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影响你一生的习惯
4332500000009

第9章 别让习惯牵着鼻子走(2)

崇拜和向别人求助容易让你盲从,失去自己的判断,我们往往轻信所谓的专家而不信任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时自己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信心和计划往往被专家一句话就给轻而易举地否定掉了。生物界有一种奇怪的虫子,叫列队毛毛虫。顾名思义,这种毛毛虫喜欢列成一个队伍行走。最前面的一只负责方向,后面的只管跟从。生物学家法布尔(JeanHenriFabre)曾利用列队毛毛虫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诱使领头毛毛虫围绕一个大花盆绕圈,其他的毛毛虫跟着领头的毛毛虫,在花盆边沿首尾相连,形成一个圈。这样,整个毛毛虫队伍就无始无终,每个毛毛虫都可以是队伍的头或尾。每个毛毛虫都跟着它前面的毛毛虫爬呀爬,周而复始。直到几天后,毛毛虫们被饿晕了,从花盆边沿掉下来。毛毛虫的失误在于失去了自己的判断,盲目跟从,进入了一个循环的怪圈。

人生犹如一个大战场,你的面前也只有两条路:要么成功,要么失败。任何人的成功,都需要做出大量的努力,是没有捷径可走的。

在一次著名企业家报告会上,有一位年轻人向做讲演的企业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能不能给我们年轻人指示一条成功直线,让我们少走弯路呢?”

这位企业家干脆利落地答道:“成功就像山顶一样,哪里有什么直路可以走呢?”

事情就是这样,热衷于寻找捷径的人,往往稍微碰到一点困难的时候,心中就打退堂鼓,结果转来转去,总在山腰里打转。

即便成功有捷径,也是为很多有真正思想的人所不齿的,因为那样得来的成功,往往不能代表自己的价值。

法国作家大仲马的儿子小仲马刚开始写作的时候,寄出的稿子总是碰壁。于是大仲马便对小仲马说:“你在寄稿时,写上‘我是大仲马的儿子’,或许情况就会好多了。”

大仲马对小仲马的说法,可以说给小仲马提供了成功的捷径。但是小仲马却固执地说:“不,我不想坐在你的肩头上摘苹果,那样摘来的苹果没味道。”年轻的小仲马不但拒绝以父亲的盛名作敲门砖,而且不露声色地给自己取了十几个其他姓氏的笔名,以避免那些编辑先生们把他和大名鼎鼎的父亲联系起来。

面对那些冷酷而无情的一张张退稿笺,小仲马没有沮丧,仍在不露声色地坚持创作自己的作品。他的长篇小说《茶花女》寄出后,终于以其绝妙的构思和精彩的文笔震撼了一位资深编辑。《茶花女》出版后,小仲马声誉鹊起。

崇拜别人容易让你上当受骗。一个聪明人决定开始一项冒险。他大胆地预测一场万众瞩目的球赛(有很多人赌球),他发出10万封电子邮件,对其中的一半预测甲队胜利,而对另一半预测甲队失败。无论如何,他总会说对一半。然后下一次,他又开始预测一场新的比赛,这一次他只给上次说对了的那5万人发信,不再理会其余的5万人,预言当然还是胜负各占一半;接着再把这个游戏进行下去。在经过了三四次后,他已经在5千多人或者数千人中建立了极高的威信,这家伙神了,说得这么准!他会收到很多反馈,许多人开始重视他的意见,随着名气的增大,总会有新的崇拜者加入到队伍中来。这时,他开始收费,然后再继续向上次说对了的人群预测。由于“预测”的结果惊人的准确,他的铁杆崇拜者付给他越来越多的报酬。这个家伙成为一个名利双收的大“专家”。

虽然这个故事对众多真正的专家颇有不敬,但就是真正的专家也难免有犯错的时候。专家只是意味着对现有资料、知识占有得比较充分,过去曾经做出过成绩,在这个领域中有着一些超乎常人的判断力而已,并不意味着他事事完全正确。因此,不要迷信任何人,崇拜任何人。

我们可以尊重专家的意见,在他的基础上前进,但千万不要把他看作不可逾越的高峰。相信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莫让习惯变成见

有很多人都习惯感性地一次就把对一个人的答案想好,很长时间都不能改变。还有的时候,我们评价另外一个人,仅仅凭借的是其是否对应自己的个人口味,因对方的脾气性格、生活习惯、言谈举止等不符合自己的标准,就对其作出否定的评价,或因某些习惯与自己合拍就全面肯定他。

1910年,德国习性学家海因罗特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刚刚破壳而出的小鹅,会本能地跟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亲后边。但是,如果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亲,而是其他活动物体,它也会自动地跟随其后。尤为重要的是,一旦这小鹅形成对某个物体的追随反应,它就不可能再对其他物体形成追随反应。用专业术语来说,这种追随反应的形成是不可逆的,而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它只承认第一,无视第二。

这种后来被另一位德国习性学家洛伦兹称为“印刻效应”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低等动物里,而且同样存在于人类之中。几乎所有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都知道,人类对最初接受的信息和最初接触的人都留有深刻的印象,他们用“首因效应”等概念来表示人类在接受信息时的这种特征。

要成就非凡的事业,必须先具备非凡的眼光,那些成功企业家的故事一再告诉我们一个真理:看一个人要看他的能力,看他能够为公司做多少贡献,而不是在一两次接触之后,就给人家“盖棺定论”,这样常常会把英雄当成了狗熊,失去了提高自己或者招贤纳士的机会。

众所周知的是刘邦与韩信的故事。韩信不被项羽看好,转投刘邦,而刘邦也并没拿他当回事,只给了一个小小的“中尉排长”。在这个位置上,韩信的本领根本无从施展,多亏萧何月下追韩信,这才有了数百年的江山。

再让我们来看看松下幸之助是怎样识人的:大正十二年,也就是关东大地震那年。年末的一天,松下先生走进工厂的锻冶车间,看到一个从来没有见过的小个子师傅正在开着车床,便问他是从哪里来的。“我是H工厂的,借用一下车床。”他回答。这人留着长发,看上去不像是锻冶车间的工匠,乍一看倒像是搞美术的学生。H工厂是松下的委托加工厂,按约定有紧急的修理业务或用车床时可以随时使用松下的锻冶车间。这个年轻人遇上了东京大地震,来大阪求职,说是最近刚进了H工厂。观察了一会儿他干活的样子,松下觉得他手脚麻利,动作在行,有熟练的技术。几天后,松下见到H工厂的老板时问到了这个青年人。“那人不行,不满太多,对我厂里的事情这啦那啦地净是意见!”听到这话,松下觉得很有意思,马上就把那个青年要来聘用了他。这个22岁的青年就是后来的松下副社长中尾哲二郎。

一代魔术大师胡汀尼有一手绝活,他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打开无论多么复杂的锁,从未失手。他曾为自己定下一个富有挑战性的目标:要在60分钟之内,从任何锁中挣脱出来,条件是让他穿着特制的衣服进去,并且不能有人在旁边观看。有一个英国小镇的居民,决定向胡汀尼挑战,有意给他难堪。他们特别打制了一个坚固的铁牢,配上把看上去非常复杂的锁,请胡汀尼来看看能否从这里出去。

胡汀尼接受了这个挑战。他穿上特制的衣服,走进铁牢中,牢门哐啷一声关了起来,大家遵守规则转过身去不看他工作。胡汀尼从衣服中取出自己特制的工具,开始工作。

30分钟过去了,胡汀尼用耳朵紧贴着锁,专注地工作着;45分钟、一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头上开始冒汗。最后两个小时过去了,胡汀尼始终听不到期待中的锁簧弹开的声音。他精疲力尽地将身体靠在门上坐下来,结果牢门却顺势而开,原来,牢门根本没有上锁,那把看似很厉害的锁只是个样子。小镇居民成功地捉弄了这位逃生专家,门没有上锁,自然也就无法开锁,但胡汀尼心中的“门”却上了锁。

小镇的居民故弄玄虚,捉弄了这位大师。大师的失败在于先入为主的习惯告诉他:只要是锁,就一定是锁上的。因此,在实际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抛弃成见,不要让第一个想法占据你的脑子。要知道:错觉首先来到,真相就难容身。

让主见压倒偏见

纵观人世间,每当一种新事物,一个真理,一桩事业,尚未被众人理解接受时,谁要坚持,那么被众人讥笑嘲弄的事就会随之而来。这时就要拿出主见,无论社会施加如何的压力,都要保持自己的主见,毅然地坚持到底。只有这样,真理才会被接受,偏见才会被压倒,事业才会成功。

杰出的德国气象学家魏格纳,发现大西洋两岸的地形非常相似,如果把它们并在一起,几乎不留什么空隙,于是在1912年,提出了大胆的假说:“地球上最初只有一块原始大陆,现在的各块大陆是原始大陆碎裂漂移的结果。”他的“大陆漂移说”是如此新奇,致使当时很多地质学家都认为它是荒唐可笑的。后来由于物理探测技术的发展,才使“大陆漂移说”在现代地质学中,确立了应有的地位。

世人皆知的苏格兰科学家贝尔曾想:既然文字可以用导线传送,为什么声音就不能传送呢?他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几位电学界人士,谁知却遭到了冷遇。有的一笑置之:“小伙子存此幻想,实在是因缺乏电学知识。你只要多读两本《电学入门》,导线传递音波的狂想,会自行消灭。”有的还挖苦嘲讽他:“电线怎能传递声音?天大的笑话!……正常人的胆囊是附在肝脏上的,而你的身体却长在胆囊里,少见,实在少见!”但贝尔并没有因此而气馁,他经过3年多艰苦卓绝的努力,终于使神话中的“顺风耳”首次变成了现实。

在门捷列夫发现化学元素周期律的前3年,青年化学家纽兰兹,也曾在英国化学学会上指出:元素按原子量依序排列,会出现相同的物理、化学性质,结果引起会场上的哄堂大笑。

伽罗华在数学领域中创立了群论思想,也被某些权威笑骂为“数学疯子”;

富尔顿发明的“克莱蒙特号”新轮船在东河船坞试航时,也有些人讽刺讥笑,把新轮船叫做“富尔顿的蠢物”!

斯蒂芬逊发明的第一台蒸汽机车在试车时,有人责问他:“怎么火车还不及马车快呀!”

莱特兄弟尝试进行飞机飞行试验时,曾有人嘲笑说:“这种烂鸡笼也想飞上天?”

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消息传开后,外国的工程师们竟嘲笑说:“中国会修这段铁路的工程师还没有诞生呢!”

然而,由于他们不屈不挠的努力,置讥讽、挖苦、嘲笑之不顾,最终都点燃了成功的火炬。

因此,当你做着与众不同的事情的时候,你如果想获得成功,最好而且最能为你节省时间,保证精力的事情就是——保持沉默,让主见压倒偏见。

跟风的习惯不可取

跟风、随大流是人类的“通病”和习惯,是思维懒汉的“专利”。扔掉“通病”,丢掉“专利”,哪怕是独木桥,也要坚定地走下去。

在一个酷热的夏季,一家水果店前排着长队,人们相互约束:不许加塞,不许超量抢购。之所以生意如此红火,是因为这里卖的是适时对路的新鲜货。但街对面的服装店却冷冷清清的,因为店里积压了大量的防寒服。因此,老板又羡慕水果店,又为自己着急。于是,想出一个办法:他找来几个熟人,认真地向他们介绍商品的特点与优点,并说明价格的合理性,引导他们购买,一时造就一副热销景象。老板不失时机地在店门口醒目处贴上一张广告:“非经许可,每人只能买一件”。售货员不知就里,用怀疑的目光看着老板。

几分钟后,一位顾客看到这里商品俏销,也进店了。他看了看防寒服,随即买下一件,又怯生生地问:“只能买一件吗?”“很抱歉,为了照顾面广一些,每人只能买一件。”老板悠悠地答。看到这位顾客磨磨蹭蹭不肯离开的样子,小老板额外照顾了两件。过往客人纷纷进来了,这个一件那个两件,争着抢着,好不热闹。有的与售货员套近乎,抱走一大包;有的批评老板的规定,要求多买几件;有的维持秩序,让大家排好队。对面水果店也来电话:脱不开身,请留下两件。就这样,滞销品成了抢手货。

可见,人的思维就有这种习惯和弱点,总认为多数人这样做了就一定有道理,自己何必多加考虑,随大流就是了。在上面的例子中,小老板正是利用了人们的这种“从众”的心理来促进销售的。虽然,有时从众的习惯明显存在严重缺陷,可人们仍不愿批评它,依然盲目跟随,从而导致无谓的悲哀和失败。

不向无能为力低头

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放弃或中止,而不继续努力,就是因为他们学会了“无能为力”,从而在脑中形成了不良的习惯。为此,宾州大学研究生马丁萨利格曼做了一项造成人类心理学重要突破的实验,首先由狗的实验开始。萨利格曼观察许多狗接受电击的实验之后,发现有些狗根本不作任何反应,只是躺下来忍受痛楚。其实验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把狗分成三组。A组的狗拴上链子,并承受轻微电击,如果它们用鼻子碰一下横竿,就能使电击停止,狗儿很快就学会这个把戏。B组的狗系上同样的链子,也施以电击,但没有训练他们停止电击的办法,这些狗只能逆来顺受。C组的狗则是控制组,虽然系上链子,但不受电击。

在实验的第二个阶段,他一次一只,把所有的狗都关入一个箱子里,箱子的中央有一块低的障碍物,每只狗都在箱子的一端接受轻微电击,而停止电击的方法就是跳过障碍物到达箱子另一端。可想而知,A组的狗(可以控制电击的那一群)和C组的狗(未遭受过电击)很快就找出越过障碍物,逃过不适之感的方法,但在第一阶段无法控制电击的狗群则有不同的反应,他们躺下来低吠,并没有尝试逃脱。

萨利格曼发现,这些狗已经学会无能为力,彻底摧毁了它们的行动动机。学者也发现猫、鼠、狗、蟑螂和人全都可以学到相同的反应。如果轻易向“无能为力”低头,不论你做什么,不论如何努力,都不会有任何效果。

学来的无助乃是因对挫折无能为力而来,最有名的例子是纳粹集中营幸存者维克多·法兰克的经验,这位知名的心理学者以自己的切身经历描述了许多囚犯面对无能为力的时刻。在集中营里,守卫在囚犯入营时,就告知他们终生都别想再见天日,对此说深信不移的人不久就会死亡。而在未遭处决的囚犯中,不理会卫兵的言语,深信一切都会过去的人,都活了下来。

后天学来的无能为力和获得力量必然互相排斥,不可能共存。无能为力的人绝不会获得力量,而获得力量的人也绝不会觉得无助沮丧。无能为力的想法自然是获得力量的阻碍,因此也阻挠你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