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葬送你一生的缺点
4340000000003

第3章 难以逃避的缺点(2)

在一次国际性的拍卖会上,著名画家达·芬奇的一幅素描作品被卖到几百万美元。有的人就为未能得到这幅达·芬奇早年作品而叹息。你一定会问:“到底是什么东西,使画布上的画这么值钱?”首先,那显然是一幅很独特的画,是达·芬奇罕见的亲笔画,所以价格很高;其次,达·芬奇是一位天才,这种天才每几百年才可能出现一个,他的才能举世公认。

有一句格言说: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这是一个简明的真理。有史以来,亿万人曾经生活在这个星球上,但从来没有过第二个你,而且将来也永远不会有。这想起来似乎有些神奇,然而,你无法怀疑你是地球上一个独特的生物。你是惟一的你,这些特征赋予你极大的价值。你应知道,即使达·芬奇是天才,也只是一个人而已。创造达·芬奇的上帝同时也创造了你,而且依照上帝的眼光看来,你与达·芬奇一样地珍贵。因此你应该珍惜自己,爱护自己。

2000年小布什击败戈尔当选为美国总统。但你可知道,这位当选的美国总统,年轻时候是何等的放荡不羁、缺乏自制力。

学生时代的布什,学习成绩一般,吃喝玩乐他却样样在行。平时他除了与他那帮“狐朋狗友”四处游荡之外,无所事事。他最大的喜好便是开着自己那辆哈雷·戴维斯摩托车,带着时髦的女孩儿,在大街上飙车。除此之外,每天晚上,他总是泡在各色舞厅里,不到深夜不会回家,而且每次都是醉醺醺的。

老布什看儿子如此不济,多次谆谆教导,但是,小布什总把父亲的话当作耳旁风,依然故我。

直到有一天,一个很特别的姑娘出现在他面前,她的美丽和纯洁一下打动了“花花公子”小布什。在这位姑娘的影响之下,小布什警醒了,他慢慢克制住自己的放浪行为,奋发努力,投入政界。经过一番奋斗,他终于成就了自己的辉煌,登上了总统宝座。

生活中的你是否也常常对自己不加管束?如果你真有这个缺点,那么你终会因为你的放肆而付出代价。记住这一点吧,管住自己就是珍爱生命。

没有改正的勇气

乐观的人,在每一个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却只能看到忧患。列夫·托尔斯泰说:“大多数人想改造这个世界,但却极少有人想改造自己。”

卡耐基的一个学生因过分忧虑而陷于精神崩溃中,后来他决定到佛罗里达州去旅行,希望换个环境。上火车时,父亲交给他一封信并叮嘱道,一定要等到了佛罗里达之后再打开来看。他到佛罗里达的时候更难过,此时他拆开那封信,想看看父亲写的是什么。信上写道:“儿子,你现在离家已经有1500英里了,但你并不觉得有什么不一样,对不对?我知道你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同,因为你还带着你所有麻烦的根源也就是你自己。并不是你所遇到的环境使你受到挫折,而是由于你对各种情况的看法。总之,一个人心里想什么,他就会成为什么样子。当你了解到这点以后,儿子,回家来吧。因为那样你就能医好自己了。”

父亲的信使他非常生气,因为他要的是同情,而不是教训。那天晚上,这位学生在迈阿密一条小街上走的时候,经过一个正在举行礼拜的教堂,因为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他就走了进去,听了一场讲道。讲题是“能征服精神的人,强过能攻城掠地的人”。他坐在神圣的殿堂里,听到了和他父亲说的同样的道理,才发现自己一直很傻。他看清楚了自己,认识到惟一真正需要改变的,只是他脑部那架思想相机镜头上的焦点。

第二天清早,他收拾行李回家去了,一个星期以后,他又回去干上了他以前的那份工作。4个月以后,娶了那个他一直担心失去的女孩子。当他精神恢复的时候,他已是一个小部门的夜班工头,手下有18个人;后来他成为一家纸箱厂的厂长,管理四百五十多名员工。他的生活比以前更充实、更有价值了。

他总结道:“我现在能够使我的思想为我所用,而不会有损于我;我现在才知道我父亲是对的。使我痛苦的,确实不是外在的情况,而是我对各种情况的看法。”

是啊,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从生活中所得到的快乐,这些并不取决于我们在哪里、我们有什么,或者我们是什么人,而是决定于我们的思想。

300年前,密尔顿在瞎眼后,也发现了同样的真理:“思想的运用和思想的本身,能把地狱造成天堂,或把天堂变成地狱。”

拿破仑和海伦·凯勒,就是密尔顿这句话的最好例证。拿破仑拥有一般人所追求的一切——荣耀、权力、财富,可是他却说:“我这一生从来没有过一天快乐的日子。”而海伦·凯勒——一个又瞎、又聋、又哑的姑娘却表示:“我发现生命是这样的美好。”

《人的思想》一书的作者詹姆士·艾伦在书里写道:“一个人会发现,当他改变对事物和其他人的看法时,事物和其他的人对他来说就会发生改变。要是一个人把他的思想望向光明,他就会很吃惊地发现,他的生活受到很大的影响。人不可能只吸引他们所要的,却可能吸引他们所有的……一个人所能得到的,正是他们自己思想的直接结果……”

很多事情,站在不同的立场,便有不同的看法。正面的思想带来积极的效果,负面的思想带来消极的效果。乐观的人,在每一个忧患中都能看到机会;悲观的人,在每一个机会中却只能看到忧患。而你,选择哪一个呢?

自己不相信自己

一个人如果认定了自己想做的事,就千万不要给自己留退路。如果你留了退路,那你最终就会走上那条退路,而那是条足以使你离成功更远的路。

“缺乏自信”一向是困扰人们的缺点。有项针对某大学选修心理学的学生所做的调查,其中有一道问题是个人最感困扰的事,调查结果显示缺乏自信的人占75%的比例。

换言之,畏惧生活,深陷于不安,甚至对自己能力持有怀疑的人,几乎随处可见。这种类型的人对于自己是否具有担负责任的能力深感疑惑,他们也怀疑自己能否抓住有利机会。他们总认为事情不可能顺利进行,从而保持着忐忑不安的心理。此外,他们也不相信自己可以拥有心中想要的东西。于是他们往往退缩而求其次,只要拥有些许的成就便觉得心满意足。事实上,世上有成千上万的人们都是被这样的力量打败,并怀着不安的感觉在人生的路途中匍匐前进。严格说起来,其中大多数的人均没有必要遭受这种失败。

伟大的励志与成功大师拿破仑·希尔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寒冷得几乎使人冻僵的早上,一位好友忽然来到中西部某城镇的饭店来找我。由于我将在离该地约35公里处做一场演讲,因此就请他陪同一道前往。我坐上他的车子,在易滑的路上朝着目的地驶去,他驾车的速度比我快些。于是我向他提议:‘时间还相当充裕,你可以慢慢开,不用赶时间!’

“‘你不必担心我的驾驶技术。’他如此回答着,并继续说道,‘在以前,我的心里经常充满各种不安感,但现在已经完全克服了。过去,我什么事情都害怕——害怕开车上路、害怕搭飞机,甚至当家人外出未归之前,我也会处在惶恐之中。’

“‘此外,每当自己外出时,总会觉得似乎将要发生什么不测,心中极为不安。受到这种感觉的包围,使得我的生活黯然失色。事实上,我存有相当严重的自卑感,并缺乏自信,这种心态也反映在我的工作上,于是工作总进行得不顺利。不过,现在我已经想出将这种不安感从我心中彻底驱逐的好方法了。现在的我,不论面临任何事,都能自主地掌握与安排。’至于‘妙计’是什么呢?他用手指着固定在仪表板上的两个夹子,然后把手伸入胸前的口袋,拿出一叠小卡片。他很快地从其中选取出一张,再把它用夹子夹妥。那张卡片上这样写着:‘只要心中充满自信,没有一件不能做的事。’接着他把那张卡片抽开,用一只手平衡地操纵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则以熟练的技巧将卡片放进其他的卡片中,再抽出另一张卡片,并同样地用夹子夹好。这张卡片上则如此写着:‘有了上天的帮助,谁能抵挡我们呢?’

“‘我经常到各地巡回推销。’他接着对我说,‘我整天拜访客户,并且常开着车到各个地方。而人在开车时往往会不自觉地思想着各种事情,如果想法一旦消极的话,当天的行动与表现自然也会显得消极。在以前,我即使开着车子到各处拜访客户,但实际上我的脑中却充满着不安和失败感。而这种情形正是导致我的销售业绩每况愈下的原因。但是,现今我的情况已经大为改观了。自从我开始在开车时使用这些卡片,并设法把上面的字句背诵下来之后,我脑中的想法便奇妙地发生了转变。那些过去经常困扰我的不安、挫败感已经消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信仰和勇气。这个方法改变了我,也帮助我在工作上的表现。’他并强调,‘过去,我可以说是非常地不情愿去从事客户的拜访与推销工作,因此想有所收获却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

“一个人一边看着身后,一边向前跑是跑不快的。不如忘却退路,全力向前。”

慵懒是人性的劣根

在这个社会上,不论什么人要想做成一件事,就必须抗击来自人性中慵懒的缺点,使外界的逼迫变为内心的自觉。

这是因为绝大多数的人都喜欢舒适,能站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跳起来,能坐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站起来,能躺着拿到东西绝对不会坐起来。舒适又是个极坏的东西,它是滋生慵懒的温床,腐朽、堕落等劣根大多因舒适而衍生。

1992年的世界爱鸟日,芬兰维多利亚国家公园放飞了一只在笼中关了4年的秃鹫。然而,3天之后,一位游客却在公园附近的小山上发现了这只秃鹫的尸体。后据调查,它是因饥饿而死亡的。

秃鹫原本是一种凶悍的鸟类,生存本领极强,常捕食小动物。饥饿异常的秃鹫甚至敢与虎豹争食,然而这只鸟中之王却死于饥饿,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动物学家分析,几年来,这只秃鹫过惯了公园里“饭来张口”的生活,在舒适的生活环境中渐渐丧失了在大自然中生存的能力。这只秃鹫与其说死于饥饿,倒不如说死于慵懒更为恰当。

鸟因惰性而死亡,人也会因惰性而走向堕落。如果想战胜你的慵懒,勤劳是惟一的方法。对于人来说,勤劳不仅是创造财富的根本手段,而且是防止被舒适软化、涣散精神活力的“防护堤”。

有位妇人名叫雅克妮,现在她已是美国好几家公司的老板,分公司遍布美国27个州,雇用的工人达8万多。

而她原本却是一位极为懒惰的妇人,后来由于她的丈夫意外去世,家庭的全部负担都落在她一个人身上,而且还要抚养两个子女,在这样贫困的环境下,她被迫去工作赚钱。她每天把子女送去上学后,便利用余下的时间替别人料理家务,晚上,孩子们做功课时,她还要做一些杂务。这样,她懒惰的习性就被克服了。后来,她发现很多现代妇女都外出工作,无暇整理家务。于是她灵机一动,花了7美元买清洁用品,为有需要的家庭整理琐碎家务。这一工作需要自己付出很大的勤奋与辛苦。渐渐地,她把料理家务的工作变为一种技能。后来甚至大名鼎鼎的麦当劳快餐店居然也找她代劳。雅克妮就这样夜以继日地工作,终于使订单滚滚而来。

世界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年轻时也是一个懒惰的人,为了克服惰性,他采取了两条措施,一是天天做体操,二是每晚睡前写日记。这两条措施,他一直坚持到八旬高龄,日记坚持写到他逝世前四天。正是因为他坚持不懈地克服了惰性,养成了毕生勤奋的习惯,才有了《复活》、《安娜·卡列尼娜》等伟大著作,并使他成为文坛巨星。

慵懒是人的一种劣根,为了做成某件事,必须与它抗争,超越这种劣性的钳制。但是这种抗衡和超越不是心甘情愿的,一开始总要由一些外力来强制,进而才能逐渐内化为恒定的精神和行为习惯。

一旦养成恒定的勤劳习惯,往往就会拥有一份稳定的愉快心情。因为它专注,意念与行为谐调归一,所以恶劣的情绪便没有潜入的机会,更没有盘踞的空间。一个进入勤劳状态的人,心灵中就不会有长久驻足的慵懒。所以,克服慵懒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使自己忙碌起来。

懦弱是无能的表现

西方有句名言说:失败的人不一定懦弱,而懦弱的人却常常失败。这是因为,懦弱的人害怕有压力的状态,因而他们害怕竞争。在对手或困难面前,他们往往不善于坚持,而选择回避或屈服。懦弱者并非忽视自尊,而是他们常常更愿意用屈辱换回安宁。

懦弱者常常害怕机遇,因为他们不习惯迎接挑战。他们从机遇中看到的是忧患,而在真正的忧患中,他们又看不到机遇。

懦弱者不善冲突,因而他们也害怕刀剑,进攻与防卫的武器在他们的手里捍卫不了自身。他们当不了凶猛的虎狼,只愿做柔顺的羔羊,而且往往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懦弱总是会遭到嘲笑,而遭到嘲笑,懦弱者会变得更加懦弱。

懦弱者经常自怜自卑,他们心中没有生活的高贵之处。鸿图壮志是他们眼中的浮云,可望而不可及。

懦弱通常是恐惧的游伴。懦弱带来恐惧,恐惧加强懦弱。它们都束缚了人的心灵和手脚。

懦夫常常会品尝到悲剧的滋味。中国历史上南唐后主李煜性格懦弱胆怯,终于没能逃脱沦为亡国之君、饮鸩而死的悲惨命运。

当初,宋太祖赵匡胤对南唐虎视眈眈。镇海节度使林仁肇有勇有谋,闻听宋太祖在荆南制造几千艘战舰,便向李煜奏禀,赵匡胤的举动实是图谋江南。南唐爱国人士获悉此事后,也纷纷向李煜奏请,要求前往荆南秘密焚毁战舰,破坏宋朝南犯的计划。可李煜却胆小怕事,不敢准奏,以致失去防御宋朝南侵的良机。

后来,南唐国灭,李煜沦为阶下囚,其妻小周后常常被召进宋宫,侍奉宋皇,一去就得好多天才能放出来。至于她进宫到底做些什么,作为丈夫的李煜一直不敢想像。只是小周后每次从宫里回来就把门关得紧紧的,一个人躲在屋里悲悲切切地抽泣。对于这一切,李煜忍气吞声,把哀愁、痛苦、耻辱往肚里咽。实在憋不住时就写些诗词,聊以抒怀。即使如此,李煜最终也未能逃脱被宋太祖毒杀的命运。

李煜虽然在诗词上极有造诣,然而作为一个国君,一个丈夫,他是一个懦夫,是一个失败者。

美国最伟大的推销员弗兰克说:“如果你是懦夫,那你就是自己最大的敌人;如果你是勇士,那你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对于胆怯而又犹疑不决的人来说,一切都是不可能的,正如采珠的人如果被鳄鱼吓住,怎能得到名贵的珍珠?

事实上,总是担惊受怕的人,他就不是一个自由的人,他总是会被各种各样的恐惧、忧虑包围着,看不到前面的路,更看不到前方的风景。正如法国著名的文学家蒙田所说:“谁害怕受苦,谁就已经因为害怕而在受苦了。”懦夫怕死,但事实上,他早已经不再活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