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西尔斯育儿经(最新版)
4373900000050

第50章 为了孩子的一生而进行管教(1)

§CHAPTER 17 道德品质和礼貌

所谓管教孩子,指的是让他们掌握在将来的一生中获得成功的本领。这些本领当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做出正确选择的能力。为了做出正确的选择,孩子们需要培养起对社会的敏感,也就是说要培养起考虑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什么影响的能力。你可以把这种管教称为价值观的灌输,也可以称为道德观念的培养,但是无论你把它称为什么,你作为管教者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帮助孩子建立起一种内在的引导体系,使他在没有你在他身边帮助他做出最佳选择的时候也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这是为了他的一生而进行的管教。在本书的这一部分中,我们将为你提供一些方法,让你能够帮助孩子成长为有道德修养的人。我们将探究为什么要向孩子灌输价值观,以及如何向孩子灌输价值观;探究教孩子学会尊重自己的性别并且尊重异性的原因和方法;探究为什么要采用特殊的手段来管教有着特殊需求的孩子,以便让他们能够掌握好帮助他们应对所面临的特殊挑战的本领,以及你如何来做到这一点。我们想要在孩子们的内心培养起来的这种引导体系一方面让孩子们着眼于当前,另一方面又要求他同时着眼于未来,这种引导体系已经被证实能够帮助你的孩子成长为一个对自己、对配偶、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满意的成年人。

航海是我们的家庭爱好,和孩子们一起乘风破浪给我们提供了教育他们的机会。一天,在每周一次的航海课上,我正在教8岁大的马修学习正确地调整风帆位置的重要性。我利用这个机会和他谈论起拥有健康的价值观有多么重要。我大致是这么和他说的:“马修,驾驭你的人生就像驾驶一艘帆船一样,我们改变不了风浪,但我们可以决定我们的方向,我们必须调整好风帆,这样才能到达我们的目的地。如果遇到了暴风雨,那么我们就抛下锚、等待雨过天晴。你要是不按这些简单的规则来做的话,航船就会受到风浪的摆布、漫无目的地随处漂流。我们有可能很幸运,安全地顺着正确的方向漂流;但是,更大的可能却是撞上礁石。在你的内心有着一些内在的规则,它们能够让你朝着正确的方向航行,在困难的时候能够帮助你抛锚停下来,等待风雨的平息。我们把这些内在的规则称为道德品质。如果你遵循了这些规则,你就有很大的机会获得幸福。如果我们完全正确地调整好了风帆的方向,帆船就会在风浪中平稳地前行。我们把这种情况叫做‘顺应潮流’。当你正确地调整好了你内心的引导系统,你就会感到自己很平稳、很和谐。马修,只要你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你在人生的海洋中就会航行得一帆风顺。”

培养有道德的孩子

在你的孩子学会“希望别人怎样对待自己,自己也要怎样对待别人”之前,他必须首先学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学会在采取一项行为之前从头到尾地把这项行为仔细地考虑一遍,并且要学会判断自己的行为将给自己和别人带来什么样的后果。这是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根本所在。

培养关心别人的孩子 对孩子进行依附性的养育,这是你为孩子进行道德教育的第一课。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德育老师。我们自己的观察及大量的研究都表明:受到了依附性养育的婴儿更有可能成长为有道德的孩子和成年人。将这样的孩子与在缺乏亲情的家庭氛围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品质是“敏感”。我们把敏感看做是最根本的美德。你应该在孩子的心中播下敏感的种子,看着它生长出自我克制能力、同情心以及正直诚实等其他的美德。下面我们就来谈谈怎样培养一个敏感的孩子。

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如果他受到了十分细致入微的、敏感的照料,那么这个小人儿的内心就会形成一种良好的自我感觉、一种幸福的体验。简而言之,他感觉很好。接受着这种体贴入微的照料,信任感也就在婴儿的心中生根、发芽,最后,敏感就在孩子的心中培养起来了。他有了关心别人的能力,这种能力使他能够去体验别人的感受。在做出各种行为之前,他将有能力去考虑自己的这些行为会给他人带来什么影响。

在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们的心中,这种内在的行为规则深深地扎下了根。结果,他们就培养起了一种健康的负疚意识。当他一不小心做错事的时候,他内心的幸福感被搅乱了,因而他会努力地保持和重建自己的道德平衡感。一个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会真诚地做一些有益于别人的事,因为别人做的事总是有益于他。

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就不是这样。在冷漠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会变得麻木、冷漠。他缺少一个从他的照顾者或自己身上学习如何正确行事的参考体系。由于缺乏内在的引导体系,他的价值观总是受到自己每一次心血来潮的摆布,因而变化无常。在道德方面,他成了随风摇摆的墙头草,没有确定的取向。关心别人的孩子与对别人漠不关心的孩子之间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他们是否能够感到自责,也就是说是否会因为自己的行为给别人带来的影响而感到内心不安。犯罪学家们注意到,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们以及患有精神病的成年人有一个最显著的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没有能力感到自责、不会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因此他们也就没有能力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一群5岁的孩子正在玩耍,其中一个摔倒了,擦破了膝盖,他开始大哭起来。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会去安慰他,对他说“你受伤了,我很难过”,表现出想要抚慰他的愿望。而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则可能说:“瞧,真是爱哭鼻子的孩子。”

建立一种讲道德的亲子关系 在敏感和信赖这两种最基本品质的基础上,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开始了他的道德培养。这两种“最初步的美德”能够使父母比较容易地教学步期的孩子以及学龄前的儿童学会在生活中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感觉敏锐、与孩子感情亲密的父母会恰当地向孩子指出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以及什么是大人所期望的。于是,不论父母说什么,孩子都会深信不疑。如果爸爸说打架是不对的,那就是不对的。妈妈说安慰一个受伤的小伙伴是件好事,那就一定是件好事。对于这样的孩子来说,父母是值得信赖的道德权威。

孩子生命中最初的六年是他毫不怀疑地接受父母言传身教的那些美德的最佳时机。你可以想象一下在最初的几年里,即使孩子一天只接受一堂“德育课程”,那会对他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举例来说,阿希丽弄伤了自己的手指,你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让我们来帮她高兴起来吧。”你的儿子拿了小朋友的皮球,你可以作出这样的反应:“克里斯感到很伤心,因为你拿走了他心爱的皮球。”或者这么问他:“如果克里斯拿走了你的皮球,你会怎么想呢?”

在最初的时候,孩子是根据你告诉他的标准来判断一种行为是不是正确的,或者他会根据行为产生的后果来判断行为的正确性。到了5岁的时候,你的孩子会开始把你的价值观转化为他自己内在的观念:你认为是正确的东西,对他来说也是正确的。你的价值观,无论高尚与否,都将成为孩子思想观念的一部分。

在7~10岁之间,孩子进入了自己进行道德判断的年龄。这时,孩子按照自己认为是正确的选择来做出正确的行为。到了7岁的时候,大多数的孩子已经形成了有关“正当行为”的概念。如果在孩子的家庭中,待人处事的标准是对人体贴敏感、关心别人、讲究礼貌、为别人着想,那么这些标准也会成为孩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会按照这些规范来待人处事。父母认真对待的东西,孩子也会认真地对待。一直到这个阶段为止,他都相信父母是绝对正确的,因而他把他们的价值观内化为自身价值观的一部分,在这样的状态下进入少年时代的中期。

也有另外一些孩子具有完全不同的“行为规范”,这些孩子成长在冷漠、并且可能带有暴力倾向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相当疏远。因此,相比较起来,道德品质良好的孩子会特别引人注目。由于良好的道德品质已经成为他本性的一部分,因而别的价值观对他来说都是不可思议的,它们会搅乱他内心的安宁。他根据道德规范来对价值观进行选择,选择那些能给他带来内心安宁的价值观,而对那些破坏他内心安宁的价值观则坚决地加以舍弃。

在道德方面根基不牢的孩子就不是这样。这样的孩子成长在不讨论美德、不教育下一代学习良好品德的家庭里,他就像一艘既没有舵也没有锚的航船,驶进了他少年时代的中期,他在不确定的道德的海洋中漂流,受到命运中各种因素的摆布。由于缺乏一个可以用来作为标准的参考体系,他只能接受别人的价值观,或者随时朝着最便利地解决当时所遇到的问题的方向改变自己的价值观。这个孩子随着风浪漂泊进了道德相对主义的境地:是非不分,黑白难辨,对他来说,大多数解决问题的办法都笼罩着灰色的阴影,这个孩子会选择走一条阻力最小或者最为时髦的道路。由于缺乏道德根基稳固的父母进行引导和帮助,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面临着重重的危险。

西尔斯经典语录

有个天天向前走的孩子,他只要第一眼看见某一个东西,他就变成了那个东西,在当天或当天某个时候那个东西就成了他的一部分,或者持续许多年或一个个世纪连绵不已。

西尔斯经典链接:各个成长阶段的道德培养

孩子的道德水平要经历多个发展阶段,然而,和生理发育不同的是,如果父母没有给予一定的帮助,孩子们的道德水平就不可能得到发展。为了使孩子成长为一个道德立场坚定的人,父母必须在孩子的每一个成长阶段都为他打下坚实的道德基础。

阶段一——婴儿期。婴儿还不具备道德判断的能力,然而,他们能够根据自身的感觉来判断是非。在妈妈的子宫里孕育了九个月之后,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宝宝渴望原先在妈妈肚子里时得到的孕育、照料能够依然持续下去。由于从来没有饿过肚子,因此宝宝就认为饥饿是不好的,饥饿让他感到痛苦。由于从来没有被人忽视过,因此宝宝觉得独自一人是不好的,孤独让他感到害怕。由于从来没有离开过妈妈的身边,因此宝宝知道没人理睬他是不好的。被妈妈抱在怀中,吮吸着妈妈的乳房,得到妈妈的照料,这样的感觉才是正常的!宝宝觉得自己是世界的中心,而且培养起了一种对于“正常”的感受,这种感受成为了他的“规范”。

阶段二——学步期。到了18个月大的时候,孩子开始有了“异己”的意识。这时的孩子懂得了别人和他们一起分享着这个世界;别人也一样有自己的需要和权利。他生活于其间的家庭有着他必须学会的规则,不学会这些规则他就不能生存,这让他感到很沮丧。孩子在这时候还不具备分辨“是”与“非”的能力;他只是受到别人告诉他的原则的指引,而这些外在的原则与他要做自己想做的事的内在欲望构成了冲突。这时候的孩子要是打了人,他还没有能力认识到这会对别人造成伤害。打人是不对的,因为父母是这样对他说的,或者是因为他打人之后挨过惩罚。由于父母向孩子表达过他们期望孩子做出什么样的行为,因而孩子就认识到听父母的话是他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阶段三——学龄前(3~7岁)。道德发展过程中的一个主要转折点发生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将家庭的价值观转化为他自己的价值观,父母所重视的东西孩子也开始重视起来。一个6岁的孩子会这样对朋友说:“在我们的家庭里,我们是这样做的……”这些就是孩子的规范,一旦这些规范与孩子的本性融为了一体,孩子的行为就会受到这些内在规则的指导——当然,孩子内心的这些规则还需要父母经常性的提醒和强化。在这个阶段的后期,孩子们开始考虑自己的行为对别人会产生什么影响,开始懂得别人也有自己的权利和观点,开始体谅别人。3岁到7岁的孩子们期望比他们更聪明的人来监督、管理他们,他们懂得了“孩子”和“大人”这两种角色的不同,并希望从大人那里学会“成熟”。他们已经能够认识到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已经能够把握行为和后果之间的关系:如果我做了坏事,那么就会导致……的后果。与父母感情亲密的孩子会具有良好的行为表现,因为他已经受到过父母几年的正面引导。而与父母感情疏远的孩子会根据这样的原则来行为处事:“只要不被抓到,我干什么都行。”

阶段四——7~10岁。孩子们开始怀疑父母和老师是否就是绝对正确的。也许孩子的这些监管者并不完全知道这一点。孩子们对那些处事公平、并且善于监管他们的大人会十分的尊敬。权威对孩子来说并不是一种威胁,而是孩子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孩子们相信自己必须听父母的话,而且学龄阶段的孩子认为如果自己的行为违反了规则的话,那么就应该被加以纠正。这种对“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强烈意识甚至会让一些孩子打别的孩子的小报告。

7~10岁的孩子有着强烈的公平意识,他们懂得规则的必要性,并且愿意参与规则的制订。他们开始认为孩子也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开始去挑选出那些能给自己带来最大利益的价值观——这个阶段的孩子凡事往往会想“那对我有什么好处”。父母可利用孩子的这种公平意识来促使孩子做到公平,从而给自己带来便利:“如果你答应帮我做家务的话,我就开车带你的小朋友们到公园去。”这种交易孩子是能够明白的。也正是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开始能够从内心里接受宗教的价值观,有些宗教观念对他们来说具有实际的意义,而有些则没有。

阶段五——13~14岁和青少年时期。这么大的孩子会努力地使自己讨人喜欢,他们很容易受到同伴的压力和价值观的影响。他们继续挑选哪些价值观是自己要接受的、哪些价值观是自己要舍弃的,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会摇摆不定,会尝试多种不同的价值体系,看看哪一种最适合自己。这样的孩子更有能力进行道德价值观的抽象推理,会逐渐地热衷于那些对社会有益的东西。这个阶段的孩子更多地把父母看做是提供意见的顾问,而不是强有力的权威人物。

从婴儿期一直到成年期,一个人所经历的道德发展首先是从自我(“这件事是对的,因为我感觉不错”)到他人(“这件事是对的,因为我们家里就是这么做的”),然后再到抽象的道德推理(“这件事是对的,因为它确实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