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中国人说话术
4327500000060

第60章 说话范本(5)

一个人说话的内容不论如何精彩,但如果时机掌握不好,就无法达到说话的目的。因为听者的内心,往往随着时间变化而变化。要对方愿意听你的话,或者接受你的观点,就应当选择适当的时机。

这犹如一个参赛的棒球运动员,虽有良好的技艺、强健的体魄,但是他没有把握住击球的“决定性的瞬间”,或早或迟,棒就落空了。

所以,时机对你非常宝贵。但何时才是这“决定性的瞬间”,怎样才能判明并咬住,并没有一定的规则,主要是看对话时的具体情况,凭你的经验和感觉而定。

讲话要及时“切入”话题,首先必须找到双方共同关心的基本点。

王某新买了一台洗衣机,因质量问题连续几次拉到维修站修理,都没有修好。后来,他找到经理诉苦。

经理立即把正在看武侠小说的年轻修理工小张叫来,询问有关情况,并提出批评,责令其速同客户回去重修。

一路上,小张铁青着脸不说一句话。王某灵机一动,问道:“你看的《江湖女侠》是第几集?”对方答道:“第二集,快看完了,可惜借不到第三集。”王某说:“包在我身上。我家还有不少武侠小说,等一会你尽管借去看。”

紧接着,双方围绕武侠小说你一言我一语,谈得津津有味,开始时的紧张气氛消除了。后来,不但洗衣机修好了,两个人还成了要好的朋友。

切入话题要注意双方所关心的共同点,还要考虑在什么时候最好。

在座谈会上,要是先发言,虽可以在听众心中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但因过早,气氛还较沉闷,人们尚未适应而不愿随便开口;若是后讲,虽可进行归纳整理,井井有条,或针对别人的漏洞,发表更为完善的意见,但因太晚,人们都已感到疲倦,想尽快结束而不愿再拖延时间,也就不想再谈了。

据此,人们经过研究指出:最好是在二、三个人谈完之后及时切入话题,这样效果最佳。这时的气氛已经活跃起来,不失时机地提出你的想法,往往容易引起关注。

24.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延儒智谏

在不知不觉中将你的观点传输给他人,润物于无声,这样的说服方式虽然隐讳但产生的效果却是明显的。

崇祯十五年(一六四二年),御史刘熙祚、给事中姜?交相上奏,赞扬复社领袖张溥行为正直、学问渊博,编纂的经史著作对圣学(儒学)是有贡献的,应该拿来作为皇上晚上备读之书。崇祯帝便向辅政大臣周延儒询问张溥、张?两人的情况。周延儒对答道:

“他俩是读书做学问的好秀才。”

祟祯帝说:“张溥已经死了,张采不过是个官职卑微的小臣,言官(指刘熙祚、姜?)为什么要如此推崇他们的著作?”

周延儒说:“这两人喜好读书,又能写得一手好文章。据我所知,刘熙祚等言官在做举人时就拜读了两张的文章,叹惋他俩的文章未能尽量发挥其教益作用,这才推荐给皇上的呀。”

祟祯帝不以为然,说:“他们的文章未免有些片面。”

周延儒说:“皇上说的也有道理,他们所写文章的观点都有些偏激,不过因为他们善于读书,所以惋惜他们才能的人是很多的。”

崇祯帝点点头,同意了周延儒的看法。

明末宦官专政,厂卫(特务机构)肆虐,政治腐败,为改良政以挽救明王朝的灭亡,张溥、张?等著名文人合并江南若干文社,称为复社。这是继东林党而起的又一江南士大夫文学、政治团体。作为复社的领袖人物张溥,博学能文,“名高一时”。建立复社后,名声更是大震,遭到朝廷权臣的猜忌,状告两张“倡复社,乱天下”。即使张溥死去,朝廷都不放过,还要予以追究。张?上奏自辩,幸而辅臣周延儒与张溥有师生之谊,对他加以辩护,才使他免于致罪。在本篇中,周延儒对崇祯帝朱由检的谈话,委婉而机敏,巧妙地赞扬张溥、张?,并为之辩护,终于打动了这个个性非常固执的朱由检。

在说服他人时,指责对方只会得到拒绝、反感甚至敌意。面对固执的人时尤为如此。

不论你用什么方式指责别人——你可以用一个眼神,一种说话的声调,一个手势,就像以话语那么明显地告诉别人他错了——而如果你告诉他他错了,你以为他会同意你吗?绝不会!因为你直接打击了他的智慧、判断力、荣耀和自尊心。这会使他想反击,但决不会使他改变心意,即使你搬出所有柏拉图或康德的逻辑。”

永远不要这样开场:“好,我证明给你看。”这句话大错特错,等于是说:“我比你更聪明。我要告诉你一些事,使你改变看法。”

那是一种挑战。那样会揭起战端,在你尚未开始之前,对方已经准备迎战了。

即使在最温和的情况下,要改变别人的主意都不容易。那为什么要使它更不容易呢?

为什么要使你自己的困难更加一层呢?如果你要证明什么,不要让任何人看出来。技巧要到家,使对方察觉不出来。

如果有人说了一句你认为错误的话——是的,即使你知道是错的——你若这么说不更好吗:“唔,是这样的!我倒另有一种想法,但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如果我弄错了,我很愿意被纠正过来。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吧。”

用这种句子“我也许不对。我常常会弄错。我们来看看问题的所在。”确实会得到神奇的效果。

因此,如果你要使别人同意你的观点,一定要尊重别人的意见,不要公开指责对方。潜移默化的力量丝毫不比其它方式差,反而还要比强硬的施加方式更好一些。

25.“隐”而不发——孟子谏惠王

说服他人时,让对方知道你的“言下之意”,也就是利用“隐”而不发的隐点术来让其明白你话中的涵义。

梁惠王对孟子说:“我高兴接受您的指教。”

孟子答道:“用棍子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两者之间有什么不同?”

惠王说:“没有两样。”

孟子说:“用刀子杀人和用政治杀人有什么不同?”

惠王说:“没有两样。”

孟子说:“现在您的厨房里放着美味的肉食,马棚里养着健壮的马匹,可是您的百姓却都面有饥色,而野外还躺有许多饿死者的尸体,这不等于赶着禽兽去吃人吗?人们十分憎恶禽兽们自相残杀的这种行动,但那些称作父母官的当政者,在处理政策时,却不免做出类似驱赶着禽兽去吃人的事情来,试问,他们做父母官的意义何在?孔子曾说:‘第一个用木偶、土偶来殉葬的、一定会绝子绝孙!”为什么他这样痛恨此事呢?那是因为木偶、土偶很像人的形貌,而人们却用它来殉葬。用偶像殉葬尚且不可,更何况况百姓饥饿而死?”

梁惠王说:“魏国是当今诸侯国中最强大的,这是先生您知道的。但自从我继承王位后,东面被齐国打败,我的大儿子也因此丧了命;西面割给秦国七百余里土地;南面又被楚国抢去许多领地,我觉得这是很大的耻辱,盼望着能为那些死于战争的人报仇雪恨,您说要怎么办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

孟子答道:“只要有方圆百里的小国就可以实施仁政,从而让四海归顺,更何况魏国这么一个大国呢”您如果向人民实施仁政,废除苛刑峻法,减免苛捐杂税,督促百姓深耕细作、勤除杂草,又在农闲的日子里教年轻人懂得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办事勤谨、待人诚恳的道理,并运用这些道理在内侍奉父兄,出外侍奉上司长辈,这样哪怕是拿起木棒也可以打败秦楚披着坚甲拿着尖利武器的强大军队。

这是什么缘故呢?因为秦、楚二国经常在农耕的有利季节强征境内百姓去劳役;使得他们不能及时耕种来奉养父母,招致父母受冻挨饿,兄弟妻子离散。秦、楚二国将自己的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旦大王率军征讨秦、楚二国,当地百姓欢您都来不及了,还有谁会与您为敌呢?所以古人说:“‘仁义之师无敌于天下。’大王不要再怀疑施行仁政的力量了!”

孟子劝说的中心就是需求施行仁政,而梁惠王则生活骄奢淫佚,国境内却路有饿殍,孟子要主张施仁政,当然要批判这种行为,但梁惠王作一国之君,孟子又怎能直言相斥?因为一旦惹怒了梁惠王,孟子又去哪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呢?因此,孟子在这番劝说中运用了隐点法。

所谓隐点法,就是在对话中为了兼顾某种原因或是从某种目的出发,有意不把话挑明,而用隐蔽,暗示的形式,把本意寄寓于“平常话”中。

隐点术大多适用于双方在友好和平的气氛中点出一些心照不宣的话题,尤其是在外事交往中有特别的使用价值。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总理在一次酒会上的一段演讲就是用下面一句话开头的:

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美两国隔绝了20多年……

真可谓“绝妙好辞”。其中“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就是一句隐含着大量内涵的“隐语”。

从周总理的谈吐中,人们不难捕捉到其“言下之意”。“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其“原因”当然无需点破,点破了,会使客人尴尬?而周总理则以广博的情怀,将“原因”归之于大家都知道”,这样既触及了敏感问题,又缓和了气氛,还表明了己方的原则立场。周总理此“隐”处,含金量有多高?当然谁的心里都再清楚不过了。

外交家由于某种原因,不方便直接明白地表示自己的态度,又希望对方了解自己的意图时,就需要用这种隐言术,它既可画龙点睛挑明话意,又可隐隐地威慑对方。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十分复杂且微妙的。外交家在涉外活动中出言的得与失,往往会产生相应的国际影响。因此,外交家们为了在外交活动中占据主动地位,常常运用隐言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向。

事实上,隐点型所擅长的正是一种给双方都留有余地的说服技巧。它在外交上,能很好地体现“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做到“进可攻,退可守”,真可谓曲径通幽。巧妙地运用隐点型点石成金术,能起到协调气氛、化解冲突、增强理解,使人与人的相处多一份温情和一份真诚的作用。

26.借史述理——京房之谏

在说服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意见的人时,借史述理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汉宣帝时,有个叫京房的人,专攻《易经》,能够根据天气、季节和灾变来占卜世情人事,非常灵验,因而受到皇帝的赏识。

在永光、建昭年间,西羌地方谋反,这时气候呈现反常:发生日蚀,天空阴雾沉沉。对这种天灾人祸,京房早就上奏朝廷,提出警告,后来事实应验,汉元帝大为赏识屡次召见他询问政事,他提出对百官要考察其政绩,以此作为赏罚的依据,这样就能政通人和,自然灾害就会平息。元帝便先后命令朝廷在臣和进京述职的刺史(中央特派的地方长官)讨论此事,大家都不赞成。惟独御史大夫郑弘、光禄大夫周堪开始认为不行,后来又赞成了。

这时候,中书令石显专权跋扈,他有位叫王鹿充的朋友正好在担任尚书令之职,他与京房都是研究《易经》的,然而观点却截然不同。京房见他们两人合力执掌朝政大权,很不以为然,便趁机晋见元帝,问道:

“周朝的幽王、厉王为什么会遭到危难?他们所庞任的臣子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啊?”

皇上说:“这两个国君昏庸无道,所宠任的大臣是巧言令色的奸邪之徒。”

京房说:“这两个国君任用奸邪之徒时,是认为他们好呢,还是认为他们坏呢?”

皇上答道:“当然认为他们贤能。”

京房说:“可是今天我们怎么知道这些臣子是不好的呢?”

皇上说:“这是根据当时社会混乱、国家败危的结果而判知的。”

京房说:“这就对了,由此可以得到一个结论,任用贤人,天下必然是太平盛世,任用不肖之徒,社会必然动乱不安,这是必然的规律。可是,幽王、厉王为什么不早些觉悟而改任贤能者,而一直宠任不肖之徒直至被人民推翻?”

皇上说:“面临动乱危机的国君总认为自己宠信的臣子是好的,如果国君头脑都很清醒话,那么天下怎么会有败亡倒台的君主。”

京房说:“齐桓公、秦二世也知道周幽王、厉王的昏庸而对他们加以嘲笑,可他们自己又宠任竖刁、赵高,致使政治腐败混乱,盗贼遍地,为什么不以幽王、厉王的前车为鉴而猛然觉悟呢?”

皇上说:“只有有道德、有眼光的国君才能鉴古知今、把握未来啊。”

京房便脱下帽子,磕头道:“《春秋》这本书记下了二百四十二年的天灾变异,以此来考察、显示各个国君的政绩。而自您登基做皇帝以来,日月失去光明,山丘崩裂、地泉喷涌,地震连绵、陨石落地,夏天降下寒霜,冬天爆响雷声,春秋季节庄稼枯荣走颠倒,水旱虫害不断,人民饥荒,瘟疫流行,盗贼遍地,受到刑罪的人充斥街市,《春秋》书上所记载的异常灾变今日都应有尽有。陛下认为社会是治世,还是乱世?”

皇上说:“当今世道的确非常乱。”

京房说:“今天宠任的臣子是谁?”

皇上说:“可是今天的气候灾变和政治情形比历史上的乱世还是要好得多,这同我所任用的人关系不大。”

京房说:“须知昔日处于乱世的国君也是有着同样看法的。我想后代对今朝的看待与评估,就像今朝看待和评估前朝一样。”

皇上沉默了许久才说:“那么造成今天危乱的臣子是谁呢?”

京房说:“贤明的君主自己应当知道。”

皇上说:“我真的不知道。如果知道了,就不会再去任用他们。”

京房说:“他们就是皇上最信任并与之在朝廷私下讨论国家大事及决定天下官吏、士人进退升降的重臣啊。”

京房的话意明显地是指向石显,皇上也心中有数,便对京房说:“我已晓得了。”

前面说过,上司不喜欢被下属说服。最高明的做法就是,不让上司有被说服的感党,却又要使上司采纳自己的意见。

本篇中的京房就是这样,他以天灾变异来卜验更治,运用周幽王、历王用人不当以致倒台的历史教训来委婉地劝谏皇上。

让上司自以为是,出于他自己的心愿而决定的提案。朝着这个方向诱导上司,就是推动上司的窍门。

工作能干,精力旺盛的下属,往往喜欢从正面说服上司。如果你的上司比较豁达,不在乎下属表达意见的方式,喜欢畅所欲言的下属,你的这种说服方式不会造成什么问题。但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上司还是比较少的,大部分的上司,都不太喜欢在他面前过于随便、放纵的下属。如果你不认识到这一点,在这类上司面前过于直率、骄傲的推荐你的提案,大都不容易得到认可。

27.情敦义促——触龙巧谏

说服他人,有理有握是必须的,但同时更要有“情”,以情感人,再加上说理,这样你所要说服的对象肯定会接纳你的意见。

赵孝成王元年,秦国进攻赵国,攻占三个城池,由于赵王年幼刚刚继位,赵太后执掌朝纲又无经验,秦国才趁机加紧侵略。赵太后急忙向齐国讨救兵,齐国答复道:“一定要将您的小儿子长安君送来做人质,我们才出兵。”赵太后不肯,朝臣们纷纷劝谏,赵太后便斩钉截铁地告诉左右道:“如果还有人再说要把长安君送到齐国为人质的,我一定要在他的脸上吐几口唾液。”群臣一时噤若寒蝉。

左师触龙通过宫门看守者传话进去说要晋见太后,太后便怒气冲冲地等待他的到来。触龙进得王宫,慢慢地趋行到太后身的坐下,谢罪道:“我年纪大,脚又有毛病,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因此,很久都未能进宫晋见太后您。自己暗暗思量,怕太后身体也有病痛,所以定要前来晋见、探望您。

太后说:“我这个老太婆也不行了,只能以车代步了。”

触龙说:“您的食量怎么样啊?”

太后答道:“靠吃粥来度日啊。”

触龙说:“我近来食欲不佳,就强迫自己步行,一天走三四里,慢慢地就增加了食量,对身体的健康很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