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怀孕40周细节指导方案
4342600000043

第43章 为适应母体外的生活而茁壮成长——第三阶段细节指导(13)

所谓的“用力”,与单纯的“使劲”、“用劲”不同。用力形成的腹压若不能顺着产道的方向,就毫无意义。

简单地说,就是必须和排便时的用力方法相同。或许有人会认为“那太容易了”,但分娩时是躺着而非蹲着的,所以用力并不简单,而且容易使人焦躁不安。

(1)仰卧时用力的方法。两脚充分张开,膝盖弯曲,后脚跟尽量靠近臀部。两手向后举,抓住床头的栏杆或两侧的把手。先充分吸气,从鼻子吐气的同时停止呼吸,几秒后再慢慢像是要排便或打开肛门似的逐渐用力。此时要紧闭嘴唇,直到最后都不要让空气漏出来。从吸气、用力到吐气完毕,大约需要25秒。

要确定用力的方法是否正确时,只要将手掌放在肛门附近,便可得知。方法正确时,手掌会被推向前;错误时,手掌几乎毫无感觉。此外,正确的用力法力量十分平均,所以只感觉手掌的前半部或后半部受推挤时,就表示方法错误。

练习中如发现有以下的缺点时,请加以改正。

①只有腹鼓起。问题在于吸满气后,在吐气之前没有暂时停止呼吸就突然开始用力,或是把停止的气送进腹部,因此造成这种情形。

②只有面颊鼓起。这也是停止呼吸的方法错误所造成的。与前项的情况相同,因吸、吐气间没有暂时停止呼吸,使气没有留在胸部,而跑到口中去了。

③身体向上滑。用力时,双手用力过度就会造成这种情形。有这种倾向时,只要双手稍微向下移,减弱手腕的力量,即可改正此项缺点。

④身体向下滑。与上面的情形相反,当双手用力往后推或手握的地方太低时,就容易发生这种情况,总之,手握的地方太高就往下移,握的地方太低就往上移,如此反复调整,就能找到适当的位置。

⑤背脊挺起。下腹部用力过度,或吸气时动用整个胸部想吸足气所造成的。

⑥臀部浮起。背脊、臀部、双脚应处在同一平面上。如果重心过分放在双脚,就会使臀部浮起。

⑦用力无法持久。吸足气后没有暂时停止就马上用力,用力自然无法持久。

用力的秘诀是,吸足气暂停几秒再开始用力。

(2)侧卧时用力的方法。侧卧时,身体下方的手肘轻轻弯曲,手掌放在脸旁。双脚并拢,膝盖尽量弯曲,手抱住身体上方的大腿靠近臀部的地方。用双手抱也可,只是侧卧时,在身体下方的手容易疲劳。头部不可弯得太低,背脊也不可拱起至眼睛看得到肚脐的程度。胸部先充分吸气,然后和仰卧的情形相同,暂停数秒后再用力。此时,背脊要挺直、不可拱起,臀部向后突出般地出力。头部弯得太低或不抱住臀部而抱住膝盖,都是错误的用力法。

这种用力的姿势就好像排便时的姿势一样。任何人都能轻易做到。因此,当产妇采用仰卧的姿势无法有效的用力时,不妨先以侧卧的姿势做做看,等感觉较顺时,再换回仰卧的姿势做做看。

(3)仰卧时抱住双腿的用力法。举起双脚,双手从外侧抱住膝盖的内侧,双腿尽量靠近下腹部的两侧,并充分地张开。此时,大腿如果充分张开,与其说是双手抱住双腿,不如说是用双手将双腿抱起来。双手不可握在一起,而要各自握拳,双腿才能充分张开。用力的同时,使下颏贴近胸口,双腿尽量张开。

如果双腿没有充分张开,反而并拢在一起,或是吸足气后马上用力,只有腹部鼓起时,用力效果自然不佳。原本应贴近胸口的下颌向上突出,或用力时支撑腿部的力量比抱住腿部的力量强,使得臀部下滑,如此都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

真正需要用力的分娩第二期,初产需2~4小时,经产约需1小时。这段时期,每两三分钟宫缩1次,1次收缩约持续1分钟。

为了轻松地度过这段收缩期,使胎儿早点生出来,在持续1分钟的收缩时间内,必须至少用力3次。这是由于1次的用力,如前所述,从吸气开始之后,有15~20秒的有效时间。以1分钟收缩用力3次来计算,1小时要用力45~60次,2小时90~120次,4小时180~240次。因此,为了避免消耗体力,必须尽量达到用力的效果,方法正确时,可使4小时的分娩缩短成2小时。方法错误时,即使经过4小时,分娩也可能只进行到2小时的程度。

分娩时,产道并非已完全扩张,等待胎儿的通过,而是要靠母亲正确的用力法,使胎儿以前进2步、后退1步的形式,逐渐向前进。如果用力的方法错误,无法产生前进2步的力量,而且又在此松一口气,变成进1步、退1步时,胎儿就会滞留原地不进不退了。

因此,在耗时的第二期,最好以“侧卧式”为主要的用力法,并可以采取左右交替的姿势来做。

当分娩进行顺利,开始消毒外阴部时,为了保护会阴,助产士会要求产妇改以“仰卧式”的用力法。如果以这种姿势无法有效用力时,可以和J用仰卧抱起双脚的方法,没问题后,再换回收下双脚的“仰卧式”用力法。

短促呼吸的运用

胎儿的头部露出外阴后不久,头部最宽的部分就会通过外阴,之后靠子宫收缩的力量就已足够,不需再用力。产妇一旦用力或发出声音,就会使胎儿头部受压迫,而使伸展变薄的会阴部(肛门与阴道之间)裂开。为了防止这种情形,并方便助产士工作,可利用短促呼吸取代用力。

短促呼吸是在分娩第二期的最后阶段所做的动作,且只做1次(1次1分钟,有时必须反复做几次),由于时间短促无法修正,所以决不可轻视它的重要性。正确的方法如下:

①仰卧、膝盖弯曲、双腿充分张开、双手交叉握在胸前。

②依平常的方式吸足气后,立刻快速地吐气,再反射性地吸气、吐气……反复做短促急速的呼吸。如同长跑后,自然而然的急促呼吸。

做的时候要能听得到“哈!哈!”狂乱急促的呼吸声。如果中途感觉呼吸困难,是把“吐气→吸气”的顺序搞错了,而变成“吸气→吐气”所造成的。吐气量与吸气量必须相等,否则会感觉呼吸困难,此时要立刻中断。短促呼吸时,吐气量多半多于吸气量,所以吸气时要大口大口地吸。进入呼吸运动前的吸气,如果吸入的量比平常多,或以全身来做运动时,下半身容易摇晃,造成助产士工作上的不便。

分娩前,只要记住秘诀,就能快速学会短促呼吸的方法。最主要的是,记住它的呼吸量与平时相同,只是速度较快而已。

如果还不会的话,请捏住鼻子、张开嘴巴,暂停呼吸数秒后再吸气,然后以这种状态呼吸,再稍微加快速度即可。

从妊娠第10个月初开始,最好每晚练习1次,等熟练之后再配合用力一起做,试着练习在用力的途中突然转做短促呼吸,直到配合良好为止。

各辅助动作的运用

第一期:以腹式深呼吸为主,必要时再加上按摩、压迫法等。从

第一期结束开始,为缓和收缩刺激,可并用侧卧的方式轻轻用力。

第二期:前半段以侧卧式用力法为主,至排临状态看得见胎儿的头部时,则以仰卧式或仰卧抱起双脚的用力法为主。胎儿的头部出来后,再依助产士的指示,改做短促呼吸。

第三期:胎盘娩出时,要遵照助产士的指示,轻轻地用力。

一定要坚持练习,在分娩时会受益匪浅,否则,当躺在床上时后悔就来不及了。请你相信,此秘诀一定会使你顺利、轻松地度过各产程中的最痛苦时期。

孕期特别提示

克服对分娩的恐惧

作为第一次生育的准妈妈来说,对分娩有些恐惧是正常的,但过度的恐惧对分娩是极为不利的。心理因素是在决定分娩是否顺利的条件之一,分娩是一个母婴都参与的应激过程,过度恐惧对准妈妈的分娩应激原的发挥有影响。所以,准妈妈在分娩前要调整好心态,减少对分娩的恐惧。

造成恐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希望通过下面的分析帮助准妈妈们解开恐惧的心结。

①最常见的恐惧原因就是害怕分娩带来的危险,古时候说:“女人生孩子,生死隔层纸”,也就是说,生孩子的过程中意外死亡是随时可以发生的。其实,那是因为以前医疗条件极为落后的缘故,现在准妈妈都做产前检查,医生在了解母体和胎儿的情况后决定合适的分娩方式,发生危险的可能和以前不可同日而语。以我国现在的医疗技术,无论是自然分娩还是剖宫产,发生意外情况的几率都是非常低的。准妈妈们不要把分娩当作一件严重的事情来考虑,应该相信自己选择的医院和产科医生。

②害怕分娩痛,是产生畏惧的又一常见原因。“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分娩的疼痛是难免的,也是剧烈的,但这种痛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所以你要鼓励自己,产痛毕竟是有时限性的,要相信自己咬咬牙一定能挺过去。如果是对疼痛耐受力特别差的准妈妈,也可以预先和你的产科医生商量采用无痛分娩法。

③还有的准妈妈因为过度担心胎儿的健康,到了分娩时刻,更为紧张,这种紧张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影响自己的分娩状态;也有些准妈妈基于家庭压力或个人偏好,对胎儿的性别过于执著,也加重了对分娩的恐惧,其实是男是女,在精卵结合的一刹那已经决定,准妈妈应抱平和的心态接受现实。

④另外,对分娩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也无形中造成准妈妈心理上的不适。准妈妈可以在分娩前,找个时间到产科病房转转,初步有个了解。

知而后有信。要建立对分娩的信心,减轻恐惧,准妈妈们首要就是对分娩的过程及相关情况有所了解,你可以通过一些科普读物、网络或者你的产科医生获得有关知识。了解了整个分娩过程后,就会以科学的头脑去取代恐惧的心理。同时,还可以学习一些放松和呼吸的技巧,减轻分娩时的疼痛。建立良好的社会和家庭的支持,解除因为分娩带来的生活和工作的后顾之忧。对生男生女均持“既来之则安之”的态度,全身心投入到分娩准备中去。作为家人,应给予准妈妈精神的支持和鼓励。有条件的产妇,可以考虑采用“导乐”分娩,让一个有专业知识的“导乐”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全程陪伴产妇,给予生理上的支持和帮助,以及精神上的安慰和鼓励,是减轻产痛和消除产妇紧张情绪的一种很好的方法。轻松的心情是轻松分娩的前提,当你走近分娩的时候,要对自己说的就是放松、放松、再放松。

第40周:喜迎宝宝的降生

胎宝宝的发育状况

现在,宝宝的顶臀长为38厘米,全身长约48厘米,体重为3.4千克。

从临床医学角度看,宝宝已经成熟,随时都可能出生。腹部的周长要比头部稍大,脂肪的比例占体重的15%,身体内所有的系统都已经发育成熟。宝宝的肠道里堆积了一种墨绿色黏性物质,是胎儿所吞食的胎毛等物质的代谢废物,即胎便。

现在,宝宝的骨骼数量比成人的206块要多。出生后,部分骨骼会随着成长逐渐融合到一起。现在宝宝已经具备了70多种不同的反射能力,已做好迎接子宫外面新生活的准备。

宝宝的重要生命线——胎盘,正在老化,传输营养物质的效率在逐渐降低。羊水开始减少,和宝宝身长差不多的脐带也即将完成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