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晚清民国大学之旅
4341600000040

第40章 1937~1944年:国难(4)

1937年抗战开始,福州地处沿海,深受日寇威胁,福建协和大学就在次年5月迁到美丽的闽北山城邵武。在邵武除借用汉美及乐德两中学旧址的楼房数十余座外,又新建才伟楼和高智楼,作为男生宿舍和图书馆。当时群山环抱中的邵武,便成为战时的文化城。两个中学的旧址,校舍矗立,绿树如盖,环境幽静、宽敞,于战时可称首屈一指。最难得的是,该校重要的图书几已全部运到邵武。在战时能够储备这样完整、丰足的图书,的确是十分可贵的。

邵武校舍分为东、北门两部,相距约2华里,文学院、农科及总办公厅设在东门,理学院设在北门。当时校舍有楼房30余座,大半是借用原有房屋,一部分系新建。林场占地1000余亩,遍植马尾松。农场150亩,附设仓库加工场、水碓及制茶试验所。园艺场135亩,蕃殖各种果树苗木,达20余万株,花卉2000余盆。校内并自备电厂及印刷所。

1940年,教育部令该校农学系扩充为农艺学系及园艺学系;加上原有的农业经济学系,成立农科。同时,将文史系分为中国文学系和历史系,数理系改为物理系。

1942年4月,教育部批准将私立福建协和学院改称私立福建协和大学,文、理、农3科改称文、理、农3学院。并颁发新校印,于同年10月16日启用。

在此前后,该校设文学院、理学院、农学院、医学院(后改医预科)、教育学院(后并入文学院教育学系)。文学院设中文、历史、外语、教育4学系;理学院设物理、化学、生物3学系;农学院设农艺、园艺、农业经济、农业教育4学系。在理学院生物系和化学系中,设有医学预科(简称生物医预和化学医预),专为北京协和医院和山东齐鲁医学院培训医大前4年基础课。学士学位要修满136学分。

协和大学3个学院的成就各有所殊。文学院中的文史系,出版《福建文化》、《协大艺文》等定期刊物。福建的国学,自晚清以来素具渊源。西洋哲学系后来改为外语系,教授几乎都属于外国籍,某一时期阵容之强为他校所不及。历届毕业生,或在东南亚一带奠下事业,或在全国各地工作,都不乏杰出人才。教育系在福建是师资储备之所,全省执掌学校行政者不少出于此系。学校又附设社会教育推行委员会,深入农村,为农民辅导教育。该系毕业的,有一批无名英雄,视教育为终身事业,尽瘁于桑梓以终老。

理学院设备最称完善。如生物学系,实验室中每人便有显微镜一架。该系著作较多,其中若干著作已刊入商务印书馆的大学丛书;其他如单行本,或定期刊物,都不乏出版。化学系的药品与实验器材之丰为东南诸大学屈指可数者,无论哪一种实验,该系都可应付裕如。物理系则自备发电厂和修理厂,包括锯木及一切机械的修理。化物两系平时也有刊物出版。

农学院曾在邵武附设高级农校,训练农业人才。农经、农艺、园艺与农教4学系的研究风气也不在文理学院之后,东南各报副刊时常为该院各系专辟旬刊或半月刊,刊载各种专题文章,作者中不少是各系学生,也不乏教授的作品。除农艺系附设农业试验场外,园艺系也设有园艺试验场,并有加工的产品外售。此外,每个系都办有一种或数种不同名称、不同内容的定期刊物。

协大在邵武8年,办学达到极盛,书声传遍小山城,培养了许多人才。

5、1940~1946年:乱世也红火

抗战期间,国立同济大学被迫迁往内地。从1940年到1946年,在四川南溪李庄(今四川宜宾翠屏区辖)坚持办学6年。战争期间,同济继续发展,达到最鼎盛时期。

在李庄时期的国立同济大学,校本部设在禹王宫。

工学院在东岳庙。该院原有机械、电机、土木、测量四系和一个造船组。1945年造船组改为造船系,从此工学院就有了5个系。各系学制不一,测量系为4年;土木系为5年,1942年起改为4年;机械、电机、造船三系均为5年。工学院迁到李庄时,只剩下20多部机器。以后逐步设立了测量馆、实习工厂、电工试验馆、材料实验馆、机械试验馆等,使各项实习一般均能进行。

在李庄时期,担任工学院院长的,先后为倪超、薛祉、江鸿。1945年工学院学生有632人,教师有83人(其中教授27人,副教授10人),师资力量比较雄厚。

这一时期,工学院各系教学的特点是:第一,仍然坚持理论与实际密切结合,各系一年级学生坚持在工厂进行机、锻、铸、钳、木、泥等方面实习;第二,继续注重学生基本技能训练,要求工科学生工程制图必须上墨,线条不符必须重画,习题计算必须精确到小数点后3位,并要求学生都能使用计算尺和应用工程手册;第三,考试严格,补考后仍有一门不及格者留级一年。

工学院各系一、二、三年级的一些基础课如高等教学、应用力学、物理、投影几何、机械制图等,均采用几个系合班上课。这一时期,该院各系也进行了一些力所能及的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实习工厂适应当地生产、生活需要,试制各种机器。电机实验室一度用直流电机发电为李庄全镇照明供电,受到群众欢迎。

1932年,同济大学工学院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时,是当时国立大学中唯一的测量系,也是中国民用测绘的发源地。1935年1月,该系更名为工学院测量系。抗战在李庄时期,叶雪安、夏坚白、王之卓、陈永龄、方俊、曾广梁等测量界精英人物来到同济,在艰苦和困难的条件下培养中国的测量人才。时称“叶雪安博士领导的测绘系,几乎垄断了中国对勘测员和制图员的培养。”

医学院在祖师殿。在李庄期间,担任医学院长的先是黄榕增,此后是梁之彦、丁文渊(兼)、阮尚丞、徐诵明(兼)、杜公振。这一时期,该院前期在李庄建立起生理馆、解剖馆;后期在宜宾建立起病理馆、药物馆、细菌学馆、公共卫生研究馆和生物学馆。

医学院在李庄5年,毕业生共计189人。1945年时,该院学生有304人,教师45人(其中教授13人,副教授1人)。除史图博一人是德国教授外,其他都是中国教师,多数是同济自身培养出来的。他们在艰苦的条件下,克服各种困难,奔走于宜宾、李庄之间进行教学,坚持严谨求学的同济教学传统。

医学院前期主要教授基础理论课,这些课程有些是由理学院教师担任;后期大部分课程必须结合临床实习,所以教师均在宜宾上课,并带领学生在附属医院住院部和门诊部实习。

理学院在南华宫。学院有化学、生物、数理3系。1945年数理系分为数学系和物理系。各系学制均为4年。在李庄期间,该院院长先后为谢苍璃、顾葆常。1945年全院有学生111人,教师44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3人)。

生物学家童第周在理学院任教授期间,还邀请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到学校讲学,一时盛况空前,引起轰动。

国立同济大学于1945年在李庄增设法学院。办法学院的缘由,一是当时的国民政府急需培养法律人才;二是自19世纪以后,德国在法律(如法理和立法)方面比较发达。当时中国各有关大学一般是介绍英、美、法及日本的法学,缺乏专门介绍德国法学的学校。教育部曾命令校长徐诵明于1945年秋创办文法学院,但因当时办文法学院的条件不具备,于是先筹办法学院。

法学院招收两班学生,一班是本校各院系已有德文基础的学生转入法学院一年级的共有53人;另一班为招收高中毕业生60余人,先入德文补习班学习德文1年后,再进入法学院一年级。

法学院于1945年12月正式开课,学制4年。因招收的学生不多,法学院就设在李庄东岳庙内的玉皇楼。

6、1940~1945年:薪火不绝

1937年北京芦沟桥“七七事变”,人心大为振奋,爱国人民奔走相告,全国人民都卷入汹涌澎湃的抗日救亡浪潮中。1938年5、6月,日机滥炸广州。那时,中山大学地处广州东北石牌,踞冲要之区,常为敌机轰炸,对员生安全和教学工作都无适当的措施。并据报,敌将从惠州、博罗方面登陆。而广州军政当局竟于此年10月14日通告疏散市民,预备退却。中山也接教育部电告,即行迁校。校方成立了迁校委员会,由萧冠英主持。

当时,校方接到情报,有一部分同学组队,参加到东江游击纵队去坚持敌后斗争。东江纵队的组织者系中山大学法学院毕业生曾生,后来与共产党员王作尧领导的游击队合并,改名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坚持抗日斗争。另有一部分同学结队分批步行到云南墨江;同时,又有10余批同学到香港乘船到西贡,准备转去云南新校址。

最初,中山大学决定迁往云南罗定,在10月19和20两日,分批乘船将人员及公物约1200余箱运离穗市。这些公物虽是员工们在危难中抢运出来,也只有三分之一。至10月底,全部运抵罗定县。当时据报,广州已于10月21日沦陷于敌手。11月初旬,该校总办事处在罗定城北窗明学校办公;农、法、医3学院分设罗定城内,附属中学则设在对岸塔溪乡;理、工2学院设在郁南县属大湾;研究院、文学院、师范学院和图书馆在罗定县罗镜,分别择地布置。

至10月中旬,正在准备复课,忽接教育部电以汇款不便,另觅桂、滇两省迁校。又择定广西龙州的凭祥、上金、宁明各县为校址。岂知正在筹备启运之际,又接教育部电知,日敌谋在北海登陆,接近龙州,应迅迁滇省等语。因此又改计划,遂于12月1日结队西行,溯西江而上,1939年1月5日到南江口,7日到梧州,增加员生百余人。19日,员生和4批公物均已抵达龙州。于是决定由龙州乘越滇铁路赴滇,并择定墨江县为校址。于2月6日出发,2月中旬全部抵达墨江。随即筹备开学,至3月1日复课。

1940年春间,滇南物价暴涨,生活程度日高,员生生活顿感困难。及夏,日敌侵迫越南,威胁滇境,时局突告紧张。是年6月间,中枢遂任命许崇清为代理校长,主持迁校事宜,决定迁返粤北坪石(广东、湖南交界的一个小镇,今属广东省乐昌县);惟公物、人员都要经过滇、黔、桂、湘数省,辗转输运,间关数千里。至1940年12月已全部抵达坪石。

经过一番筹措,终于将中山大学总办公厅和研究院均设坪石镇,并续办先修班。这时,先修班与学生审查贷金委员会均设于此。文、理、工3学院分设于坪石附近之铁岭、塘口、三星坪等地;又增设一年级教育委员会于车田坝;医学院设于乐昌县城;法学院设于武阳司;师范学院设于管埠,均属乳源县境。农学院则设于湖南宜章县之栗源堡,1941年1月间先后上课。1941年7月,张云代理校长。

中山迁到坪石后,在1942年间常闹米荒,生活极为艰苦。处在敌伪四面包围之中,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很多员生把衣服、被子、书籍等以最低价格出售,博取高价粮食。因粮食接济不足,常以野菜充饥。曾有物理系一位教师,因缺粮吃野菜中毒,幸得及时救治,方得无恙。因此,学校组织员生,爬山越岭,通过敌人封锁到湖南、香港等地运米接济。一连串地进行这种艰苦工作,在粮食困难方面终于克服。

在这些情况下,当时教育部对中山大学员工的薪给问题有这样的规定:发给时价的米代金。年龄在30岁以上的,给予1石的米代金;28岁以上的8斗,26岁以上的6斗,不及26岁的均3斗。又两夫妇在同一机关工作、都在30岁以上的,一方给予1石,另一方只给予3斗。有5位同事,两夫妇都是在中山工作,也都在30岁以上,就很觉得不值。为了免饿,便相约以集体离婚的方法,在韶关《建国日报》广告栏登报,才夫妇各都得到了1石的代米金。这是在痛苦生活压迫下,造成了集体的假离婚的不正常现象。

1945年1月初,警报频传,校方曾几次召开应变紧急会议。至1月15日,敌踪有自连县东陂窜向坪石的讯息。16日,据报已侵入湖南宜章县属栗源堡,随即窜扰管埠、梅花等地,坪石业已陷于包围形势,远郊已发生激烈战斗。事出仓猝,中山大学通告紧急疏迁,一部分公物和人员于17日由粤汉铁路遄赴乐昌县城,会商应变办法。惟敌人突至,所运公物尽被焚掠。即于21日间道转赴仁化,分驻石塘、仁化县城扶溪等地。其时师范学院附属中学已先遄赴扶溪乡复课,但考虑到仁化地近前线,且曾被日敌窜至扶溪,旋复退出,然终是难于安处的。是时,金代校长即派员在扶溪设立中山大学办事处,随率领一部分员生向东陆行,遄赴龙川县。未几,择定梅县为校本部驻地;其他下属单位均陆续迁来,法学院在蕉岭县路亭,农学院在五华县岐岭,工学院在兴宁县东坝朱屋,师范学院在龙川县龙母,均于3月间先后复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