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4342200000024

第24章 冬季大补技巧(1)

冬季进补是我国传统的防病强身、改善体质虚弱的自我保健的方式之一。冬季进补与平衡阴阳、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人们常说,冬季是进补的大好季节。

1.冬补要因人而宜

一锅补品一家人同吃的现象是屡见不鲜的,但这也是进补的一个误区。由于每一个人的年龄、性别、体质、工作、居住环境、嗜好不同,在进补时也要有所区别。

少年儿童、纯阳之体,生机旺盛,但气血未充,脏腑娇嫩,不胜补药,如滥服人参蜂王浆之类的补品,会出现早熟现象。但鉴于小儿脾胃未健,且往往饮食不知节制,以致损伤脾胃或有停食,这时的补益,应健脾胃、助消化。对于一些因禀赋不足、生长发育迟缓者,应多补益肾气,以促进生长发育,可选用鸡蛋、胡萝卜、泥鳅等补品。

青壮年由于脏腑组织功能已臻成熟,精力充沛,无须补益,即使用补,也应以平缓少量为宜。但一些青年学生刻苦学习,废寝忘食,可产生心脾或心肾不足,表现为多梦、健忘、食欲下降,应适当进补,当选用何首乌、莲子、枸杞子、山药等补品。

中年人由于体质已由盛转衰,再加上过度疲劳,气血往往不足,应补益气血以调养身体。补品应选用黄芪、党参、当归、何首乌、八珍丸等。

人体像部机器,机器不断地转动,它的零部件会磨损,以至毁坏,人到老年器官也要老化,所以老年补益尤为重要,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能间断,但要注意少量常用,切忌重剂骤补,或一曝十寒。

由于每个人的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不同,个体素质有强弱之分,素质强壮者可不用滋补药物,而虚弱者用补;若是五脏不足的,当补五脏,气血阴阳不足的,当补气血阴阳。

在高温车间工作的人很容易出汗,而出汗过多伤阴、热度过高则伤气,致使气阴两伤,当选用太子参、沙参、玉竹、黄芪等滋补药。而在冰库工作的人,由于寒能伤人阳气而使阳气不足,当选用鹿茸、紫河车、肾气丸等。在潮湿环境中工作的人,由于湿邪既伤肢体失节,又能伤脾,当选用党参、茯苓、健脾丸、肾气丸等。对于歌唱演员、教员,由于讲话过多,常常气阴两伤,致使声音嘶哑,咽喉痛,当选用百合、西洋参、麦冬、沙参、太子参等品。对于经常站立者,由于“久立伤骨,损于肾”,常可出现下肢静脉曲张、腰背酸痛等症,当选用一些补肾、活血之类的药物,如补肾强身片、健腰丸、健步虎潜丸等。对于用脑过多、损伤心脾者,可选用健脑补肾丸、补脑丸等中成药;对于劳动强度过大者,可选用滋补大力丸、益肾糖浆等中成药。

2.胖人该怎样冬补

吃脂肪太少也会引起肥胖,这对于一般人而言几乎是难以置信的。人们为了减掉身上多余的脂肪,寄希望于不含脂肪的食物。他们烹调食物不用天然脂肪,而用脂肪代用品。美国统计数字表明,这种做法不但不能减肥,反而会使人更加肥胖。现在的美国人有22%吃含脂肪少或不含脂肪的食物,但仍有34%的美国人过胖,而10年前过胖的人只有26%。营养学家认为,热量高的脂肪被热量大大减少的物质所取代,身体就会缺少通常的热量,大脑会更快地发出饥饿信号,这样使人产生一种心理作用:经常吃含热量少的食物的人,会认为多吃点没关系,最后常常吃得比平时多。这就是说,吃脂肪太少会使人发胖。

有的人特别是年轻女性,为了追求体型美,把一日三餐减为两餐,甚至一餐,认为吃得少,一定会使自己的肥胖烟消云散。其实,结果也往往适得其反。正常人进餐量、进餐次数、进餐时间都是相对稳定的,这是由生物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形成的生活规律,已经逐渐养成的饮食习惯。而一些人不吃早餐,正是违背了这个规律。人的胃肠功能受神经系统的支配,白天,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夜晚,副交感神经占优势,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强,胰岛素分泌较多。如果人不吃早饭,那么晚饭必然很多,过多的晚饭被胃、肠消化吸收,加之人体活动减弱,易促使皮下脂肪合成并加以贮存,以致更容易发胖。

人们传统的认识是营养过剩引起肥胖,但营养学家经过研究和实践证明,营养缺乏也会引起肥胖。人体需要蛋白质、脂肪、糖类等营养物质,还需要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人体肥胖并不是单一的营养积累,很大程度是因为饮食中缺乏使脂肪变为能量的营养素,而这些营养素以维生素B2、维生素B6和烟酸最为重要。

肥胖人的冬季进补,宜选用益气健脾、顺气化痰之品,适当地补充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促使体内的脂肪变为能量。富含维生素B2的食物有牛、羊、猪肝、蛋类、豆类、绿叶蔬菜及蘑菇、奶类等;富含维生素B6的补品有核桃仁、紫菜、蛋类、鱼类、豆类等;而含有较丰富烟酸的是芝麻、花生、豆制品、奶类、蚕豆、小米、动物肝脏、瘦肉等。肥胖人的食补应从上面所说的三项内容选择食品,而药补则宜选用白茯苓粥、启脾丸和六君子汤等。白茯苓粥是用白茯苓和大米共同熬制而咸的,有健脾益胃、利水消肿、抗老延年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弱、食欲缺乏、小便不利、心虚梦泄、白浊等症,也可用于健康的肥胖症患者;启脾丸是用人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陈皮、山楂、甘草、泽泻等九种药材制成的大粒蜜丸,有益气健脾、消食止泻、抗老延年的作用,适用于脾虚乏力、面色萎黄、胃滞不消、大便稀烂、腹泻等症。

肥胖人常患有不同程度的冠心病,会出现胸闷、微痛、心律不齐等症状。按中医理论,冠心病的病因在虚症上可分为气阴两虚、气血不足、阴虚阳亢和痰阻血滞四种类型。患此类病的人在进补时,应摄入高蛋白、低脂肪的补品,如豆腐皮、玉兰片、莲子、花生等。

对于冬季进补,肥胖人士可选下列食物进补:

(1)冬瓜粥:新鲜带皮冬瓜250g,大米100g。冬瓜洗净切成小块,与大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熟即成。每天1次,宜常吃。

(2)荷叶粥:鲜荷叶1张,大米100g,冰糖少许。将荷叶洗净切成3cm的方块,入锅加水适量,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煎煮10~15分钟,去渣留汁,将大米倒入荷叶汁,加入冰糖和适量水,熬煮成粥即成。每天2次,宜常吃。

(3)萝卜粥:鲜白萝卜250g,大米100g。萝卜洗净切小块,捣汁去渣,与淘净的大米一同入锅,先用大火煮沸,后用小火熬煮成粥即成,每天2次,宜常吃。

(4)薏苡仁杏仁粥:薏苡仁30g,杏仁10g,冰糖少许。先将薏苡仁入锅,加入适量的水,置大火上煮沸,再用小火熬煮至半熟。放入去皮尖的杏仁,续用小火熬熟,加入冰糖即成,每天1次,宜常服。

(5)参苓粥:人参3.5g(或党参15~20g),白茯苓15~20g,生姜3~5g,大米100g。将人参切成薄片,茯苓捣碎,浸泡半小时,煎取药汁2次,把2次药汁合并,与大米同煮成粥,每天早晚各1次。

(6)黄芪鸡丝冬瓜汤:鸡脯肉200g,党参、黄芪各10g,冬瓜200g,精盐、味精、黄酒各适量。鸡肉切丝,党参、黄芪洗净切片,连皮冬瓜洗净切片。鸡丝、党参、黄芪同入锅,加水500mL,用小火炖至八成熟,放入冬瓜,加精盐、黄酒、味精、待冬瓜熟透即成,佐餐食用。

(7)鱼香四季豆:四季豆250g,豆瓣、葱、姜、蒜、精盐、酱油、白糖、水豆粉、素汤、醋、味精、植物油适量。将植物油下锅炒至四成熟,放入四季豆炸至断生捞起;锅内留油100克,放入豆瓣、姜、蒜,用中火炒出香味,渗汤;倒入四季豆,加白糖、精盐、酱油、拌匀烧片刻,放葱、味精、水豆粉,起锅时放醋搅匀即成,可供佐餐,每天1次。

(8)椿芽蚕豆:鲜蚕豆100g,椿芽100g,麻油、味精适量。蚕豆淘净入沸水煮片刻,沥干;椿芽去蒂入沸水烫一下捞起,切成米粒大小的颗粒;把蚕豆入盆加麻油、盐、椿芽、味精拌匀即成,可供佐餐,宜常吃。

(9)豌豆泥:鲜豌豆100g,生姜、葱、精盐、植物油适量。将豌豆洗净,放入沸水锅中煮烂,捞起,用漏勺捶茸去皮壳;植物油入锅烧至六成热时,下姜炒出香味,放入盐、豆面反复炒至翻沙,加入葱花拌匀起锅即成,每天1次,宜常食。

3.瘦人该怎样冬补

对于人体消瘦的原因,科学家做了大量努力,终于发现人体消瘦的内在原因是与体内肩胛间一种棕色脂肪有关。棕色脂肪能消耗体内的能量,在正常情况下,可以把多余的能量以热能形式消耗掉,而不至于化作脂肪储存起来。消瘦者的棕色脂肪较正常人为多,能把能量迅速转化成热量,就是能把多余的脂肪燃烧掉,从而使人体不能胖起来。

至于消瘦之人,若身体健康,食欲正常,精力充沛,并无其他疾病,属健康体质。这种人活泼好动,反应敏捷,能食善饥,容易激动,说明是非病消瘦,对身体没有多大影响,这种情况就没有进补的必要,即使想进补,也应以食补为主,以保证足够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及多种营养成分的摄入,如选用豆制品、奶制品、牛肉、羊肉、兔肉、鸡肉、鸭肉等,当然,除了采用食补外,还应加强体育锻炼,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生活规律,保持乐观情绪,只要不是遗传方面的原因,一般说来是可以得到改善的。

有的瘦弱之人,可以看出明显的病态,如骨瘦如柴、面黄肌瘦,动则头晕心悸,少气无力,食欲缺乏,消化不良,这类人就属于不正常的消瘦,应及时去检查,确诊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消瘦。如果是实症,如甲状腺功能亢进、肝病、肿瘤、肾病、慢性病、肠胃炎等都可引起消瘦,这样就要对症而治。如果是虚症,则可有目的地选用补品,虚而补之。消瘦之人的虚症大致可分以下三类:一是脾胃气虚,主要表现为食欲不佳、消化不良,从而导致营养吸收不足,使肌肉消瘦。这类虚症要选用补气健脾开胃之品,如八珍糕、人参、山药粥、粟子、茯苓粥、莲肉粥、鹌鹑肉等。其中山药粥在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和张锡纯的《食疗本草》中都提到过,山药被誉为“主伤中补虚、除寒热邪气,补中益气力,长肌肉,久服耳目聪明”的上品;莲肉粥中的莲子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生物碱、黄酮类和钙、磷、铁等,其蛋白质含量高达16.6%,糖类含量高达62%,是营养价值较高的滋补品。中医历来将之视为益寿佳品,用于脾虚泄泻、心烦失眠等;二是阳气不足造成的消瘦,这种虚症表现为四肢发凉、手足不温、畏寒等,可选用温阳益气之品,如参鹿补片、鹿茸、羊肉、狗肉、牛肉等。其中狗肉营养价值较高,含有多种氨基酸和脂类,吃了它,可产生较高的热能,有“安五脏、轻身益气、宜肾补胃、暖腰膝、壮气力、补五劳七伤、补血脉”等功用;羊肉含优质蛋白质、脂肪、无机盐、维生素和烟酸,具有暖中祛寒、温补气血、开胃健力、通乳治带等功效;三是阴虚造成的消瘦,此种虚症主要表现为手足心热、便秘、腰膝酸软等,进补宜用滋阴益液清火之品,如六味地黄丸、大补阴丸、梨汁粥、百合、银耳、蜂蜜、甲鱼、赤豆等。其中六味地黄丸是滋阴代表方,方中重用熟地黄滋阴补肾、填精益髓,并佐以补肝肾、敛精气的山茱萸,益气健脾的山药,清热凉血的牡丹皮,泄湿浊的泽泻和利水泻湿的茯苓,使之滋而不腻,补而不滞,是滋阴补肾的良药;大补阴丸为滋阴派代表朱丹溪所创,方中重用熟地黄、龟甲,意在大补肾阴,佐以知母、黄柏,以泻火存阴。要补阴必须泻火,火泻才能保存阴血。

瘦人进补,应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并且防止无虚滥补或补而不受,只有这样,才能改变瘦弱的体质,保持精力旺盛。

4.脑力工作者与冬补

脑力劳动者一般肌肉活动少,主要从事脑力劳动。怎样通过进补提高大脑的劳动效率,这是每个脑力劳动者关心的问题。人脑的重量虽然只占人体重量的2%左右,但大脑消耗的能量却占全身消耗能量的20%。人体消耗的能量主要由膳食中的糖、脂肪和蛋白质提供。但人脑在利用能源物质上与其他器官不同,它主要依靠血糖氧化供给能量。大脑对血糖极为敏感,人脑每天需用116~145g的糖,当血糖浓度降低时,脑的耗氧量也下降,轻者感到头晕、疲倦,重者则会发生昏迷。因此,一定的血糖浓度对保证人脑复杂功能的完成是十分重要的。

蛋白质在大脑中含量最高。脑细胞在代谢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补充更新。实验证明,食入不同含量的蛋白质食物对大脑活动有显著影响。增加食物中的蛋白质含量,能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和抑制作用,而且蛋白质中的合氨酸还能消除脑细胞在代谢中产生的氨的毒性,有保护大脑的作用。

人脑所需要的脂类主要是脑磷脂和卵磷脂,它们有补脑作用,能使人精力充沛,使工作和学习的持久力增强,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疗效。另外,科学家研究发现,人在长期从事紧张的脑力劳动时,机体可出现脂质代谢障碍,使血清胆固醇含量增高,引起高脂血症和肥胖症。紧张的神经活动还能增加机体对维生素C、烟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的需要量。总而言之,脑力劳动者的营养从其工作特点及其对营养素的需要看,应以补充脑组织活动的能源,构成脑细胞的磷脂或不饱和脂肪酸以及参与调节脑细胞兴奋或抑制的蛋白质、维生素A和微量元素等为重点。对辅助活动较少的,尤其是中年以上的脑力劳动者,由于热能摄取量较少,应特别注意保证有足够的优质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减少纯糖、纯油脂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量,科学安排一日三餐。

脑力劳动者冬补宜选用的食物:

(1)富含糖类的食品:如大米、面、粉、小米、玉米、红枣、桂圆、蜂蜜等。

(2)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如蛋类、乳类、鱼类、禽类、瘦肉及大豆类。

(3)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如植物油、葵花子、南瓜子、花生、西瓜子、核桃、鱼、虾等。

(4)富含脑磷脂的食物:如猪脑、羊脑、鸡脑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主要存在于鸡蛋黄、鸭蛋黄、鹌鹑蛋黄、大豆及其制品中。

(5)富含维生素A的食物:如动物肝脏、乳类、蛋类及胡萝卜、韭菜、海带和木耳中。

(6)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谷类、豆类、花生、核桃、芝麻、香菇、蔬菜、蛋类、奶类、瘦猪肉、脏腑类、酵母、鳝鱼等。

(7)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鲜枣、猕猴桃、柑橘、柠檬、柚子、菜花、绿叶蔬菜、辣椒、西红柿等。

5.老年人冬季进补

老年人器官功能逐渐减退,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也有所减少,多有不同程度的贫血。随着年龄增长,出现肌肉萎缩,落齿,咀嚼能力差,头发白而稀少,耳聋、眼花、健忘、夜尿多、失眠、骨质疏松等。中医认为,这都是肝肾不足的结果,针对这些情况,可适当地用滋补肝肾的补品来补益身体,增加抗病能力,延缓衰老,抗病延年。此外,正常老年人每天需要铁10mg以上。老年人肠胃功能减弱,常发生营养不良,易出现头晕眼花,精力不足,容易感冒,皮脂腺萎缩等。老年人在食物的选择上不宜多食油炸的、黏性大及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不宜多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如猪油、牛油、羊油、肥肉、动物内脏等。平常可选用人参、何首乌、蜂蜜、核桃仁、鸽肉、海参等补药和补品,以及苋菜、西红柿、橘柑、黄豆、牛奶、鸡蛋、青菜、胡萝卜、菠菜、油菜、扁豆及含钙、磷、铁、维生素多的其他食品。一定要保护肠胃的消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