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沧清成歌雪成烟(全本+出版)
43195100000051

第51章 134、一重山水一重别(5)

“参见王爷。”思棋的请安将我从似睡非睡中惊觉,我睁开眼睛,就看到了一身玄黑色铠甲的奉陵王正在站几步开外目光审视的打量着我,铠衣上残留的血渍让他增加了一种萧杀的血腥,眼中的杀机似乎还未从战场上消尽。

“参见奉陵王爷。”我起身行礼。

“二小姐不必多礼。”奉陵王上前,眼神似笑非笑,“二小姐当真人才,阴州快战干的漂亮。”

“王爷过喻了”我低头回话。

奉陵王朗声一笑,伸手拍了拍我的肩,道:“得红颜如此,睿安当真好福气,连我这个做父王的都不得不羡慕一声。”微作停滞,奉陵王身子微向前倾,附身在我耳边,脸上笑意不变,但声音却是冷泠一片,“你若男儿,便是国之大材,但你为女儿,便是祸世之患,留你在睿安身边,若你同四皇子合谋,那睿安岂不危悬于首?”

我心中乍我一惊,背后的冷汗迅速渗出,诧然的抬头,但奉陵王已经笑着错身离去,完全不给我解释的机会。再仔细一想,我也无从解释,司马雪同赵晋的过去已经是铁一样的事实,谁也无法抹去,如何解释?能解释什么?

我出谋帮赵祯的阴州之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因为我当真想要助他,另一个则是想让奉陵王改变对我的想法,我希望他能看到我对他们有利的一面,但是我却怎么也没想到会招来更大的误会。我只想到了奉陵王的争欲,却忽略了他的心存戒备,顾此失彼,反让自己落入了更不利的境界。

接下来的三个月,我再没有任何太引人注目的动作,只是安安静静的住在栖园里,看书,练剑,偶尔也会练习一下弦乐,在知道思棋公谱曲之后就又硬是死活不依的缠着她教我认这古代的曲谱。求教了两月下来,任是我学的慢,不过也终是有了些成绩。

当我将,一首《青花瓷》和一首《发如雪》的曲谱写出来给她时,她眼睛亮的几乎要成为小日光灯,抱着曲谱直乎天之佳作。不出几日,两曲传遍清雨城,传播速度毫不逊色于媒体发达的现代。半月不到,纵然是交战正激的宁国亦传的火热,一个新的传奇开始在人们口中诞生,传清雨城中有位奇女子,此女天姿容貌,犹善普曲。

允平元年十二月,‘阴州快战’大胜之后。配合燕王赵贤赶到的十万铁骑,平南王赵祯以奉嘉关为门,引军入宁国,攻城破池,直向宁国燕都挺进。一时之间赵祯之名响传天下,人传云‘披战奇勇,智略骇天’战天公子之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宁国锐王刘青德不得不领兵北上援助。

允平二年正月,奉陵王攻破烟波城,从烟波城沿路北上与赵祯等人会合。

允平二年二月,宛陵大军进驻离燕都只相隔五百里的沧州,宁国允德皇帝终于不再抱任何侥幸心理,派大臣求合。

当思棋兴冲冲的跑进院子告诉我这个事时我正在拔弄着一枝新发芽的枝丫,听她说完这些,我高兴的当场抱住她,战争终于要结束了,只要议合,宛陵大军就能回来。

“有没有说宛陵军何时回朝?”我激动的拉着思棋的胳膊追问。

思棋亦是满脸的欣喜,想了想道:“听回来传信儿的人说,议合的事正在张罗,宁国的议合大臣已经见过王爷们,表示宁国愿意臣服于宛陵年年纳贡。”

“那有没有说何时退兵回宛陵?”我赶紧追问。

“为表诚意,除了燕王赵贤的十万铁皇骑,奉陵王和平南王已经领着数十万大军正在撤回,估计这两日就能到清雨城。王爷与宁国议合大臣会在两国的交界的清雨河岸设台签定合约。”

“就这两日,就这两日……”我高兴的有些止不住,握着双手在原地转着,又想起些事,赶紧拉着思棋的手,急道:“思棋,你快去帮我到门外守着,一有消息马上来叫我。”

思棋一听,立刻捂嘴笑开,眼神暧昧的看着我,道:“小姐可真是个急性子。”

我也不羞不恼,厚着脸皮一咧嘴,推着她就赶紧去。

心神不宁的等了大半日,来来回回的跟个日游神一样在院时走,眼巴巴的盯着门口就等思棋的信儿,可是等到天黑都没等到,思棋说估计是今日回不来了,让我先休息,我也只能气妥的回屋。

等到深夜,终是再也敌不过睡意,伏在桌上就睡着了,到第二日清早终于等到了信儿。

“小姐……小姐……回来了,大军回来了……”

我原本的睡意一下子被兴奋赶跑,迅速的从凳上跳起来,也顾不得全身酸酸麻麻,自己也没梳洗,开门就朝出冲,抓着思棋的肩,“哪?王爷在哪?”

思棋一边大喘着气,一边急道:“大军刚刚进了城,城里的百姓都在看呢,宁国的议合大臣也来了,现在王爷们正在河岸的议合台上。”

没等思棋把后来的话说完,我已经风一样的冲了出去,只感觉心要跳出嗓子一样,恨不得长个翅膀马上飞到河边。

急冲冲的跑出栖园,一出大门就看到了辆灰色的马车,马车旁边立着一身青衣短装的思琴,见我冲出门,她温雅的冲我微笑行礼,好像是在专门等我。这让我着实一个诧异,思琴是奉陵王的人,她怎么会在这里,而且好像在等我。

“小姐,王爷让我接你去议合台。”思琴微笑的开口,掀起马车帘子示意我上车。

“这……”我很不明白这是什么情况,但思琴似乎并不愿意多解释,只是保持着微笑示意我上车。

“有劳了。”不经拒绝,也不由我拒绝,我迅速跳上马车。望向窗外,只见大队的铠衣人马正陆陆续续的整齐入城,两侧有少许围观百姓,想来百姓多是到城外看签订议合了。

因为有思琴在,我少去了很多麻烦,马车出了城就停在一处平地上,放眼一看就是大片的百姓,人头涌动,议论之声不绝于耳。围观百姓之中,一处高搭在木头垒建而成,高台上支着遮阳的白色帐顶,帐外一字排开的帆旗在风中烈烈翻舞,高台周围驻以精兵数千,威风凛凛,随着几声唱话,沉伉的号角和战鼓声响起,天地顿时鼓荡起一种动人心魂的声音,声音传入耳中,几还不绝,深深激荡于心扉之中,威严而悲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