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4373900000027

第27章 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行(24)

如果你的愤怒失去了控制,那就必须寻求专家的帮助。你必须认识到,即使作为一个成年人,内心感到愤怒也并没有什么错(请记住——你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不幸的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在孩童时期受到了这样的教育:愤怒是不对的、有罪的,甚至是非常可怕的。愤怒本身并没有什么对和错,会产生错误的是我们在愤怒时所做出的行为。不管内心有什么样的情感(愤怒、害怕,甚至是爱恋),脸上始终保持平静,这是情感上成熟的标志。你的孩子是通过对你的观察和模仿来学会处理他自己的愤怒的。我们的目的是接受和交流自己的情感(这样,我们的孩子就能知道我们是具有真实情感的人),同时给孩子们做出榜样,使他们像我们所期盼的那样成长为真实的人。

如果你和孩子之间有着健康的关系,那你就不必担心偶尔的脾气发作会伤害你的孩子。实际上,让孩子知道你在恼怒或者生气是有益的,真诚的交流有时候需要真诚的愤怒,当然这种愤怒必须以不吓唬孩子、不羞辱孩子为前提。下面我们来看一位妈妈(她和孩子之间有着健康的亲情依附关系)怎样采用有益的愤怒来与她的孩子进行交流:

当我的孩子萨米3岁时,有一天我简直被他的行为激怒了。那次我丈夫事业上遇到了挫折,我们情绪都非常低落。那天他格外地不听话,我们不断地让他停下来,但他根本听不进去,于是我们就只好强迫他回自己的房间去待着。我把他放在床上坐着,他挣脱我,跑向房门。我只能更强硬一点,让他重新坐回床上去(好像有一种摆脱不了的愿望在牢牢地吸引着他)。他当然又挣脱我,跑向房门。我更用力地把他放到床上坐着,并且生起气来。我也坐到床上对他叫着说:“你给我听着!你以为这对我来说是很好玩的游戏吗?根本不是,实际上我很讨厌这么做。你知道为什么我会待在这儿?你知道为什么我一次一次地坚持着,直到你乖乖地为止吗?那是因为我爱你,我可不能袖手旁观地看着你长大后像个蠢货一样!”我实在是怒不可遏,在说“我爱你”的时候都克制不住满腔怒火地对他大吼。

然而,萨米在听到我说“蠢货”这个词时大笑了起来。他的笑并不是担心自己身上会发生些什么的神经质的大笑,而是一种毫不做作地觉得某件事好玩的傻笑。我这才意识到他过去从来没有听到过“蠢货”这个词。他会认为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我猜想,这个词一定在萨米的想象中呈现出一幅滑稽的心理图像。尽管萨米的这个举动有点不严肃,却正好提供了我们所需要的良机,让我们可以平静下来,通过温和地说“我爱你”和相互间的拥抱来解决问题。这样,他在自己的房间里乖乖地按我们的要求待了一段时间,过后得到了我们更多的爱和拥抱。

对于这个故事,我得出的相关看法是:你可以在书本上读到所有你想知道的怎样教育孩子的知识,包括应该怎样做才是正确的,但是在你们冲突时盛怒的情况下,如果你对孩子感到不知所措,那么你就应该恢复自己的本来面目,本能地想什么就说什么。当然,如果把握得不好的话,这种做法是很危险的,具有潜在的破坏力。然而,如果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坚实的亲情依附的基础上,那么你尽情地发泄你的情感对管教孩子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有时候,真诚、不矫揉造作是穿透孩子心理防线的唯一办法。

要学会处理愤怒

任何人、任何家庭都不会是从来不发火的,也根本做不到从来不发火。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使愤怒的情绪为你所用。

帮助孩子得到内心的平和 研究表明,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和母亲之间比较少相互发脾气。我们自己的经验也支持了这个观察结果。与父母关系亲密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内心始终洋溢着幸福感,父母为他做出了内心平和、安宁的榜样。他当然会生气,但他懂得去处理自己的怒火,不让愤怒主宰他的性情。与孩子关系亲密的父母十分了解自己的孩子,因此他们不太可能创造环境去引发他们自己和孩子的怒火。

西尔斯经典链接:欢笑——治疗愤怒的特效药

幽默能够驱散愤怒,能够防止微不足道的烦恼激化成为满腔的怒火。我们的孩子很喜欢吃通心粉——汤汁越浓,他们就越喜欢。一次晚餐时,我们让大一点的孩子负责照料2岁和5岁的小家伙,他们俩正磨磨蹭蹭地拨弄着自己面前的粘糊糊的通心粉。就像一个大家庭中常常会发生的那样,最大的孩子把责任推给了老二,而且依次地推下去:“你瞧那两个小家伙……”最后,劳琳和斯蒂芬根本就没人管了,于是他们之间就爆发了一场通心粉大战。当我们发现到处粘糊糊地搞得一塌糊涂时,我们责骂了那些大一点的孩子为什么不阻止这样的事发生。当我们对他们大吼大叫的时候,他们相互间也吼叫着。劳琳和斯蒂芬抬眼望着生气的哥哥、姐姐,他们的面颊和前额沾满了汤汁,通心粉挂在他们的头发上。我们所有的人都开怀大笑起来,大家都心情愉快地一起动手来给那两个孩子擦洗并打扫弄得乱七八糟的环境。现在,当我们要把自己的权力委派给孩子时,我们总是很小心地首先考虑孩子的年龄能否使他真正地承担起责任。

而与父母感情不亲密的孩子被内心的慌乱所支配着。在内心深处,这样的孩子感到他的自我当中失落了某件重要的东西,他对此感到愤怒(顺便提一下,这种失落感有可能会延续到成人时期)。这种空虚感很有可能表现为孩子对自己和对父母的愤怒,使得整个家庭面临着人人都怒气冲冲的危险。

西尔斯经典链接:享有内心的平和

许多成年人为了获得他们过去在成长过程中未能享有的内心平和,会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来尝试各种不同的哲学、宗教,阅读各种自我帮助的书籍,参加各种支援团体,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或者转而求助于药物或其他上瘾的嗜好。他们不可能找到内心的平和,因为他们根本弄不清楚要追寻的东西是什么。而受到父母依附性养育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体验着内心的平和,因而知道内心平和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遇到了生活当中无法避免的挫折,他们会暂时地失去幸福感,但总能把它重新找回来,因为他们知道要寻找的是什么。他们有着找到内心平和的情感技巧,在他们长大成人后会更易于进行深入的心灵内省。

不要对孩子的愤怒漫不经心 从孩子的学步期开始,你就应该鼓励你的孩子去辨别什么时候他是生气了。你要做一个全神贯注的倾听者,帮助孩子说出他的情感。如果有一个愿意给予帮助的听众在旁边给予理解、同情,而不是加以评判,孩子们常常就会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从而摆脱内心的焦躁。一次,我们8岁大的孩子马修坚持要看一个电视节目,我不同意,他发起脾气来。马修觉得他实在是不能不看这个节目,而我认为这个电视节目的内容对于他的个性成长和家庭和谐都是有害的。当马修为自己的立场进行辩护的时候,我专心地听着,不加任何评判。在他陈述完他的理由之后,我也摆出了我的理由。我平和而又威严地列出了我的看法,让马修知道我理解他的观点,但不能同意他。我让他明白我是爸爸,因此我有权决定他可以看什么电视节目,我的决定是不会动摇的。我们谈论起做什么事可以来代替看电视。马修渐渐地明白了不值得为这个电视节目而大动肝火。在我们谈话的进行当中,他止住了眼泪,涨红的小脸放松了起来。我确信他的脉搏跳动也平静下来了。然后我们去外面,玩接球游戏来代替看电视。

西尔斯经典链接:帮助“愤怒的孩子”

习惯性地犯错误的孩子常常怒气冲冲。如果你的孩子看起来总是“不乖”,你“不知道还能对他做些什么”,或者孩子表现得很孤僻,那么你就应该透过表面现象仔细地探究使孩子生气的深层原因。在为这些孩子的父母提供咨询、辅导的过程中,我找到了两个原因:要么是家庭里火药味很浓——父母双方或者其中一方动不动就发火,于是孩子接纳了这种愤怒的情感,把它作为自我情感的一部分;要么是因为孩子的幸福感受到了威胁,从而使他心生愤怒。要对老是做错事的孩子或者常常表现得“不乖”的孩子进行帮助,往往首先要对家庭生活进行全面的调整。应该将孩子生活中的影响因素逐一列举出来。是什么因素加强了他的自尊心?什么因素将自尊心削弱了?他的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什么样的内心焦虑是他发火的根本原因?孩子的愤怒只是海面上露出的冰山一角,它发出了警示,海面下看不见的部分需要我们的认真对待。

内心的愤怒常常会使孩子变得孤僻起来。为了使摇摇欲坠的自我形象免遭侵袭,愤怒的孩子会拼命地抗争,裹上一层坚硬的外壳。他在表面上看起来相当平静,但严密的掩盖之下是一腔紧张地压抑着的情感,好比紧紧盖着的高压锅里滚烫的蒸汽,需要认真对待并加以疏导。如果把情感的盖子紧紧地捂住的话,孩子就会变得孤僻,逃避那些可能会引起他怒火爆发的人际交流。这就是我们建议父母要用孩子的眼光、孩子的思维方式来看问题的原因——同样的事物,从孩子的角度来看和用大人的眼光来看是完全不一样的。

如果孩子感到自己是一个“坏孩子”,他就会彻底垮掉。除非这种认识被扭转过来,否则,孩子在长大后就真的会扮演起坏孩子的角色。为了使孩子摆脱认为自己“坏”的感觉,你应该想办法增强他的信心,对他说:“你一点儿都不坏,你只是还年轻,年轻人往往是会干蠢事的。可是爸爸正在帮助你不再做那些蠢事,所以,长大了你会感到自己正像爸爸心目中所认为的那样,是一个出色的人。”这就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你十分细心地发现了孩子在不良行为背后的真实形象。

西尔斯经典链接:为追求完美的孩子减轻负担

孩子们必须懂得犯错误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你应该向孩子示范处理错误的各种方法,从而为紧张不安的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如果你打翻了咖啡,可以来自嘲一下:“我想我今天赢得了‘脏乱先生’的称号。”当你把购物清单忘在家里的时候,不要大吼大叫地责怪别人。孩子们知道大人也会把事情弄得一团糟。犯点错误没什么了不起,做不到完美也很正常。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特别会感到别人对他的认可以及他自己的价值取决于自己在家里和在学校不犯错误。我们注意到,当马修不能把一项任务完成得很完美的时候,他会对自己十分严厉。他这么做,我们认为是从我们身上学会了对待自己的错误感到愤怒的态度。一次他看到我们想办法减轻了自己的心理负担,之后他也就学会了减轻自己的压力。错误是一条很好的学习途径,在家里我们进行了许多这样的学习。在我们家当一个人犯错误的时候,一定有人会在一旁发表这样的意见:“好了,现在我们从这件事当中能吸取什么教训呢?”如果大家心里都充满了愤怒,那么这种办法是起不到作用的。所以你要小心,如果有人打翻了咖啡或者撕破了裤子,可千万别对他发火。只要说:“我们可以从这件事当中学到什么呢?”然后,甚至可以把这件事当做笑料来寻一番开心。

父母内心的平和

为了帮助孩子拥有内心的平和,你自己必须拥有平和的心境。我们认为这个观点能够用来解释为什么有些大人能够相当顺利地进入为人父母的角色,而另一些人却在这种角色的扮演中苦苦地挣扎。并不是每个人在内心都享有通过依附性养育培养起来的幸福感。如果你自己在儿童时期没有体验过让你心里感到安全的亲密感情,那么在长大成人后很可能因为缺乏内心的平和而痛苦挣扎。即使是依附性养育的孩子,在进入成年期的过程中也必须努力地保持精神上的追求,从而找到生活的目标以及为我们每一个人所需要的内心深处的平和。这是一个贯穿我们一生的人生之旅,既令人兴奋又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既有很高的要求又令人心情愉快。

抚平过去的愤怒所留下的创伤 为人父母对你自己具有心理治疗作用,它可以让你看清楚自己的问题所在,并激励你去克服这些问题。如果心头郁积的怒火占据了你过去的时光,那么在你不自觉地做出伤害孩子的举动之前,你首先必须采取步骤来治愈自己的心理病症。研究已经表明,要是妈妈经常发火的话,孩子就可能很难管教。你应该弄清楚过去出现的哪些问题会导致你现在经常发脾气。在你的孩童时期,你是否被虐待过或者被粗暴地惩罚过?你是不是很难控制自己的脾气?你有没有意识到自己缺乏内心的平和?你还应该认真地弄清楚目前是哪些因素让你心中充满怒气,是对职业、配偶的失望,还是对你自己或孩子的不满意?请你记住,你自己就是内心情绪的一面镜子。如果你的孩子看到的总是一副生气的面孔,听到的总是愤怒的声音,那么他很有可能也会成为这样的人。

坚持你的看法 每个人都会有被触怒的时候。有些父母很容易就会大发脾气,当他们盛怒发作的时候,连家里的小狗都会躲得远远的。这样的父母可以试试下面的练习:

第一步,将孩子的“过失行为”分成“小过失”(令人讨厌和恼怒的行为)以及“大错误”(伤害自己、他人或者财物),“小过失”是你不值得去劳神为之生气的,而面对“大错误”你必须作出反应,既是为了你自己也是为了孩子。

第二步,对你自己进行调整,使自己不受孩子那些“小过失”的困扰。有些话你应该记在脑子里,下次你或孩子打翻了什么东西的时候你可以把这些话“播放”出来:“我很生气,但我能控制住自己。”“意外发生了。”“在这个地方,我是大人,应该承担责任。”“我恼火是因为这一片混乱,不是冲着孩子来的。”“我会保持冷静,我们都会从中吸取教训。”你应该通过排练来一遍又一遍地反复练习这些句子。也可以加上下面的这些话:“糟糕!我弄得一团糟。”“我得赶快去拿毛巾来。”“没关系,我会帮你擦干净的。”你会注意到,这么对孩子说,与你自己小时候所听到的那些粗暴的训斥存在着鲜明的对照。当然,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像说的那么容易。

在现实生活中,当“小过失”真正出现的时候,你应该努力调整情绪来控制自己。你可以做一个深呼吸,到外面走一走,保持冷静,思考你的对策,然后再回到出事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