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点滴集——发展·项目·改革·文论
4352100000039

第39章 突破难点抓住重点建立支点优化增长点(2)

3.建立支点。就是要以园区建设为支点,以龙头企业为支点,以基础设施为支点,努力打造投资增大的新平台。以园区建设为支点,就是要把开发园区作为全市的开放试验区和先导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作用和带动功能,重点抓好定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陇西文峰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洮三滩非公有制经济园区、岷县乡镇工业园区、临洮洮阳乡镇企业经济园区、安定区南川经济开发区建设。同时依托资源。突出特色,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定西巉口、通渭西郊等工业经济区,以项目为中心,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和资金,鼓励和支持省内外高等院校及各类科研机构进入园区,为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提供科技支撑,力争5年内建成有一定规模、一定档次、一定水平的一批经济园区,为推动全市经济上台阶打造发展平台。以龙头企业为支点,就是要按照“培强做大一批、引进发展一批、向外挂靠一批”的思路,围绕资源优势,加大马铃薯、中药材、畜牧业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的扶持力度,重点支持和建设一批辐射带动面广、市场竞争力强、与农户关系密切的以农产品加工为主的产业化龙头项目,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龙头+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以基础设施为支点,就是要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态建设,抓好节水灌溉、人畜饮水、乡村道路、农村能源、农村水电等工程建设,实施好退耕还林(草)、天然林保护、三北防护林四期工程项目等,不断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及环保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对城市供水、污水处理、垃圾处理、集中供热、县城电网改造以及环境建设与保护等项目的投入,大力创造发展硬环境:加快交通、电力、通信建设,努力提高农村通路率和电网、电视网、电信网覆盖率,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

4.优化增长点。就是要重点优化投资的产业结构和投资的主体结构,不断增强投资持续增长的后劲。以产业项目为重点,千方百计加大产业投资,把重点放在工商业投资、农业产业化投资、服务业投资等方面,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药、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市场建设等重点,积极扶持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培育储藏运输配送一体化的大型流通企业,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培植新的财源增长点,完善市场经济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发展民间投资,进一步强化吸引民间投资的措施,使民间投资成为投资增长的主要来源,逐步提高民间投资在投资主体结构中的比重。

五、拓宽融资渠道

全市投资增长要靠“两手抓”,一手抓政府财政性投资,一手抓民间市场性融资。

1.积极争取和用好国家补助、国债资金、以工代赈等建设资金。充分发挥国家投资“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紧紧抓住国家投资向中西部倾斜的良好机遇,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方向,认真论证一批大项目、好项目,通过扎实的项目前期工作争取国家和省上尽可能多的投入,进而调动各类资金的跟进投入。市县区计划、财政、扶贫部门是政府性投资争取的主渠道。要进一步改进工作。加强同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发挥好自身的优势。切实做好项目和资金的争取工作。

2.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投资。要清除民间资本进入投资的障碍,放开市场准入条件,消除一切思想阻力、政策壁垒和体制障碍,加强对投资者权益的保护,开辟民间资本踊跃投资上项目的“绿色通道”。采取项目引资、制度融资、市场融资、用活存量资产生资等多种方式,拓宽投资渠道,并积极向资产购并、投资基金、利用外资和证券投资等多元化引资融资形式发展,使各类投资主体在融资、税收、用地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要拓宽民间投资领域,从政策创新入手,鼓励民间资本采取多种形式投资产业项目,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的建设和经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到国家非限制类的投资领域。重点鼓励民间资本投资发展农业、水利、交通、能源、教育、卫生、体育、文化、旅游、中介、市政环保和社会公益项目,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金融、保险、邮电通信、公共信息网络等领域。

3.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落实《定西市扶持招商引资和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规定》,层层落实招商引资责任,明确招商主体,突出招商重点,改进招商方式,采取以会招商、以节招商、以商招商、以友招商、以网招商、委托招商、代理招商和市企联手招商等措施,促进全市资源优势与外来资本优势的有效对接,创造加快发展的新优势。

4.积极争取信贷资金支持。从优化金融环境人手,努力改善银、企关系,靠诚信筹集信贷资金。利用国家扩大以基础设施项目收益权或收费权为质押发放贷款范围的金融政策,积极争取银行对产业项目、基础设施、生态家园等项目建设的信贷投入。进一步认真研究国家的金融政策,加强与金融机构的沟通,支持金融事业的发展。金融机构要牢固树立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思想,为地方经济快速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

5.深化城市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落实市上《关于进一步深化城市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坚持“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积极鼓励非国家资本进入城市公共服务领域。加强土地储备、招标拍卖、挂牌出让等。积极探索市政设施经营权转让、主要街道广告权和路、桥设施冠名权拍卖及市政建设业主开发机制,做到“无形资产、有形使用”。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走市场化运作的路子。

6.充分利用外资。进一步研究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重点领域、管理模式和申请程序,重点抓好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等方面利用国外贷款及引进技术设备的工作,扩大利用外资规模,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六、改善投资环境

环境是投资发展的资源,也是投资发展的保障。发展抓项目。必须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法制环境、宽松互惠的政策环境、健康和谐的人文环境、求实鼓劲的舆论环境、安全稳定的社会环境和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要全面加强自身建设,努力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开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依法规范行政;积极推进政务公开,自觉接受社会和群众监督,做到民主透明行政;要彻底改革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程序,凡确需审批的事项,必须减少办事环节,做到优质高效行政:要加强廉政建设,牢记“两个务必”,模范遵守廉政准则和各项制度,做到依法廉洁从政,不断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2.强化项目咨询工作。努力建立起一套专家参与、政府推荐、法人决策负责的项目机制,不断拓宽推荐、筛选项目的新途径。政府应根据国家政策、市场需求和专家咨询意见提出产业发展方向的指导性意见。有关专业部门初步规划项目的轮廓,然后协调并委托具有相应能力和资质的咨询、设计等中介组织进行广泛的调研,编制项目建议书。对于重大公益性项目和没有明确项目法人的重要竞争性项目,可依据项目建议书,通过招投标的方式确定项目法人和投资主体,由项目法人负责组织力量进一步深入开展前期工作。把主要由专业部门和地方政府推荐项目.扩大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民营企业、技术中介和咨询机构等,并对这些单位推荐的建设项目给予充分重视,组织专家咨询,策划修改完善,努力扩大项目选择范围。不论一项人畜饮水工程、一条公路、一条流域、一座电站、一片小区,还是一条信息、一个市场、一个营销体系,凡是有利于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切投资、信息、软件等都是项目,都应予以重视和支持。市县区应成立高层次的项目咨询专家委员会,对涉及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重大骨干项目,定期或不定期召开专家咨询会,完善项目论证决策的程序和方法,逐步实现项目决策科学化。

3.完善项目服务工作。努力坚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责任制度,明确参与前期工作的各方面责任,从酝酿提出项目时起,有关部门和地方就应确定分管领导和具体责任人,把工作任务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人员和项目法人,形成推动项目前期工作进程的合力。坚持重大项目协调调度制度,计划部门是全市重大建设项目的牵头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和重大建设项目的总体协调、管理和督促工作:市县区两级重点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应根据项目工作的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召开项目协调调度会,及时发现和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困难和问题。坚持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经费支持制度,市县区财政每年应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重大项目前期工作,从资金上保证项目前期工作的需要,保证重大项目储备。坚持重点项目领导责任制度,要确定市县区重点在建项目和重点前期项目,每一个项目确定责任领导、责任部门,明确目标任务,落实领导责任,年终进行考核奖惩。

4.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首先,要加快诚信环境建设步伐,以政府信用为主导,企业法人信用为重点,个人信用为基础,法律和道德手段双管齐下,行政监督和社会监督手段一齐运用,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要加大诚信教育和宣传的力度,努力营造“守信为荣、失信为耻、无信为忧”的社会环境。大力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各行各业从业者的诚信素质和服务质量标准,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其次,要努力发挥信用评估机制的作用,大力发展从事增值服务等的信用中介机构,积极鼓励从事信用服务的行业协会,开展行业服务、行业自律和行业标准工作,建立仲裁服务制度,努力实现信用中介机构的规范化发展,构建以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为特色的社会信用服务体系。再次,要进一步完善信用共享技术和机制,推进信用信息化设施建设,形成信用信息归集共享平台,有效利用信用信息,规范公共信息、征信数据的开放共享程序,实现资源共享,做到一处失信处处受制、处处守信事事便利。要进一步完善社会诚信建设体制,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部门相互协调,社会公众共同参与,全面开展以应用信用产品、发展信用经济、增强信用意识为重点的社会诚信活动。规范诚信行为,促进诚信体系建设的有序发展,实现以诚信吸引投资,靠诚信扩大投资规模,以项目带动全市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原载《甘肃经济--9信息》,2004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