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4373900000048

第48章 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16)

父母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落入偏宠某个或某几个孩子的俗套;避免出现这个问题的诀窍在于平等地宠爱每一个孩子。我自己总是在谈论马修,原因可能是由于我和他在一起做了许多事情——打棒球、参加童子军的活动,或者只是简单地在某个地方待着——当然,还包括当他还是婴儿时我们待在一起的所有那些时光。我觉得自己对他的了解超过了对别的孩子的了解。有些孩子能够比较好地回应父母,而且有些孩子在天性上也会比别的孩子更让人感到生活在一起的快乐。因此,“不要偏爱哪个孩子”的建议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更为现实的做法是要机会平等地给每一个孩子以宠爱。为了能够做到这一点,你首先应该认识到你是有可能会表现出偏爱的。要试着把每个孩子你最喜欢他哪一点、最不喜欢他哪一点都一一列出来。孩子身上我们最不喜欢的东西往往就是我们身上的那些自己最不愿意接受的东西。

如果这样列出来的单子明显地偏向某一边,那么你就很可能存在着偏爱的问题。你应该在内心深处好好地做一下反思,看看你的这些好恶是否影响到自己对于孩子的行为举动。你有可能需要辨别每个孩子独特的天赋,对那些特殊的禀性要加以精心的培养。还应该仔细地发现每个孩子的特殊需求,判断一下你所不喜欢的态度和行为到底是大问题还是小过失。如果只是小过失,那就必须改变自己所作出的反应。

西尔斯经典链接:父母当着孩子的面发生争执

场景一:8岁大的马修和11岁大的埃琳一起走进厨房,目睹了他们的父母正在向对方发泄自己的怨气;也就是说,一场争斗正在上演。他们争吵着、冲突着。两个孩子在一边踌躇、徘徊了很长时间,最后耐不住了,从食品柜里一把抓过零食,然后跑向车库,把一些篮子用力地扔到车道上。

场景二:十分钟之后,马修和埃琳再次来到了厨房,他们警觉地观察着,结果发现爸爸妈妈在一起有说有笑。两个孩子感到松了一口气,他们又在旁边徘徊了一会儿,这次他们是竖起耳朵听爸爸妈妈的交谈,以便弄明白刚才的冲突是如何烟消云散的。正如你可能已经猜想到的那样,这是取材于我们关于家庭争斗的那本书的一个场景。确实,本书的两个作者发生了争执,就像所有的夫妻那样。这样的争执经常发生在孩子们听得见、看得见的地方。可是你完全可以把这些现实生活的场景转变成让孩子受教育的机会。

在我们为人父母生涯的早期,我们总是试图不让孩子们听见、看见我们的情绪爆发。我们认为他们从中会产生出对爱情和婚姻的错误看法,因而我们总是努力地在他们面前装出最好的表现。现在我们懂得了那种做法是不切实际的,并且是彻头彻尾的虚伪。

父母面对面的冲突可以教会孩子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课:彼此爱恋的人们完全可以相互表达反对的意见,而又不损害相互之间的关系。在稳固的家庭中,爸爸妈妈总是会把分歧解决好的。从这些观察当中,孩子们得到了这样的信息:恰如其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会有什么危险,而且完全可以采用不动拳头、不侮辱对方的方式来争执一番,最后相互间的友谊仍然维持得很好。我们都不赞成虚伪地束缚自己、规定自己在一些时候必须以某种方式来做事和说话。怎么做事、怎么说话应该是完全出于自然的。

父母们,你们可以为孩子们做出公平地进行争执的榜样,示范给他们看如何以不对彼此间的关系造成威胁的方式来向对方表明自己的感受。当然,你不应该在语言和行动上恶意地攻击对方。在表达方式上应该采用“我”的说法(比如,“我认为是这样”),而不要采用“你”的说法(比如,“你对人根本就漠不关心”)。在争执的时候,不要把过去的陈谷子烂芝麻都翻出来,也千万不要把孩子们拖入到你们的争执中。要努力地把出现的问题化解掉,而不应该让这些问题闷在心里,给双方都带来痛苦。应该让孩子们看到你们互相道歉、看到你们如何化解彼此间的争端。

只有当父母首先用语言和行动来让孩子们明白他们的婚姻幸福美满、他们的爱情终身不渝时,才能有效地把消极的争执场景转变成积极的、让孩子受教育的机会。离开了上述这种促进家庭稳定的措施,孩子的行为在父母之间起了争端之后就会变坏。有一次,我曾经为一个8岁的孩子作过咨询,他在一场家庭矛盾发生过后变得满心愤怒、情绪低落。他担心父母间的这次冲突预示着他们会离婚,他班上一个同学的家庭最近就发生了这样的事。我提供过咨询的另一个孩子患上了学校恐惧症,他拒绝去上学,担心他相互争斗的父母在他离开家门之后会彼此伤害,或者父母中的一方会离家出走。一个处于青少年期的女孩曾经悄悄地告诉我说,她一辈子都不会结婚,因为她的父母总是在相互打架。

你应该记住生活中的这么一条经验:如果你们彼此之间的终身承诺建立在爱情和尊重的基础上,那么把自己的情绪表达出来不会对你们之间的关系造成伤害。如果你们之间的争执给孩子们带来了不安,那么尽量不要让孩子们听到、看到你们发生争执,直到你们在得到了建议和忠告之后学会了以建设性的方式来进行你们之间的争执为止。

避免相互比较 请你记住,孩子们总是在不停地被相互比较着。在他们的生活中,大部分的时间他们都被大人们用他们表现的好坏来进行着评价——评价的标准包括学校里的成绩、在棒球队中的击球排行、在竞赛和游戏中的名次,等等。家庭大概是尊重孩子的自我价值、不采用与别人的比较来评判孩子的价值的唯一的场所。因此,你应该避免对孩子作出这样的评论:“你为什么不像你哥哥那样准时?”“你姐姐得了那么好的成绩。难道你根本学不进去?”下面的说法更为不妥:“你就和你的姐姐一样糟糕。”所有的这些说法都无助于孩子欣赏、喜欢自己的兄弟姐妹,只会导致他憎恶他们。在评价一个孩子时,你应该着眼于他自己的行为表现,而不要以兄弟姐妹来作为评判的标准。否则的话,孩子会感到他再怎么努力也无法达到标准,或者他会故意地不依照标准来提高自己的行为。这两种情况都意味着你的失败。你应该根据孩子自己的天赋和能力来为他确立标准,并且要教会他喜欢自己、对自己感到满意。

不要让孩子在你面前自我吹嘘和夸耀,比如:“我的成绩可比你好多了。”或者“哈哈,我有一辆新的脚踏车。”我们明确地让自己的孩子们知道,贬低别人在我们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并不一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孩子 尽管所有的孩子都是生来平等的,但你不可能时时刻刻都平等地对待他们。为了防止兄弟姐妹间发生争吵,父母们往往力图以同样的方式来为所有的孩子做每一件事情,不论是买睡衣还是挑选学校,都尽量做到对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许多父母都提心吊胆地试图完完全全地做到平等对待每一个孩子。孩子们并不是一模一样的;你也不应该把他们看做是一模一样的。你应该根据不同时候的具体情况来决定如何对待每一个孩子,而不必担心如果你给了一个孩子比另一个孩子更多的爱抚之后会产生什么样的长期后果。你可以寻求在一个星期中比较均衡地对待每一个孩子,而不必在每一天里都来实现这种均衡。“为什么吉米得到了一双新鞋,而我却没有?”汤米不满地问道。你可以回答他:“因为他的鞋子穿坏了,你上个月已经有了一双新鞋了。”千万不要让吉米在汤米的面前炫耀他的新鞋子。孩子需要的是你有针对性地一一区别对待他们,而不需要你完全平等地加以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