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说话术
4327500000028

第28章 说话智术(28)

“我真想把老板一拳揍死!”他握着拳头在你面前怒吼。

这时,你不必去明白老板怎么惹了他,你只需轻轻的点头表示同意,他一定会对你非常感激。因为此时这句话本身并不重要,隐藏在话语后面的情感才是最重要的。

你静静的倾听,分担了他的痛苦、他的快乐,你会获得他的好感和亲近。因为你满足了他渲泄情感的欲望。帮他重新找回了自信,使他相信自己仍然是重要的。

9.一面之词听不得

话出人口,动机各异。所以,在很多情况下,一样的话出自不同人之口,动机和效果可能完全不同。因此,善听者,不听一面之词。

初唐大将契艹〖〗必何力是少数民族,他辅助太宗李世民,南征北战,东挡西杀,忠心耿耿,深为李世民所信任。后来契艹〖〗必何力被任命为葱岭道副总管,周围的少数民族首领薛延陀势力很强大,契艹〖〗必何力手下的该族军队反戈,最后连契艹〖〗必何力也捉住了,送给薛延陀,薛延陀又把契艹〖〗必何力送到酋长可汗那里。契艹〖〗必何力被抬到可汗面前的时候,态度十分顽固,他“箕踞而坐”,并且割掉自己的左耳,以表示决不投降。可汗被他激怒了,要杀他。幸亏可汗的妻子出面劝阻,才留契艹〖〗必何力一条命。这时候在唐太宗李世民的耳朵底下又有人进谗言了,他们对李世民说:“契艹〖〗必何力原本就是少数民族,人哪有不怀恋自己那个窝窝的,现在契艹〖〗必何力到了薛延陀那里,简直如鱼得水,恐怕是不会回来了。”唐太宗李世民听了之后不以为然,他很自信地说:“你们说得不对,契艹〖〗必何力这个人我是了解的,他对我朝心如铁石,决不会背叛降敌的。”这时正好有使臣自薛延陀的部落前来朝见,很详细地叙述了契艹〖〗必何力在那里的决心和表现。李世民听后,环顾各大臣道:“我没说错吧,契艹〖〗必何力到底是什么人,你们这回该知道了吧!”于是派人去和薛延陀联系,答应下嫁一位公主给他,这才把契艹〖〗必何力赎回来。

据历史记载,贞观十八年,唐太宗李世民曾对群臣发表过这样一通议论,他说:“人心与外貌迥然不同的情况事实上是很多的。有的人说起话来道貌岸然,一板一眼,可是却揣着一肚子坏心眼儿;有的人,话说得十分柔和动听,可是性子却很耿直,并不总是话如其人;还有的人,说起话来慷慨激昂,叮当作响,可是却勇于私斗,怯于公战;有的说话时貌似一秉至公,可想的全是歪门斜道;有的人说话时嗫嗫嚅嚅,给人一种毫无决断的印象,可是在真正危险的时候,却能勇于献身,眼睛连眨都不眨一下。你们说,光听一时之词,一面之词,可以吗?”最后他得出一个结论,说是:这真是“天远而必信,人近而难知”也。那就是说,天离着我们虽然很远,可是阴晴风雨,明明白白,毫厘不爽,是容易弄明白的。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虽然没有人与天那样遥远,但是人心隔肚皮,思想深沉,是很难弄明白的。

这种说法固然是经验之谈,不无一定道理。但是,通过倾听却能够尽量缩短这一距离,减少这种膈膜,其关键就在于善不善听了。而反过来说,听的方法之一,也就在于要懂得这个“天远而必信,人近而难知”的道理,要从思想上、战略上重视它,这样才能在具体实战中取得胜利。而克服之法中重要者,就是不听一面之词。

人的际遇是随时不同的,人的事业是因时而异的,所以其心情也就难免随着时间发生变化。故此,即使对于同一个问题,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发表的意见也可能前后不一,甚至大相径庭。这一点,在听话人来说,是必须注意到的。所以,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此一时也,彼一时也。”忽略这个此一时、彼一时,就会发生错误。

显然,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下,站在不同的立场上,出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利害关系,对同一问题,会有不同的看法、说法,这就是问题的症结所在。

一个人在当儿子的时候,对孩子们的某些恶作剧,可能是宽容的、同情的,甚至是欣赏的。可当他当了父亲之后,再看到这种事情,则可能是反感的、厌恶的,乃至是绝对不能容忍的。所以,对某一个问题,当你听孩子和成人,父亲和儿子,长辈和晚辈发表意见时,就必须时时不可忘记这种差异,权衡这种影响。

另外,一个人在当领导和被领导者时,处在负责任和不负责任之时,对同样性质的问题,也会有不同的想法和看法。就拿开会迟到这个问题来说吧,当你作为会议的主持人时,你可能认为迟到是个大问题,不但影响会议进程,耽误大家时间,而且也是对会议主持人的轻视和不敬。这时候,你的评论必然是严格的苛刻的和难于容忍的。相反,如果你去参加另一个由更高级领导召开的会议,而自己又偏偏是个迟到者,那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就会平和得多,宽容得多。与此相应,你对这一问题所发表的意见,也就会是另外一个样子。

所以,我们在听话时,要对那种情绪不好的、暴怒的、伤感的、过度兴奋的,以及对所谈问题具有特殊关系的人的话,持特别审慎的态度。在接收和分析这些话的时候,一定要反复考虑说话人在说话当时的情绪、心态,乃至可能产生的利害关系,切不可一概全收,全听全信,不加区分和比较。

还可以举出一种极具代表性的例子,为什么一对恋人在甜蜜的爱河中游泳时,不管说什么,总是感到那么相知,那么温婉,那么体贴,那么惬意。可是一旦结婚之后,尤其是受到生活的压力,以及爱情的钝化影响之后,还是那句话,却觉得那么刺耳、那么无聊,甚至竟看成是恶意的挖苦与讽刺。譬如一个化妆问题吧,在热恋之时,男方请女方描一描眉毛,涂一些口红,女方认为这是希望自己更美丽、更动人,于是欣然同意,毫无反感而言;可是如果这是一对感情并不十分融洽的半老夫妻,丈夫在临出门时,也让妻子描描眉、画画眼,这时妻子可能会跳起来,说:“你如果嫌我老丑,你可以去另找一位年轻的嘛!”于是,一片好心变成了驴肝肺,本来要出去逛商场,最后却变成了一场无谓的争端。

在这里,说的固然有因时、因地的影绪影响,听的也毫不例外要受这些因素的制约。所以,在不同地点与不同场合,听别人说话的时候,固然要分析、思考。同时,对自己的心理、情绪也要有个客观的判定,不要误会人家的意思。前者是不听一时、一地之言、后者则是不以一时、一地的感情和心理变化,去错听、错解别人的语言,误解别人的用意。时间、地点的变化,地位和关系的不同,对说话者与听话者都会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有人说某某人地位一变,腔调就变;又有人说,某某人,在什么场合说什么话,见什么人说什么话。事实上,如果把那些别有用心的例外抛开不谈的话,这是完全正常的情况。因为一个正常的人,原本应该按照不同的地位,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来选择自己的言谈和措辞。与此相反,那种不分场合、不分对象,不考虑自己当时所处的地位,一味的天马行空,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倒是并不常见的现象。

怎样不听一时之词呢?首先是要有对这种概念和情况的充分清醒的认识。没有这种认识,就不可能具有对它的警惕,没有警惕也就会全体照收,无从取舍。

有了这种认识和警惕之后,还需要培养观察说话人情绪、态度、神情的能力。凡是慷慨激昂、痛哭流涕、顿足捶胸、力竭声嘶者,往往在话语中夹带过激之词,过于勇敢的表示,过于亲热或仇恨的语言。对这些,听者都应当慎重待之,用个人的理智进行分析,万勿被说话人的情绪所感染,被他领着走,使自己也陷入到那个旋涡里去。

在当年大跃进的年代,经常有打擂台式的会议,而这种会议的气氛又全是金鸣鼓敲,标语铺天盖地,好一番气势!在这种会议气氛下,人们的思想和精神状态,多少都要受到一些感染,再加上主持会议者那极具鼓动性而且暗藏指示性的发言,以及前期发言者那种明显的急功近利,吹嘘夸大的讲话乃至随之而来的宣传和表扬,这就使在场者坐立不安,甚至觉得不吹牛加码,就下不了台,出不了门。于是,一时之间,理智尽失,节制不复存在,“豪言壮语”就如开了闸门的洪水一样,一泻千里,再也不能控制。在这种情况下,想不听一时之词,就显得十分困难了。

当然,这只是极端特殊的例子,但是以小律大,杜渐防微,这个前车之鉴还是颇具典型意义,很值得我们深思与参考的。

总而言之,人们在偏离正常心理状态,情绪处于激昂、悲痛、压抑、苦恼之时,其语言也会产生相应的倾斜和失态。所以,我们在听这些话时,一定不要忽视这些倾斜和失态,并应及时尽量把这些因素剔除、过滤出去。从而获得真正有效和可靠的信息。

10.哗众取宠之词听不得

哗众取宠之心其实就是一种是非之心,是一种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之心。所以,在话语上表现出来的,也必然掺杂着这种内容。因此,在我们发现讲话一方有这种倾向时,对他的言谈就要特别注意,不能全听全信,更不能偏听偏信,而是要多动脑筋,多进行选择和分析。

哗众取宠有两种形式,一是就事,一是论人,但是不管是就事还是论人,其中心思想,还是要突出讲话者自己。所以,只要紧紧抓住这一环节,就不难对他们话语中的真假是非,予以判定。

哗众取宠是掩饰不住的,因为说话的人一旦有了这种思想,其目的就是要表演、表现、突出自己。因此,不管他是否心存顾忌,是否注意用词,是否刻意伪装,到头来总要露出马脚。假如他能做到天衣无缝,使听话人一点也体察不到这些,那他就达不到哗众取宠的目的了,这在有这种要求和企望的人来说,当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甘心的。

哗众取宠的另一个普遍现象是想方设法,拐弯抹角地去贬低别人,特别是不在场者。因为只有贬低了别人,才能抬高自己。

哗众取宠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故意夸大某些细节,以偏概全,或者有意加重某些困难,或特意缩小某些成果,以求兜售说话人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哗众取宠的又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自己讲起来不容别人插嘴,不听别人意见,不考虑别人提供的线索,一直按照自己的意图发挥下去;而在别人讲话的时候,则不断插话,经常反驳,生怕别人的讲话压倒自己、阻碍了自己,占用了自己理应全部占用的时间。

哗众取宠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特点,那就是多用最高级的形容词,不惜功本地堆砌各种副词,说××好就把他抬上天;讲××差就的把他压下地,两极分化,妍媸立见,黑白分明,极力排斥中间路线。表面上好像是非分明,骨子里其实是黑白颠倒,其结果往往是言过其实,不是冤枉了人,就是冤枉了事。

了解了哗众取宠的几种表现,就容易用来进行判断哪些话具有这种成分,同时也就好取舍了。

11.学会倾听长辈讲话

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很讲究晚辈如何听长辈讲话。但长辈讲的未必完全正确。

孔子要求小辈听长辈的话要“不违”。例如,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违。”而且要:“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也就是说,听或见到父母有做得不对的地方,只能够委婉地进行劝谏,提了意见之后,如果父母心里不愿听从,仍然要恭恭敬敬而不触犯他们,只在心里忧愁而不怨恨。一句话,还是个不违。所以,孔夫子告诉人们听长辈说话的唯一原则就是,长辈怎么说,就怎么做,就是错了,也要照办,并且在时间上也有限制,那就是“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岂止当时不能反驳,就是长辈,特别是父母,死了以后,也要三年不改变他的意见。

孔夫子是儒学创始人,儒学又是中国漫长封建社会的主要精神支柱,所以,这个“不违”也就成了中国迄今为止最重要、最正统的听长辈讲话的态度。然而,以今天的眼光看来,光是不违,对于听长辈讲话来说,显然是不够的。

长辈,相对于晚辈来说,自然是年龄要大些,知识要多些,涉世要深些,阅历要广些,所以,他们讲的话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是比晚辈有见地的。所以,我们在听长辈讲话时,要首先有这种认识,也就是要采取恭敬、虚心的态度。恭敬主要从长晚的辈分上着眼,晚辈对长辈理应恭敬,不敬是不礼貌的;虚心则主要从实事求是着眼,因为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

但是,恭敬是外貌,可以无时不用,除了长辈确有某些不值得恭敬的情况时,持这种态度,应无例外。虚心则是实质性问题,岂止对长辈的话应该虚心,就是在听平辈、晚辈的话时,也应当虚心。但是,恭敬也好,虚心也罢,都需要建立在实事求是的原则上,而不能变成“无违”,变成无原则的、无选择的接受。当长辈的话,包括父母的话有原则性错误时,依然要提出个人意见,甚至据理力争。

在过去,中国人总是把顺从、无违作为“孝”的标准。所谓“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要不然,就是不孝。这样一来,通过孝道得来的东西,则必然是糊里糊涂一点用处也没有用的。

那么,用一句什么样的话来概括正确的晚辈听长辈讲话的态度呢?我想最恰当的四个字大约就应当是“不卑不亢”了。事实上不卑不亢也完全适用于下级听取上级讲话的时候。所谓不卑,就是不失去自信,不显出过度的卑颜屈膝,在礼貌上要体现出自己是下级,是晚辈,但在精神上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不卑绝不等于傲上,也不是盲目自信,因为我们没有理由盲目自信,也不必要盲目自信,而是说没有必要在人格上、表情上有低人一等的感觉。不亢不是要事事迎合,唯唯诺诺,而是要放松自然,大方磊落。

不卑不亢首先要放松自然,这也是十分必要的。很多人在接触长辈和上级时,往往不由得有一种紧张的情绪,人一紧张,就会乱了方寸。所以,关键在于首先在思想上解除压力和束缚,得以轻装上阵。这一点过去很多人都会深有体会,特别是在严父或威严的祖父面前,当晚辈的除了俯首贴耳地倾听之外,别无他途。而且,还有“君教臣死,臣不敢不死;父教子亡,子不敢不亡”的歪理。在那个社会里,长辈的话不但犹如玉旨纶音,还有生杀予夺之权,可以致晚辈于死地,然后还扣上一个“不孝”的罪名,让你永世不得翻身。

这样血淋淋的蛮不讲理的事实,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史中,几乎是触目皆是。

现在时代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革,长辈与晚辈之间的关系也产生了新内容。晚辈再也不是长辈的附庸和应声虫,长辈也不再对晚辈具有生杀予夺之权。在精神上他们是平等的,在事实与真理面前更应具有平等的权利。这样,自然也就形成了彼此之间新的“听”的关系。而这种新的听的关系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

在态度上的晚辈对长辈的恭敬;在听的方面的虚心与认真;在道理上必须是非分明;

在枝节问题上不必斤斤计较,应当表现出应有的克制与容让,在关键问题上则必须坚持原则,敢于“大义灭亲”。

对长辈的话,千万不可迷信,迷信的结果必然是盲从,而盲从也就失去了事实,失去了是非,失去了原则,也失去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