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当代人间佛教思潮
4352700000036

第36章 华严菩萨行与真禅思想(1)

从人间佛教思想的酝酿开始,百年来中国佛教史上存在一个越来越明显的现象,这就是反对或不赞成“人间佛教”提法的人或许各有各的理由,[62]但总的来说针对着其变革性一面。而真诚地提出、提倡拥护人间佛教思想者(仅是利用而别有用心者除外)都缘于对现代世界大势有所了解,而不满当时佛教界的现状,不甘心佛教衰落与越来越被社会边缘化,试图有所振作,希望教界现状能有所改变,社会上的佛教形象也能因此有所改变。他们的主张往往以强调佛教传统上的依据作为证明,当然对传统的取舍又各有不同。

从太虚提出教制革命、教理革命、教产革命被讥为“提婆达多”再世,到近年针对“人间”提法而突出佛教“超人间性”的议论莫不如此,而人间佛教提倡者所强调的历史继承性在开头也就是针对重重阻力、针对社会上的佛教形象而言。赵朴初于1981年重提人间佛教,1983年所作的《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报告中有关内容之所以相当温和,并不是他不很了解太虚、印顺思想,其原因之一是当时在大陆提倡人间佛教的阻力很大,需顾忌的方面甚多。真禅法师既了解世界大势,也深悉当年内幕,因此就人间佛教的提倡而言,基本上与赵朴老同步,但也有不少独到之处。

一、提倡人间佛教思想的针对性

真禅法师提倡人间佛教,首先是针对社会上对佛教的种种误解。

其一,他说:“现在一讲起佛教,有人就会说,不就是烧香叩头、求神拜佛吗?把佛教看得过于简单化。不可否认,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的佛教,确实离不开烧香叩头,求神拜佛。拿我们玉佛寺来说,每逢初一、月半和佛教节日,进庙烧香拜佛的人成千上万。人们一看到这些,认为这就是佛教。其实这只是较低层次的佛教表面现象的一个侧面,不能把这看成就是整个佛教。有些人的毛病就出在只看到这种较低层次的佛教表面现象,对整个佛教缺乏全面的了解。其实我们佛教界对这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教的表面现象,也看做是一种佛教的缺点和局限。从今年春节起,我们上海佛教协会就利用各种场合,采用各种方法,劝导广大佛教徒和善男信女,要文明敬香,提倡心香一瓣。现在来玉佛寺进香的香客,基本上做到不点蜡烛,多数人都是三支清香。这是我们在克服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佛教的缺点和局限方面所做的一些工作,初步取得了一些效果。”[63]这里法师强调“心香一瓣”,也就是强调人间佛教应有的提升人的精神深层次追求。

其二,他说:“有人或许会说,你们出家人,只知一心修行,追求解脱,不问世俗之事,如果社会上的人都像你们出家人,社会怎么能发展?国家怎么能富强?人类怎么能进步?其实这是不懂得大乘佛法。因为大乘佛法的根本精神,就是教导我们如何去做人和做一个什么样的人。”[64]在此他针对的就是社会上根深蒂固的佛教只知出世的形象,这是受长期儒家排佛思想影响而形成的。如法师所说,大乘佛教已经是出世人世兼顾,承大乘佛教一脉而来的“人生佛教”、“人间佛教”思想更把着手处放在做人方面。

其三,他针对一些人的疑问回答:关于“佛法对社会、人生所起的作用究竟是完全消极的,还是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问题。有的人只看到出家人脱离世俗家庭,一般不问世事,不参加国家和社会的工作,就认为出家人与世无争对国家和社会没有什么贡献。实际上这种看法是片面的……我们出家人也不是对国家、社会漠不关心的。我们是以‘出世的精神,作人世的事业”’。这里涉及宗教与社会(俗世)、人间佛教与古代宗教的重大区别,即宗教作人世(参与社会)事业,本着超越于社会,超脱于个人名利的精神。非此,即沦丧了宗教本性。但人间佛教与过于偏重出世的古代宗教还是有着不同,其强调的出世与人世的统一充分体现在真禅法师所讲的“以出世的精神,作人世的事业”中。

进而,他认为:“佛法与人生(人世),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禅宗实际创始人慧能在《坛经》中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这说明佛法是离不开人世间的。这是因为,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佛法最根本的目的,就是广度众生,利益人群。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佛法主要是解决人生问题的,并不是在人生问题之外,另外再去解决什么问题。当然,人生问题,也并非仅仅是一个生死问题而已,它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这里简要地提出几点:

“首先,佛法要求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的国家,正确地对待人民群众,因而提出了‘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基本教义。所谓‘庄严国土’,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把建设好自己的国家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在今天来讲,就是要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家。所谓‘利乐有情’,就是要求我们每一个人,都要给广大的人民群众以利益和快乐,也就是要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

“其次,佛法要求我们正确地对待自己,正确地对待人民群众,因而提出了‘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的教义。

“第三,佛法要求我们以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人间乐土,因而提出了‘农禅并重’的教义。

“第四,佛法要求我们发扬大乘佛教慈悲众生的精神,因而提出了慈、悲、喜、舍‘四无量心’的教义。

“第五,佛法要求我们广作资生福利事业,因而提出了‘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的教义。”[65]当然,就人间佛教思想而言,真禅法师在这里提出的从人生出发的内容大体上是人手处、第一步。

二、澄清人间佛教思想的内涵

然而,真禅法师引用了太虚与赵朴初的话,进一步澄清了人间佛教的内涵。

法师说:“太虚大师在《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一文中,还对什么是人间佛教作了解释。他说:‘人间佛教,是表明并非教人离开人类去做人做鬼,或皆出家到寺院山林里去做和尚的佛教,乃是以佛教的道理来改良社会,使人类进步,把世界改造的佛教。’又说:‘人间佛教,并非人离去世界,或做神奇鬼怪非人的事。即因世人的需要而建立人间佛教,为人人可走的坦路,以成为现世界转变中的光明大道,领导世间的人类改善向上进步。’这是说,一个人觉悟了佛法原理,把佛教作为思想信仰的中心,并以此为出发点,去实行救世救人,建设人类的新道德和新秩序,从而使国家富强,人民安乐,这就是人间佛教思想的主要内容。”他还说:“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居士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作了《中国佛教协会三十年》的报告……赵会长认为,‘当代社会主义的中国佛教徒,对于自己信奉的佛教,应当提倡一种思想’。这就是‘人间佛教思想’。他说:‘中国佛教已有近二千年的悠久历史。在当今的时代,中国佛教向何处去?什么是需要我们发扬的中国佛教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要认真思考和正确解决的两个重大问题。对于第一个问题,我认为在我们信奉的教义中应提倡人间佛教思想。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五戒、十善、四摄、六度等自利利他的广大行愿。《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揭示了佛陀重视人间的根本精神……阐明了佛法与世间的关系。佛陀出生在人间,说法度生在人间,佛法是源出人间并要利益人间的。我们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就会自觉地以实现人间净土为己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崇高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最后还特别强调……提倡人间佛教思想,以利于我们担当新的历史时期的人间使命。”[66]赵朴初首次提出发扬人间佛教的优越性的时候,还不能直接提出太虚的名字,只能用“前人”来代替,而真禅法师把太虚思想与朴老思想联系起来,可以说是点明并恢复了人间佛教思想承传与发展的脉络,其在近代诞生与当代弘扬的脉络。

不仅如此,真禅法师与赵朴老一样[67]强调要行菩萨道。

他说:“菩萨道,就是菩萨修行之道。菩萨修六度万行,圆满自利利他,成就佛果之道,就叫做行菩萨道。菩萨道是成佛之正因,要想成佛,必先行菩萨道;成佛乃行菩萨道所得的结果,行菩萨道者最后必将成佛。

“行菩萨道的主要内容是修六度万行……修六度万行,自利利他圆满具足,就能成就佛道。这就叫做行菩萨道。声闻、缘觉也修六度万行,但只是以自利为目的,不是菩萨道。只有菩萨之行,才是自利利他圆满具足,故称菩萨道。所谓菩萨道,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菩萨怎样存心,怎样从事,怎样待人,怎样修持。用一句话来说,就是菩萨应该怎样做人,我们常常说,奉行五戒十善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利益人群,这就是行菩萨道。”[68]实际上,这里讲与声闻、缘觉相对,不但说的就是大乘菩萨道,而且讲菩萨怎样存心、从事、待人、修持,就是强调太虚提出的“人菩萨行”。这是人间佛教所继承的大乘精髓,太虚、印顺、赵朴初以及几乎所有人间佛教提倡者的共识,人间佛教思想的核心。

真禅法师以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与观世音菩萨的大慈大悲和救苦救难精神,作为行菩萨道的范例。他强调,在十大“行愿中,除了礼敬、称赞、供养诸佛外,要数‘恒顺众生’这一行愿与我们这些凡夫众生的佛教徒关系最为密切了。因为据我个人的体会,‘恒顺众生’这一行愿,也就是利乐有情、普利人群的意思。《普贤菩萨行愿品》中教导我们:对于一切众生,不论是依什么而生的,依什么而住的,也无论是什么生类,包括了一切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我们都要平等而没有差异地给予种种事奉和供养。好像孝敬父母,尊敬师长、阿罗汉和佛一样。对于一切众生,有病苦的,要作良医为之医疗;对于失其正道的,要指示其正路;在黑暗中的众生,要给以光明;对于贫穷的,要使他得到埋伏于土中的宝藏。菩萨就是这样平等地给一切众生以极大的利益的。我们上海的佛教徒,常常牢记普贤菩萨的这些教导,要‘恒顺众生’,即普利人群”[69]。此亦即人间佛教的服务社会。关于观音菩萨,真禅法师再三叮咛要学大悲心与救世精神。[70]此亦人间佛教的关怀社会。

人间佛教思想顺应现代社会,关怀与服务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人间净土。真禅法师专门著文予以阐明:“佛教中所讲的净土,意指一种良好的社会,或完美的世界。土,即国土,指世界而言,凡世界中一切人事、物象都是庄严、清净、完美、良好者,即为净土。大乘佛教把佛所居住的世界称之为净土,亦称净刹、净界、净国、佛刹、佛国等等。佛典中所谓净土,是与我们现在所居住的‘秽土’、‘秽国’相对比而言的。因为佛有无数,所以净土也是无数的,如阿弥陀佛西方净土、阿閦佛东方妙喜世界、药师佛东方琉璃世界等。”其中“阿弥陀佛西方净土,后来通称为西方极乐世界”,影响最大。“但是,也有一些大乘佛教的经典和教义,反对这种说法,认为无须在世间之外另外建立净土。如《维摩经·佛国品》认为,心净则土净,娑婆世界即常寂光净土。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意思是说,只要内心觉悟,所居之地即为净土,不需要另外再去建立净土。根据这种心净则土净的说法,其他一些经典也各自提出了自己的净土。如《法华经》讲灵山净土,《华严经》讲莲华藏净土,《大乘密严经》讲密严净土等。”

法师说:“中国佛教禅宗南宗提倡即心是佛,反对向外求索,特别强调心净则土净的唯心净土思想。慧能在《六祖坛经》中说:‘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又说:‘心地但无不善,西方此去不遥;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还指出:‘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慧能在这里所阐发的唯心净土思想,也就是人间净土思想。因为只要内心觉悟,人间即是净土,无须念佛求生西方或东方。”笔者认为唯心净土与人间净土还是有差别的,但也可以说法师点明了从唯心净土到人间净土之间的思想联系。

他还说:“在近代,许多高僧和佛教学者,都提倡人间净土的思想,其中典型的代表人物是近代高僧太虚大师。他主张今后的佛教应多注意现生的问题,不要专门去进行死后问题的探讨。应该着重研究宇宙人生的真相,以指导世界人类向上发达而进步。本着这一精神,他写下了许多有关建设人间净土和人间佛教的文章。其中主要有《建设人间净土论》、《怎样来建设人间佛教》等。他的《建设人间净土论》一文,对什么是人间净土,怎样来建设人间净土,都作了明确的回答。他说:‘什么是人间净土?近之修净土行者,多以此土非净,必须脱离此恶浊之世,而另求往生一良好之净土。……然遍观一切事物无不从众缘时时变化的,而推原事物之变化,其出发点都在人等各有情之心的力量。既人人皆有此心力,即人人皆已有创造净土本能,人人能发造此土为净土之胜愿,努力去作,即由此人间可造成为净土,固无须离开此龌龊之社会而另求一清净之社会也。质言之,今此人间虽非良好庄严,然可凭各人一片清净之心,去修集许多净善的因缘,逐步进行,久而久之,此恶浊之人间便可一变而为庄严之净土,不必于人间之外另求净土,故名为人间净土。’这些说法,是对《六祖坛经》提出的唯心净土即人间净土思想所作的进一步发挥。太虚大师还指出:‘人间净土,是要创造的。’在他看来,‘当下的人间确是不完美的,但是人等有情如愿意要去创造成净土,并不是没有可能的’。这就是说,作为一个佛教徒,不应厌弃现实世界,而是要用自己的一片清净之心,去改造和建设现实世界,使之变成净土世界。”[71]这里追溯人间净土的思想渊源远至《坛经》与《维摩经》,都表明了人间佛教思想的深远的历史继承性,表明中国佛教不但历来强调“心”,而且重视建设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华严菩萨行与人间佛教的包容性

真禅法师人间佛教思想的特色在于华严菩萨行。自1984年以来,他住持玉佛寺17年,每年春天都举行华严佛七法会,宣讲《华严经》,特别是其中的《普贤行愿品》讲得尤多。他的主要著作《玉佛丈室集》中,专列有《(华严经)与华严宗》、《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浅释》、《华严经净行品浅释》、《华严经十地品浅释》等重要文章,集中阐释了华严菩萨行的内涵:从对《华严经》的全面介绍及其注释疏理,到菩萨行愿发心、戒行以至修行时经历的阶位、境界等无不明白开示。正如学者所说,法师“告诉我们的就是如何在修行中,依佛经所说,严格要求自己,从身、口、意三个方面对照,真正使自己成为一个与人与世为善,对世间发展有助益作用,具悲悯大愿的人间菩萨”[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