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会议第二阶段由纠"左"转向反右,从批判彭德怀的"右倾机会主义"到清算他的历史旧账,直至臆造出所谓彭、黄、张、周反党集团。7月底,参加庐山会议的中央委员已超过半数。毛泽东于7月29日提议召开一次中央全会,这就是8月2日至16日的八届八中全会。毛泽东在开幕式上讲了两个问题,一是改指标问题,二是路线问题。他指出,现在有一种分裂的倾向,已经有显著的迹象了。我们反了9个月"左"倾了,现在基本上不是这一方面的问题,而是反右的问题了,因为右倾机会主义在向着党,向着党的领导机关猖狂进攻,向着人民事业,向着6亿人民的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事业进攻。毛泽东在讲话和接着印发的他的一系列批语,为全会错误地开展所谓"路线斗争",揭露和批判所谓"反党集团的分裂活动"定了基调。
8月3日至10日的会议,除了围绕彭德怀7月14日的信和彭、黄、张、周等在政治局扩大会议期间的发言进行批判外,还要他们交代在庐山会议期间彼此的个别交往和谈话,并罗列他们几十年来在党内历次斗争中的缺点错误进行批判。有的说彭德怀的意见书是"纲",黄克诚、张闻天、周小舟等人的发言是"目","纲举目张",互相配合。有的指责黄克诚对毛泽东"成绩伟大,问题不少,前途光明"的话摘其所需。"不谈两头,专谈中间"。有的对张闻天7月21日10000多字的发言稿逐字推敲,发现谈成绩只有270多个字,专在"但是"后面做文章,仅"但"字就是30多个,其中只有1个"但"字后面说的是好话,而且用了3个"危险"、12个"紧张"、上百个"损失"和"缺点"。有的说周小舟虽然没有系统的发言,但给彭德怀"提供材料",当"参谋",做"宣传员"。
8月10日,毛泽东对《安徽省委书记张恺帆下令解散无为县食堂的报告》一文加批语说,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中央委员会里有,省里也有。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立场上,蓄谋破坏无产阶级专政,分裂共产党,在党内组织派别,散布他们的影响,涣散无产阶级先锋队,另立他们的机会主义的党。11日毛泽东在全会上再次讲话,把彭德怀等人坚持实事求是,如实反映情况的意见,说成是主观唯心主义的经验主义。他还说:彭德怀等对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没有精神准备,他们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党内的同盟者","马克思主义的同盟者"。毛泽东的批语和讲话,将批判"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范围从中央扩大到了地方,把"右倾机会主义者"的性质说成是"民主派"和党的"同路人"。"文化大革命"中将革命老干部等同于"民主派",把"民主派"等同于"走资派",同毛泽东的这种错误批评和论断是有联系的。
8月13日至15日,八中全会举行全体大会。彭、黄、张、周在连续不断的追逼、围攻下,一面说明事实真相,一面含冤受屈地做违心的检讨。彭德怀为使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威信不受损害,在向大会做交待与检讨时,"采取了要什么就给什么的态度","对自己的错误做了一些不合事实的夸大检讨"。但是,他对"里通外国"和"军事俱乐部"两个问题坚决否认。他心里认定:"我只能毁灭自己,决不能损害党所领导的人民军队。"张闻天在小组会和大会上也被迫多次做检讨。8月2日,毛泽东写信给张闻天说:怎么搞的,你陷入那个军事俱乐部去了。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武文合璧,相得益彰。你这次安的是什么主意?那样四面八方,勤劳艰苦,找出那些漆黑一团的材料。然而一展览尽是假的。你被人们缠得脱不开身,自作自受,怨得谁人?我认为你是旧病复发,你的老而又老的疟疾原来远未去掉,现在又发寒热症了。并向张闻天推荐西汉时代辞赋名家枚乘写的《七发》一文,说张闻天的病同楚太子相似,送给他两个字:"痛改。"随后,毛泽东又把《七发》印发给出席八中全会的同志阅读,并于8月16日写了《关于枚乘〈七发〉》的批语。面对毛泽东的信和暴风雨式的批判,张闻天陷入了深深的苦恼之中。他对个人的得失,并没有过多的考虑,最使他失望并且压抑不住愤懑的是,如此地对待不同意见的同志,将会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他在第一次"检讨"写完之后对身边的秘书说:"这样以后还有谁敢讲话?所以问题还是党内民主。"随着批判的不断升级,大会对所谓"军事俱乐部"的追逼也越来越紧。张闻天暗想,"他们想逼出1个有计划有组织来,""哪里有什么军事俱乐部,文化俱乐部倒有1个!"对于所谓军事俱乐部的逼问,张闻天的回答始终只是说,他同彭德怀谈过相同的所谓"右倾思想",谈得比较多这就叫加入吧!至于俱乐部的组织怎样、计划怎样,他都一概不知。周小舟在千钧压力之下,虽然不得不做些过头的戴帽检讨,但他没有生造或夸张半点事实,8月3日在小组会上做检讨时,还用事实为彭德怀辩护,说彭德怀从心底敬佩毛主席。他对自己所受到的不公正批判想不通,于13日写信给毛泽东说:"解剖我们自己,披肝沥胆,又感觉此与实际情况确有出入。我想假若戴(右倾机会主义)这样一顶帽子,我对主席、中央、全党、湖南党员和人民,甚至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必须说我犯了反党、反中央、反主席……的错误,然而再说下去,势必泪潸潸下,不尽欲言。"李锐等人亦在小组会上受到激烈的批判和斗争,被迫写了交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