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4352700000014

第14章 佛教人间化无法回避的问题(2)

总之,人间化是由全球现代思潮激发起来的东亚佛教的共有倾向,但在海峡两岸表现为人间佛教。人间佛教可以说代表着东亚佛教人间化思潮的普遍性与汉传佛教特殊性的统一。勉强把日本及其他国家的人间化佛教纳入“人间佛教”的依据不足。[84]而东亚佛教的人间化乃全球自16世纪以来的现代化、理性化浪潮在亚洲的延续与在东亚宗教界的反映。海峡两岸的人间佛教可以说是为应对这一浪潮的冲击,由少数最早觉悟的教内外先行者发动的对传统佛教弊端的改革,然后逐渐在思潮激荡中形成了系统的思想理念,并付诸实践,在先一步开放的地区形成了竞争优势。它主要表现为佛教教义的现代性阐释、教会与僧团现代形式的组织管理等特征。东亚佛教的人间化特征使传统佛教在现代社会中获得了一种新的生命形态,但必须重视其间可能或已经产生的一些问题如商品化倾向、超越性的淡化、个人修证的缺失等负面问题。如能较好解决,主要在汉传佛教传播区域形成的人间佛教在整个亚太地区的人间化思潮中将具有核心地位。

注释:

[1]参见谢立中《20世纪西方现代化理论文选·编者前言》第2~11页,上海三联书店,2001年。

[2]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年,第15页。

[3]参见邓子美、辛望旦主编《论中国法的精神》第26~27页,青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

[4]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译,商务印书馆,1990年,第22页。

[5][宋]朱熹:《朱子语类》,卷十二。

[6]太虚:《人生佛教开题》。

[7]杨曾文:《日本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8页。

[8][韩]韩龙云:《朝鲜佛教维新论》,《韩国新宗教的源流与嬗变·附录》,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

[9]罗荣渠:《现代化新论——世界与中目的现代化进程(增订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140~158页。

[10]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199、188~189页。

[11]陆玉林:《东亚的转生——东亚哲学与21世纪导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70、138页

[12]金勋:《韩国新宗教的源流与嬗变》,宗教文化出版社,2006年,第27页。

[13]参见《南风窗》2000年第8期,《华声报》2002年8月26日。

[14]喻权域、从亚平主编《台湾的昨天与今天》,新华出版社,1988年,第15页。

[15]星云:《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星云大师讲演集》第4册。

[16]郝也麟:《佛教事业》,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第399页,(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

[17]瞿海源:《台湾宗教变迁的社会政治分析》,第45页。

[18]余光弘:《台湾地区民间宗教的发展:寺庙调查资料的分析》,(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集刊》第53期。

[19]宋光宇:《四十年来台湾的宗教发展情形》,《宗教与社会》,(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95年。

[20]星云:《跨世纪的悲欣岁月·序》。

[21]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商务印书馆,1965年,第206页。

[22][日]富水健一:《日本的现代化与社会变迁》,商务印书馆,2004年,第266~268、301页。

[23]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24]李惠目主编《当代韩国人文社会科学》,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568页。

[25]赵利济、金赢亨:《韩国经济腾飞的政策剖析》,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413页。

[26]参见陈兵、邓子美《20世纪中国佛教》第五章,民族出版社,2000年。

[27]《南方周末》2006年7月18日。

[28]喻权域、从亚平主编《台湾的昨天与今天》,第203~204页。

[29]释水明:《香港佛教与佛寺》,(香港)大屿山宝莲禅寺1993年印本。

[30]太虚:《人性》。

[31]冉云华:《现代概念及其对佛教的意义》,佛光山文教基金会编《1990年佛光山国际佛教学术会议论文集》,高雄佛光出版社,1992年。

[32]聂云台:《保富法》。

[33]曹伯权:《舍耶从佛记》。

[34]陈冠桥:《企业家精神与中国佛教信仰》,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硕士论文稿本,2007年。

[35]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8页。

[36]转引自何建明《佛法观念的近代调适》第42页,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年。

[37]村上重良:《宗教与日本现代化》,张大柘译,今日出版社,1990年,第3~4页。

[38]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94页。

[39]铃木范久:《宗教与日本社会》,牛建科译,中华书局,2005年,第70页。

[40]国际创价学会网站:http//chs.sgichn.org/sgichn/lndex.php?id=136

[41]黄心川:《当前东亚佛教的复兴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7月)第509页。

[42]普正编译《韩国佛教天台宗及主要寺院概览(上)》,《法音》2001年第7期(总第203期)第38页。

[43]邓子美:《二十世纪中国佛教智慧的结晶》,《法音》1998年第7期第21页。

[44]韦伯:《经济与社会》(上),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527、528页。

[45]韦伯:《经济与社会》(上),第529页。

[46]韦伯:《经济与社会》(上),第544页。

[47]参见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第176~177页,(伦敦)对照出版社1985年英文版。

[48]奥戴:《宗教社会学》,刘润忠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第98页。

[49]参见释昭慧、江灿腾编著《世纪新声:当代台湾佛教的入世与出世之争》,(台北)法界出版社,2002年;《人间佛教与当代对话:第三届印顺导师思想之理论与实践学术研讨会伦文集》,弘誓文教基金会2002年4月。

[50]奥戴:《宗教社会学》,第139~140页。

[51]释印顺:《中观今论·自序》。

[52]释印顺:《无诤之辩:评熊十力的(新唯识论)》。

[53]释印顺认为:“其实,这一思想系,有独到的立场,主要是众生与佛有共同的体性;依此为宗本,说明依此而有生死、众生,依此而有究竟解脱、如来。”(《如来藏之研究》)

[54]韦伯认为:“晚期中国佛教的僧侣制的性格本质上是决定于其愈来愈强的平民性格。而晚期中国佛教的教理基础几乎无不立于真常唯心论之上。”(《印度的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第435页,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6年)

[55]星云:《皆大欢喜》,佛光书局,1994年,第2、117、123页。

[56]林宜璇:《人间佛教与生活是:慈济现象的社会学解析》,台湾清华大学社会人类研究所硕士论文,1996年7月,第89页。

[57][英]汤因比、[日]池田大作:《展望21世纪》,苟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第40页。

[58]转引自黄心川《东亚佛教的复兴情况及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中华佛学学报》第13期(2000年7月)第508页。

[59]柳雪峰:《圆佛教基本教理浅析》,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编《宗教研究四十年》(下册),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第1370页。

[60]星云:《人间佛教的基本思想》,《星云大师讲演集》第4册。

[61]古格鲁:《人间佛教对社会福利的贡献:综观星云大师在解行上的诠释》,《普门学报》第3期(2000年5月)第51页。

[62]星云:《如何建设现代佛教》,《星云大师讲演集》第4集。

[63]参见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第84页。

[64]《中国佛教参访团访问韩国天台宗的总结报告》,《法音》2000年第2期第32页。

[65]李元松:《我有明珠一颗》,中国友谊出版公司,1996年,第2页。

[66]铃木范久:《宗教与日本社会》,牛建科译,中华书局,2005年,第81页。

[67]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第204~205页。

[68]邓子美、毛勤勇:《星云八十:学者看大师》,台中太平慈光寺,2007年,第273、274页。

[69]《寺院管理办法》,《法音》1993年第12期第28页。

[70]见:http//www.globalbuddhist.net/shiJieFOJiao/Japan/postwar018.asp世界佛教网站2006-1-3.

[71]见中国民间组织网http//www.chinapo.gov.cn/web/showBulltetin.do?id=20081&dictionid=1940,2006-1-3.

[72]释传法:《台湾佛教社会运动中的环保与动保运动问题》(2002年3月30日于生命关怀协会的讲演)。

[73]王雷泉、刘京民:《从因特网到因陀罗网从知识经济到善知识经济——以中文佛教网站及学术资源为例》,见《首届中国无锡灵山人间佛教与社会关怀研讨会论文集》第31~40页。

[74]杨曾文主编《日本近现代佛教史》,第247~249页。

[75]江灿腾:《台湾近代佛教的变革与反思——去殖民化与台湾佛教主体性确立的新探索》,(台北)东大图书公司,2003年,第399页。

[76]其较有代表性的为如石法师《大乘起源与开展之心理动力》、《台湾教界学术研究、阿舍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载如石《现代大乘起信论》(南投南林出版社,2001年)。

[77]梁氏当时认为,改造佛教是做不到的事,倘若做到,那改造后的东西必定不再是佛教。尽管他后来看法有了改变。参见邓子美《人间佛教理论的建构与运作》,载《法音》1998年第7期。

[78]释太虚:《新与融贯》,《太虚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第72~75页。

[79]赵朴初:《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载《法音》1983年第6期第13页。正果法师把农禅合一解释为“有益于社会的生产与服务性的劳动”,是很恰当的。(《人间佛教寄语》,载《佛法在世间》,中国佛教协会,1990年,第6页)

[80]《太虚集》第63页。

[81]印顺:《解脱者之境界》。

[82]参见温金柯《现代禅对台湾佛教的影响及历史意义:建立台湾佛教的主体性》,载《现代禅月刊》第38期(1993年6月);《敬覆印顺法师:(我有明珠一颢)读后》,载《现代禅月刊》第42期(1994年2月)。

[83]圣严:《禅的体验?禅的开示》,(台北)法鼓文化事业公司,1997年,第1页。

[84]这一说法见河北禅学研究所编《人间佛教》,河北省佛教协会印行本。

人间佛教不是孤立的,正是全球现代思潮与东亚佛教人间化趋向在中国激起的反响,也是海峡两岸传统佛教的自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