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4332700000007

第7章 心态成就一切(2)

由于苦难、逆境,甚至是生理缺陷,产生和造就出了一些伟大的人物,因此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便形成了对苦难和逆境的崇拜,而这种崇拜往往是盲目和消极的。实际并非如此,不论逆境还是顺境,都要有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即使步入顺境也要努力为自己设置新的高尚目标,在追求这一目标中迎接新的困难和挑战,从而发展和完善自己的人格,而不可以倒退或停留,在困苦中应该保持积极心志。逆境并非是造就积极人格的充分条件,无数处在困苦和逆境中的人没有任何改变现状的动力。仅就客观环境而言,我们至少可为这种缺乏刺激的逆境找到两个原因:一是这一环境是封闭的,没有对比的苦难不会给当事者更多的刺激;二是这一环境是窒息的,处在其中的人看不到任何改变和跳出这一环境的机会。于是他们就认命了。逆境中的压力可以成就一些人,也可能摧毁一些人。逆境中产生的过度自卑会瓦解一个人的活力。

一个有抱负的人,必定想在社会中实现自己的理想,让自身价值得到社会承认。但是我们每跨出一步,常会遇到一些意料不到的阻力。不同的环境对人们的作用是不同的。顺境与逆境、苦难与舒适使当事者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同的。我们的哲学不是在陈述和分析这些代价后,使人见异思迁或替自己堕落与沉沦辩护,而是帮助人们认清现实,更好地适应地位的沉浮与环境的变迁。

各个击破,有时也可以作为我们日常驾御环境之术。一次,世界著名音乐大师施特劳斯带着他的交响乐团到美国波士顿演出。首场演出结束后,痴迷的听众高呼着施特劳斯的名字,不肯让乐队退场。施特劳斯为不让他的观众扫兴,便同乐队队员们继续演出。等到听众们尽兴而归时,早已是夜深人静。“如果再这样下去,乐团将被掌声搞垮。”面对热情的听众,施特劳斯又高兴又忧虑,如何才能用一个万全之策,让乐队顺利退场,又不使听众扫兴呢?一个妙计在他脑海中产生了。第二天,当演出临近结束时,施特劳斯指挥乐团演奏了一首新谱的曲子。只见他在一小节与另一小节过渡的时候,暗示一名乐手起身退场。专心致志的听众以为是演奏内容的需要,没有在意。演奏仍在继续,乐手一个接一个地退下场去,等最后一名乐手起身退场时,施特劳斯转身向观众深鞠一躬,也走下舞台,大幕随之徐徐落下。这时,听众们才醒悟过来,掌声四起。可是大幕已经落下了,观众只好作罢。

施特劳斯采用逐步解脱的办法,解决了乐队退场的难题,不也有各个击破的韵味吗?不向逆境低头,我们才有勇气和信心战胜暂时的困难。记住:抉择权在自己手中。

点燃热情的火焰

点燃生活中热情的火焰,就有勇气面对生活中突然的打击。当你失去至亲时,应当遵循的第一原则就是:“把你内心的悲痛痛快地渲泄出来”。不要因为你情绪的强烈而感到羞愧,也不要害怕因过度紧张而导致身心崩溃,你现在感觉到痛苦恰恰是你以后能够健康痊愈的必要体验。对丧亲者而言,朋友所起的作用就是和他分担悲痛,而不是去转移他的注意力,这是朋友在他痊愈期间应该采取的办法——寻找机会和他谈论一些关于死者的事情,和他一起回忆死者的美德和品质,从而把悲痛引发出来。

处于丧亲之苦中的人应该遵循的第二条原则是:“必须把自己从对死者的回忆和幻想之中解脱出来”。比如一对夫妇,他们一起工作,和睦相处,共同奋斗,互相分担着彼此的成功与失败,都希望这种婚姻能够永远地存在下去。如果其中一个不幸去世了,这一美满的婚姻生活于是出现了一个令人伤痛的和无法弥补的空缺。死亡是突如其来的,让活着的一方从刻骨铭心的记忆中摆脱出来,开始新的生活,是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他(她)整天梦想着爱人能够出现在自己的面前,尽管这种想法根本不可能再实现了。如果失去爱人的痛苦和孤独能够被勇敢地承受下来,他(她)就能够咬着牙渡过难关,而不是去躲避、压抑它,他(她)的精神就会很快得到平衡,生活也会很快恢复正常。语言具有一定的魔力,有天赋的能力,能够和药物相配合治愈那些承载过重的受伤的心灵。向别人去倾诉吧!说一说逝去的爱人对你的重要性,这样,丧偶之痛就会慢慢地被承受住了。

我们生活在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中。和快乐的人在一起,会感到快乐;和智者在一起,会变得愿意思考;和著名的画家在一起,会体验到艺术的崇高。我们就像一个很大的矿藏,里面有着丰富的矿产,只是有待开发。

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能,只是在等待着我们的朋友、同事以及爱人来开发,把我们的热情、智慧和才气变成现实的力量。然而,在失去亲人的那段日子里,很多人都在犯这样同一个错误:他们自己把这一矿藏的大门紧紧关闭,把新的朋友和同事拒之门外。他们没有想到,正是这些新朋友和新同事能从这一矿藏中挖掘出名贵的矿产。如果你整日郁郁寡欢,陷入悲痛而不能自拔,这一矿藏就会被慢慢荒废,最后,只会剩下破败的蜘蛛网挂在未被开采的矿坑上。

死去的人,已经无法在生活的钢琴上演奏了,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把琴键锁起来,让钢琴布满灰尘。我们要去寻找新的热情洋溢的艺术家、新的朋友,他们能够帮助我们再次找到新的人生之路。他们将和我们一起肩并肩、手牵手地在这条路上前行。我们要先试着和他人在语言上交流,逐步寻找机会袒露自己的心情,从而确立起同他人交往的新方式,开始新的生活。照此原则去做,不仅能够治愈生者的创伤,而且也能告慰死者在天之灵。

第三条原则可以这样表述:“如果死神斩断了一条非常重要的关系纽带,那么就去寻找另外一个人,使之全部或部分地修复这一关系,这是非常必要的事情。”一个失去至亲的人如果处于非常需要和过去相同或相似的生活环境,就必须恢复这一关系纽带。比如,一位失去幼子的母亲,体验的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痛苦。这主要是因为,她和她的孩子还没有成为独立的个体。这样,如果孩子死了,这个母亲就好像失去了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例如一只眼睛或一条腿。现在,悲剧毕竟发生了,她和儿子之间爱的关系空缺必须通过某种方式加以弥补。怎样弥补呢?应该鼓励这位母亲去托儿所工作,护士长和心理学家应该激励这位母亲,把她在母子关系中确立的那种行为模式转移到照顾一群孩子的工作中去。

如果这位母亲很快地去领养一个孩子,以此弥补失去儿子而造成的感情空缺,是不明智的选择。把爱迅速地转移到一个陌生人身上,潜意识里她会感到对死去的儿子极不忠诚,这个领养的孩子反过来又成了这位母亲潜意识中强烈敌对情绪的牺牲品。如果这位母亲先到托儿所去工作,照顾一群儿童,就能够把她潜意识中的敌对情绪在一个比较大的圈子内淡化,这才是明智的策略。当深度的创伤部分愈合时,她就可以领养一个孩子或自己再生育一个孩子了,把她那份成熟无私的母爱献给这个孩子。这里我们所说的只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它说明了我们在失去至亲时应采取的办法。这是一个在固有关系错位后进行修复的过程,也是一个寻找新的生活模式、使之与原来被死神破坏了的生活模式相接近的过程。

我们要敢于直面痛苦,不要奢想这一创伤能够奇迹般地痊愈。死去的人如果在天有灵,是不愿看到我们生活在空虚、悲痛、自暴自弃和自怜自惜之中的,他们希望我们能够勇敢地、信心十足地去争取更好的生活。如果我们能够无畏、果断地面对现实,是能够做到死去的亲人所企盼的这一切的。“耶路撒冷的第二大庙宇被破坏时,许多犹太人开始厌倦生活。他们整日处于低迷的状态,为死去的儿子和女儿以及化为灰烬的庙宇伤心落泪,不吃不喝。”约瑟告诉他们:“孩子们,我知道你们不可能不悲伤,但千万不要过度地悲伤。”为什么?因为伟大的犹太圣哲说过,人不应该老是沉迷于过去,而是应该着眼于未来。只要我们一息尚存,就应该去追求幸福的生活。

今天,我们必须把这些明智的教诲牢记在心里。如果我们深爱的人离我们远去了,在他病重期间,我们已经照顾、服侍了他们好多年了,对此,我们问心无愧。我们应该再去寻找那些需要关爱和照顾的人,他们也是需要我们爱的。这样的奉献是治愈我们创伤的辅助药品,能让我们走出情感的低谷。如果一个儿子、兄弟或者丈夫在争取自由的战争中不幸牺牲了,我们应该化悲痛为力量,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完成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应该接过他们手中的接力棒,充当他们的信使和代言人,去完成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遗留给我们的使命。他们活过、努力过、笑过、付出过,以后的日子,他们不可能再和我们一起度过了,但我们要前仆后继,更加努力,实现他们的遗愿。

所以,一个人遭受了丧亲之痛,首先要让他把这种悲痛渲泄出来而不是去压抑它,这在以后的日子更能够帮助他适应生活。其次,让亲戚朋友帮助他找到一些相近的生活样本,培养一些新的兴趣,这些能够弥补死者在他心中留下的空缺。当然,这样的过程不可能毫不费力、自然而然地完成,悲伤者必然会经过一段孤独、空虚的日子。在这段日子里,他会绝望,对世间事务失去兴趣。即使在程度较轻的悲伤中,人们也不会很快地走出阴影,重新燃起生活热情的火焰。

心有所想必有所成

俗话说:“心有所想,事有所成”。人类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类要更好地展现自我、实现自我,必须要拥有“巅峰经验”。所谓“巅峰经验”是指:如果对最幸福的状况、最满足的状况,都已有所体验,或正努力体验。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还没开始就放弃。总认为自己没有才能,缺乏毅力。

他们忽略了只要恒持着勇气和信念,努力行动,就会有超乎想象的力量与成果。

试试下面动作:双手十指交握,伸出食指,稍微张开,凝视两指之间,慢慢将两指合在一起。然后,凝视两指之间,口中念着——手指不会粘在一起,不会粘在一起。

人的努力是同样的情形。

人心是易变的,常因一点小事而喜,而怒。由先前的小试验可以了解,当心中的想望增加时,会自然朝向那个方向前进。如果缺乏信心,做什么都不顺利。

与人交往也是如此,如果一开始就抱有成见,彼此对对方都不会有好感。但是,如果你面带微笑,性格爽朗,两人都会轻松起来。

每个人都难免遇到烦恼、悲伤的事情,或遭人误解,但是,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一定可以转悲为喜、逢凶化吉。最重要的毕竟就是自己的心。

沙漠里能找到星星

有句谚语是这样的:只要有好心情,就不怕没有爱情!因为爱情也是一种心情,其中的甜美者就理应纳入“好心情”系列。

好心情的外延远远大于爱情,既然如此,当一个人拥有了好心情时,就不会因为没有爱情而长嘘短叹。

有个女人叫玛赛尔,曾陪同从军的丈夫一起来到拉美的一片沙漠中,当丈夫外出训练时,就孤零零地独自住在被沙漠包围着的铁皮房子里,有时,甚至很长时间也收不到丈夫的来信。她深感寂寞,虽然当地有土著人、印第安人和墨西哥人,但他们皆不懂英语,无法陪她说话,她于是深感痛苦。恰在此时,远方父母的一封来信给了她极大的鼓舞。信极短,却充满了哲理:“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了坟墓,一个看到了星星。”她于是恍然大悟,决定在茫茫沙漠里寻找瑰丽的星星。她开始努力——努力学习当地的语言,努力与当地人交朋友,努力收集各类土产,努力研究当地的一切:包括土拨鼠和仙人掌。才奋斗了几天,她就深深感到,她的生活已经变得充实了。第二年,她还将她的收获一一整理成文,出版了一本叫做《快乐的城堡》的书。她兴奋无比,她果然在茫无边际的寂寞中找到了“星星”,她再也不必长嘘短叹了。

人们摆脱苦恼可用三种方式:转移、排遣与升华。所谓转移,就是努力培养新的兴趣,用新的兴趣取代原来的那份烦恼;所谓排遣,就是把心中的烦恼一古脑儿地倾吐出来,决不憋在心里;所谓升华,就是清醒地认定苦恼无用,与其苦恼,不如奋斗崛起。

显然,玛赛尔女士的所作所为就是升华。

你想想,当爱情久觅无踪或爱情无法陪伴她时,使她振奋的是什么?不正是“好心情”吗?而好心情来自哪里?不正是来自目标明确的奋斗吗?

是的,苦恼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苦恼一筹莫展。

努力拥有好心情吧!

别被苦恼击倒,稳当地站定,任北风扑面,任冷雨洗窗!

风雨过后,必有彩虹!

从灿烂的彩虹走过去,你就能直上蓝天!只要你有好心情,就能在沙漠里找到星星。

把困难当做机遇

戴高乐说过:“困难,特别吸引坚强的人。因为他只有在拥抱困难时,才会真正认识自己。”这句话一点没错。

你自己努力过吗?对于你所遭遇的困难,你愿意努力去尝试,而且不止一次地尝试吗?只试一次是绝对不够的,需要多次尝试。那样你会发现自己蕴藏着巨大能量。许多人之所以失败,只是因为未能竭尽所能去尝试,而这些努力正是成功的必要条件。

克服困难的一个步骤是学会真正思考,认真积极地思考。任何失败、任何问题均能通过积极思考来解决。

有一个男孩在报上看到应征启事,正好是适合他的工作。第二天早上,他准时到达应征地点时,发现应征者已有20个男孩。

如果换成一个意志薄弱、不太聪明的男孩,可能会因此而打退堂鼓。但是这个小伙子却不一样。他认为自己应该动动脑筋,运用自身的智慧想办法解决困难。他不往消极方面思考,而是认真去思考,看看是否有办法解决。

他拿出一张纸,写了几行字,然后走出队伍,并要求后面的男孩为他保留位子。他走到负责招聘的女秘书面前,很有礼貌地说:“小姐,请你把这张纸交给老板,这件事很重要。谢谢你!”

这位秘书对他的印象很深刻。因为他看起来神情愉悦,文质彬彬,有一股强的吸引力,令人难以忘记。所以,她将这张纸交给了老板。

老板打开纸条,见上面写着这样一句话:

“先生,我是排在第21号的男孩。请不要在见到我之前做出任何决定。”

他得到这份工作了吗?你认为呢?像他这样会思考的男孩无论到什么地方一定会有所作为。虽然他年纪很轻,但是他知道如何去想,认真思考。他已经有能力在短时间内抓住问题核心,然后全力解决它,并尽力做好。

实际上,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很多诸如此类的问题。当遇到问题时,一旦认真思考,便很容易找到解决办法。在遇到困难时,你应把自己当成强者,并把困难当做机遇,在心里把自己当成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