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4342200000019

第19章 食物是最好的医药:肉食蛋奶(1)

肉食、蛋、奶类食品是食补当中最为重要的部分,而且它们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膳食食谱中最为常见。肉类食品营养价值很高,能提供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蛋类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是营养滋补的最佳选择;奶类食品含有人体所必需的营养成分,而且比例适宜,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是老人、病人、孕妇等的食补佳品。

1.兔肉:益智美容,延年益寿

兔肉中所含的蛋白质量高达21%,含磷脂量高于胆固醇的25倍。磷脂可抑制胆固醇沉积,缓解动脉硬化,降低冠心病的发病几率,而且磷脂还是大脑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补价值]

多吃兔肉,不仅可以健身,还可以健脑,故称兔肉为“健美肉”、“健脑肉”。并且专家们还曾预言,21世纪,兔肉将是人类获取蛋白质的主要来源之一。

而美国一农业研究所的研究成果也表明,兔肉还有益智、美容、延寿功能。这一成果的问世,使兔肉在美国的身价倍增。

兔肉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食物,既营养丰富,又不会令人肥胖。兔肉中的胆固醇在所有肉类中最低,兔肉中的卵磷脂成分比猪、牛、羊、鸡更容易消化。而且兔肉非常鲜嫩,纤维素多,结缔组织少,经常吃兔肉可使血液中的磷脂增加,从而达到降低胆固醇的有害作用。

[食补宜忌]

兔肉性凉,能滋阴凉血,孕妇及经期妇女不宜食用兔肉。

2.牛肉:营养丰富,强身健体

研究发现,牛肉中所含的肌氨酸比其他任何食品都高,这使它对增长肌肉、增强力量特别有效。人在进行训练的头几秒钟里,肌氨酸是肌肉的燃料源泉,它可以有效地补充三磷酸腺苷,从而使训练能坚持更久。而多吃牛肉恰好可以补充人体所消耗的肌氨酸。

[食补价值]

蛋白质需求量越大,饮食中所应增加的维生素B6就越多。牛肉中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6,可以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有助于调整紧张训练后的身体状况。

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却富含结合亚油酸,这是一种潜在的抗氧化剂,可有效地防止过度运动中所造成的组织损伤。

丙氨酸可在日常饮食的蛋白质中产生糖分,提供肌肉所需的能量,从而使您能够继续进行训练。这种氨基酸最大的好处,就在于它能够把肌肉从供给能量这一重负下解放出来。

3.蛇肉:清火明目,祛风活血

蛇肉肉质细腻,味道鲜美可口,是营养丰富的美味佳肴。蛇是爬行动物,身体细长,有鳞,没有四肢,有3000多个品种,有的品种有毒性,可以被食用的有20多种。其中毒蛇有眼镜蛇、眼镜王蛇、五步蛇等。

蛇肉含有人体必需的各种氨基酸,如亚油酸、亚麻酸等,其中含量最多的是亚油酸,同时它的胆固醇含量较低。

[食补价值]

蛇肉有保持血管不硬化的作用,可以祛风活血、除痰去湿、清火明目、止咳化痰。可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眼赤目糊、咳嗽痰多、小儿惊风等症。蛇肉具有强壮神经、延年益寿的功效,同时滋养肌肤,调节人体新陈代谢。

[食补宜忌]

蛇肉是发物,有痼疾的人不要食用;蛇肉一定要熟透才可以食用,烹制前不要放在水里浸泡,否则不易煮烂;生饮蛇血、生吃蛇胆都是很不卫生的,并行一定的危险,可引起多种疾病。

不少吃野味的人都认为,野生蛇不仅味道鲜美,而且滋补身体,有益于健康。但是野生蛇肉中含有大量寄生虫,如果生吃或吃了没有煮熟的,很可能被感染。寄生虫进入人体会造成人局部肢体障碍,吸取人体营养,还会排出代谢物和毒素危害人体健康,所以不要吃野生蛇。

4.田鸡:大补元气,利尿清肿

田鸡别名蛙、水鸡、坐鱼等,包括普通的青蛙、牛蛙等。因其肉质细嫩和鸡肉相似,故称其为田鸡。

田鸡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和糖类、水分及少量的脂肪,肉味鲜美。

[食补价值]

民间传统认为田鸡大补元气,是治脾虚的营养佳品,适合于精力不足、低蛋白血症和各种阴虚症状,而且它对青少年的发育和中年妇女更年期的骨质疏松也有很好的效果,对于患有心性水肿的人来说,田鸡也有较好的利尿消肿的作用。另外田鸡还有抗癌和防癌的作用。

[食补宜忌]

田鸡肉中易有寄中虫,因此烹制时一定要使肉熟透。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那些水肿、体质虚弱、神经衰弱患者食用。每次40g左右。

5.火鸡:益气养生,滋补肝肾

火鸡原产于美洲,本为野生,现在已经被驯化为肉用家禽。它全身披黑、白、深黄色羽毛,头和颈上部裸露,肉质鲜嫩,没有药物残留,味道可口,是老少皆宜的一道名菜。每年11月份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的感恩节,在每年的这一天,美国人都会全家团聚在一起吃火鸡。火鸡以其体形大,生长迅速,抗病性强,瘦肉利用率高而备受人们喜爱。

[食补价值]

火鸡适合长年食用,因为它脂肪含量低,而所含有的脂肪大多数为不饱和脂肪,热能也较低,但是含有较丰富的叶酸和各种维生素,各种矿物质的含量也不少,比如锌、钾的含量都比较高。

吃火鸡肉优于吃其他家禽的肉,它能够维持人体胆固醇的正常。火鸡肉对体质虚弱的人而言是很好的补品,它有健脾养胃、增进食欲、止泻的功效,经常食用火鸡肉可以益气养生,滋补肝肾,从各方面来说它都是理想的保健食品。

[食补宜忌]

火鸡肉不能和荞麦、鸡肉、核桃共同食用,否则容易引起食物中毒,火鸡肉属发物,痔疮患者应该禁食。

6.熊掌:八珍之一,大补佳品

熊掌是熊的脚掌,为八珍之一。冬季熊掌比夏季熊掌品质好,前掌比后掌好。熊掌的营养极为丰富,具有较好的药用价值。随着季节的变化,熊掌的质量也不一样,冬季的熊掌称为“朱砂掌”,质量较好,夏季的称为“铁掌”。大兴安岭地区是熊掌的主要产地。

熊掌含有最丰富的脂肪、蛋白质、多种氨基酸和矿物质,是一种高级的补品。

[食补价值]

熊掌可以补气养血、祛风除湿、健脾胃、续筋骨,主治脾胃虚弱,风寒湿痹等症。

[食补宜忌]

熊掌为大补食品,不要过多食用。适合体质虚弱者食用。每天50g即可。

7.鹌鹑:补五脏,益精血

鹌鹑别名鹑鸟、宛鹑、红面鸲鹑等,原为野生动物禽类,近代才由人工养殖。鹌鹑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脍炙人口,我国自古就有“吃飞禽,数鹌鹑”的美誉,可见鹌鹑肉在餐饮者心目中的地位。

鹌鹑肉的营养价值很高,它含有大量的蛋白质,还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其蛋白质的含量远远高于其他肉类,但是胆固醇的含量相对较少,它所含有的维生素人体很容易吸收,特别适合中老年人和高胆固醇患者食用。

[食补价值]

鹌鹑肉味甘、性温平、无毒,传统医学认为鹌鹑肉“补五脏、益精血、温肾助阳。”《本草纲目》中说“肉能补五脏,益中续气,耐寒暑”,适用于治疗消化不良、身体虚弱、咳嗽哮喘、神经衰弱等症。而且鹤鹑肉还可以阻止血栓形成,保护血管壁,防止动脉硬化。

[食补宜忌]

鹌鹑肉不宜和猪肉、猪肝、蘑菇、木耳等共同食用。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老人、孩子和身体虚弱者食用。每次约80~100g即可。

8.乌鸡肉:滋补佳品,妇科良药

乌鸡又名乌骨鸡、药鸡。有白毛乌首、黑毛乌骨、骨肉全乌、肉白骨乌等类型。乌鸡体小,原产于我国江西泰和。

乌鸡肉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并且含有丰富的黑色素、B族维生素等18种氨基酸和18种微量元素。其中黑色素富有极高的滋补药用价值。

[食补价值]

乌鸡味甘、性平,入肝、肾经,具有养阴退热、补益肝肾的功效。可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腹泻久痢,饮食减少,肾虚遗精,体衰无力等症状。乌鸡入血调经,是妇科良药。可以治疗妇女虚劳所致的月经不调、腰膝酸软等疾病,对妇女白带症、不育症、产后虚损均有疗效。

[食补宜忌]

乌鸡肉不宜多吃。多吃易生痰。体胖、患严重皮肤疾病者应该少吃或者不吃患严重外感疾病时也不要食用。适合体虚血亏、肝肾不足、脾胃不佳的人食用。

9.鸽肉:一鸽赛九鸡

鸽子义名白凤,肉味鲜美。鸽肉细嫩,消化吸收利用率高,是人们喜爱的滋补食品和保健食品。自古以来就有“一鸽赛九鸡”的美称。人类吃鸽子的历史可以推到1700年以前。

鸽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铁、磷、钾等,含脂肪较少。

[食补价值]

鸽肉味甘、性平、无毒。有滋阴养胃、利水消肿的功能。对病后体弱、血虚闭经、头晕神疲、记忆力衰退有较好的补益治疗作用。鸽肉中含有丰富的泛酸,对脱发、白发和未老先衰等有很好的疗效。乳鸽的骨头含有丰富的软骨素,可与鹿茸中的软骨相媲美,经常食用,可以增强细胞活力,使皮肤细嫩。鸽血中富含血红蛋白,对术后伤口愈合有相当好的促进作用。

[食补宜忌]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孕妇、儿童、身体虚弱者、病人补充营养之用。每次半只(80~100g)。选购时以无鸽痘,皮肤无红色充血痕迹,肌肤有弹性,无异味者为好。

10.鹅肉: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

鹅肉由于营养价值高而颇受人们喜爱,自古以来就流传着“喝鹅汤,吃鹅肉,一年四季不咳嗽”的谚语。广州人爱吃鹅,不管到谁家做客,总少不了鹅肉。

鹅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和维生素等,脂肪含量高,吃起来美味可口且易消化。鹅肉属于全蛋白质,含有十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鹅肉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

[食补价值]

据《本草纲目》记载:“鹅肉利五脏,解五脏热,止消渴。”可以补益五脏,止咳化痰。《随息居饮食谱》记载:“鹅肉补虚益气,暖胃生津。”可用于治疗气短、食欲不振、经常口渴、乏力等症。常喝鹅肉汤,对于老年糖尿病患者还有控制病情发展和补充营养的作用。

[食补宜忌]

胆囊炎、胆石症患者忌食鹅肉,皮肤生疮毒者忌食鹅肉。每次80g即可。天气寒冷的时候吃鹅肉,对防治感冒和急慢性支气管炎有良好的效果。

11.鹿肉:治手脚冰凉

我国是世界上养鹿历史悠久的国家,早在公元前11世纪,就有驯鹿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详细记述了鹿肉的烹饪技术。现在食用的鹿肉,一般是梅花鹿或马鹿的肉,肉质细嫩、味道鲜美、瘦肉多,可以烹制多种菜肴。

鹿肉含有较丰富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糖和一定量的维生素,且易于被人体吸收,且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等特点;含有的多种活性物质,对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食补价值]

鹿肉性温,可以补五脏和血脉,用于产生缺乳、腰酸等;对于经常手脚冰凉的人,有很好的温补作用。传统医学认为,鹿肉属于纯阳之物,补气益肾之功为所有肉类之首。

[食补宜忌]

鹿肉不宜多吃,久吃对胃肠不利;有外伤或感染发热者以及上火者不止食用,阴亏阳亢者则不宜多吃或慎吃鹿肉。一般人都可以食用,新婚夫妇、肾阳虚者更宜。每次50g。

12.狗肉:地上走兽,香不过狗肉

狗,又名黄耳,古时称作地羊,为六畜之一。早在几千年前,狗肉就是人们的美味佳肴。民间有“天上的飞禽,香不过鹌鹑;地上的走兽,香不过狗肉”的说法。又有俗语称“狗肉滚三滚,神仙站不稳”,共味道醇香,又被称作香肉。在食用上最有名气的是广东潮州的“狗肉全席”。

狗肉富含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食用狗肉可以使身体产生较高的热量,使新陈代谢旺盛,增强御寒能力。

[食补价值]

狗肉味咸、性温。中医历来认为狗肉由是一味较好的中药,有补肾、益精、温补等功用。可以治疗腰膝酸软、胸腹胀满、浮肿寒虐,败疮久不收敛等症。还可以安五脏,补绝伤;宜养肾,补胃气,暖腰膝。民间也有“吃了狗肉暖烘烘,不用棉被可过冬”的俗语。现代医学证明,狗肉对治疗心脑缺血性疾病、调整高血压有一定益处。还可以治疗老年人尿溺不尽、精神不振等虚弱症状。

[食补宜忌]

由于狗肉性温,凡有内热、多痰、上火者要慎用,外感发烧者更应忌用;不要吃半生不熟的狗肉,这样的狗肉中含有旋毛虫会感染人体;吃完狗肉后不宜马上喝茶,因为茶叶中的鞣酸极易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成具有收敛作用的鞣酸蛋白,使胃肠蠕动减弱,导致便秘,狗肉不能与杏仁、大蒜同食。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食用。每次50g。狗肉腥味较重,将狗肉用白酒、姜片反复揉搓,再将白酒用水稀释浸泡狗肉1~2个小时,再用清水清洗,入油锅微炸后再进行烹调,可以有效地降低腥味。吃狗肉后口易干,喝米汤可以缓解这种症状。

13.牛骨髓:润肺补肾

牛骨髓是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骨髓油。即将牛腿骨砸开,提取中间的骨髓油脂,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

牛骨髓含有蛋白质、脂肪、核黄酸、尼克酸,并且含有月桂酸、肉豆蔻酸、棕榈酸、硬脂酸、十四烯酸、十六烯酸,油酸、亚油酸等丰富的营养成分。

[食补价值]

生骨髓味甘,性温,无毒。《本草纲目》记载,长期食用牛骨髓,能使人延年益寿,有润肺、补肾、填髓、助胃等作用。现代中医认为,牛骨髓还有安五脏、平三焦、温骨髓、补中益气、止泻痢、止消渴的作用。据科学研究报道,牛骨髓对白血病人的健康有一定作用,对跌打损伤、手足皱裂都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食物宜忌]

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中老年人冬季进补。每次50g。

14.蚕蛹:补气养血,强腰壮肾

蚕蛹也叫蛋虫,是蚕吐丝做茧后在茧中变成的幼虫,是营养非常丰富的一种食品。它的食用历史悠久,现在蚕蛹可烹制出多种色、香、味俱全的美味。

蚕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是极宝贵的动物性蛋白质的来源。

[食补价值]

蚕蛹味咸辛、性平、无毒,能补气养血、强腰壮肾、滋肺润肠,有很高的医用价值。经常食用蚕蛹可以调节机体生理机能,提升人体白细胞。可促进心脏活力,降低血脂,预防和治疗动脉硬化,对各种老年性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并能促进生殖能力,对儿童的生长发育有显著的作用。

[食补宜忌]

不要食用不新鲜、变了颜色并且有异味的蚕蛹,放置过久的蚕蛹,如冷天超过一周,热天超过20~30小时,都不可食用;不要一次过多食用;在食用之前一定要清洗内外的代谢沟,不可食用未经过处理的蚕蛹,更不可直接凉拌和盐渍即食;患有脚气和对鱼虾过敏的人应该少吃。一般人都可以食用,尤其适合老年人、体质虚弱、高血脂和肝功能不佳的人食用。

15.蜗牛:清热解毒,清肿平喘

蜗牛属于软体动物门、腹足纲、雌雄同体的动物,与鱼翅、干贝、鲍鱼一起被称为世界四大名菜。它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营养保健品。

蜗牛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的上等食品。它的蛋白质含量高于牛羊猪肉,但是脂肪含量却大低于这三者,而且含有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营养价值极高。

[食补价值]

《本草纲目》中记载:“气味咸、寒,主治腕跌,大肠下脱肛,筋急及惊痢。生三汁饮,止消渴。治小儿脐风撮口,利小便,消喉痹”。蜗牛肉、卵和壳都可作为清热、解毒、消肿、平喘、对治疗高血压、心脏病、动脉硬化、脉管炎等郡有很好的疗效。经常消化不良的人和有食积的人食用蜗牛,不但容易消化,还能化积除滞。

[食补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