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仙侠朝夕录
43647500000073

第73章 讲道

青云门是传统道门,炼气期弟子在宗门内就必须穿戴宗门服饰,筑基期弟子可以自己做衣服只要服饰上带有宗门标志,金丹期以后的弟子就可以随自己心意任心搭配。

青云门的宗门服饰颜色浅青,没有凡尘道人那般复杂繁琐的衣物配饰,整件宗门法袍除却一些金色的云纹勾勒外就别无装饰了,这宗门服饰是以云锦为纱再用真火淬炼而成相当于低级灵气,有一定的防御力,可是若是除外斗法不穿青云门服饰防御力未免不足,穿了有些人的心思恐怕看见这件服饰就会想要打劫自己,自己虽然挂着熙紫真君记名弟子的名位,可是自己才堪堪筑基,修为太弱,身上法宝太少,又只是熙紫真君的记名弟子仙途也只能依赖于自己若是不穿一件防御灵器怕是不能像在练气那般自由了。

赵箐苒的灵气探入青心环,玉手一张出现了一块粉蓝渐变色的蛛丝锦,蛛丝锦是由专门吃灵桃花瓣的桃月蛛每月吞吐月华编制而成,上面甚至还流动这丝丝月华的荧光,这一夜的月光只能制成一块方帕大小的蛛丝锦,赵箐苒拿出的蛛丝锦足够做一套衣物,蛛丝锦价格不菲,若是赵箐苒自己怕是不舍得买回来,可是偏偏这是爱慕者送来讨自己欢心的礼物,这能制衣的蛛丝锦起码也要花费十二个月夜才能编制而成,若论美观蛛丝锦与云锦不相上下,可是蛛丝锦的防御能力更为高一些。

赵箐苒不敢大量运转莲火,若是不小心就会把蛛丝锦给烧了,自己并不会炼器之法门若想把蛛丝锦练成服饰就要用真火焚烧,可是自己收复莲火后真火就成了莲火,灵气一逼指尖出现了一抹幽幽的莲火忽明忽暗,莲火落在蛛丝锦上,神识化成剪刀把蛛丝锦裁成对襟襦裙,粉蓝色的内裙收腰提胸长裙及踝,胸前绣有略带一朵娇媚又略微神圣的九重青莲,素手再度一张,手上出现了一块青色溪云锦,溪云锦材质轻薄、半透明,比云锦的防御能力低了大半,溪云锦也只有制成衣群外罩,青色的外罩紧帖着对襟襦裙,朵朵形状各异的青莲被朵朵青云掩映。

讲道场里人山人海,一道接着一道男子倒吸气声,一声声女子赞叹的声音,一道道炙热的眼神,一个美丽的筑基女修缓慢迈来讲道场,她身穿粉蓝色对襟襦裙外罩青色纱裙,梳着堕马髻,一根毫无装饰的白玉簪固定住如瀑的三千青丝,剩下的青丝从簪间滑落绵延到臀间,发尾用金丝绞环束起,一阵奇异而美妙的香风扑面而来。

一位练气女修拧头看向隔壁的师兄早已沉沦其中,眼中漫上怒火,素手一滑,一手已经绕到男修的腰后,素手在男修腰间软肉一扭然后一拧,男修脸上顿时出现了彩虹赤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不断变换,男修颇为清俊的五官拧在一处,男修看向自己旁边的师妹,眉眼低垂着。

那个筑基女修来到讲道台上,讲道场上的数千练气弟子对着女修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晚辈,拜见前辈。”筑基女修素手一抬示意他们起来,皓腕一转,广袖飞转,缓慢的坐在蒲团上,“起来吧!”“谢前辈。”这里其中虽然不乏练气圆满之人,可是筑基与练气毕竟是不可逾越的天壑,哪怕只是练气圆满与刚筑基之人的斗法,任练气修士有何等力量又怎么可能赢得过筑基修士呢?

筑基女修抬眸看向下方的练气修士,脸色如常,“吾名赵箐苒,吾资质极差乃是废五灵根,吾以二十三岁之龄筑基,此等成绩,便是宗门精英弟子也未曾次之,吾在精英弟子中虽然不是最早筑基却也不弱。”赵箐苒的声音一顿,台下练气修士无一蠢人不然如何能够来到青云门成为弟子,台下人的眼神火热几分,赵箐苒一笑,宛如天籁的声音才出现“吾一直勤勤恳恳修行未曾敢停留半步,就唯恐自己停留的一步降低了自己筑基的机会,上古修士以筑基为门槛,筑基方为真正修士,吾未曾筑基时不懂,筑基了方才懂,筑基不仅意味着你的寿元大量增加,甚至你会寻到自己的道心。”赵箐苒字字珠玑,仿佛一字字间都带有了少许法则,天空中的灵气因为赵箐苒的声音震荡,一道不卑不亢的声音传来“敢问前辈,何为道心?”赵箐苒莞尔一笑,“道心乃是尔等对大道的领悟,大道三千,个人机遇不同个人领悟不同,道心如似剑修的剑心,剑修有剑心斗法才能更强手中的剑方能进阶,吾等乃是传统法修自当凝练道心,以使仙途走的更远,不然即使筑基又谈何结丹。”赵箐苒停顿下来,以沉默告诉他们,可以互相讨论。

一柱香后,讨论被一道女声打断“尔等认为道为何物?”有个练气八层的男修恭敬的看着赵箐苒,颇为谨慎的回答“师叔,弟子认为道为美。”男修谨慎盯着赵箐苒如同玄月的容颜,有些男修噗嗤的笑了出来,赵箐苒轻点螓首,一双莲青色的瞳眸一扫地下练气弟子,不急不缓的“汝此回答,怕是以美入道吧!大道三千,以美入道或以丑入道又当如何,大道殊途同归,最终能否修成正果就要看自己对道心的淬炼了。”练气八层男修眼神间更为恭敬,他原本以为自己一个男修以美入道是否太过分,可是这个师叔三言两语就消去自己的顾忌,可见对道的领悟不浅,“谢师叔点破。”一位艳如桃李冷若冰霜的女修看着赵箐苒那比自己不知道要美多少倍的容颜,眼中冒火,语气不禁激动“那这么说来师叔也是以美入道的。”赵箐苒也看到那女子眼中的怒火可是练气八层的女修对自己而言只是一只挥手既灭的蝼蚁,赵箐苒一笑,仿若大道,仿佛枯木生花,“非也,吾乃以永恒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