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4342200000009

第9章 水补宜忌(2)

婴幼儿时期,人体内的水分含量最高,按需水量与体重之比,这一时期是人一生中喝水量最多的时期,尤其是用奶粉喂养的婴幼儿比用母乳喂养的婴幼儿需水量更多。

婴幼儿的胃肠功能发育尚不完善,水中有毒物质很容易进入婴幼儿身体中,而且婴幼儿对外来污染物抵抗力弱,因此,婴幼儿更需要好水、健康水。

婴幼儿需要从饮水中摄入的矿物质含量比常人高,尤其要注意锌、钼、铜等微量元素的补充摄入。

婴幼儿应喝鲜榨果汁或水煮的水果水、蔬菜水,严禁饮用纯净水。

14.孕妇忌喝含酒精的饮料

孕妇是需要补充营养及水分的特殊群体,只有充分的营养和水分,才能保证孕妇身体健康和胎儿的正常发育。

整个怀孕期,孕妇应当少喝饮料,特别是少喝含酒精的饮料,要多饮水。要知道,妊娠期间大量饮用含酒精的饮料会有导致胎儿畸形的危险。

在美国,胎儿酒精综合症每年影响约1200名婴儿。受这种情况影响的婴儿,其典型的特征为生长迟缓,大脑体积特别小,有多动症,数学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较弱,并且还伴有面部缺陷以及中枢神经、心脏和泌尿生殖系统的畸形。

酒精还可取代其他膳食成分,并改变营养素的吸收和代谢。

每周饮酒量为27~144mL的妇女中10%的妇女和每周饮酒量大于144mL的妇女中30%~40%所生育的胎儿会发生酒精综合症。

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建议,孕妇在妊娠期间应避免或限制咖啡的摄入量。咖啡因的摄入应限制在300mg/d以下,相当于2~3杯咖啡、4杯茶或6杯可口可乐饮料所含有的量。

咖啡因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的心率和呼吸。在动物实验研究中,大量咖啡因可致畸;有证据表明,中度的咖啡因摄入量可降低婴儿的出生体重,而出生体重与成年后的心血管病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整个妊娠期间,母体的代谢很旺盛,所以要保证每天的饮水量,防止脱水。母体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也要增加,所以孕妇对水中的微量元素和矿物质的含量要注意,过多饮用纯净水或蒸馏水不利于这些物质在体内的蓄帜和供给胎儿,并会引起孕妇身体内矿物质的缺乏。

饮水安全关系到两代人的生命健康,一般来说,婴儿发生怪胎、畸形与母体饮水的卫生安全有直接关系。自来水因存在二次污染,不要直接饮用,最好先经过净化处理,如果水中铅含量过高,会影响胎儿的发育。此外,还有多种污染物可以通过母体传给胎儿,这些污染物极有可能造成妊娠期间胎儿的细胞发生畸变或突变。

15.学生忌被动补水

青少年体重的70%以上是水分,青少年运动量比较大,每天每公斤体重失水量更是大于中老年人,所以及时补水,特别是补充优质水,对于青少年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那么,学生应该怎样补水呢?

(1)变被动为主动。许多孩子经常放学一进门就“咕嘟咕嘟”灌下一大杯冰开水,这说明孩子处于缺水状态。人感到口渴,实际是细胞已经出现脱水现象,表明体内失水已经严重,若这时补水不及时,缺水加重,细胞内液的水则流向组织间液,这样就产生细胞内脱水。所以,口渴时再喝水,为时已晚。因此,中小学生应养成随时、主动喝水的习惯。

(2)早餐要吃,早晨喝水更重要。脱水严重会损伤细胞,尤其是脑细胞。有些学生上课时间长了就会感到疲劳,精神不集中,其原因除了是固体营养物质摄入不足外,很大程度上和细胞脱水有关。因此,学生不但要养成吃早餐的习惯,而且要养成早晨喝水的习惯。

(3)消除饮水误区,提倡多喝健康水。长久以来,饮水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在校学生,但不少老师、家长以及学生在饮水问题上存在误区。我们不仅要引导学生每天喝干净水、健康水,还要向家长、学生普及健康饮水的观念和习惯。

16.补水因人而宜

水虽然是组成人体的重要成分,而且在体内担任重要的运输和平衡工作,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适用“多喝水有利健康”这句话。以下几种人,就必须控制喝水量。

(1)肾脏病患者

有慢性肾脏机能不全、肾病的患者,不宜多喝水。慢性肾机能不全或肾衰竭病人由于肾脏机能逐渐丧失,无法排泄水分及盐分;肾病患者因蛋白质会经尿液大量流失,降低了血渗透压,如果过量喝水,就会使水肿更加严重。

(2)心脏病患者

特别是心脏衰竭的病人,会因肾脏血流与灌注功能不正常,无法使身体水分顺利排出,容易产生全身水肿。如果喝过量的水,会增加心、肺负担,甚至诱发低血钠症,出现恶心、呕吐、全身抽搐、昏迷等危险情况。

(3)肝功能异常并伴腹水者

肝功能异常的人,除了本身不能合成身体中的血蛋白之外,其他原因也会造成水肿,因此,血中渗透压降低,水分容易堆积在组织中,常有腹部、胸部积水的现象。这类患者就不宜多喝水,以免加重水肿症状。一旦出现水肿,应根据水肿情况限制摄取的水量。

(4)水中毒患者

水中毒主要是因为喝水过量,使水分过度蓄积,诱发低血钠症。

17.忌长期饮用碳酸饮料

饮用过多汽水或可乐类饮料会抑制人体内的有益菌,从而破坏消化系统功能。

(1)增加肾脏负担

(2)腐蚀牙齿

(3)食道癌几率增加

(4)食用添加剂影响肠胃道消化酶的正常分泌

碳酸饮料独特清爽的风味以及不可替代的夏季消暑解渴功能,使得它深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但是,近年来的很多医学研究都证明,常喝碳酸饮料对人体的副作用会大大超过其带来的感官刺激,这也成为糖尿病、骨质疏松、肠胃功能紊乱、食道癌、儿童龋齿等多种疾病的一大隐患。

碳酸饮料深受人们喜爱的原因大多因为其具有消暑解渴的功能,那么,你知道它消暑解渴的原理是什么吗?

碳酸饮料的发泡和刺激味道来自二氧化碳,饮料内的二氧化碳使用量取决于特定的口味和品牌。饮用时,由于温度增高使二氧化碳汽化,产生刺激感并带走人体热量,所以给饮用者以清凉感。

研究表明,足量的二氧化碳在饮料中能起到杀菌、抑菌的作用,还能通过汽化带走体内热量,起到消暑解渴的作用。

不过,碳酸饮料喝得太多对肠胃没有好处,而且还会影响消化。因为大量的二氧化碳在抑制饮料中细菌的同时,对人体内的有益菌也会产生抑制作用,所以消化系统功能就会受到破坏。

除热量外,碳酸饮料几乎没有什么营养成分。

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为糖、色素、香料及碳酸水等。它不含维生素,也不含矿物质。

人体吸收了过多的糖分,就会产生大量热量,长期饮用非常容易引起肥胖等疾病。更重要的是,它会给肾脏很大的负担,是引起糖尿病的一大隐患。

碳酸饮料是腐蚀青少年牙齿的重要原因之一。

据调查表明,碳酸饮料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是长期的。它不但影响儿童时期的骨骼发育,而且容易导致中老年人,特别是妇女在更年期时出现骨质疏松。也就是说,碳酸饮料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罪魁祸首”之一。

人体需要钙、磷之间的比例平衡,一种元素摄入过多,就会干扰另一种元素发挥作用。据专家介绍,理想的钙质与磷酸摄入量应是1∶1。而碳酸饮料的成分大部分都含有磷酸,这种磷酸会极大地影响人体对于钙质的吸收并造成钙质的异常流失。

当碳酸饮料中的大量磷酸进入体内后,体内磷元素含量迅速增加,导致血液中钙元素相对缺乏,为了维持血液中钙、磷元素的平衡关系,骨骼、牙齿中的钙元素便会溶解到血液。骨骼中的钙质经常发生这样的流失便会导致骨质疏松。

据志报道,印度研究人员发现,全世界碳酸饮料人均消费超过70升的国家,患食道癌的人数就比其他国家要多。他们认为,碳酸饮料可能增加人们患食道癌的危险。这种关联性并非巧合,因为碳酸饮料使胃扩张,这样会导致与食道癌有关的食物反流。

许多厂家喜欢选择甜度较高、成本却低于蔗糖的人工合成的甜味剂作为食品添加剂,但是,人工合成的甜味剂只能提供甜味,它们不参与人体的体内代谢,没有任何营养价值。人体摄人过量的人工合成甜味剂,会影响肠胃道消化酶的正常分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使食欲减退,短时间内大量摄入人工合成甜味剂还会导致急性中毒。

此外,国际上很多国家正逐步地用毒性相对较弱,并且抑菌效果较好的山梨酸代替苯甲酸作为主要的防腐剂,而因为我国苯甲酸的市场价格仅仅是山梨酸价格的1/10左右,所以在我国,苯甲酸仍然作为主要的食品防腐剂来使用。苯甲酸是一类含苯环的化学物质,它在人体代谢中有潜在的危害。

18.高血压患者夏季宜多补水

炎热的夏季,高血压患者常感到头昏脑胀,浑身难受,有的病人还容易诱发脑血栓。

研究证明,高血压患者的血管内皮细胞多有程度不等的损害。由于夏天出汗多,体内水分不足,血液易浓缩,在睡眠时血液流动缓慢的情况下,就容易发生血栓。因此,高血压患者在夏季应该多饮水,以保证血液正常的浓度。

(1)在夏季,高血压患者要重视补充足够的水分,即使感觉不太渴,也要注意喝水。

(2)出汗过多时,更应及时补充水分,尤以清茶或凉开水为好,同时也要吃些含水分多的水果。

(3)中风易发生在清晨,有研究认为,这与夜间的缺水有关。所以,高血压患者在半夜醒来时适量饮水,可降低血液黏稠度,有助于预防血栓的形成。另外,为夜间饮用准备的凉开水一定要放在有盖子的容器里,这样才能保证其水质。

(4)为了能及时补充水分,建议高血压患者随身带上瓶装水,以备随时饮用。

19.病人宜多补水

许多长期卧床的病人因怕给家人增添麻烦,故尽量减少喝水量,从而达到减少小便次数的目的。殊不知,小便次数的减少,反而可能会增添尿路结石的新烦恼。

尿路结石与久卧在床、饮水量少有关。当病人长期卧床时,体内尿流不如站立时通畅,而从尿中排出的废料也会减少。如果饮水太少,尿液随之减少,废料的深度就会增高,从而容易形成微小结石。尿流不畅,还容易诱发尿路感染,尿液中的细菌也可促使结石形成。另外,长期卧床,饮水量少,肠蠕动减少,也是便秘的诱因之一。

长期卧床休息的病人,只要病情允许,应多饮水以增加尿量,从而排除体内的废料。

一般来说,成年人每天应饮水2000mL以上,使尿量维持在1500mL以上。

20.腹泻时宜及时补水

一听到要多喝水,一些腹泻病人就有点害怕,害怕多喝水腹泻会更严重,那怎么办呢?

事实上,正常情况下,消化道里的大部分水分会被大肠黏膜吸收,消化过的食物残渣变成半固体状的粪便排出体外。而当大肠内的黏膜遭到破坏时,它对水分的吸收功能就会大大减弱,或者由于肠内外的渗透压发生改变,导致过多液体流入消化道,迫使肠胃蠕动加快,使消化道内的食物残渣含水量过高。发生腹泻时,大肠无法吸收水分,水分大量被排出,引起体内脱水的现象。此时,正是应该大量补水的时候,否则体内脱水的状况会更加严重。

(1)发生腹泻时,应适当地补充流失的水分,尽量强迫自己喝2000mL以上的水。

(2)这时不能饮用纯净水,应喝一些电解质丰富的水,必要时,也可注射生理盐水,加速体内水分的吸收,避免脱水的危险。

21.吃饭时忌喝水

权威健康专家指出,吃饭时喝水不利健康,因此建议大家最好改掉这种不良的饮食习惯。

食物在口腔里被牙齿咀嚼磨碎后,唾液酶即开始对食物产生水解作用。唾液是腮腺、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物。腮腺唾液有大量的淀粉酶,主要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和葡萄糖,以供人体吸收。吃饭时喝水,由于水的参与和作用,就会冲淡唾液、胃液和肠液等消化液,降低这些物质的消化作用,从而直接影响小肠绒毛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功能。

长期吃饭喝水,会使身体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逐渐减少,甚至停止。而消化系统分泌功能的退化、削弱,往往容易造成消化不良等肠胃疾病,这样,蛋白质、脂肪和淀粉等营养物质不能充分分解为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单糖和葡萄糖等简单的易被小肠绒毛吸收的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