨听了老师的评价,心里极为激动:“谢谢您,穆老师,
一直很忐忑,我会努力的。”穆哲凯点点头,出了教室,苏策凑过来:“刘露雨,能得教授称赞,你算是成功了!”刘露雨笑着说:“我也没想到穆教授会看这种流行小说,他刚把书递给我的时候,我还以为他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呢。”“请客,请客!”梁栋和其他同学一起叫嚷,刘露雨也不小气,带着大家去了饭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