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说:“大而不是最好一向是美国人给人的第一印象。事实上,我确信你从美国任何方向任何地方驱车75英里,就准能碰上某种‘世界最大的东西’。宽阔的土地和似乎无边无际的边界使这种情况得以发展。从清教徒的时候起,美国农民就耕耘土地,把地力用尽,于是又无忧无虑地向西推进5英里。如今,你看见的每一处农场都是一堂生锈的车和破旧农用设备构成的历史课,家里和庭院里放满了已损坏的圣诞节玩具和动力切草机。”
你可曾在德国、瑞士或日本看到过一辆生锈汽车或是生锈拖拉机吗?多少世纪以来,欧洲人和日本人都生活在限度之内,不得不对资源更为小心注意,也就是说具有质量意识。
戴明批判说,当我们开始制造东西时,我们袭用了农业最初的习惯——大量生产而不求质量。大型铁路使工业获得接受便宜货的大规模的市场,从而刺激我们沿着这一方向前进。铁路大亨们用赤裸裸的强权创建并控制巨型的联营企业,不愿跟着走的单干户则面临无情的铁路运价,常常被迫停业。大型联合企业的兴起正好与政府作战部完善大规模生产技术的措施相巧合,此举始于国内战争时期,在半个多世纪之后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达到了高潮。大生产的多数工具可能是英国发明的,但美国人加以模仿,完善并将它们用于商业。(有讽刺意义的是,我们现在是头号发明者,日本这个“模仿猫”却成了完善者。)
这种全部美国式的做法——长生产周期,大规模经营——在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胜利中发挥了作用,并加强了其后美国经济霸主的地位。但是,我们是靠更多的坦克和飞机取胜,一般不是靠质量更好的坦克和飞机。随后,海外的经济恢复起来,开始注视我国诱人的市场。外国产品打入美国市场的惟一办法就是通过它们占有优势的局部市场,靠提供高超的质量打消我们的疑虑,诸如1955年日本货质量低劣的形象所造成的疑虑。
注重质量恰恰适合欧洲和日本人的技能,尤其适合他们嗜好工艺劳动(非专业化分工的劳动)和以人工劳动作为增加产品价值的主要手段的传统。同样,他们历史上不搞过多的纵向一体化生产(福特汽车公司一度拥有自己的铁矿,那里的铁送到位于胭脂河的冶炼厂炼成钢,钢又制成汽车),这使它们具有独特的灵活性和善于小批量生产以赢得小块的优势市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我们顽固地偏爱大的东西,最后发展为迷恋于大规模自动化。日本人则把我们做好但未使用的较小型、更灵便的机器设计拿走,独占了那个市场,并把快速更新产品提升为一种高级艺术。
时至今日,我们遇到了麻烦。在可以预见的将来,质量和灵活性将是经济获得成功的象征。《财富》杂志报道说,最近对韩国实业家进行的一次民意测验表明,“他们乐于要日本供应者而不要美国的,比差为二比一。韩国人抱怨美国产品质量平平,交货慢,服务差,还说美国人不愿接受小额定货。”(考虑到日本与韩国之间的宿仇,这种情况就更富有戏剧性了。)
韩国人是对的,但要我们摒弃嗜大的秉性如同剜肉一般难以忍受。通用电气公司董事长杰克·韦尔奇告诉股市分析家说,他要使他的公司在“市场价值”上占第一位——在股票市场上价格最高。他是否希望后人因为产品质量高超而想起他呢?因为创造了工作机会而想起他呢?谁知道?他难得谈及产品;至于就业,自从他上任以来,通用公司已经从工资花名册上削减掉10万个工人(不包括兼并企业造成的人员变动)。正如一位《福布斯》杂志的作者所称,通用公司在费尔菲尔德的总部“给人的印象和感觉犹如一座庞大的投资银行大楼,随时寻觅着接管的目标”,却看不见一件产品。
大的规模甚至也驱使着创业型企业家,使他们也过快地从追求与众不同蜕变为追求大型化,并且还希望稳定。人民捷运公司的创始人唐·伯尔买下边疆航空公司之后的厄运就是这样的一个典型事例。
听一下《财富》500强排名结果公布时人们的交谈吧!公司首席主管们很少有人谈论利润和资金利润率。人们问的是:“你们排第几位?”“进军《财富》500强”——一件单纯反映规模大小的象征——乃是大多数尚未跻身前500家的企业梦寐以求的梦想,而已跻身其间的多数企业则把名次提升奉为自己追求的目标。
(1)偏爱“小”的日本:从细微处入手
对日本的奇迹,主要有两派观点。经济学家希望我们相信,日本人的成功在于他们始终贯彻的保守的宏观经济政策——公司同银行家之间以及银行家同政府之间利益的融合。例如,以权利极大的大藏省和露面频繁的通产省为代表的保守联盟,向目标工业发放低息贷款,并对年轻或复苏中的工业实行保护。社会学家和管理理论家则告诉我们,他们用团队和谐,终身就业和其他日本在管理和家庭(如养育孩子)上的做法来说明同样的现象。
在戴明看来,这两种观点都有道理。两种因素都促成了日本的成功,但是戴明指出还有其他更新颖的观点也同样有道理。有一种观点着重谈及日本人特有的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小”的偏爱,而在当今世界上“小”的优点看来正迅速使一度普遍接受的“大”主义价值观黯然失色。例如,韩国作者李和永在《越小越好:日本人擅长小型化》一书中认为,“由于具有小些更好的传统……对信息非常敏感,在未来日趋简化的时代中日本恰好处于领先的地位。”
李和永在寻找日本对“小”的喜爱的根源时作了深入地研究。譬如,日本的神话故事描写能把针变成剑,把碗变成船的“一寸法师”,这与巨人保罗·班扬那样的西方民间传奇人物形成对照。然而,语言文字可以提供最重要的线索。例如,日语“工艺”一词直译为“细工”,女性美人逐字词义为“细致的女人”。另一方面,“大”的字面意义是“未经精细加工”,“没有价值”的字面意义则是“没有包装的”。意思是“小”的词的前缀很多,使用得也很频繁;意思是“大”的前缀就少多了。
按照李和永的观点,折扇、小型庭院、茶道以及日本人生活中的其他礼仪内容都源于对简化的酷爱。在沉思时,日本人自然而然趋向小块的地方,而美国人(还有韩国人和中国人在这点上也如此)在需要反思时往往去找开阔的地方。事实上,据李和永所称,日本人藐视几乎一切大的东西。他补充说,“再没有比让日本人生活中有无用的物件更难的事了。他们不能容忍不必要的、多余的东西。”
日本人的这种根深蒂固的特性在当今这个电子(微型化)时代的初期有着重大的经济影响。例如,索尼公司在小型化方面一马当先——录音机、便携式收音机、盒式录像机、有声磁盘——现在已经发展成磁盘录像机了。
虽然发明半导体的是一家美国公司,开始时由该公司向索尼公司提供半导体,但索尼公司却第一个掌握了这项技术的商业用途。当然,还可以补充别的例子,如夏普公司于1963年开发出第一个电子计算器。李和永总结道:“如果我回忆一下关于(日本)岩石庭园的谈话,那么对于把小型化作为日本产品的表征的说法也就不足为奇了。岩石庭园设计师双木铁仙的一句话概括了岩园美学的精华所在:‘把1000英里缩小到1英尺。’”(日本在小型消费品市场的压倒优势地位由一点即可说明,仅家用电器一项的贸易顺差竟达90亿美元的惊人数字,差不多等于日本大肆宣传的汽车贸易出超的一半。)
李和永总结说:“塞伊·肖纳贡所写的‘凡细微之物,无论其为何物,皆为美妙之物也’一语迄今已有千年。如今我们又听到同样的来自太平洋彼岸的重复的说法,实属讽刺!”
人们只要看一眼汉莎航空公司飞行杂志上一则1987年马自达汽车广告,就足以找到支持李和永的论点的论据。这则广告美国人不可能设想得来。绝美的画工画的是11把工艺精细的古色古香的日本木梳。广告的标题是:“梳理入微”。广告更是精妙:
“梳子看来是一件很简单的物品。但它简单得容易使人误解。我们往往忘记了过去梳子都是手工制作的,每根梳齿与齿与齿的间距要锉成同一宽度。如果考虑到这种一致的宽度是靠肉眼做到的,更感到它令人吃惊。制作中稍一不慎,梳子就毁了。因此梳子就成了值钱的财产。梳子又是个人用品,于是就产生了日本古代的一种信念:梳子乃是灵魂的依附。无怪人们几乎用一种宗教的虔敬之情看待梳子的制作。梳子是一个范例,说明潜心于基础工作的精神会取得令人惊讶的成效。马自达汽车乃潜心于汽车工艺基础精神的产品,将产生令人惊讶的效果。
这则广告做到了:①用小和精细之物为范例(这里用的是梳子);②强调了与古代日本和手工艺的联系;③“兜售”了马自达汽车重视细小之处的主要竞争优势。
通用汽车公司也试用类似办法,它所用的标题是“没有谁家像通用那样为细微之处而挥汗”。但是,说得轻一点,通用汽车公司与日本人的类似只是表面上的。“挥汗”与古梳的精致形象在比喻和字面上都有天壤之别!
(2)大的规模从未产生过预期效果
戴明指出,市场上的新的现实要求具备灵活性和速度。新技术可以带来成功,但惟有我们决心摒弃对规模及其先决条件——稳定性和可预见性——的钟爱才能实现成功。使我们消除对规模的钟爱的有效步骤可能是认识到规模大从来就没有产生过预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