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科学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效率研究
4344300000027

第27章 生态工程建设效率研究(1)

1淤地坝工程

1.1淤地坝项目工程初见成效淤地坝是黄土高原人防治土壤侵蚀的伟大创举,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淤地坝建设大体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20世纪50年代的试验示范,60年代的推广普及,70年代的发展建设和80年代中期以来完善提高的坝系建设阶段。淤地坝建设由重点实验到全面展开,由农民群众为主打坝到政府组织和出资建设,由分散建坝到以小流域为单元的坝系建设,由盲目建坝到合理规划、设计的规范化建坝,由重建坝、轻管理到建设、管护、运行并重,走过了一条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道路,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尤其是2003年,国家决定拨付800多亿元巨额资金支持黄土高原淤地坝项目工程,这将使黄土高原的淤地坝建设取得显著成就,进而促使整体生态环境建设发生革命性变化。

从实践看,淤地坝工程具有拦泥蓄水、淤地造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地方经济、建立坝系经济区等多项功能。是黄土高原防治土壤侵蚀的最后一道防线,既控制了黄土高原土壤侵蚀,减少了入黄泥沙,又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经济效益,其作用和地位不可低估。实践表明,淤地坝适合黄土地区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土壤侵蚀的特征,在区域内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具有比较成熟的设计与施工经验,农牧民群众也有建设淤地坝的迫切要求,参与打坝的积极性很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据测算,在黄河下游河床清淤1m3泥沙需投资十几元,而在上中游淤地坝每拦1立方泥沙还不到1元。

据有关调查资料,大型淤地坝每淤一亩坝地,平均可拦泥沙8720t,中型6720t,小型3430t。尤其是典型坝系,拦泥效果更加显著。如南小河沟流域,总面积36.3km2,建成淤地坝10座,累计拦泥223万t,已达到泥沙不出沟。淤地坝有一定的滞洪库容,从而可调节洪水,削减洪峰,减轻洪水灾害。当遇到较大暴雨时,滞洪减沙效益更加明显。如1960年8月1~2日,南小河沟流域降大暴雨,最大降水量201.0mm,平均125.0mm,历时13~27h,大坝拦洪削峰作用达93.3%,拦沙作用高达93.2%。据测算,1hm2坝地可顶替6hm2~10hm2的坡地的收入。建设淤地坝能够大量地增加沟坝地,形成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和饲料基地,从而有效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促进农村特色种植业、畜牧业和林果业的发展,为调整土地利用和农村产业结构、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水土资源,极大地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基本设施,发展区域经济奠定良好的基础。

1.2坝地运行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

1.2.1土壤盐碱化严重由于黄土本身属于碱性土壤,加上坝地上部排水不畅,随着水分的蒸发,淤泥中可溶性的盐碱物质随着水分经毛细管上升,积累到坝地表层,就形成盐碱性土壤。据对甘肃省安定区花岔小流域坝地结构利用的调查表明,因盐碱化而不能被利用的坝地占16%。

1.2.2经济效益没有发挥出来一是淤地坝工程大都建设在山区,而群众大多居住在偏高处,因而工程位置离群众居住的地方较远较低,加之部分工程道路不畅通,种植不方便,致使部分工程淤成的坝地不能得到有效利用。二是黄土高原地区降水集中在7~9月,部分工程由于未形成坝系,而在丰水年月,由于洪水资源过多,造成坝地不保收,在枯水年月,由于干旱缺水,造成坝地产量低。三是大部分工程由于未能形成综合防治体系,水资源利用率不高。据对部分典型淤地坝调查,水资源利用率小于40%。四是部分地区对水资源利用不够重视,由于受投资的限制,工程普遍存在配套不完善的问题,有的配套工程失修老化,致使淤地坝的功能难以发挥,浪费了水土资源。

1.2.3部分工程带病运行现存的淤地坝一部分建于20世纪80至90年代,受当时资金和技术条件的限制,很多工程存在质量隐患。经过几十年的生产运行之后,部分工程已达到设计淤积年限,有的基本淤满,有的因设施损坏不能正常运行。如甘肃定西市安定区花岔流域的5座淤地坝,拦泥库容已超过设计值,滞洪库容明显不够,由于缺乏维修资金,工程带病运行,直接威胁工程的安全。

1.2.4运行成本偏高比如,被誉为“旗帜工程”的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是我国政府首次利用国际金融机构贷款开展的大型水土保持项目。十多年来,通过两期项目的实施,使项目区在“增加植被覆盖,有效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基础设施,帮助当地群众脱贫制富,减少入黄泥沙,为治理黄河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当我们从治理成本的层面衡量,在我国的生态治理工程中高居榜首。两期共治理面积8960km2,共投资42亿元人民币(其中世界银行贷款3亿美元),成本高达46.87万元/km2。

与国际平均治理费用水平基本持平。如果按照这个实施费用标准计算,仅甘肃黄土高原全部治理一遍,需要经费475.34亿元,相当于2004年甘肃省全部财政收入215.40亿元的2.2倍,是《甘肃省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20年总规划投资181.71亿元的2.6倍。值得说明的是,即使是这些项目治理只能算得上初步治理,真正得到治理的仅是项目区中的部分区域和环节,而且还存在着工程质量问题、新发生的土壤侵蚀等,离彻底治理差距尚远。

1.2.5抗洪能力差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沙粗沙区水库库容增加很少,水库质量也在下降,水库淤积严重,库容淤损率在32%以上,无定河上游的红柳河、芦河水库群库容淤损率达48.6%。修建淤地坝较多的子洲县,1977年前修建淤地坝2007座,到1993年仅存968座,而“94.8”暴雨又破坏821座,占1993年总坝数的84.3%。

1.2.6整个运行机制还带有浓重的计划经济色彩,效益低,质量隐患多我们在考察中了解到,现今正在进行的各类淤地坝工程,运行机制仍然是裁判员、运动员一家选派,不仅工程质量难以保证,而且施工工期长。一项小工程,工期往往几年,导致工程成本高,质量差。目前,问题的症结是现行水利水保部门的机构臃肿,僧多粥少。

在一些贫困县区,争取淤地坝项目工程成了当地水利水保部门对本部门大量富裕人员实施“以工代赈”的主要渠道。

1.3进一步提高淤地坝工程效率的对策探讨

1.3.1加强配套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对于干旱缺水的黄土高原地区,淤地坝建设不仅是滞洪拦泥的主要工程措施,而且是利用水砂资源服务于当地经济建设的有效措施。因此,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实现良性循环的切入点。一是提高淤地坝前期蓄水利用率。

流域坝系建成后,在坝库淤满前一般既拦洪水又蓄清水,因此,蓄水利用是坝库前期利用的主要任务。主要是利用水面进行养殖和发展灌溉,在有条件的地方可发展第三产业,如旅游垂钩、水上娱乐等。二是修建灌溉渠、扬水场,扩大灌溉面积,在适宜的地方兴建节水灌溉工程,引进微滴灌、大田喷灌等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措施,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如庄浪县榆林沟流域利用淤地坝蓄水,建成3级提灌2处,配套移动式扬水设备40套,发展灌溉面积3.34hm2,累计增产粮食30万kg,增加了农民收入。

1.3.2提高坝地的生产力坝地土壤含水量大、团粒结构性好、空隙度高、养分全面。据测算,坝地与坡耕地相比,土壤含水量高80%,养分高30%以上。因此,充分开发坝地资源、挖掘坝地的生产潜力是开发利用坝地的中心任务。主要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有:一是实行深翻改土。因坝地土壤具有土层厚、湿度大、地温低、土壤紧密的特性,适时进行秋翻、深翻、疏松土壤,改善土壤通气状况,增加土壤地温,对坝地作物生长非常有利。二是推广地膜覆盖技术。由于坝地湿度大、地温低,农作物不易出苗,利用这项措施既可保温又可保水,促使早出苗、出好苗,保证在洪水来临之前作物生长达到有效的高度,提高了抵御洪水的能力。三是引洪漫地,改变土壤特性。采用半蓄半排的方式,借助坝地一侧坡面洪水自然漫淤,水土资源利用较好的坝地可视作物生长的需要,人为控制上游来洪漫淤,以改变坝地土壤性质,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四是充分利用洪水资源,扩大灌溉面积。对有长流水的沟道和地下水丰富的坝地,实行坝地水利化。

1.3.3优化淤地坝运行方式形成坝系农业,是目前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化害为利的一大亮点,但急待攻克诸多技术难关。例如:淤地坝的栏沙技术,从建立坝系高效农业出发,可以对坝址选择、泥沙拦截数量、堆积空间、坝址安全等方面进行科学设计,将沟谷地淤积为沟坝地,发展坝系农业,实现水保工程与农业开发工程的结合,实现淤地坝产业化开发目的。对已逐步形成小流域坝系的淤地坝工程,有计划地对淤地坝洪水泥沙进行人为调节,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上坝拦洪,下坝利用。自沟口向沟头挨个逐步建坝,上拦下用,逐步形成坝系,这种运行方式的特点是:坝系拦蓄能力高,坝地形成快,收益早。二是计划淤排,轮蓄轮种。小流域坝系初步形成后,根据各个坝的实际情况,有计划地安排一部分坝地蓄洪拦泥,一部分坝地进行种植利用。经过几年的淤积,视坝系内各个坝的实际情况,对蓄水拦泥坝和生产利用坝进行轮换调整,以利于各个坝都达到轮蓄轮种的目的。三是增设排洪设施。对控制流域面积大的淤地坝,淤满后及时配套建设排洪设施,这样既可以保证淤地坝工程安全运行,又可以保证坝地安全生产。四是采取分期加高的措施提高淤地坝的滞洪库容。同时对损坏的放水建筑物进行维修,确保工程长期安全运行。

1.3.4防止坝地盐碱化坝地排涝除碱的主要方法是排除坝地中积蓄过多的对农作物有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尤其是排除在土壤毛细雨管上升高度以内多余的水分,降低地下水位,不让盐分随水上升、聚积在坝地耕作层内,以保证作物生长,主要措施有:一是抬高坝地基准面。在轻度盐碱的坝地上,通常可采用修筑临时过水坝,抬高淤积面;引洪淤漫,改土压碱;垫土拉砂压碱等方法。二是处理泉眼。对淤地坝范围内的沟底、沟壁泉水露头,采取垒石、挖井等方法。一方面防止压埋渗入坝地,造成盐碱;另一方面可进行灌溉,提高产量。

三是截挡渗水。对于上坝渗水导致坝地盐碱化的,应在坝地末端挖3m~5m深蓄水池,拦截渗水,防止地下水位抬高造成坝地盐碱化。四是开挖排水沟。当盐碱化已蔓延到坝地1/3~1/2面积时,应在坝地上每隔20m~30m,开挖纵横排水沟,其出口与坝地一侧的排泄渠相连,以排除地下水。五是种植适宜作物。对盐碱化程度较重和不适宜种植农作物的坝地,可以改种芦苇等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耐碱作物。对既盐碱又下湿、甚至沼泽化的坝地,可种植莲藕等耐碱水生作物。

1.3.5应特别重视微小型淤地坝建设在过去,微小型淤地坝建设一直是被忽视的,其原因有二:一是为了保证大中型骨干坝的使用资金,二是缺乏实施的技术力量。实际上,相对大中型淤地坝而言,微小型淤地坝具有技术难度小、建设成本低、可建设面积广、水土保持效果好、经济回报快且高的诸多优势。如果能够抓住国家重点投资淤地坝建设的机遇,对当地农民普遍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技术培训,花费不了多少资金,技术力量问题即可解决。在此基础上运用“以工代赈”的政策措施,以形成“家家想治理,家家会治理”的千家万户都治理的局面。这样,不但会加快治理速度,还能降低治理成本。

1.3.6发挥农村的政治优势,引入市场机制,组成由村干部、村民代表和县(区)水利部门专家三方组成的工程建设主体淤地坝建设投资是典型的政府采购行为,所以,发挥地方各级公共组织的作用具有天然合理性和优越性。一是这样的建设主体具有较强的自律性、较高的公信力和号召力,便于组织利用本地既有资源(包括资金、劳动工具和劳动力),可以节省因外乡人承包工程必然带来的大量的食宿、运输等费用;二是这样的建设主体独具主人翁意识,又便于提高本地其他村民的参与度、知情权、话语权和监督权,可避免因异地承包商中标可能带来的各种机回主义风险,因而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三是可节省招标费用和规避因招标可能存在的腐败行为;四是能增加当地村民收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更好地发挥其特殊的开发性扶贫作用。

市场机制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是国际社会迄今为止,解决生态与环境问题最有效、最能形成长远影响的办法。传统经济理论认为,严格的环境保护必然会增加厂商的私人成本,降低其竞争力,对一国的经济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991年美国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提出的“波特假说”正越来越多地得到实践证明:从长期来看,环境保护能够刺激技术创新,减少费用,提高产品质量,使厂商在市场上更具竞争优势,进而有可能提高产业生产率,促进社会进步。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场机制对中央科学发展观在生态与环境保护领域的具体实施至关重要。就淤地坝建设而言,切入点还是水利水保部门的体制创新。长期以来,在生态工程建设中,财政资金运用效率比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财政政策的作用过程没有依靠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竞争及基于市场与供求关系的市场机制等。应通过优化投标、竞标方式,使具有资质和信誉优势的企业成为生态骨干工程的建设主体。内容之一就是充分引入竞争机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通过公开招标等方式进行“阳光下的交易”,使政府采购活动在透明的环境中进行,防止暗箱操作和权力寻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