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每天读点道德经
4376300000059

第59章 出生入死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陵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揩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注释】

[1]出生入死:从出生到死,即一生。

[2]徒:王弼注:“取生之道”,即生的道路。马叙伦说:“徒即途之本字”。

[3]动:静的对应词。行动、动作、干事。

[4]盖(gài)闻善摄生者:盖,发语词,属虚词。摄,取的意思。

[5]兕(sì):古代犀牛一类的兽名,独角。

【译文】

人总离不开出生和死亡的过程。所有人中,属于长寿的只有三成,中途夭折的人也有三成,本来可以活的更长时间却意外死掉的人也有三成。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人们珍爱生命的意识非常强烈,供养就过度了的原因。据我所知,那些善于保养的人,他们行走于山林之间不会受到虎豹的攻击,加入部队参加战斗也不会被兵器所伤。仿佛野兽的尖角不会去刺他们,老虎的利爪对他们也无济于事一样,他们身上也没有刀枪可刺入的地方。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从来不把死当作一回事。

【解读】

据《史记》记述:“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虽有不知其所终之说,但是有一点看法还是一致的,这就是说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七十二岁,故此推论老子是一位百岁左右的寿星。

老子说中途夭折的人也有三成,本来可以活的更长时间却意外死掉的人也有三成,这是不是太夸张了?其实也不尽然。在古代,医疗技术落后,和人类面对的贫困以及战争所造成的死亡而形成的结果。因为医疗技术落后,包括接生时所引发的人口死亡率是非常之高的。古人接生,虽然有民间医生,但是,更多的是随机性,有大多数的孕妇生产是在左邻右里的帮助下进行的。所以夭折和意外死亡的人就比较多。

但这里老子主要强调的还是“以其生之厚”这几个字。老子认为,养生之道各有千秋,养生模式不尽相同,养生贵在掌握“适度”两字。所谓适度,就是根据自身具体条件,正确运用,掌握分寸,过之或不及都不是正确的养生观。

孙思邈在老子思想的启迪下,为世人总结出养生保健、延年益寿的十二少秘诀:“少思、少念、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好、少恶、少欲、少怒”。他认为人的七情六欲,是人难以回避的精神活动,如果放纵或者抑制都会对身体有损害。为此,要做到适度,就贵在一个“少”字上。就是说要有所节制,不太过,保持中庸之道,不走偏锋,对于养生益寿多有裨益。

他在倡导“十二少”的同时还提出了他所忌讳的“十二多”。即,“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亏,多笑则脏伤,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混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欢。”他把这“十二多”视为“丧生之本”。按他的养生理论,“十二少”是养生的真谛,而这“十二多”是丧生之本。只有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所倡又有所忌,才能达到真正的养生的境界。

现代养生学认为,所谓养,即保养、调养、培养、补养、护养;所谓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具体说就是要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适温寒等综合调养达到强身益寿的目的。

在运用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以下8点:

(1)养勿过偏,综合调养要适中。有人把“补”当作养,于是饮食强调营养,食必进补;起居强调安逸,静养惟一;此外,还以补养药物为辅助。虽说食补、药补、静养都在养生范畴之中,但用之太过反而会影响健康。正如有些人食补太过则会出现营养过剩,过分静养只逸不劳则会出现动静失调,若药补太过则会发生阴阳偏盛偏衰,使机体新陈代谢产生失调而事与愿违。

(2)运动适度。运动是生命之源。运动过度伤身,运动不足无效。倘若闭门守舍,足不出户,缺少锻炼,必将导致精神不振,头昏眼花,食欲下降。如果锻炼强度过大,超负荷进行力不从心的运动,则会影响健康。动静结合乃是养生妙法。

(3)营养适度。营养是生命之本。医学专家认为:“均衡饮食才是强健体魄的关键。”营养过剩易因胖得病,营养不足则体弱易病。合理的膳食结构是:高蛋白、低脂肪、多维生素、少食糖、高纤维、限盐量。三餐质量:早好、午饱、晚少。

(4)情绪适度。经常保持乐观平衡稳定的情绪。勿过喜,防乐极生悲;勿过悲,过悲是生病祸根。马克思说过:“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的疲惫和痛楚。”这就告诉人们,好的精神状态,是可以转化为获得长寿的物质力量的。

(5)睡眠适度。睡眠过多或不足,都会疲倦。日本一项十万人参加、历时十年的大规模跟踪调查表明,每天睡七小时的人最长寿。名古屋大学的专家们在新一期美国睡眠协会会刊上撰文说,不论男女每天睡七小时最合适,睡得越多死亡率越高,睡得越少死亡率也越高。

(6)动脑适度。退休后的老人,长期不用脑,脑细胞退化则快,易患老年痴呆症。但用脑过度,脑细胞会因缺乏能量,而逐渐丧失功能。正是“用进废退”的道理。

(7)用药适度。是药皆有毒。治病药还是保健药都有副作用。用药千万别自作主意,随便增减,务必遵医嘱,按时定量,才能恰到好处,获取祛病健身的最佳效果。

养生,贵在适度,就是要恰到好处,不可太过。若养之太过则会受到约束:稍有劳作则怕耗气伤神,稍有寒暑之异便闭门不出,食之惟恐肥甘厚腻而节食少餐,如此状态,不但有损健康,更无法“尽终天年”。

老子说,那些善于保养的人,他们行走于山林之间不会受到虎豹的攻击,参加部队也不会被兵器所伤。仿佛野兽的尖角不会去刺他们,老虎的利爪对他们也无济于事一样,他们身上也没有刀枪可刺入的地方。

这又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他们从来没有进入这些地方。

在老子看来,野兽出没的地方,战争发生地地方都是“死地”。那些善于养生的人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进入以上像老子描写的那种地方(即死域),没有遇上老子描写的情景,远离人为争夺的死地,因而能保真其生。

同样是在山陵中行走,那些绕开虎狼出没的区域的人出事的概率就小;同样是当兵,那些搞后勤的人或者在后方指挥的人的死亡的概率就小。并不是他们的本领强,而是因为他们都避开了“死地”。我们都把武松当成英雄,但武松被老虎吃掉的可能也不是没有,再遇到一只老虎,武松还敢单打吗?我们都把冲锋在前的军人看作英雄,但不可否认的是,英雄牺牲的概率也大。这也是老子“守弱”思想的具体体现。

【养生之道】

暴喜伤心

适度养生,是自我保健,求得长寿的基本方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精神情志活动要适度,饮食五味要适度,体力房事要适度。养生先养心,在心境上,对精神情志活动,即七情六欲要保持适度。“养生以不伤为本。”(东晋葛洪语)日常生活中喜怒哀乐往往突发而难以自控。明代养生家万全指出:“暴喜伤心,暴怒伤肝,暴恐伤肾,过哀伤肺,过思伤脾,谓之五伤。”心境失控,七情六欲过度,五脏六腑皆伤,会引起机体上的失衡而病变。《儒林外史》上范进中举而发疯的故事,就是“暴喜伤心”的典型。

穷书生范进,常常被岳父胡屠户骂得狗血喷头。考中了秀才,还是穷得精光,吃得上餐无下顿。想去参加乡试考举人,没有路费,去向岳父商议借用,又被胡屠户唾啐一脸,骂他是“尖嘴猴腮,也该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想天鹅屁吃……”

范进被迫饿着肚子,瞒着岳父到场里应试。回家时已饿得两眼都看不见了,慌忙抱了一只鸡去街上卖,以便换些米煮粥吃。谁知做梦也没有想到,如此穷极潦倒、落魄无奈的时候,竟看到自己“高中广东乡试第七名亚元”(第二名称亚元,第三名以下无‘元’之称;报录人称第七名为亚元,是故意奉承之词)的捷报。“范进不看便罢,看过一遍又念一遍,自己把两手拍了一下,笑了一声道:‘噫!好了!我中了!’说着往后一跤摔倒,牙关咬紧,不醒人事。”

被灌了几口水,醒过来后,又拍手又大笑,披头散发,疯疯癫癫,丧失了理智。好得报喜人中一个差役识得此病,“只因欢喜狠了,痰涌上来,迷了心窍。”最后由他岳父胡屠户的一记巴掌,唬吓他吐出几口痰,才算惊醒过来。否则范进这位举人老爷性命难保。

他这种情况就是老子说的“人之生,动之死地”的情况,属于意外死亡。

故事写得惟妙惟肖,既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上穷书生的真实心理状况,又科学地说明了“暴喜伤心”。心境骤然暴喜过度,虚火狂升,邪气涌痰,痰迷心窍,引起迷走神经失控,丧失了正常理智而发疯癫狂。固此,心境上要自控适度平稳,心平气和,利于机体脏腑正常运行,外邪难侵,身体才能保持健康。