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泽县城西北23公里处,有个地方叫芎泉(原为旧临泽县城所在地),它北临宽约50米汹涌波涛的黑河,南靠高约20米连绵起伏的沙丘,中有宽约5公里的平地,湿润低下,沼泽湖泊很多,形势险要,利于防守,是东西方交往的重要通道,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据史书记载:公元五世纪初,即十六国时期,当时在黑河东岸有以张掖为都城由卢水胡人沮渠蒙逊(即今民乐永固城,原小月氏的后代)为王的北凉政权。黑河西有以敦煌为都城由汉人李暠建立的西凉政权。两国因地域相连,经常为争夺地盘发生摩擦,其中在蓼泉发生的两次战争,双方投入兵力四五万人,规模最大,产生的影响深远,至今在群众中流行着许多传说。
蒙逊虽为胡人,由于祖上历代为官,故“博览群史,兼通天文,雄杰有英略,滑稽,尚权变”。北凉天玺三年(公元401年),他谋杀其主段业,夺取王位,被群臣拥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州牧,张掖公,改元永安,将都城由建康(今高台骆驼城)迁往张掖后,考虑到当时在四面受敌的严峻形势下,欲要保住实力,求得发展,必须励精图治,修养生息,积蓄力量。因此他首先注意刷新政治,广开言路,招揽人才,他曾下令表示,要像连士卒的计策都能采纳的晋公子重耳那样,广泛听取臣僚建议,鼓励臣下直言。其次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实行军屯制度,士兵不仅作战戍守,还被组织屯田生产。还非常注意吏治,执法严明。他有两个伯父:一个叫亲信,任中田护军,一个叫孔笃,任临松太守。他俩个伯父纵容其亲信恃仗自己是蒙逊尊长,骄横跋扈,残害百姓。此事被蒙逊得知后,他以为“乱吾国者,二伯父也”,即下令逼二人自杀。蒙逊的这一举动,使他制定的政策得以比较顺利的推行。于是兵多粮足,国力日趋充实,群众也乐于接受他的指挥。蒙逊把国内问题解决好后,然后就权衡利弊,审时度势,与群雄争衡。
当时因西方李晶建立的西凉政权国力弱小,偏居一隅,放下不取。公元411年,他率步骑三万,向东攻克了已入后秦之手的姑臧,翌年,迁都姑臧,此后和乞伏炽磐的西秦政权达成妥协,和亲结盟,暂时相安。转过头来,他就全力对付李暠的西凉政权。
李暠(公元351——17年)字玄盛,狄道(今临洮)人,出身世宦之家,系汉代名将李广的十六世孙,其上祖因奔丧迁来敦煌定居,逐渐成为敦煌的名门大族。由于他受家庭环境的影响,自幼酷爱读书,史称他“通涉经史、尤善文义”。长成以后,他喜读孙吴兵法,操练武艺。且性格沈毅,待人宽和,气度不凡,颇为同时代人所称道。
后凉末年,建康太守段业反叛吕光,自称凉州牧。公元398年,段业任命李暠为效谷(今敦煌市东北)令,他在任此职时,办事认真公平,“温毅有惠政”,受到敦煌士人及百姓的拥戴。因此当敦煌太守孟敏死后,就被当地势力推拥为敦煌太守。公元400年,当北凉内部段业和沮渠蒙逊的矛盾不断加剧的时候,他又被部下拥立为大都督,大将军,凉公,领秦凉二州牧,护羌校尉。李暠于是“赦其境内,建年为庚子”,正式脱离段业,建立了独立的西凉政权,并于建初元年(公元405年)正式迁都酒泉。
李暠建国之初,兢兢业业,勤奋进取,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采取了积极适当的措施,对附近临国“深慎兵战,保境安民,适时而动”,通过和、战两手策略,达到了确保境内安定的局面。
西凉在李暠当国时,沮渠蒙逊曾经对其发动过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只是由于李暠能外结睦邻,内修德政,上下团结,慎于用兵,使北凉难以得手。北凉玄始六年(公元417年,也即西凉建初十三年,嘉兴元年),李暠病死,因世子李谭早卒,由次子李歆(字士林)即位,沮渠蒙逊趁西凉国丧之际,率兵大举入侵。这年夏,他先让张掖太守沮渠广宗诈降西凉,引诱李歆攻打张掖,歆中计,遣武卫将军温宜先行,自己后续接应。而蒙逊却把三万兵埋伏在蓼泉附近。李歆起初不知是计,待发觉落人圈套后,欲引兵退还,但蒙逊穷追不舍,与歆战于鲜支涧。初李歆失利,其部将辛渊将战马让与李歆,自己步战而死,激励了西凉兵人人奋战的决心,北凉兵不能挡而溃。歆率部乘胜追击一百余里,斩俘北凉兵七千余名,大胜而归。第二年,蒙逊又引兵来攻,李歆本欲迎战,由于左长史张体顺的再三谏阻,才没有出兵,蒙逊求战不成,只好抢割西凉境内的秋禾而还。
西凉李歆初登王位,年轻好胜,喜于用兵,且用刑过严,又好置宫室。其从事郎中张显为国忧虑,上表固谏。认为“凉三分(李氏,沮渠、乞伏三方割剧),势不久支(三方不能长期共存),兼并之本,在于务农,怀远之略,莫如宽简……(殿下)宜减缮彻悬(宜节约、废乐),修身侧道,而更(今反而)繁刑峻法,缮筑(建筑)不止,殆非所以致隆也……沮渠蒙逊,胡夷之杰,内修政事,外礼英贤,攻战之际,身均士卒,百姓怀之,乐为之用。臣谓殿下非但不能平殄蒙逊,亦惧蒙逊方为社稷之忧。”但李歆不以为然,置若罔闻,我行我素。
又过三年,到玄始九年(公元420年)七月,蒙逊再次进攻西凉。这次他采取了声东击西的战术,佯称攻打西秦,引兵向东南方向的浩舋(今青海省门源县)进发,而暗地却将军队调回川岩(今张掖市西南)屯守,以逸待劳。并放出风去,说已攻下了浩舋。李歆不知是计,认为张掖空虚,竟想借此机会抄其后路,攻取张掖。他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宋繇等大臣的反对,其母尹氏也极力阻止说:“我们新建之国,地狭人稀,全力防守,还恐有失,怎能轻举妄动,妄图夺取别人的土地呢?我看沮渠蒙逊英勇骁战,你不是他的对手!况且他正想兼并别国领土,似乎天时也顺他。今我国虽小,足能养活国人,你应慎时度势,正确衡量自己的力量,方为明智之举,而且你父的遗嘱要“深慎兵战,保境安民,俟时而动,今天还记忆犹新。奈何胜利冲昏头脑,忘却先父遗训,想攻打人家?如果你执意孤行,我看这次恐怕只能看见你带兵出去,再也看不到你带兵回来了”。李歆听不进去,遂领骑兵三万,进军到都渎涧(今高台镇夷),蒙逊听到这一消息大喜,说:“中吾计矣。”急忙带兵赶回,双方大战于怀城(今临泽县平川乡),结果李歆大败。其左右部将急劝歆撤兵回酒泉。李歆说:“我不听太后教诲,远征大败受辱,不杀蒙逊这胡儿,我是无脸面回去见母亲的。”于是组织兵将再战,结果全军覆没,最后被蒙逊杀于蓼泉。由此北凉乘胜前进,占领了西凉国的酒泉,公元421年攻占了敦煌,西凉遂亡。
为了追忆这场战争,临泽县清乾隆年间的贡生乔彦作《蓼泉故城》:“此处西凉起战尘,七千劲卒顿成髅,冠军祠内都奇节,不及旌忠犹道辛”的七绝一首,以志不忘。
(临泽县地方志办公室马丰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